Ⅰ 制定《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7月10日,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孫鵬程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制定該《辦法》最主要目的、最主要變化是將《數據安全法》的安全審查制度落地,將數據安全審查包含在網路安全審查中。
同日,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辦法》提出「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路安全審查」,其中「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限定基本上涵蓋了所有具備上市融資能力和需求的互聯網公司,影響深遠。
王驥躍表示,「國外上市」不包括港股,因此部分互聯網公司在選擇上市地時,將優先考慮港股而非美股。
掌握超百萬用戶信息者需經審查:
7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有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和數據處理者(以下均稱「運營者」)赴國外上市的條款引發關注。
《辦法》指出,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路安全審查,承諾不利用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便利條件非法獲取用戶數據、非法控制和操縱用戶設備,無正當理由不中斷產品供應或必要的技術支持服務等。
以上內容參考 金融界-科技巨頭國外上市管控收緊:掌握超百萬用戶信息者需經審查,港股市場或受益
Ⅱ 滴滴啟動在紐交所退市工作,此舉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滴滴公司即日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並啟動在香港上市的准備工作。作為網約車旅行平台,滴滴自遞交招股書以來便大獲資本青睞,作為被資本追逐的對象,滴滴背後有著軟銀、高瓴、紅杉、鼎暉眾多知名PE的加持。原計劃40億美元的籌資目標在上市交易前已獲得10倍超額認購。
大數據時代到來,許多行業企業對用戶數據等數據的使用越來越多,進行相應的立法和執法管理,以更好地保障各種數據的安全。中國香港是全球最大的海外上市公司。上海香港證券交易所和深圳香港證券交易所與香港、深圳和上海的股票市場有關聯。債券通讓國際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滴滴在中國香港上市後,可以同時將美國的國際基金和國內基金連接起來,這有利於其後續融資和其他發展。
Ⅲ 中概股監管越來越嚴,現在投資港股互聯網合適嗎
截至2021年7月17日,今年共有36家中國企業在美上市,但36家中國企業中有24家跌破了股票,跌破率為67%。隨著美國股市環境和國內監管環境的變化,一些中國概念股紛紛回歸國內。專家們預測,香港股市有可能迎來“中國概念股”的回歸。來自第三方機構的數據表明,中國股票的整體開盤價較高。7月17日,共有275隻中國股票,7月16日,204隻股票收於發行價以下,中間價為74%。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市場和監管環境對中國企業越來越不友好。美國政府對中國概念股的不友好或歧視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主導了投資者的風格和炒作。在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之後很可能是投機力量在玩風險游戲,這將壓低中國企業的估值。
目前,大量的中國概念股都有部分回歸香港股票,董登新預測,香港股票將迎來中國概念股回歸的趨勢。“自2018年以來,港交所進行了重大改革。滬深兩市試點登記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極大地提高了港股和a股市場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也為中國概念股的回歸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渠道。因此,中國概念股的回歸將首先從大品牌的回歸開始,並將在未來逐步過渡到中小市值的中國概念股,並可能嘗試回歸。劵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此外,趙錫軍指出,無論公司在哪裡上市,都需要遵守,特別是要保護客戶信息安全的“柵欄”,必須“牢固”。如果一個公司不能保護客戶的信息安全,那麼它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來問題。
Ⅳ 用戶信息超百萬公司國外上市須審查 ,將從哪些方面進行審查
用戶信息超百萬公司國外上市需審查的內容,是基於《網路安全審查辦法》草案提出的。因為該草案還沒有正式實行,所以就目前而言,我們還不清楚官方會以何種形式對相應的上市公司進行安全審查。不過這個節點時間也很有趣,在滴滴被進行信息安全審查後該法案就公諸於世。因此輿論普遍認為,國家有關部門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肯定會更上一層樓。
這三個方面基本上就構成了審查的主要內容,只要我們國家經過審查以後,認為提供給國外政府的信息確實是安全、合法的,也是有限度合理的,只有這樣,相應的公司才能夠獲得去國外上市的正式認可。歸根結底,這還是出於我們國家信息安全的角度來考慮的。
Ⅳ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2021)
第一條為了確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保障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維護國家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網路產品和服務,網路平台運營者開展數據處理活動,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應當按照本辦法進行網路安全審查。
