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舉例論述現代戰爭中,信息技術的重要影響及發展趨勢。
一、重要影響:
第一場高科技局部戰爭,是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及其友軍面對的是,陸軍號稱是「世界第四」的伊拉克,要與伊拉克面對面的人海作戰,始終是不太現實的,始終會有很大的傷亡,所以,「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戰爭理論」開始出台,就是利用信息化高科技,迅速打贏局部戰爭,將己方的傷亡降到最低。
這就是信息化戰爭的開端,在這戰場戰爭中,美軍及其盟友的整個作戰過程分是為四個階段,
1、戰略空襲。
2、奪取制空權。
3、空襲地面部隊。
4、地面進攻作戰。
二、發展趨勢:
海灣戰爭後,各國開始大量的裝備自己部隊,向信息化發展,特別是我國,機載警報和控制系統以及衛星通信系統等,有了很大的發展。現代戰爭的趨勢,向著信息化邁進。
(1)戰爭如何做好網路防禦擴展閱讀
信息戰爭產生:
在進入21世紀以後,全球范圍都開始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新軍事變革。我國軍隊也在開展一場有中國特色的新軍事變革,這場變革的戰略目標便是締造一支信息化的部隊,從而能夠打贏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軍用電子信息技術作為軍事技術的核心領域,是以電子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引發軍事領域一系列深刻變革。
Ⅱ 面對當前的信息化戰爭我們應做好哪些准備
一、是要堅持強軍目標、積極引領。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黨中央從全局上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的戰略籌劃和頂層設計,指明了軍事創新的方向、任務、重點,明確了軍事創新的實現路徑和檢驗標准。
二、是要堅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軍事創新同其他領域創新相比,要求更高、難度也更大。面對國家安全穩定遇到的嚴峻挑戰,面對改革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更需要我們的思想觀念有一個大的解放。
勇於改變機械化戰爭的思維定勢,樹立信息化戰爭的思想觀念,改變維護傳統安全的思維定勢,樹立維護國家綜合安全和戰略利益拓展的思想觀念,改變單一軍種作戰的思維定勢,樹立諸軍兵種一體化聯合作戰的思想觀念,改變固守部門利益的思維定勢,樹立全軍一盤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觀念。
三、是要堅持抓住重點、整體推進。軍事創新是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謀劃、協調推進,牽住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過抓重點把整體帶動起來。
四、是要堅持突出特色、自主創新。軍事創新也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致力於鞏固和擴大我們的優勢。
(2)戰爭如何做好網路防禦擴展閱讀:
當前,戰爭形態正加速向以人工智慧、無人系統等技術主導的新形態演進,戰爭理論、作戰樣式、武器裝備不斷發展,將深刻影響和改變未來防護工程建設模式。防護工程科研設計需要打破陳規定勢,研究一批具備顛覆性特點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材料新手段,實現全面跨越式發展。
未來防護工程科研應牢牢把握戰略機遇,以面向部隊的實戰需求為牽引,大力創新科研設計模式,攻關研究一批能用、管用、好用的創新成果,加速實現理論向戰場行動的轉化、科技向工程和裝備的物化,打通「防護工程規劃論證-科研設計-建設運行-維護管理-效能評估」鏈路,提高防護工程建設發展核心能力。
Ⅲ 面對當前信息化戰爭的挑戰我們要做好那些准備
要應對信息化戰爭,最重要的就是實現我們自己的軍隊能夠成為一支信息化的軍隊。要讓我們的軍隊成為信息化作戰的軍隊,最重要的就是實現以下幾點:
作戰力量,就是作戰和保障人員具有新的科技知識,能夠熟練掌握和操作各種信息裝備和系統,並擁有先進的裝備與指揮系統高度網路整合的部隊;
武器系統信息化,就是作戰不能只依賴於單兵作戰,要擁有以信息技術為依託的精確制導武器與遙感武器,甚至可發動網路戰、信息戰等使敵軍的通訊、指揮系統癱瘓;
指揮自動化、實時化、一體化,就是指揮、通訊系統不能混亂,命令傳達要迅速,管理要嚴密,能最大程度地快速獲取戰場信息;
戰斗方式多樣,不能僅依靠戰場上單兵或載具之間的互相廝殺,還要能實現斬首行動、網路戰等極具威懾力的行動;
主要就是以上幾點,如有不清楚的請追問
Ⅳ 軍事理論考試里網路戰,解釋概念
在發展至目前的網路戰中,這些基本的判斷還仍然存在嗎?
