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智能製造網路安全

智能製造網路安全

發布時間:2022-07-30 11:09:45

什麼是智能製造的綜合特徵

一、人機交互性
智能製造的人和機器之間,在任何時間和空間上都可以相互聯系、相互協同完成任務,除了機器本身的規劃、行動和監控外,人可以隨時隨地地架空機器的情況。在這之前的自動化存在著片面強調所有環節的自動化,幾乎忽略了人的作用,導致生產製造效率不高。然而人機一體化突出了人在製造系統中的核心地位,並在智能機器的配合下,更大的發揮人的潛能,機器智能和人的智能真正的集成在一起,在人機之間形成一種平等共事、相互協作的關系,二者各顯其能,相輔相成。

二、製造資源的全球虛擬化、網路化
人機物的互聯不僅可以形成虛擬化的智能工廠,進而形成全球性的製造資源網路化、虛擬化。互聯網打通了人和人在全球范圍內的聯系,電子商務打通了人與商品在全球上的聯系,智能製造則打通了人機物在全球范圍的聯系,使得製造企業能夠高效的整合和利用海量的製造資源,獲得資源高利用率並實現節能降耗,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三、自組織、自學習和自維護
智能製造能夠搜集、理解環境和自身的信息,各組成單元能夠依據工作任務需要,自行組成一種最佳結構,運用知識進行自組織,分析、判斷和規劃自己行為的能力。智能製造應用的知識均是知識庫的知識,並在生產製造中不斷學習、充實知識庫,具有自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在運行過程中對故障自行診斷、自行排除以及自行維護,使得智能製造系統能夠自我優化適應各種復雜環境。

㈡ 2021互聯網嶽麓峰會中,有哪些互聯網創新出現

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簡單粗暴的回答各位,創新的思路有工業互聯網,數字新經濟網,以及文化與技術所融合的大數據網,按照國家的思路,未來幾年,依然會圍繞“三高四新”的戰略迅速發展。平凡的人創造不平凡的事,可以說如果我們早生個幾年,那麼那些經常上新聞的大佬中,必然有我們,可能時代就是如此,你要不斷的投資自己的大腦,不斷充實腦子的知識,你才可以在這個發展迅速的時代里找到機會,每個人的機會跟機遇都是相同的,只是有些人不懂該如何去接住這個機遇。

根據可靠的了解,大概到2021年未,移動互聯網產業將會實現低投資高收入的現象,整體營業收入3236億元,同比往年整體增長了22%,自1969年以來,互聯網就已經誕生了50年,這50年裡,所有的變化都是非常明顯的,顯然我們很多人在50年前還沒出生,但是我們也應該聽到過或者身邊的人聽到過,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就是,互聯網的誕生讓很多人暴富了。

㈢ 智能製造的概念是什麼

智能製造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製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通過人與智能機器的合作共事,去擴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類專家在製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它把製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智能製造的原理

從智能製造系統的本質特徵出發,在分布式製造網路環境中,根據分布式集成的基本思想,應用分布式人工智慧中多Agent系統的理論與方法,實現製造單元的柔性智能化與基於網路的製造系統柔性智能化集成。根據分布系統的同構特徵,在智能製造系統的一種局域實現形式基礎上,實際也反映了基於Internet的全球製造網路環境下智能製造系統的實現模式。

㈣ 智能製造是什麼

廣義而論,智能製造是一個大概念,是先進信息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貫穿於產品設計、製造、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及相應系統的優化集成,旨在不斷提升企業的產品質量、效益、服務水平,減少資源消耗,推動製造業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發展。

數十年來,智能製造在實踐演化中形成了許多不同的相關範式,包括精益生產、柔性製造、並行工程、敏捷製造、數字化製造、計算機集成製造、網路化製造、雲製造、智能化製造等,在指導製造業技術升級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眾多的範式不利於形成統一的智能製造技術路線,給企業在推進智能升級的實踐中造成了許多困擾。面對智能製造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有必要歸納總結提煉出基本範式。