前款規定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網路平台運營者統稱為當事人。第三條網路安全審查堅持防範網路安全風險與促進先進技術應用相結合、過程公正透明與知識產權保護相結合、事前審查與持續監管相結合、企業承諾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從產品和服務以及數據處理活動安全性、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等方面進行審查。第四條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領導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建立國家網路安全審查工作機制。
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設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制定網路安全審查相關制度規范,組織網路安全審查。第五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網路產品和服務的,應當預判該產品和服務投入使用後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應當向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路安全審查。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部門可以制定本行業、本領域預判指南。第六條對於申報網路安全審查的采購活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應當通過采購文件、協議等要求產品和服務提供者配合網路安全審查,包括承諾不利用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便利條件非法獲取用戶數據、非法控制和操縱用戶設備,無正當理由不中斷產品供應或者必要的技術支持服務等。第七條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網路平台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路安全審查。第八條當事人申報網路安全審查,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報書;
(二)關於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分析報告;
(三)采購文件、協議、擬簽訂的合同或者擬提交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等上市申請文件;
(四)網路安全審查工作需要的其他材料。第九條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應當自收到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審查申報材料起10個工作日內,確定是否需要審查並書面通知當事人。第十條網路安全審查重點評估相關對象或者情形的以下國家安全風險因素:
(一)產品和服務使用後帶來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擾或者破壞的風險;
(二)產品和服務供應中斷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業務連續性的危害;
(三)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開放性、透明性、來源的多樣性,供應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為政治、外交、貿易等因素導致供應中斷的風險;
(四)產品和服務提供者遵守中國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情況;
(五)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者大量個人信息被竊取、泄露、毀損以及非法利用、非法出境的風險;
(六)上市存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者大量個人信息被外國政府影響、控制、惡意利用的風險,以及網路信息安全風險;
(七)其他可能危害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因素。第十一條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認為需要開展網路安全審查的,應當自向當事人發出書面通知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完成初步審查,包括形成審查結論建議和將審查結論建議發送網路安全審查工作機製成員單位、相關部門徵求意見;情況復雜的,可以延長15個工作日。第十二條網路安全審查工作機製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應當自收到審查結論建議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書面回復意見。
網路安全審查工作機製成員單位、相關部門意見一致的,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以書面形式將審查結論通知當事人;意見不一致的,按照特別審查程序處理,並通知當事人。
Ⅵ 滴滴出行宣布從美股退市,公司目前的狀況怎麼樣了
