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密碼學與網路安全第三版金名》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密碼學與網路安全第三版金名》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Vbp_c2LkZ6jHSrPByMoENQ
⑵ 密碼編碼學與網路安全的圖書目錄
Notation xiii
Preface xv
About the Author xxiii
Chapter 0 Reader's Guide 1
Chapter 1 Overview 7
Chapter 2 Classical Encryption Techniques 31
Chapter 3 Block Ciphers and the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66
Chapter 4 Basic Concepts in Number Theory and Finite Fields 101
Chapter 5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47
Chapter 6 Block Cipher Operation 192
Chapter 7 Pseudo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and Stream Ciphers 218
Chapter 8 More Number Theory 243
Chapter 9 Public-Key Cryptography and RSA 266
Chapter 10 Other Public-Key Cryptosystems 300
Chapter 11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327
Chapter 12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s 362
Chapter 13 Digital Signatures 395
Chapter 14 Key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ion 410
Chapter 15 User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444
Chapter 16 Transport-Level Security 485
Chapter 17 Wireless Network Security 521
Chapter 18 Electronic Mail Security 567
Appendix Q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Alphabet
Glossary
⑶ 密碼學與網路安全的編輯推薦
《密碼學與網路安全》作者Behrouz A Forouzan運用一種易於理解的寫作風格和直觀的表述方法,為我們全面介紹了密碼學與網路安全方面的概念。他把難於理解的教學概念穿插在了中間的章節中,這樣既為後面章節的學習打下必要的數學基礎,又緊密結合密碼學,使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妙趣橫生。概念闡釋直觀、易懂稗序可用性強,便於學生實踐最新的網路安全技術,貼近實際。
⑷ 網路安全教程的目錄
第1章緒論
1.1網路安全概論
1.2網際網路及TCP/IP
1.2.1IP
1.2.2TCP
1.3客戶機/伺服器系統和對等系統
1.4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第Ⅰ部分網路入侵與反入侵技術
第2章網路病毒的典型形態和傳播行為
2.1網路病毒如何選擇入侵目標
2.2網路病毒如何確定入侵策略
2.3網路病毒概觀
2.4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附錄2.1Windows環境常用的網路命令
附錄2.2網路協議分析工具Ethereal
習題
第3章網路病毒的典型入侵機制
3.1棧溢出攻擊
3.2單位元組棧溢出攻擊
3.3堆溢出攻擊
3.4小結及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附錄3.1網路編程概要
習題
第4章反入侵技術(Ⅰ):基於主機的機制
4.1棧的一致性保護技術
4.2代碼注入檢測技術
4.3入侵檢測系統
4.4HIDS實例:基於進程的系統調用模型的HIDS
4.4.1基於有限狀態自動機的檢測模型
4.4.2基於下推自動機的檢測模型與實現
4.4.3一些技術細節
4.5HIDS實例:基於虛擬機的HIDS
4.5.1虛擬機
4.5.2基於虛擬機的HIDS
4.6其他技術
