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安全的含義及特徵
含義: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特徵: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賴性。
保密性是指網路中的信息不被非授權實體(包括用戶和進程等)獲取與使用。這些信息不僅包括國家機密,也包括企業和社會團體的商業機密和工作機密,還包括個人信息。
人們在應用網路時很自然地要求網路能提供保密性服務,而被保密的信息既包括在網路中傳輸的信息,也包括存儲在計算機系統中的信息。
主動防禦走向市場:
主動防禦的理念已經發展了一些年,但是從理論走向應用一直存在著多種阻礙。主動防禦主要是通過分析並掃描指定程序或線程的行為,根據預先設定的規則,判定是否屬於危險程序或病毒,從而進行防禦或者清除操作。
不過,從主動防禦理念向產品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智能化問題。由於計算機是在一系列的規則下產生的,如何發現、判斷、檢測威脅並主動防禦,成為主動防禦理念走向市場的最大阻礙。
由於主動防禦可以提升安全策略的執行效率,對企業推進網路安全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所以盡管其產品還不完善,但是隨著未來幾年技術的進步,以程序自動監控、程序自動分析、程序自動診斷為主要功能的主動防禦型產品將與傳統網路安全設備相結合。
尤其是隨著技術的發展,高效准確地對病毒、蠕蟲、木馬等惡意攻擊行為的主動防禦產品將逐步發展成熟並推向市場,主動防禦技術走向市場將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㈡ 什麼是網路安全、生物安全
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通常指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實際上也可以指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安全。計算機通信網路是將若乾颱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及傳輸媒體互連起來,在通信軟體的支持下,實現計算機間的信息傳輸與交換的系統。而計算機網路是指以共享資源為目的,利用通信手段把地域上相對分散的若干獨立的計算機系統、終端設備和數據設備連接起來,並在協議的控制下進行數據交換的系統。計算機網路的根本目的在於資源共享,通信網路是實現網路資源共享的途徑,因此,計算機網路是安全的,相應的計算機通信網路也必須是安全的,應該能為網路用戶實現信息交換與資源共享。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和應用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潛在威脅,及對其所採取的一系列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
㈢ 網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網路安全應包括:企業安全制度、數據安全、傳輸安全、伺服器安全、防火牆安全(硬體或軟體實現、背靠背、DMZ等)、防病毒安全。
㈣ 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談談你對網路食品安全和網路餐飲服務抱有什麼樣的態度和
食品安全不安全,少吃零食,網路餐飲是沒辦法,因為我們需要吃飯,美團外賣,餓了嗎,都在點餐。
㈤ 如何在網上查食品葯品是否安全
可以通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推出的葯品安全信息查詢系統進行查詢。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與人民搜索網路股份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將搜索引擎技術應用於葯品信息領域,上線了葯品類網頁搜索平台、官方曝光台、醫葯助手等產品,這意味著公眾可在線查詢葯品官方認證信息,讓假劣葯品和非法網路葯店無處遁形。
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副局長孫咸澤表示,隨著人民群眾對食品葯品安全需求的不斷提高,如何藉助現代化信息化手段,及時、准確發布權威信息,積極回應群眾的關切,方便、快捷地為公眾提供食品葯品信息服務顯得尤為重要。
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此次與人民搜索合作推出的葯品信息查詢平台將在確保准確性、權威性、公正性的前提下,逐步完善,以推動食品葯品監管工作的開展。
(5)食葯環境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據介紹,葯品類網頁搜索平台收錄了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2008年以來所有網路葯店認證信息和18.8萬余條葯品信息,實現了葯品交易網站、問題購葯網站、國產和進口葯品信息、葯品交易網站權威認證等四類信息的互聯網查詢應用。消費者只需輸入葯店或葯品名稱,便可查詢到官方認證信息。
此外,官方曝光台與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信息同步,方便公眾第一時間知曉不合格葯品和保健食品的曝光信息,同時還為消費者開通了官方投訴渠道。
消費者還能通過醫葯助手手機軟體,根據葯名或症狀,實現搜葯品、查葯店、葯師線上咨詢等功能,還可通過條形碼實時查詢葯品信息,比如生產廠家、批准文號等。
㈥ 如何建立食葯監所網格化監管實施方案
為緩解食品葯品監管人員少,監管對象多的矛盾,鄭州食葯監局充分利用社區網格化管理方法,解決監管人員不足的問題,把食品葯品監管納入社區網格化監管,把社區的食品葯品監管業務落實到每一個網格員,搭建四級食品葯品安全監管網格,貫徹落實市局要求的「四級網路體系」,促進食品安全監管全覆蓋。做到定格、定人、定責,做到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借用網格化監管全面推進食品葯品社會共治。
一、劃定網路
區委區政府領導下的區食安辦及區食安委成員單位設為一級監管網路,主要負責做好綜合協調、監督指導工作;街道辦的食安辦及街道辦食安委成員單位設為二級監管網路,主要負責轄區內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協調;將街道辦在各社區(村居)的食品安全工作站和食品安全信息員設為三級監管網路,主要負責對本社區(村居)食品安全的宣傳、巡視、監控和信息反饋等工作;將社區(村居)在小區(網格)的食品安全網格員設為四級監管網路,主要負責普法宣傳、日常巡查、信息收集、隱患排查、協助執法等五大任務。
二、強化監管
通過推行食品葯品安全網格化監督管理,把日常食品葯品監管工作、專項整治工作和網格化工作有機結合,切實落實網格監管責任,推動各項監管工作順利、高效運行。
三、加強協作
在區食安辦的協調下,加強與相關部門、各鄉街道食安辦的橫向聯系,建立食品安全協作聯動機制,確保食品葯品監管職責不交叉重疊,食品葯品監管工作不留死角和盲區。
四、巡查留痕
第四級監管網路的社區食品安全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將轄區內食品餐飲經營業戶的基礎信息收集整理為《食品葯品安全工作網格化巡查表》,其內容包括經營業戶有無相應許可證件、工作人員有無健康證、許可證件是否在顯著位置懸掛等等。此舉將巡查過程書面化,讓監管工作變得更加有重點,補充整合了執法力量,延伸了監管觸角,切實做到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治,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實現了食品安全監管全覆蓋、無縫隙。
金鵬信息食葯網格化管理解決方案
㈦ 食葯環是什麼單位
食品、葯品、環境和知識產權安全涉及每名群眾的切身利益。晉中市公安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觀念,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食品、葯品、環境、知識產權等領域違法犯罪活動。2月4日,晉中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通報近三年打擊「食葯環假」領域違法犯罪工作情況。全市公安機關共破獲食葯環類案件178起,其中公安部督辦案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20人,涉案金額近30億元。2018年,全市公安機關破獲食葯類案件2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8人,移送起訴43人。其中發起全國集群案件8起,市公安局食葯環偵支隊自偵的2·13專案,涉及全國30餘個省份、涉案交易金額近7億元,抽調各縣區公安局120餘人成立專案組,分赴四川、廣東、山東、吉林四個主要案發地,抓獲犯罪嫌疑人16人,打掉犯罪團伙5個,搗毀制假窩點、庫房10處。