審視網路攻擊特點,樹立「網路積極防禦」作戰思想
由於網路作戰的瞬時性、交互性、脆弱性和復雜性等,網路攻擊也具有著自己的鮮明特點。
一是作戰行動的無時空限制性。網路戰幾乎不受自然時間和天候的影響,具有全天候、全時域等特性,使得網路攻擊更加主動、突然,只要能進入對方網路並發出指令,哪怕萬里之遙,也能一擊中的。此外,網路及其空間的大小隨計算機網路的延伸而拓展,只要計算機網路可及的地方,就是網路作戰空間的延伸之處。
二是作戰手段的多樣性。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復雜性,使得網路攻擊的作戰手段還具有超越網路的多樣性。既可以利用電磁壓制、病毒攻擊、木馬植入、網路滲透、拒絕服務等進行「軟癱瘓」,也可以利用電子武器攻擊、特種兵力破壞、火力打擊等實施「硬摧毀」。
三是作戰的效費比畸高。網路攻擊的范圍廣、速度快、破壞力強,攻擊本身的成本卻相對較低:研製一種新型病毒進行網路攻擊,費用遠比研製其它高技術武器裝備低得多。
當前網路戰中普遍存在的「重攻輕防」思想,可能也主要是基於網路攻擊的這些特點而產生的。這樣的考慮也許有一定道理,但其偏頗之處也在於過分誇大了主動網路攻擊的可操作性。
第一,無法確保己方能夠首先對對方實施網路攻擊作戰。通常,主動的網路攻擊應基於「敵對雙方明確開戰」這一條件,但歷史上不宣而戰的戰例比比皆是,誰能保證對方也不會不宣而戰呢?即便是敵對雙方同時宣戰,由於網路戰的瞬時性等特點,誰又能保證己方的網路攻擊一定會比對方早那麼「一個瞬間」呢?
第二,即便佔有先機,也難以確保對方不會進行有效的反擊。如果對方的網路防禦能力稍強,己方的首次網路攻擊便未必能全部摧毀對方的網路反擊能力,因而也就無法確保對方不會進行有效的反擊並被一擊「致命」。
所以,「進攻是最好的防禦」這一經典論斷,在網路戰中的合理表述就應修改為:當對方還沒有發動網路進攻時,己方的網路進攻可能是最好的防禦。之所以只是「可能」,是因為當己方第一波次網路攻擊完畢或在己方發起第一波次網路攻擊的同時,對方就可以憑借稍強的防禦能力啟動應急方案施以精確反擊;此時,如果己方自身的網路防禦能力跟不上,則必會遭受對方的網路反擊而損失較大。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因為網路防禦太難就忽視防禦,更不能因為網路防禦的建設成本較高就將網路作戰主要寄望於進攻,只有積極防禦下的進攻才可能真正握有主動。
所以,越是在網路防禦很難的情況下,越要加大對網路防禦的研究,建設和保持一支符合足夠原則的網路戰反擊力量,保證在遭受對方首次網路攻擊時仍能實時進行網路反擊,這正是積極防禦的網路戰作戰思想,即必須強調在網路總體防禦的態勢下,寓攻於防,攻防結合,以積極的攻勢作戰達成防禦目的,使網路戰在開局上是防禦,但在作戰過程中卻又不局限於防禦。
創新理論研究,加強系統建設,追求新的攻防平衡
除少數強國的軍隊之外,當前的網路防禦作戰研究,還大多徘徊在重技術、輕管理,重平時建設、輕實戰運用的初始階段;對網路防禦作戰的指揮控制、戰法謀略、訓練保障等一系列重要問題,還沒有一套科學實用的理論指導。隨著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信息化戰爭對網路依存度的飛速提高,必須適時地提出「網路防禦作戰」概念,深刻認識並把握計算機網路防禦作戰的發展規律。
網路防禦作戰是以積極防禦的作戰思想為指導,為保護和增強己方實時、准確、可靠的收集、處理及利用信息的能力,而採取的一系列連續性軍事行動。網路防禦作戰應可分為評估偵查、擬制計劃、應急處置和精確反制等必須的階段。作為從實戰視角提出的網路防禦作戰,其研究內容除了應科學地界定網路防禦作戰的概念、系統地分析網路防禦作戰的特點、合理地提出網路防禦作戰的指導思想和作戰原則、實用地區分網路防禦作戰的作戰階段,更應系統地研究網路防禦作戰的指揮活動,有效牽引網路防禦作戰的技術開發,不斷創新網路防禦作戰的戰法和謀略,積極探索網路防禦作戰的訓練模式和保障思路。
盡管目前網路防禦作戰方面的研究還很不成熟,但隨著網路戰能力和社會對網路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網路戰威懾。消除信息網路霸權國家的網路戰威懾,不僅要注意提高網路戰攻擊作戰能力,更要注重提高網路戰的防禦作戰能力。因為按照一般的理論推斷,只有網路防禦作戰能力的提高,網路攻防作戰能力大致相對平衡,才有可能帶來網路攻防雙方的相互遏制。因此,在「無網不在」的信息社會,只有扎實地搞好積極防禦,才能確保在網路戰中贏得主動。而從網路技術和系統建設及相應的網路防禦作戰研究和應用上不懈地追求先機,才有可能盡快實現網路戰攻防的新的平衡態勢,創造信息社會的新的相對和平。