智能製造的發展伴隨著信息化的進步。全球信息化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從20世紀中葉到90年代中期,信息化表現為以計算、通信和控制應用為主要特徵的數字化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互聯網大規模普及應用,信息化進入了以萬物互聯為主要特徵的網路化階段;當前,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集群突破、融合應用的基礎上,人工智慧實現戰略性突破,信息化進入了以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為主要特徵的智能化階段。

綜合智能製造相關範式,結合信息化與製造業在不同階段的融合特徵,可以總結、歸納和提升出三個智能製造的基本範式(圖1),也就是:數字化製造、數字化網路化製造、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新一代智能製造。


(一)數字化製造

數字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第一個基本範式,也可稱為第一代智能製造。

智能製造的概念最早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但是由於當時應用的第一代人工智慧技術還難以解決工程實踐問題,因而那一代智能製造主體上是數字化製造。

20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製造業對於技術進步的強烈需求,以數字化為主要形式的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製造業,推動製造業發生革命性變化。數字化製造是在數字化技術和製造技術融合的背景下,通過對產品信息、工藝信息和資源信息進行數字化描述、分析、決策和控制,快速生產出滿足用戶要求的產品。

數字化製造的主要特徵表現為:第一,數字技術在產品中得到普遍應用,形成「數字一代」創新產品;第二,廣泛應用數字化設計、建模模擬、數字化裝備、信息化管理;第三,實現生產過程的集成優化。

需要說明的是,數字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基礎,其內涵不斷發展,貫穿於智能製造的三個基本範式和全部發展歷程。這里定義的數字化製造是作為第一種基本範式的數字化製造,是一種相對狹義的定位。國際上也有若干關於數字化製造的比較廣義的定義和理論。


(二)數字化網路化製造

數字化網路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第二種基本範式,也可稱為「互聯網+製造」,或第二代智能製造。

20世紀末互聯網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互聯網+」不斷推進互聯網和製造業融合發展,網路將人、流程、數據和事物連接起來,通過企業內、企業間的協同和各種社會資源的共享與集成,重塑製造業的價值鏈,推動製造業從數字化製造向數字化網路化製造轉變。

數字化網路化製造主要特徵表現為:第一,在產品方面,數字技術、網路技術得到普遍應用,產品實現網路連接,設計、研發實現協同與共享;第二,在製造方面,實現橫向集成、縱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打通整個製造系統的數據流、信息流;第三,在服務方面,企業與用戶通過網路平台實現連接和交互,企業生產開始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型。

德國「工業4.0戰略計劃」報告和美國GE公司「工業互聯網」報告完整地闡述了數字化網路化製造範式,精闢地提出了實現數字化網路化製造的技術路線。


(三)新一代智能製造——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

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第三種基本范範式,也可稱為新一代智能製造。

近年來,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強烈需求以及互聯網的普及、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涌現、物聯網的發展等信息環境急速變化的共同驅動下,大數據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加速發展,實現了戰略性突破。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智能製造——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新一代智能製造將重塑設計、製造、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環節及其集成,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深刻影響和改變人類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新一代智能製造將給製造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將成為製造業未來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智能製造的三個基本範式體現了智能製造發展的內在規律:一方面,三個基本範式次第展開,各有自身階段的特點和重點解決的問題,體現著先進信息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融合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另一方面,三個基本範式在技術上並不是絕然分離的,而是相互交織、迭代升級,體現著智能製造發展的融合性特徵。對中國等新興工業國家而言,應發揮後發優勢,採取三個基本範式「並行推進、融合發展」的技術路線。

思想價值決定企業命運的時代已經到來。

在日益全球化和移動互聯、人工智慧技術日趨普及的趨勢下,優勢企業之間的最高階段的競爭,不能局限於硬技術的競爭,而是體現在企業軟實力的競爭,亦即思想的競爭。面對今天的市場格局及為未來趨勢,你的企業應該有什麼樣的價值判斷,應該有什麼樣的思想基礎,應該發出什麼樣的聲音,這才是關鍵。

巴黎高科路橋大學秉承法國精英式高等教育體系,針對工業發展需求,將技術、人文與管理相結合,教學內容具有更新快,目的性強的特點,在學術科研上以項目為主線,擁有強大的企業合作背景和資源。學校注重全球發展和國際合作,在四大洲共有67個合作夥伴院校。