4.7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習題
第5章反入侵技術(Ⅱ):基於網路的機制
5.1較簡單的機制
5.2信息流控制:防火牆
5.3防火牆的實現
5.4網路入侵檢測系統(NIDS)
5.4.1NIDS實例:Snort
5.4.2NIDS實例:Bro
5.4.3對NIDS的典型欺騙及抵禦方法
5.5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習題
第Ⅱ部分訪問控制與安全策略
第6章操作系統與訪問控制
6.1概念
6.2訪問控制策略的實例
6.3安全操作系統的通用架構:Flask體系結構
6.4針對移動代碼的安全機制:Java2訪問控制
6.5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習題
第7章分布式系統中的安全策略
7.1基本概念與P模型
7.2LGI模型
7.2.1基本概念與體系結構
7.2.2應用實例:中國長城策略
7.2.3應用實例:競標審計策略
7.3策略的組織結構:隸屬關系模型
7.3.1隸屬關系的形式模型
7.3.2應用實例
7.4處理證書失效
7.5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習題
第Ⅲ部分典型的網路安全協議
第8章計算機密碼學概要
8.1一些必要的數論知識
8.1.1Euclid定理及線性同餘式
8.1.2中國剩餘定理
8.1.3Fermat定理和Euler定理
8.1.4交換群的概念和密碼學中常見的例子
8.1.5二次剩餘及二次同餘式x2=amodp在特殊情況下的解
8.2消息認證與數字簽名方案
8.2.1消息認證方案
8.2.2數字簽名方案
8.2.3消息認證與數字簽名方案的安全模型
8.3公鑰加密方案和典型實例
8.3.1RSA與OAEP/RSA方案
8.3.2E1Gamal方案與Cramer-Shoup方案
8.3.3公鑰基礎設施
8.3.4公鑰加密方案的安全模型
8.4對稱加密方案
8.4.1對稱加密方案
8.4.2混合加密方案
8.5基於身份的加密方案
8.6特殊密碼方案
8.7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習題
第9章對網路安全協議的典型攻擊
9.1一個例子、一段歷史
9.2更多的例子
9.2.1其他身份鑒別協議的例子
9.2.2加密的運用
9.2.3時效
9.2.4類型攻擊
9.2.5代數攻擊
9.3更復雜的協議和攻擊
9.4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習題
第10章身份認證協議
10.1概念
10.2協議實例
10.2.1Schnorr協議、
10.2.2Feige-Fiat-Shamir協議
10.3與數字簽名方案的關系:Fiat-Shamir變換
10.4KerlberosV5協議
10.4.1術語
10.4.2協議的會話過程
10.4.3協議的不足之處
10.5組播環境中的數據源身份認證
10.5.1TESl人協議
10.5.2改進的雙鑰鏈TESLA協議
10.6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習題
第11章密鑰交換協議(Ⅰ):基子口令的協議
11.1從一個失敗的例子談起:字典攻擊和口令安全性
11.2安全協議的例子
11.2.1Bellovin-Merrit協議
11.2.2Abdalia.Pointcheval協議
11.3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習題
第12章密鑰交換協議(Ⅱ):2-方協議
12.1協議安全性的概念
12.2Digie-Hellman協議
12.3SIGMA協議
12.3.1主體協議
12.3.2匿名的變體
12.3.3完整的協議實例:SIGMA-R
12.4SSL/TLS協議
12.5VPN與IPSec協議
12.5.1VPN
12.5.2IPSec協議族
12.6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習題
第13章密鑰交換協議(Ⅲ):組群密鑰交換與分發協議
13.1安全模型
13.1.1組群密鑰交換協議的安全模型
13.1.2組群安全信道的安全模型
13.2數學基礎
13.3動態組群環境中的密鑰交換協議:Cliques
13.4動態組群環境中的密鑰交換協議:G/SICMA
13.4.1協議構造
13.4.2安全性質
13.5基於口令的組群密鑰交換協議:PW//GAKE
13.5.1安全模型及輔助性結果
13.5.2協議構造
13.5.3安全性質
13.6一種適用於高度易失傳輸環境的組群密鑰分發協議
13.6.1基本概念
13.6.2協議構造
13.6.3.分析
13.6.4優化
13.6.5參數選擇
13.7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習題
第Ⅳ部分高級論題
第14章網路安全協議的分析與驗證技術