Ⅳ 在網路攻防戰中戰爭雙方將可能採用什麼和什麼軟殺傷相結合的方式
在網路攻防戰中,戰爭雙方將可能採用硬摧毀和軟殺傷相結合的方式奪取網路控制權。在未來的戰爭中,武器仍然十分重要,尤其是作戰。它可以用來對抗對方的武器,破壞對方的指揮控制中心、通信手段以及摧毀對方的有生力量等。我們一般把這種打擊方式稱為「硬摧毀」。
另一方面,所有的通信聯絡、計算機運行都要靠很多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來實現。這些系統、程序、步驟通常稱為「軟體」,而計算機和各種設備本身則稱為「硬體」。利用「計算機病毒」、強電磁波壓制等手段破壞對方的軟體可以使其C4KISR系統全部或部分癱瘓、不能工作或「胡亂工作」。這就是所謂的"軟殺傷"。
現代戰爭的「硬摧毀」和「軟殺傷」的防護
在現代戰爭中不但要對付「硬摧毀」,還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的C4KISR系統,保護自己的武器系統的「計算機核心」,防止對方的「軟殺傷」。
如果一體化的互聯網路遭到破壞,那麼作戰系統中的各種作戰平台是不能正常的工作的。高科技武器裝備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是很容易受傷的,其生存能力並不比常規的裝備好。
Ⅵ 面對網路戰爭我們應該怎麼辦
網路戰爭 -----中國沒有輸的戰爭
一:網路戰爭,沒有定義的戰爭
近來,在互聯網上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就是網路戰爭和信息戰爭。特別是美國公布了《網路空間行動戰略》以後,媒體更是沸沸揚揚。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特別有些人對網路戰爭的定意, 網路戰爭的武器的概念尚未明確界定,就先發議論如何應對網路戰爭雲雲。這樣的結果只是無的放矢,議論雖多隻能是不著天際的漫天空談。至今尚未見到關於網路戰爭 的定義,沒有定義便沒有標准,沒有標准,便沒有好壞是非。首先,應該最需要解決的是什麼是網路戰爭?
一;什麼是網路戰爭既然可以稱為戰爭,就應該有一定的破壞力或者規模化。現在,網路涵蓋了整個世界,其內容當然包羅萬象十分繁雜,形式也難以盡述不能一言以辟之,無論是弱國還是強國總不能將從網路中盜取了某人的游戲幣也歸為戰爭吧?譬如對一個人的攻擊,是故意殺人,還是故意傷害?是殺人未遂,還是犯罪中止,這需要一個法理界定。否則就沒辦法實施法律。國人有一句俗話,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規矩,任意出入人罪,如何執行規矩?現在,對網路戰爭的概念極其模糊,如美國美國軍事指揮機構新公布的網路戰略明確表示:可以先發制人地對網路攻擊進行軍事打擊,"你在我的網路上撒野、無理搗蛋、惡性攻擊,我就用裝炸葯的導彈炸了你家的糧庫、水庫",這樣的世界首創網路霸權邏輯使得未來網路戰爭風險劇增。炸了人家的水庫;炸了別人的倉庫,無疑,給對方國家造成極大的損害,肯定應該認定為戰爭行為,但是,對網路戰爭不是以程度或者出發點認定,而是以美國佬的好惡來認定,你認為的有人在網路的無理搗蛋,還是撒野,是否就包括把孩子們玩游戲,盜取了游戲幣的行為?也可以列入撒野或者搗蛋的行為?這樣的行為活脫脫地一付流氓加無賴地嘴臉,你不滿足我的要求,我就把你兒子塞到井裡。
Ⅶ 如何如何有效的防DDOS攻擊,主要的方法有哪些
DDOS防禦使用什麼是DDOS?DDOS就是指根據各種各樣不當手段將多台計算機或別的智能產品結合在一起,產生一個巨大的僵屍網路,模擬模擬很多合法懇求佔有很多共享資源,使合法客戶沒法獲得服務項目回應,是現階段最強勁、最無法防禦力的機器設備之一。這類攻擊一般被稱作「網路戰爭」攻擊。最常見的網路戰攻擊是大帶寬ddos攻擊和大規模攻擊。根據數據分析,43%的企業遭受大帶寬攻擊,40%的企業聲稱增加了DDOS攻擊。這種發展趨勢體現了網路戰爭攻擊安全保護功能在當代防DDOS攻擊措施中的作用。