ENPCDBA(IM)項目關注學員成長,更關注學員背後企業和行業發展,旨在為學員提供前沿的學術思想,科學的理論支持,同時結合中國當前製造業發展,為學員提供理論與實踐之間科學轉換的視角、方法和工具。

更多招生簡章、項目信息,歡迎私信了解詳情~~~~~~

㈤ 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製造到底是什麼關系

人口紅利的消退催生工業互聯網。目前,中國人口紅利已經開始逐漸消退。未來,勞動力將變成愈加稀缺的資源,昂貴的人力成本將改變我國整個工業、製造業等生態環境。而工業互聯網便是在這個背景之下孕育而生的。也正是因為這樣,國家對其給予了其大量的支持,並成立了



現智能自動化。近些年來,在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的推動下,工業領域的需求在持續復甦。這些下游產業的復甦也將繼續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持續進行。但在人們對於物質品質需求不斷提高、人力成本不斷上漲以及上游材料成本提升等多重因素下,企業的盈利難度較過去也在不斷提升。因此,這種現狀也在逼迫企業不斷向智能化靠攏。

㈥ 智能製造背景下,傳統製造業如何組網滿足企業信息化建設需求,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傳統製造業網路的通病在於信息安全、數據管理難、IT架構繁冗等多方面,那麼,在進行組網時就要充分考慮到這幾大問題的解決。之前,有去參加過一次光聯集團的論壇活動,覺得它家的組網方案真的還是蠻適合傳統製造業組網升級的。首先,光聯集團的SD-WAN組網已經實現了雙網雙應用,有助於推動製造業以數據驅動產業升級與數據化管理;二是一站式億級設備接入,可以撐起製造業龐大的運轉體系;三是在很多傳統製造業非常在意的運維成本上,由光聯集團的工程師團隊7 x 24小時無間斷實時監測網路使用情況,可以弱化企業IT團隊的重要性,有利於傳統製造業做轉型,簡化網路基礎工作。我的回答您是否明白?不明白的話,歡迎隨時提問

怎麼理解智能製造智能製造核心是什麼

廣義而論,智能製造是一個大概念,是先進信息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貫穿於產品設計、製造、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及相應系統的優化集成,旨在不斷提升企業的產品質量、效益、服務水平,減少資源消耗,推動製造業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發展。

數十年來,智能製造在實踐演化中形成了許多不同的相關範式,包括精益生產、柔性製造、並行工程、敏捷製造、數字化製造、計算機集成製造、網路化製造、雲製造、智能化製造等,在指導製造業技術升級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眾多的範式不利於形成統一的智能製造技術路線,給企業在推進智能升級的實踐中造成了許多困擾。面對智能製造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有必要歸納總結提煉出基本範式。

智能製造的發展伴隨著信息化的進步。全球信息化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從20世紀中葉到90年代中期,信息化表現為以計算、通信和控制應用為主要特徵的數字化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互聯網大規模普及應用,信息化進入了以萬物互聯為主要特徵的網路化階段;當前,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集群突破、融合應用的基礎上,人工智慧實現戰略性突破,信息化進入了以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為主要特徵的智能化階段。

綜合智能製造相關範式,結合信息化與製造業在不同階段的融合特徵,可以總結、歸納和提升出三個智能製造的基本範式(圖1),也就是:數字化製造、數字化網路化製造、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新一代智能製造。


(一)數字化製造

數字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第一個基本範式,也可稱為第一代智能製造。

智能製造的概念最早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但是由於當時應用的第一代人工智慧技術還難以解決工程實踐問題,因而那一代智能製造主體上是數字化製造。

20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製造業對於技術進步的強烈需求,以數字化為主要形式的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製造業,推動製造業發生革命性變化。數字化製造是在數字化技術和製造技術融合的背景下,通過對產品信息、工藝信息和資源信息進行數字化描述、分析、決策和控制,快速生產出滿足用戶要求的產品。