14.1協議的strand-圖模型
14.1.1消息代數與stratad-圖
14.1.2攻擊者strand
14.2消息代數的理想
14.3strand.圖理論的幾個普遍結論
14.4協議的安全性質
14.5協議分析的例子
14.5.1Needham-Schroeder-Lowe協議
14.5.2Otway-Rees協議
14.6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習題
第15章高級的安全協議及應用
15.1承諾協議
15.2零知識證明協議
15.3健忘傳輸協議
15.4保密的交集計算
15.5小結與進一步學習的指南
習題
⑸ 網路安全高級軟體編程技術的目錄
第1章 網路安全課程內容、編程訓練要求與教學指導
1.1 網路安全技術的特點
1.1.1 網路安全與現代社會安全的關系
1.1.2 網路安全與信息安全的關系
1.1.3 網路安全與網路新技術的關系
1.1.4 網路安全與密碼學的關系
1.1.5 網路安全與國家安全戰略的關系
1.2 網路安全形勢的演變
1.2.1 Internet安全威脅的總體發展趨勢
1.2.2 近期網路安全威脅的主要特點
1.3 網路安全技術研究的基本內容
1.3.1 網路安全技術研究內容的分類
1.3.2 網路攻擊的分類
1.3.3 網路安全防護技術研究
1.3.4 網路防病毒技術研究
1.3.5 計算機取證技術研究
1.3.6 網路業務持續性規劃技術研究
1.3.7 密碼學在網路中的應用研究
1.3.8 網路安全應用技術研究
1.4 網路安全技術領域自主培養人才的重要性
1.4.1 網路安全技術人才培養的迫切性
1.4.2 網路安全技術人才培養的特點
1.5 網路安全軟體編程課題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5.1 基於DES加密的TCP聊天程序編程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5.2 基於RSA演算法自動分配密鑰的加密聊天程序編程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5.3 基於MD5演算法的文件完整性校驗程序編程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5.4 基於RawSocket的Sniffer設計與編程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5.5 基於OpenSSL的安全Web伺服器設計與編程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5.6 網路埠掃描器設計與編程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5.7 網路誘騙系統設計與編程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5.8 入侵檢測系統設計與編程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5.9 基於Netfi1tcr和IPTab1es防火牆系統設計與編程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5.10 LinuX內核網路協議棧加固編程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5.11 利用Sendmai1收發和過濾郵件系統設計與編程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5.12 基於特徵碼的惡意代碼檢測系統的設計與編程訓練的基本內容與目的
1.6 網路安全軟體編程課題訓練教學指導
1.6.1 網路安全軟體編程訓練課題選題的指導思想
1.6.2 網路安全軟體編程訓練課題選題覆蓋的范圍
1.6.3 網路安全軟體編程訓練課題編程環境的選擇
1.6.4 網路安全軟體編程訓練選題指導第2章 Linux網路協議棧簡介
2.1 LinuX網路協議棧概述
2.1.1 LinuX網路協議棧的設計特點
2.1.2 Linux網路協議棧代碼中使用的固定實現模式
2.1.3 TCP/IP協議棧中主要模塊簡介
2.2 Linux網路協議棧中報文發送和接收流程導讀
2.2.1 報文在Linux網路協議棧中的表示方法
2.2.2 報文發送過程
2.2.3 報文接收過程
第3章 基於DES加密的TCP聊天程序
3.1 本章訓練目的與要求
3.2 相關背景知識
3.2.1 DES演算法的歷史
3.2.2 DES演算法的主要特點
3.2.3 DES演算法的基本內容
3.2.4 TCP協議
3.2.5 套接字
3.2.6 TCP通信相關函數介紹
3.3 實例編程練習
3.3.1編程練習要求
3.3.2 編程訓練設計與分析
3.4 擴展與提高
3.4.1 高級套接字函數
3.4.2 新一代對稱加密協議AES
3.4.3 DES安全性分析