2019年,全市公安機關共破獲食葯環假類犯罪案件84起,抓獲犯罪嫌疑246人,移送起訴256人,涉案金額17.6億余萬元。其中,平遙縣公安局、左權縣公安局、太谷區公安局偵辦的注水豬肉案得到了山西省公安廳的嘉獎令,該案搗毀注水豬肉窩點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0餘人,查清了涉及1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有毒有害注水豬肉銷售網路,涉案金額約5.7億元。偵破的李某雪生產銷售假葯案,涉及全國20餘個省市。
【拓展資料】
2020年,全市食葯環偵部門共破獲食葯環假類犯罪案件72起,抓獲犯罪嫌疑296人,移送起訴217人,涉案金額近14億元。其中,由市公安局主偵、開發區公安分局主辦的「8.13」特大生產、銷售假冒潤滑油一案,打掉多處仿冒美孚、殼牌、長城等知名品牌的造假窩點,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該案涉及山西、山東、北京、河北、湖南、河南、遼寧、新疆、天津等9省,涉案金額達2.3億余元。
三年來,市公安局先後開展了「利劍行動」、「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百日攻堅』」、「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昆侖2020」等一系列打擊食品葯品環境犯罪的專項行動。結合全市情況以及重大節日等關鍵節點,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食品、葯品、農資領域、環境、森林草原、知識產權所存在的民生問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重拳出擊,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力保障廣大群眾的飲食、用葯和環境安全。
㈧ 治安隱患有哪些
法律分析:1、政治安全類
這種治安隱患主要包括國家安全領域和反恐怖領域風險隱患。
2、矛盾糾紛類
這種治安隱患主要包括「六大領域」(征地拆遷、村礦矛盾、勞動關系、環境保護、交通事故、醫患關系)矛盾糾紛,煤炭領域矛盾糾紛,農村領域矛盾糾紛,家庭情感領域矛盾糾紛,特殊利益群體矛盾糾紛,以及其他涉及群眾利益,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矛盾和苗頭隱患。
3、公共安全類
這種治安隱患主要包括金融安全、網路安全、寄遞物流安全、危爆物品管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葯安全、「城中村」治安管理、特殊人群管理九大領域風險隱患。
4、內部安全類
這種治安隱患需要在積極參加上述三類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的同時,在各系統內部開展行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第十六條 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輕或者免予處罰:
(一)情節特別輕微的;
(二)主動承認錯誤及時改正的;
(三)由於他人脅迫或誘騙的。
第十七條 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重處罰:
(一)有較嚴重後果的;
(二)脅迫、誘騙他人或者教唆不滿十八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對檢舉人、證人打擊報復的;
(四)屢犯不改的。
㈨ 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對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可以行使哪些職權
根據《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規定,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監督指導全國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工作。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調查處理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進入當事人網路食品交易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二)對網路交易的食品進行抽樣檢驗;
(三)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其從事網路食品交易行為的相關情況;
(四)查閱、復制當事人的交易數據、合同、票據、賬簿以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調取網路交易的技術監測、記錄資料;
(六)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採取的其他措施。
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以及通過第三方平台或者自建的網站進行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以下簡稱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章或者食品安全標准行為的查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監督指導全國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工作。
第二十一條對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由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
對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分支機構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由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所在地或者分支機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
對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由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所在地或者生產經營場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對應當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而沒有取得許可的違法行為的查處,由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所在地、實際生產經營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
因網路食品交易引發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危害後果的,也可以由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發生地或者違法行為結果地的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
第二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調查處理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進入當事人網路食品交易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二)對網路交易的食品進行抽樣檢驗;
(三)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其從事網路食品交易行為的相關情況;
(四)查閱、復制當事人的交易數據、合同、票據、賬簿以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調取網路交易的技術監測、記錄資料;
(六)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採取的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