數字化製造的主要特徵表現為:第一,數字技術在產品中得到普遍應用,形成「數字一代」創新產品;第二,廣泛應用數字化設計、建模模擬、數字化裝備、信息化管理;第三,實現生產過程的集成優化。

需要說明的是,數字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基礎,其內涵不斷發展,貫穿於智能製造的三個基本範式和全部發展歷程。這里定義的數字化製造是作為第一種基本範式的數字化製造,是一種相對狹義的定位。國際上也有若干關於數字化製造的比較廣義的定義和理論。

(二)數字化網路化製造

數字化網路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第二種基本範式,也可稱為「互聯網+製造」,或第二代智能製造。

20世紀末互聯網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互聯網+」不斷推進互聯網和製造業融合發展,網路將人、流程、數據和事物連接起來,通過企業內、企業間的協同和各種社會資源的共享與集成,重塑製造業的價值鏈,推動製造業從數字化製造向數字化網路化製造轉變。

數字化網路化製造主要特徵表現為:第一,在產品方面,數字技術、網路技術得到普遍應用,產品實現網路連接,設計、研發實現協同與共享;第二,在製造方面,實現橫向集成、縱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打通整個製造系統的數據流、信息流;第三,在服務方面,企業與用戶通過網路平台實現連接和交互,企業生產開始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型。

德國「工業4.0戰略計劃」報告和美國GE公司「工業互聯網」報告完整地闡述了數字化網路化製造範式,精闢地提出了實現數字化網路化製造的技術路線。

(三)新一代智能製造——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

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第三種基本范範式,也可稱為新一代智能製造。

近年來,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強烈需求以及互聯網的普及、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涌現、物聯網的發展等信息環境急速變化的共同驅動下,大數據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加速發展,實現了戰略性突破。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智能製造——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新一代智能製造將重塑設計、製造、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環節及其集成,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深刻影響和改變人類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新一代智能製造將給製造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將成為製造業未來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智能製造的三個基本範式體現了智能製造發展的內在規律:一方面,三個基本範式次第展開,各有自身階段的特點和重點解決的問題,體現著先進信息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融合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另一方面,三個基本範式在技術上並不是絕然分離的,而是相互交織、迭代升級,體現著智能製造發展的融合性特徵。對中國等新興工業國家而言,應發揮後發優勢,採取三個基本範式「並行推進、融合發展」的技術路線。

思想價值決定企業命運的時代已經到來。

在日益全球化和移動互聯、人工智慧技術日趨普及的趨勢下,優勢企業之間的最高階段的競爭,不能局限於硬技術的競爭,而是體現在企業軟實力的競爭,亦即思想的競爭。面對今天的市場格局及為未來趨勢,你的企業應該有什麼樣的價值判斷,應該有什麼樣的思想基礎,應該發出什麼樣的聲音,這才是關鍵。

巴黎高科路橋大學秉承法國精英式高等教育體系,針對工業發展需求,將技術、人文與管理相結合,教學內容具有更新快,目的性強的特點,在學術科研上以項目為主線,擁有強大的企業合作背景和資源。學校注重全球發展和國際合作,在四大洲共有67個合作夥伴院校。

ENPCDBA(IM)項目關注學員成長,更關注學員背後企業和行業發展,旨在為學員提供前沿的學術思想,科學的理論支持,同時結合中國當前製造業發展,為學員提供理論與實踐之間科學轉換的視角、方法和工具。