第4章 基於RSA演算法自動分配密鑰的加密聊天程序
4.1 編程訓練目的與要求
4.2 相關背景知識
4.3 實例編程練習
4.3.1 編程訓練要求
4.3.2 編程訓練設計與分析
4.4 擴展與提高
4.4.1 RSA安全性
4.4.2 其他公鑰密碼體系
4.4.3 使用Se1ect機制進行並行通信
4.4.4 使用非同步I/O進行通信優化
第5章 基於MD5演算法的文件完整性校驗程序
5.1 本章訓練目的與要求
5.2 相關背景知識
5.2.1 MD5演算法的主要特點
5.2.2 MD5演算法分析
5.3 實例編程練習
5.3.1 編程練習要求
5.3.2 編程訓練設計與分析
5.4 擴展與提高
5.4.1 MD5演算法與LinuX口令保護
5.4.2 Linux系統GRUB的MD5加密方法
5.4.3 字典攻擊與MD5變換演算法
第6章 基於RawSocket的網路嗅探器程序
6.1 本章訓練目的與要求
6.2 相關背景知識
6.2.1 原始套接字
6.2.2 TCP/IP網路協議棧結構
6.2.3 數據的封裝與解析
6.3 實例編程練習
6.3.1編程練習要求
6.3.2 編程訓練設計與分析
6.4 擴展與提高
6.4.1 使用「bpcap捕獲數據報
6.4.2 使用tcpmp捕獲數據報
第7章 基於OpenSSL的安全Web伺服器程序
7.1 本章訓練目的與要求
7.2 相關背景知識
7.2.1 SSL協議介紹
7.2.2 OpenSSL庫
7.2.3 相關數據結構分析
7.3 實例編程練習
7.3.1 編程練習要求
7.3.2 編程訓練設計與分析
7.4 擴展與提高
7.4.1 客戶端認證
7.4.2 基於IPSec的安全通信
第8章 網路埠掃描器的設計與編程
8.1 本章訓練目的與要求
8.2 相關背景知識
8.2.1 ping程序
8.2.2 TCP掃描
8.2.3 UDP掃描
8.2.4 使用原始套接字構造並發送數據包
8.3 實例編程練習
8.3.1 編程練習要求
8.3.2 編程訓練設計與分析
8.4 擴展與提高
8.4.1 ICMP掃描擴展
8.4.2 TCP掃描擴展
8.4.3 系統漏洞掃描簡介
8.4.4 Linux環境中Nmap的安裝與使用
第9章 網路誘騙系統設計與實現
9.1 本章訓練目的與要求
9.2 相關背景知識
9.2.1 網路誘騙系統的技術手段
9.2.2 網路誘騙系統分類
9.2.3 可載入內核模塊介紹
……
第10章 入侵檢測模型的設計與實現
第11章 基於Netfilter防火牆的設計與實現
第12章 Linux內核網路協議加固
第13章 利用Sendmail實現垃圾郵件過濾的軟體編程
第14章 基於特徵碼的惡意代碼檢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參考文獻
⑹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密碼學相關書籍
你要是往網路安全方向發展,其實密碼學僅需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比較好的入門書籍,我《密碼學與網路安全》,(美)Behrouz A.Forouzan著。這本書在網上只有前三章的電子版。我建議你最好買這本書,一是經典權威著作通俗易懂,二是緊貼網路安全有很強的帶入感,三是紙質書閱讀起來非常舒服。
其他的入門書籍《密碼編碼學與網路安全》,WilliamStallings,也是位大牛人寫的書,從不同角度來講解什麼是密碼學和網路安全,感覺有點深度。網上有電子版可以看看
⑺ 網路與信息安全技術的目錄
第1章計算機網路與網路安全
1.1計算機網路的概念和分類
1.2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和拓撲結構
1.3網路協議與網路體系結構
1.4計算機網路安全及其體系結構
1.5網路安全模型
1.6網路安全評估准則
習題1
第2章數據加密與認證
2.1數據加密概述
2.2傳統密碼演算法
2.3對稱密鑰密碼體制
2.4非對稱密鑰密碼體制
2.5密鑰管理
2.6數字簽名和認證技術
習題2
第3章網路實體安全
3.1防濕和防水
3.2控溫與防火
3.3環境污染
3.4供電安全
3.5靜電、電磁輻射、雷擊、振動防護
3.6數據備份
3.7物理訪問控制
3.8日常管理
習題3
第4章網路操作系統安全
4.1網路操作系統概述
4.2可信計算
4.3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統
4.4Unix/Linux操作系統
習題4
第5章Internet安全
5.1IP層安全協議(IPSec)
5.2Web安全
5.3電子郵件安全
習題5
第6章計算機病毒監測與防護
6.1計算機病毒概述
6.2病毒的發展歷史與分類
6.3計算機病毒的結構和工作機制
6.4傳統計算機病毒
6.5網路病毒
6.6計算機病毒防治技術
習題6
第7章防火牆和虛擬專網
7.1防火牆
7.2VPN技術
習題7
第8章入侵檢測與防禦技術
8.1常見的入侵和攻擊
8.2入侵檢測
8.3入侵防禦
習題8
第9章資料庫與數據安全