到目前為止,進行防DDOS攻擊還是比較困難的。首先,這種攻擊的特點是它利用了TCP/IP協議的漏洞,除非你不用TCP/IP,才有可能完全抵禦住DDoS攻擊。不過這不等於我們就沒有辦法防DDOS攻擊,我們可以盡力來減少DDoS的攻擊。
下面就由銳速雲的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些防DDOS攻擊的方法
防DDOS攻擊方法一:確保伺服器的系統文件是最新的版本,並及時更新系統補丁。
防DDOS攻擊方法二:限制在防火牆外與網路文件共享。這樣會給黑客截取系統文件的機會,主機的信息暴露給黑客,
防DDOS攻擊方法三:縮短SYN半連接的time out 時間。
防DDOS攻擊方法四:關閉不必要的服務。
防DDOS攻擊方法五:限制同時打開的SYN半連接數目。
防DDOS攻擊方法六:正確設置防火牆
禁止對主機的非開放服務的訪問
限制特定IP地址的訪問
啟用防火牆的防DDoS的屬性
嚴格限制對外開放的伺服器的向外訪問
運行埠映射程序禍埠掃描程序,要認真檢查特權埠和非特權埠。
防DDOS攻擊方法七:認真檢查網路設備和主機/伺服器系統的日誌。只要日誌出現漏洞或是時間變更,那這台機器就可能遭到了攻擊,無疑是給了對方入侵的機會。
銳速雲,你身邊的網路安全專家!
Ⅷ 計算機網路戰的手段有哪幾種
計算機網路戰的手段有2種:
1、間諜活動及國家安全漏洞
網路間諜活動是通過對互聯網、軟體或計算機進行非法攻擊活動,從個人、競爭對手、團體、政府以及敵人處獲取機密信息,從而得到軍事、政治或經濟優勢的行為。
2、蓄意破壞
計算機和衛星協助的軍事活動都有設備被中斷的風險。指令和通信內容可以被攔截或更換。電力、水、燃料、通訊和交通基礎設施都可能會受到干擾。
安全漏洞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偷竊信用卡號碼,黑客攻擊的潛在的目標也包括電網、鐵路和股市。
(8)戰爭如何做好網路防禦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戰的相關事件:
1、1983年,凱文·米特尼克因被發現使用一台大學里的電腦擅自進入今日互聯網的前身ARPA網,並通過該網進入了美國五角大樓的的電腦,而被判在加州的青年管教所管教了6個月。
2、1988年,凱文·米特尼克被執法當局逮捕,原因是:DEC指控他從公司網路上盜取了價值100萬美元的軟體,並造成了400萬美元損失。
3、1995年,來自俄羅斯的黑客弗拉季米爾·列寧在互聯網上上演了精彩的偷天換日,他是歷史上第一個通過入侵銀行電腦系統來獲利的黑客,1995年,他侵入美國花旗銀行並盜走一千萬,他於1995年在英國被國際刑警逮捕,之後,他把帳戶里的錢轉移至美國、芬蘭、荷蘭、德國、愛爾蘭等地。
4、2000年,年僅15歲,綽號黑手黨男孩的黑客在2000年2月6日到2月14日情人節期間成功侵入包括雅虎、eBay和Amazon在內的大型網站伺服器,他成功阻止伺服器向用戶提供服務,他於2000年被捕。
Ⅸ 戰爭中,信息技術的重要影響及發展趨勢
一、影響:現代信息技術和新軍事革命的蓬勃發展,必然帶來信息化戰爭的演變和快速推進,這已被信息化戰爭短短幾十年的發展史所證明。
二、發展趨勢:
1、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信息作為戰略資源的地位將更高,圍繞信息資源獲取、信息化軍隊建設和佔領信息優勢高地的競爭將愈演愈烈。各國將竟相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社會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竭力保持本國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優勢。
2、新制式的超寬頻信息高速公路將不斷推進,網路進攻和網路防禦的能力將同步提高,信息技術將愈加主導政治、經濟、金融、環境、文化、生活、生產等所有領域。
3、在軍事領域,各國將加大信息化軍隊建設的力度和速度,不斷革新軍隊的武器裝備、軍事理論、編制體制、人員培訓等,盡量拉大本國與它國軍隊信息化能力的距離。
(9)戰爭如何做好網路防禦擴展閱讀:
信息化戰爭的方法
偵察與反偵察