引言:在12月3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曾發文公司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並且啟動在香港上市的准備工作。從滴滴出行上市到宣布退市僅過去5個月的時間,然而在這期間滴滴出行就遭遇網路安全的審查,為了配合審查,在審查期間也暫停了新用戶的注冊。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話題,就是滴滴出行宣布從美股退市後,目前公司的狀況到底怎麼樣了。
三、小結
當滴滴重新上線後,對美團打車,曹操出行等其他的平台來說壓力反增不減。滴滴出行也可謂是該行業的開拓者之一,當滴滴出行經過了近10年發展的過程,才成就今天的規模,也可謂是經歷了千錘百煉。因此滴滴出行積累下來的經驗,無論是對市場還是對自身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
Ⅶ 滴滴出行: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將在港交所上市
12月3日,滴滴出行官方表示,經認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並啟動在香港上市的准備工作。
早在7月份,網信辦對滴滴出行啟動網路安全審查。網信辦表示,經檢測核實,「滴滴企業版」等25款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隨後,滴滴出行以及相關的25款App被下架。
滴滴出行此後表示,正積極全面配合網路安全審查,市場上關於公司管理層變動的傳言為不實信息。
Ⅷ 滴滴去年日均成交量約2600萬,GTV達672億
滴滴去年日均成交量約2600萬,GTV達672億
滴滴去年日均成交量約2600萬,GTV達672億,滴滴創立於2012年,發展早期憑借燒錢方式大肆搶占市場份額,滴滴去年日均成交量約2600萬,GTV達672億。
據鈦媒體App 4月17日消息,4月16日晚間,滴滴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截至去年末,滴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407.77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減少59.22億元。該公司第四季度凈虧損額為1.71億元,虧損幅度較第三季度大幅收窄近99.4%。2021年全年,滴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達1738.27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的1417.36億元同比增長22.68%。
據了解,滴滴當前收入由三部分構成,中國出行業務(中國網約車、計程車、代駕和順風車等業務)、國際業務(國際出行和外賣等業務)和其他業務(共享單車和電單車、車服、貨運、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業務)。
從收入構成來看,國內移動業務收入仍占絕大部分,2021年實現1605.21億元占總營收的92%,較去年同期增長20%。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滴滴公司的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收入增長較為迅速,分別同比增長55.25%和68.18%。
2021年第四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量達27.91億筆,其中國內出行板塊交易量達23.07億筆,國際交易量為4.84億筆,國內交易量環比微降2.1%。
梳理該公司全年國內出行板塊交易量來看,2021年,該公司國內出行業務量約為94.83億筆(第一季度日均成交2500萬單,第二、三季度分別為25.7億和23.56億單),平均全年日成交量約為2600萬單。第四季度,滴滴核心平台交易額(GTV)達到672億元,其中中國出行業務GTV達到562億元,國際市場GTV達110億元。
滴滴發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未經審計財報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
財報數據顯示,滴滴2021年第四季度總營收約為40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66.99億元下降13%;歸屬於滴滴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3.8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72.21億元收窄95%。
其中,中國出行業務的收入為375億元,國際業務的收入為10億元,其他部門的收入為23億元。
從訂單量來看,2021年Q4滴滴的總訂單量為27.91億單。其中,中國出行業務訂單量為23.07億單,國際業務訂單量為4.84億單。
從交易額來看,2021年Q4滴滴平台總交易額為672億元。其中,中國出行業務交易額為562億元,國際業務交易額為110億元。
從平台銷售額來看,2021年Q4滴滴平台中國出行業務和國際業務的總銷售額為99億元,中國出行業務的平台銷售額為89億元,國際業務的平台銷售額為10億元。
同時,滴滴還宣布,騰訊總裁劉熾平辭任董事,任命騰訊副法律總顧問梁鳳霞為新董事。
公開資料顯示,滴滴創立於2012年,發展早期憑借燒錢方式大肆搶占市場份額,並在激烈的價格戰中陸續收購了不少玩家。2015年2月,滴滴與快的合並;2016年8月收購Uber中國,彼時,滴滴成為了國內最大的網約車平台。易觀千帆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滴滴活躍用戶8157.3萬,用戶量排名前十的網約車平台中,滴滴用戶份額占據66.3%。
好景不長,2021年6月底7月初對於滴滴來說是個重大轉折點。
2021年6月末,滴滴在美國上市。但在7月2日,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消息稱因數據安全問題將對滴滴實施網路完全審查。7月4日,「滴滴出行」App因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從應用商店下架。