9.1概述
9.2安全模型
9.3多級安全資料庫
9.4推理分析與隱通道分析
9.5資料庫加密技術
9.6資料庫安全其他問題
習題9
參考文獻
網路資源
……
⑻ 密碼學與網路安全的目錄
第1章 導言
1.1 安全目標
1.1.1 機密性
1.1.2 完整性
1.1.3 可用性
1.2 攻擊
1.2.1 威脅機密性的攻擊
1.2.2 威脅完整性的攻擊
1.2.3 威脅可用性的攻擊
1.2.4 被動攻擊與主動攻擊
1.3 服務和機制
1.3.1 安全服務
1.3.2 安全機制
1.3.3 服務和機制之間的關系
1.4 技術
1.4.1 密碼術
1.4.2 密寫術
1.5 本書的其餘部分
第Ⅰ部分 對稱密鑰加密
第Ⅱ部分 非對稱密鑰加密
第Ⅲ部分 完整性、驗證和密鑰管理
第Ⅳ部分 網路安全
1.6 推薦閱讀
1.7 關鍵術語
1.8 概要
1.9 習題集
第Ⅰ部分 對稱密鑰加密
第2章 密碼數學 第Ⅰ部分:模演算法、同餘和矩陣
2.1 整數演算法
2.1.1 整數集
2.1.2 二進制運算
2.1.3 整數除法
2.1.4 整除性
2.1.5 線性丟番圖方程
2.2 模運算
2.2.1 模算符
2.2.2 余集:Zn
2.2.3 同餘
2.2.4 在集合Zn當中的運算
2.2.5 逆
2.2.6 加法表和乘法表
2.2.7 加法集和乘法集的不同
2.2.8 另外兩個集合
2.3 矩陣
2.3.1 定義
2.3.2 運算和關系
2.3.3 行列式
2.3.4 逆
2.3.5 剩餘陣
2.4 線性同餘
2.4.1 單變數線性方程
2.4.2 線性方程組
2.5 推薦閱讀
2.6 關鍵術語
2.7 概要
2.8 習題集
第3章 傳統對稱密鑰密碼
3.1 導言
3.1.1 Kerckhoff原理
3.1.2 密碼分析
3.1.3 傳統密碼的分類
3.2 代換密碼
3.2.1 單碼代換密碼
3.2.2 多碼代換密碼
3.3 換位密碼
3.3.1 無密鑰換位密碼
3.3.2 有密鑰的換位密碼
3.3.3 把兩種方法組合起來
3.4 流密碼和分組密碼
3.4.1 流密碼
3.4.2 分組密碼
3.4.3 組合
3.5 推薦閱讀
3.6關鍵術語
3.7 概要
3.8 習題集
第4章 密碼數學 第Ⅱ部分:代數結構
4.1 代數結構
4.1.1 群
4.1.2 環
4.1.3 域
4.1.4 小結
4.2 GF(2n)域
4.2.1 多項式
4.2.2 運用一個生成器
4.2.3 小結
4.3 推薦閱讀
4.4 關鍵術語
4.5 概要
4.6 習題集
第5章 現代對稱密鑰密碼
5.1 現代分組密碼
5.1.1 代換與換位
5.1.2 作為置換群的分組密碼
5.1.3 現代分組密碼的成分
5.1.4 換字盒
5.1.5 乘積密碼
5.1.6 兩類乘積密碼
5.1.7 關於分組密碼的攻擊
5.2 現代流密碼
5.2.1 同步流密碼
5.2.2 非同步流密碼
5.3 推薦閱讀
5.4 關鍵術語
5.5 概要
5.6 習題集
第6章 數據加密標准(DES)
6.1 導言
6.1.1 數據加密標准(DES)簡史
6.1.2 概觀
6.2 DES的結構
6.2.1 初始置換和最終置換
6.2.2 輪
6.2.3 密碼和反向密碼
6.2.4 示例
6.3 DES分析
6.3.1 性質
6.3.2 設計標准
6.3.3 DES的缺陷
6.4 多重 DES
6.4.1 雙重DES
6.4.2 三重DES
6.5 DES的安全性
6.5.1 蠻力攻擊
6.5.2 差分密碼分析
6.5.3 線性密碼分析
6.6 推薦閱讀
6.7 關鍵術語
6.8 概要
6.9 習題集
第7章 高級加密標准(AES)
7.1 導言
7.1.1 高級加密標准(AES)簡史
7.1.2 標准
7.1.3 輪
7.1.4 數據單位
7.1.5 每一個輪的結構
7.2 轉換
7.2.1 代換
7.2.2 置換
7.2.3 混合
7.2.4 密鑰加
7.3 密鑰擴展
7.3.1 在AES-128中的密鑰擴展
7.3.2 AES-192和AES-256中的密鑰擴展
7.3.3 密鑰擴展分析
7.4 密碼
7.4.1 源設計
7.4.2 選擇性設計
7.5 示例
7.6 AES的分析
7.6.1 安全性
7.6.2 可執行性
7.6.3 復雜性和費用
7.7 推薦閱讀
7.8 關鍵術語
7.9 概要
7.10 習題集
第8章 應用現代對稱密鑰密碼的加密
8.1 現代分組密碼的應用
8.1.1 電子密碼本模式
8.1.2 密碼分組鏈接(CBC)模式
8.1.3 密碼反饋(CFB)模式
8.1.4 輸出反饋(OFB)模式
8.1.5 計數器(CTR)模式
8.2 流密碼的應用
8.2.1 RC4
8.2.2 A5/1
8.3 其他問題
8.3.1 密鑰管理
8.3.2 密鑰生成
8.4 推薦閱讀
8.5 關鍵術語
8.6 概要
8.7 習題集
第Ⅱ部分 非對稱密鑰加密
第9章 密碼數學 第Ⅲ部分:素數及其相關的同餘方程
9.1 素數
9.1.1 定義
9.1.2 素數的基數
9.1.3 素性檢驗
9.1.4 Euler Phi-(歐拉?(n))函數
9.1.5 Fermat(費爾馬)小定理
9.1.6 Euler定理
9.1.7 生成素數