電子戰是信息化戰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敵對雙方所進行的電磁斗爭。它主要有三種方法:偵察與反偵察、干擾與反干擾、摧毀與反摧毀。所有這一切,都是以電磁波為「武器」,所打擊的目標不是敵方的有生力量,而是敵方的通信、雷達以及計算機網路等電子設備。
其目的是使敵方的通信中斷、雷達迷盲、兵器失控、指揮癱瘓。電子偵察是用裝載精密電子設備的偵察衛星群、偵察飛機和進攻性武器中的偵察裝置來探明敵方電子系統的情況,搜集軍事情報。例如,,當對方發射導彈時,偵察衛星中的紅外線探測器便能迅速探測到導彈的行蹤。
這一信息立即被送到地面雷達網,指使雷達網對導彈進行跟蹤,同時將有關信息送往指揮中心的計算機;計算機很快便分析出導彈的飛行方向,並指揮己方的導彈予以攔截。
干擾與反干擾
電子干擾就是通過電子手段來擾亂敵方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這里所說的電子手段是指有意識地發射或反射某種電磁波,使對方的電子設備產生「錯覺」或無法正常工作。根據干擾對象的不同,電子干擾可分為通信干擾、雷達干擾、制導武器干擾和指揮系統干擾等。
有干擾,必有反干擾。反干擾的目的是盡一切努力削弱以至消除敵方干擾給己方帶來的不利影響。其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在現代戰爭中,干擾與反干擾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互不相讓。
摧毀與反摧毀
「摧毀」是一種硬殺傷手段。它是在電子偵察的配合下,通過電子摧毀或力摧毀手段,使敵方重要的電子設備或系統永久失效或徹底破壞。
在這方面,除了使用爆炸性武器外,還大量使用電磁能武器(如高能激光器、微波武器)和電子計算機病毒等。「反摧毀」的手段也很多,例如,就通信而言,常常是同時運用多種通信手段,實現多徑傳輸,使得一個系統受到破壞時,能有其他系統可以代替或迂迴。
有人認為,在21世紀,類似1942年「珍珠港事件」的突然襲擊,很可能會以信息戰的方式重演。它所襲擊的對象不是飛機、大炮和核武器,而是敵方的計算機系統;不只是軍用系統,還包括更為廣泛的民用系統。所採用的手段包括計算機病毒、隱碼、數據破壞程序等。
其目的是阻塞以至摧毀敵方的計算機網路,使其指揮失靈、交通混亂、電力中斷、金融癱瘓。
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中,美國的情報部門就曾暗中用裝有固化病毒的晶元,置換了伊拉克從法國進口的防空系統電腦列印機的相關部件,然後用遙控的方法激活病毒,其竄入電腦主機,最後造成伊方防空系統的癱瘓。
英國《時代》周刊聲稱,美國不久將能使用鍵盤、滑鼠器和計算機病毒,不放一槍一炮地對敵方的軍事和民用基礎設施發動迅速、寂靜、廣泛和毀滅性的打擊。據此,我們可以認為,未來的戰爭沒有前方與後方之分,凡網路系統所及的地方都有可能成為戰場。
在現代信息化戰爭中,保持通信機密至關重要。因此交戰雙方往往還要在通信保密措施上決雌雄、見高低。對語音模擬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然後再改變發信順序,是經常採用的一種加密措施。為了防止對方破譯,不僅密碼需要經常變換,在加密方法上也是越來越奧妙了。
Ⅹ 未來信息戰爭會變得透明化,對於這種信息戰爭該如何去防禦
面對越來越透明化的未來信息戰爭,需要做出的防禦有很多種,下面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其中的一些方式吧。
最後就是,要努力發展國家的經濟,提高國家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讓敵國不敢與我們打信息戰爭,這才是我們最好的防禦。其實不管什麼樣的戰爭,都離不開自身強大的經濟力量做自己的後盾,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根本不可能打贏未來的信息戰爭。所以,我們應該大力的發展經濟,提高自身的經濟能力。而且,也要提高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讓敵國在與我們發生戰爭之前畏懼我們的影響力,不敢與我們發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