7月9日,滴滴旗下25款App因同樣的問題也從應用商店中全線下架。7月16日,國家網信辦會同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進駐滴滴開展網路安全審查。
2021年12月3日,滴滴官方微博發文稱,「經認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並啟動在香港上市的准備工作。」
受此次事件影響,滴滴國內業務規模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增長幾乎停滯。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Q3滴滴的中國出行業務交易額為585億元,同比增長0.08%;中國出行業務訂單量為23.56億單,同比下滑0.76%。
從最新財報來看,這一情形似乎仍沒有好轉。2021年Q4滴滴的中國出行業務交易額為562億元,環比下滑約3.93%;中國出行業務訂單量為23.07億單,環比下滑約2.08%。
滴滴最新財報顯示, 虧損有所收窄,不過中國出行業務收入同比出現了下滑。
4月16日晚間,滴滴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滴滴總收入為407.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12.7%。同時,第四季度滴滴的凈虧損達1.71億元,去年同期虧損72.3億元。
從虧損看,滴滴的虧損在進一步收窄。2021年第四季度,在非通用會計准則口徑下,滴滴經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EBITA)為虧損39億元,去年同期虧損達74.4億元。在第四季度,滴滴國際業務99 Taxis相關的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達28億元。
細分業務看,滴滴當前收入由中國出行業務(中國網約車、計程車、代駕和順風車等業務)、國際業務(國際出行和外賣等業務)和其他業務(共享單車和電單車、車服、貨運、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業務)三部分構成。
滴滴2021年第四季度407.8億元的總收入中,中國出行業務的總收入為374.7億元,同比下滑15.1%;國際業務的總收入為10.5億元,同比增長51.2%;其他業務總收入為22.6億元,同比增長22%。
其中,中國出行業務經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EBITA)實現收益8.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國際業務經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EBITA)虧損18億元,其他業務經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EBITA)虧損29.6億元,其他業務的.虧損有所收窄。
在滴滴App下架後,滴滴訂單量持續下滑。根據交通運輸部每月發布的網約車運營數據, 2022年2月滴滴月單量相對於2021年6月下滑32%。
從核心平台總交易額(GTV)來看,2021年第四季度,滴滴核心平台總交易額為672億元,中國出行業務的GTV達到562億元,國際業務的GTV達到110億元。
就單量規模來看,2021年第四季度,核心平台總單量規模為27.91億單,中國出行的總單量規模為23.07億單,國際業務的總單量規模為4.84億單。
支出方面,滴滴在第四季度的研發費用為3.81億元,同比增長130%,此前有消息稱滴滴正加大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投入與開發。
滴滴在財報中還提及,2021年第四季度的凈投資收益為83億元,主要歸因於公司投資的Grab在去年12月3日於美國上市,Grab曾被戲稱為東南亞版「滴滴」,業務包括外賣、叫車、雜貨配送、電子支付、金融服務等。
截至發稿,滴滴股價為2.46美元,較發行價跌去82.4%,當前市值為116.3億美元。
滴滴同時在4月16日晚間宣布,騰訊總裁劉熾平不再擔任董事職務,騰訊副法律總顧問梁鳳霞被任命為新董事。梁鳳霞於2008年3月加入騰訊,在加入騰訊之前,她曾在德勤擔任高級法律顧問。
Ⅸ 奇安信和360什麼關系
奇安信原來是360的控股子公司,現奇安信的董事長齊向東原來是360總裁和360創始人之一。
2019年4月12日晚後,奇安信和360無任何關系,以後可能存在競爭關系,也可能存在合作關系,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准。
奇安信是專門為政府、企業、教育、金融等機構和組織提供企業級網路安全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網路安全公司。奇安信的相關產品覆蓋中央政府部門、中央企業和大型銀行,在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加拿大、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
360主要經營消費者業務,也就是To2業務,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搜索、游戲、互聯網服務等,不包括對政府和企業提供信息安全服務的相關業務。
(9)香港上市網路安全審查擴展閱讀:
奇安信目前有38家公司,包含各地奇安信公司外,還有鼎安網信、360大數據情報分析、雄安新區三六零空間技術、北京奇虎測騰、網神科技、網康科技、觀潮會議、天廣匯通等。
此外,奇安信還參股公司18家,包含數美科技(大數據)、天空衛士(安全)、傲天科技(企業無線)、中電、椒圖科技(安全)、谷安天下(系統集成)、和信創天、雲安寶、犇眾信息(安全)等。
根據披露的信息顯示,奇安信科技尚未盈利。奇安信科技資產2016、2017、2018年,營收分別為6.56億、14.58億、23.94億,三年分別虧損1.15億、3.46億、1.57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