9.2 素性測試
9.2.1 確定性演算法
9.2.2概率演算法
9.2.3 推薦的素性檢驗
9.3 因數分解
9.3.1 算術基本定理
9.3.2 因數分解方法
9.3.3 Fermat方法 248
9.3.4 Pollard p – 1方法
9.3.5 Pollard rho方法
9.3.6 更有效的方法
9.4 中國剩餘定理
9.5 二次同餘
9.5.1 二次同餘模一個素數
9.5.2 二次同餘模一個復合數
9.6 指數與對數
9.6.1 指數
9.6.2 對數
9.7 推薦閱讀
9.8 關鍵術語
9.9 概要
9.10 習題集
第10章 非對稱密鑰密碼學
10.1 導言
10.1.1 密鑰
10.1.2 一般概念
10.1.3 雙方的需要
10.1.4 單向暗門函數
10.1.5 背包密碼系統
10.2 RSA密碼系統
10.2.1 簡介
10.2.2 過程
10.2.3 一些普通的例子
10.2.4 針對RSA的攻擊
10.2.5 建議
10.2.6 最優非對稱加密填充(OAEP)
10.2.7 應用
10.3 RABIN密碼系統
10.3.1 過程
10.3.2 Rabin系統的安全性
10.4 ELGAMAL密碼系統
10.4.1 ElGamal密碼系統
10.4.2 過程
10.4.3 證明
10.4.4 分析
10.4.5 ElGamal的安全性
10.4.6 應用
10.5 橢圓曲線密碼系統
10.5.1 基於實數的橢圓曲線
10.5.2 基於GF( p)的橢圓曲線
10.5.3 基於GF(2n)的橢圓曲線
10.5.4 模擬ElGamal的橢圓曲線加密系統
10.6 推薦閱讀
10.7 關鍵術語
10.8 概要
10.9 習題集
第Ⅲ部分 完整性、驗證和密鑰管理
第11章 信息的完整性和信息驗證
11.1 信息完整性
11.1.1 文檔與指紋
11.1.2 信息與信息摘要
11.1.3 區別
11.1.4 檢驗完整性
11.1.5 加密hash函數標准
11.2 隨機預言模型
11.2.1 鴿洞原理
11.2.2 生日問題
11.2.3 針對隨機預言模型的攻擊
11.2.4 針對結構的攻擊
11.3 信息驗證
11.3.1 修改檢測碼
11.3.2 信息驗證代碼(MAC)
11.4 推薦閱讀
11.5 關鍵術語
11.6 概要
11.7 習題集
第12章 加密hash函數
12.1 導言
12.1.1 迭代hash函數
12.1.2 兩組壓縮函數
12.2 SHA-512
12.2.1 簡介
12.2.2 壓縮函數
12.2.3 分析
12.3 WHIRLPOOL
12.3.1 Whirlpool密碼
12.3.2 小結
12.3.3 分析
12.4 推薦閱讀
12.5 關鍵術語
12.6 概要
12.7 習題集
第13章 數字簽名
13.1 對比
13.1.1 包含性
13.1.2 驗證方法
13.1.3 關系
13.1.4 二重性
13.2 過程
13.2.1 密鑰需求
13.2.2 摘要簽名
13.3 服務
13.3.1 信息身份驗證
13.3.2 信息完整性
13.3.3 不可否認性
13.3.4 機密性
13.4 針對數字簽名的攻擊
13.4.1 攻擊類型
13.4.2 偽造類型
13.5 數字簽名方案
13.5.1 RSA數字簽名方案
13.5.2 ElGamal數字簽名方案
13.5.3 Schnorr數字簽名方案
13.5.4 數字簽名標准(DSS)
13.5.5 橢圓曲線數字簽名方案
13.6 變化與應用
13.6.1 變化
13.6.2 應用
13.7 推薦閱讀
13.8 關鍵術語
13.9 概要
13.10 習題集
第14章 實體驗證
14.1 導言
14.1.1 數據源驗證與實體驗證
14.1.2 驗證的類型
14.1.3 實體驗證和密鑰管理
14.2 口令
14.2.1 固定口令
14.2.2 一次性密碼
14.3 挑戰—應答
14.3.1 對稱密鑰密碼的運用
14.3.2 帶密鑰hash函數的應用
14.3.3 非對稱密鑰密碼的應用
14.3.4 數字簽名的應用
14.4 零知識
14.4.1 Fiat-Shamir協議
14.4.2 Feige-Fiat-Shamir協議
14.4.3 Guillou-Quisquater協議
14.5 生物測試
14.5.1 設備
14.5.2 注冊
14.5.3 驗證
14.5.4 技術
14.5.5 准確性
14.5.6 應用
14.6 推薦閱讀
14.7 關鍵術語
14.8 概要
14.9 習題集
第15章 密鑰管理
15.1 對稱密鑰分配
15.2 KERBEROS
15.2.1 伺服器
15.2.2 操作
15.2.3 不同伺服器的運用
15.2.4 Kerberos第五版
15.2.5 領域
15.3 對稱密鑰協定
15.3.1 Diffie-Hellman密鑰協定
15.3.2 站對站密鑰協定
15.4 公鑰分配
15.4.1 公鑰公布
15.4.2 可信中心
15.4.3 可信中心的控制
15.4.4 認證機關
15.4.5 X.509
15.4.6 公鑰基礎設施(PKI)
15.5 推薦閱讀
15.6 關鍵術語
15.7 概要
15.8 習題集
第Ⅳ部分 網 絡 安 全