更多招生簡章、項目信息,歡迎私信了解詳情~~~~~~

㈧ 中國智能製造亟需突破的關鍵共性技術有哪些

智能製造需統一五方面標准
工信部電子標准化研究院物聯網研究中心主任胡靜宜表示,智能製造標准體系的制定是一項極為龐大和復雜的工作,需經歷從上到下、從概括到具體的過程,從總體內容上看,主要包括基礎、安全、管理、評價和可靠性五個方面的標准:
基礎標准方面,一是術語定義標准,用於統一智能製造相關概念;二是元數據標准,用於規定產品設計、生產、流通等環節涉及的元數據命名規則、格式、注冊要求等,為數據集成、共享奠定基礎;三是標識標准,對智能製造中的各類對象進行唯一標識。
安全標准方面,一是信息安全管理標准;二是技術與機制安全標准,包括軟體安全、網路安全、數據安全等;三是產品測評以及安全能力評估標准,以服務於第三方測評。
管理標准按其對象主要包括質量、環境、能耗、兩化融合等方面的管理標准,這些標准有助於企業降低產品的不良品率和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實現綠色製造。
評價標准主要用於對智能製造的應用領域、企業和項目開展評估診斷,為企業提升智能製造水平提供指導。
可靠性標准方面,一是要制定可靠性標准指南,對風險、壽命周期費用、維修和保障等方面做出詳細說明和要求;二是制定可靠性技術方法標准,包括可靠性建模與分析、試驗技術、篩選技術等技術標准。
工信部電子工業標准化研究院物聯網研究中心主任胡靜宜認為,建立智能製造的統一標准光靠企業之間的合作是不夠的,政府必須發揮好頂層設計的作用,充分做好眾多部門、委員會、行業協會的協調工作,使之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智能製造統一標準的制定。

㈨ 智能製造,工業4.0和數字化製造的異同

在建設工業互聯網體系時,主要包含三部分工作:網路、平台和安全。其中,網路是基礎,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網路是數字化、智能化的基礎。網路包括企業內網、外網,和標識解析體系。外網更多的是指運營商建設的公共網路;內網涉及到企業自身的網路改造,運營商完全可以把公網延伸到相關的企業內來發揮作用。標識解析是整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和傳統互聯網的域名解析其實一樣。

平台是生態的關鍵,完成數據的收集、分析、建模。消費互聯網有很多App應用,都是在平台生態的構建之上發展起來。工業互聯網也是一樣,需要依託工業互聯網平台,通過建模,依託不同的機理、不同的模型、不同的應用場景,開發出不同的工業App。工業互聯網平台承載了非常重要的使命,將來要構建豐富多彩的工業互聯網應用的生態。

安全是保障。在消費互聯網和數字化、信息化過程當中,運營商、互聯網企業,都組建了非常龐大的安全隊伍,來應對安全挑戰。但是工業企業因為原來的設備、數據沒有聯網,所以沒有太強的安全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互聯網的數據都要進行聯結,要增強工業企業的安全意識,同時安全企業等產業要給工業企業提供安全保障的解決方案。

1972年從德國起家,1995年走進中國, SAP 致力於幫助各種規模企業數字化轉型。我們不僅是 ERP 的代名詞,更是全球知名的企業應用軟體供應商,擁有超過48年的軟體實踐與創新經驗,在大中華區為超過 16,000 多家大中小型企業提供解決方案,全球客戶也覆蓋92%的福布斯2000強。

㈩ 智能製造裝備三大核心技術是

2016年,智能製造領域熱門關注的九大核心技術,OFweek 工控 總結:工業物聯網、雲計算、工業大數據、工業機器人、3D列印、知識工作自動化、工業網路安全、虛擬現實和人工智慧。

閱讀全文

與智能製造網路安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魅族連接網路一直密碼錯誤 瀏覽:355
網路時代如何解決親子問題 瀏覽:526
蘋果升級信號變弱了還原網路設置 瀏覽:802
手機直播機房網路搭建 瀏覽:98
分出來的路由器wifi沒網路 瀏覽:849
兩張卡用一個網路怎麼設置不卡 瀏覽:377
公司怎麼推廣網路 瀏覽:157
網路安全宣傳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95
網路銀行卡該怎麼辦理 瀏覽:419
網路cat6utp什麼意思 瀏覽:150
網路1302是什麼意思 瀏覽:546
聯想電腦無線網路適配器是哪個 瀏覽:400
廣電千兆網路寬頻一年多少錢 瀏覽:767
計算機網路能夠實現信息共享嗎 瀏覽:992
傳媒網路信號差怎麼辦 瀏覽:808
2021國家網路安全口號 瀏覽:403
荔波哪裡有網路監控 瀏覽:842
六心網路是哪些公司 瀏覽:28
如何將網路安全落到實處 瀏覽:17
重裝系統後電腦網路無法連接 瀏覽:20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