第16章 應用層的安全性:PGP和S/MIME
16.1 電子郵件
16.1.1 電子郵件的構造
16.1.2 電子郵件的安全性
16.2 PGP
16.2.1 情景
16.2.2 密鑰環
16.2.3 PGP證書
16.2.4 密鑰撤回
16.2.5 從環中提取消息
16.2.6 PGP包
16.2.7 PGP信息
16.2.8 PGP的應用
16.3 S/MIME
16.3.1 MIME
16.3.2 S/MIME
16.3.3 S/MIME的應用
16.4 推薦閱讀
16.5 關鍵術語
16.6 概要
16.7 習題集
第17章 傳輸層的安全性:SSL和TLS
17.1 SSL結構
17.1.1 服務
17.1.2 密鑰交換演算法
17.1.3 加密/解密演算法
17.1.4 散列演算法
17.1.5 密碼套件
17.1.6 壓縮演算法
17.1.7 加密參數的生成
17.1.8 會話和連接
17.2 4個協議
17.2.1 握手協議
17.2.2 改變密碼規格協議
17.2.3 告警協議
17.2.4 記錄協議
17.3 SSL信息構成
17.3.1 改變密碼規格協議
17.3.2 告警協議
17.3.3 握手協議
17.3.4 應用數據
17.4 傳輸層安全
17.4.1 版本
17.4.2 密碼套件
17.4.3 加密秘密的生成
17.4.4 告警協議
17.4.5 握手協議
17.4.6 記錄協議
17.5 推薦閱讀
17.6 關鍵術語
17.7 概要
17.8 習題集
第18章 網路層的安全:IPSec
18.1 兩種模式
18.2 兩個安全協議
18.2.1 驗證文件頭(AH)
18.2.2 封裝安全載荷(ESP)
18.2.3 IPv4和IPv6
18.2.4 AH和ESP
18.2.5 IPSec提供的服務
18.3 安全關聯
18.3.1 安全關聯的概念
18.3.2 安全關聯資料庫(SAD)
18.4 安全策略
18.5 互聯網密鑰交換(IKE)
18.5.1 改進的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
18.5.2 IKE階段
18.5.3 階段和模式
18.5.4 階段Ⅰ:主模式
18.5.5 階段Ⅰ:野蠻模式
18.5.6 階段Ⅱ:快速模式
18.5.7 SA演算法
18.6 ISAKMP
18.6.1 一般文件頭
18.6.2 有效載荷
18.7 推薦閱讀
18.8 關鍵術語
18.9 概要
18.10 習題集
附錄A ASCII
附錄B 標准與標准化組織
附錄C TCP/IP套件
附錄D 初等概率
附錄E 生日問題
附錄F 資訊理論
附錄G 不可約多項式與本原多項式列舉
附錄H 小於10 000的素數
附錄I 整數的素因數
附錄J 小於1000素數的一次本原根列表
附錄K 隨機數生成器
附錄L 復雜度
附錄M ZIP
附錄N DES差分密碼分析和DES線性密碼分析
附錄O 簡化DES(S-DES)
附錄P 簡化AES(S-AES)
附錄Q 一些證明
術語表
參考文獻
……
-------------------------------------------------
作者: (印)卡哈特著,金名等譯
出 版 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3-1
版次: 1
頁數: 427
開本: 16開
I S B N : 9787302193395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計算機/網路 >> 信息安全 本書以清晰的脈絡、簡潔的語言,介紹了各種加密技術、網路安全協議與實現技術等內容,包括各種對稱密鑰演算法與AES,非對稱密鑰演算法、數字簽名與RSA,數字證書與公鑰基礎設施,Internet安全協議,用戶認證與Kerberos,Java、.NET和操作系統的加密實現,網路安全、防火牆與VPN,並給出了具體的加密與安全的案例實現分析,是—本關於密碼學與網路安全的理論結合實踐的優秀教材。
本書特點
本書語言表達流暢、簡潔,使本書的閱讀不再枯燥。
全書多達425幅插圖,極大地方便了讀者的學習和理解。
全書提供了豐富的多項選擇題、練習題、設計與編程題,有利於加深讀者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第1章計算機攻擊與計算機安全
1.1簡介
1.2安全需求
1.3安全方法
1.4安全性原則
1.5攻擊類型
1.6本章小結
1.7實踐練習
第2章加密的概念與技術
2.1簡介
2.2明文與密文
2.3替換方法
2.4變換加密技術
2.5加密與解密
2.6對稱與非對稱密鑰加密
2.7夾帶加密法
2.8密鑰范圍與密鑰長度
2.9攻擊類型
2.10本章小結
2.11實踐練習
第3章對稱密鑰演算法與AES
3.1簡介
3.2演算法類型與模式
3.3對稱密鑰加密法概述
3.4數據加密標准
……
第4章非對稱密鑰演算法、數字簽名與RSA
第5章數字證書與公鑰基礎設施
第6章Internet安全協議
第7章用戶認證與Kerberos
第8章Java、NET和操作系統的加密實現
第9章網路安全、防火牆與VPN
第10章加密與安全案例分析
附錄A數學背景知識
附錄B數字系統
附錄C信息理論
附錄D實際工具
附錄EWeb資源
附錄FASN、BER、DER簡介
參考文獻
術語表
⑼ 網路信息安全技術的目錄
第1章 網路安全
1.1 網路安全的基礎知識
1.1.1 網路安全的基本概念
1.1.2 網路安全的特徵
1.1.3 網路安全的目標
1.1.4 網路安全需求與安全機制
1.2 威脅網路安全的因素
1.2.1 網路的安全威脅
1.2.2 網路安全的問題及原因
1.3 網路安全防護體系
1.3.1 網路安全策略
1.3.2 網路安全體系
1.4 網路安全的評估標准
1.4.1 可信任計算機標准評估准則簡介
1.4.2 國際安全標准簡介
1.4.3 我國安全標准簡介
習題
第2章 密碼技術基礎
2.1 密碼技術的基本概念
2.2 古典加密技術
2.2.1 置換密碼
2.2.2 代換密碼
2.3 現代加密技術
習題
第3章 密鑰管理技術
3.1 密鑰的管理內容
3.2 密鑰的分配技術
3.2.1 密鑰分配實現的基本方法
3.2.2 密鑰分配實現的基本工具
3.2.3 密鑰分配系統實現的基本模式
3.2.4 密鑰的驗證
3.3 公鑰密碼
3.3.1 公鑰密碼體制的基本概念
3.3.2 公鑰密碼體制的原理
3.4 RSA演算法
3.4.1 RSA演算法描述
3.4.2 RSA演算法中的計算問題
3.4.3 RSA演算法的安全性
3.4.4 RSA的實用性及數字簽名
3.4.5 RSA演算法和DES演算法
3.5 橢圓曲線密碼體制
3.5.1 橢圓曲線
3.5.2 有限域上的橢圓曲線
3.5.3 橢圓曲線上的密碼
習題
第4章 數字簽名和認證技術
4.1 數字簽名的基本概念
4.1.1 數字簽名概念
4.1.2 數字簽名技術應滿足的要求
4.1.3 直接方式的數字簽名技術
4.1.4 具有仲裁方式的數字簽名技術
4.1.5 利用公鑰實現數字簽名技術原理
4.1.6 其它數字簽名技術
4.2 認證及身份驗證技術
4.2.1 相互認證技術
4.2.2 單向認證技術
4.2.3 身份驗證技術
4.2.4 身份認證系統實例——Kerberos系統
4.3 數字簽名標准及數字簽名演算法
4.3.1 數字簽名演算法DSS
4.3.2 數字簽名演算法DSA
4.3.3 數字簽名演算法HASH
4.3.4 數字簽名演算法RSA
4.4 其它數字簽名體制
4.4.1 基於離散對數問題的數字簽名體制
4.4.2 基於大數分解問題的簽名體制
4.5 數字證明技術
習題
第5章 網路入侵檢測原理與技術
5.1 黑客攻擊與防範技術
5.1.1 網路入侵及其原因
5.1.2 黑客攻擊策略
5.1.3 網路入侵的防範技術
5.2 入侵檢測原理
5.2.1 入侵檢測概念
5.2.2 入侵檢測模型
5.2.3 IDS在網路中的位置
5.3 入侵檢測方法
5.3.1 基於概率統計的檢測
5.3.2 基於神經網路的檢測
5.3.3 基於專家系統
5.3.4 基於模型推理的攻擊檢測技術
5.3.5 基於免疫的檢測
5.3.6 入侵檢測的新技術
5.3.7 其它相關問題
5.4 入侵檢測系統
5.4.1 入侵檢測系統的構成
5.4.2 入侵檢測系統的分類
5.4.3 入侵檢測系統的介紹
5.5 入侵檢測系統的測試評估
5.5.1 測試評估概述
5.5.2 測試評估的內容
5.5.3 測試評估標准
5.5.4 IDS測試評估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5.6 幾種常見的IDS系統
5.7 入侵檢測技術發展方向
習題
第6章 Internet的基礎設施安全
6.1 Internet安全概述
6.2 DNS的安全性
6.2.1 目前DNS存在的安全威脅
6.2.2 Windows下DNS欺騙
6.2.3 拒絕服務攻擊
6.3 安全協議IPSec
6.3.1 IP協議簡介
6.3.2 下一代IP-IPv6
6.3.3 IP安全協議IPSec的用途
6.3.4 IPSec的結構
6.4 電子郵件的安全性
6.4.1 PGP
6.4.2 S/MIME
6.5 Web的安全性
……
第7章 防火牆技術
第8章 電子商務的安全技術及應用
第9章 包過濾技術原理及應用
第10章 代理服務技術原理及應用
第11章 信息隱藏技術
附錄A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辦法》 251
附錄B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253
附錄C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⑽ 密碼學基礎與網路安全 參考書目
考試的東西不知道,只是來推薦幾本參考書:
1.密碼學原理與實踐 加拿大 道格拉斯
2.應用密碼學 美國bruce寫的
3.應用密碼學手冊(這個是工具書)
4.密碼學基礎(這個貌似是一以色列人寫的)
請根據個人情況選用,好好備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