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TCP/IP網路模型從上至下哪四層組成各層主要功能是什麼
1、組成: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鏈路層
2、各層主要功能:
應用層:負責向用戶提供應用程序,比如HTTP、FTP、Telnet、DNS、SMTP等。
傳輸層:負責對報文進行分組和重組,並以TCP或UDP協議格式封裝報文。
網路層:負責路由以及把分組報文發送給目標網路或主機。
鏈路層:負責封裝和解封裝IP報文,發送和接受ARP/RARP報文等。
(1)4網路層分組如何選路擴展閱讀
OSI是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簡稱OSI),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聯合制定的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為開放式互連信息系統提供了一種功能結構的框架。
它從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而TCP/IP簡單來說就是OSI的簡化版,把OSI的七層簡化為了四層。TCP/IP 定義了電子設備如何連入網際網路,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准。
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協議來完成自己的需求。
② TCP/IP模型的工作方式,舉例說明下四層的工作方式謝謝
1.鏈路層(數據鏈路層/網路介面層):包括操作系統中的設備驅動程序、計算機中對應的網路介面卡
2.網路層(互聯網層):處理分組在網路中的活動,比如分組的選路。
3.運輸層:主要為兩台主機上的應用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4.應用層: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序細節。
③ 簡述IP路由選擇的步驟
TCP/IP通常被認為是一個四層協議系統。
鏈路層:通常包括操作系統中的設備驅動程序和計算機對應的網路介面卡。他們一起處理與電纜的物理姐都細節。
網路層:處理分組在網路中的活動。例如分組的選路。在TCP/IP協議族中,網路層協議包括IP協議(網際協議),ICMP協議(internet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以及IGMP協議(internet組管理協議)。
運輸層:主要為兩台主機上的應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在TCP/IP協議族中,有兩個互補相同的傳輸協議:tcp(傳輸控制協議)和udp(用戶數據報協議)。tcp為兩台主機提供高可靠的數據通信。udp則為應用層提供一種非常簡單的服務。它只是把稱作數據報的分組從一台主機發送到另一台主機,但並不保證該數據報能到達另一端。
應用層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序細節。幾乎各種不同的TCP/IP實現都會提供下面這些通用的應用程序:telent遠程登錄,ftp文件傳輸協議,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應用層 進程
運輸層 tcp,udp
網路層 ip,icmp,igmp
數據鏈路層 arp,rarp,硬體介面
udp為應用程序發送和接收數據報。一個數據報是指從發送方傳輸到接收方的一個信息單元。
ip是網路層上的主要協議,同時被tcp和udp使用。
igmp是internet組管理協議,它用來把一個udp數據報多播到多個主機。
arp(地址解析協議)和rarp(逆地址解析協議)是某些網路介面使用的特殊協議,用來轉換ip層和網路介面層使用的地址。
A 0.0.0.0到127.255.255.255
B 128.0.0.0到191.255.255.255
C 192.0.0.0到223.255.255.255
D 224.0.0.0到239.255.255.255
E 240.0.0.0到247.255.255.255
區分各類地址的最簡單方式是看它的第一個十進制整數。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多借口主機具有多個ip地址,其中每個借口都對應一個ip地址。
為接入互聯網的網路分配ip地址的機構是互聯網路信息中心(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有三類ip地址:單播地址(目的為單個主機),廣播地址(目的端為給定網路上的所有主機)以及多播地址(目的端為同一組內的所有主機)。
乙太網數據幀的物理特性是其長度必須在46~1500位元組之間。
由於tcp,udp,icmp和igmp都要向ip傳送數據,因此ip必須在生成的ip首部中加入某種標識,以表明數據屬於那一層。為此,ip在首部中存入一個長度為8bit的數值,叫做協議域。1標識icmp協議,2表示igmp協議,6表示tcp協議,17表示udp協議。
類似地,許多應用程序都可以使用tcp或udp來傳送數據。運輸層協議在生成報文首部是要存入一個應用程序的標識符。tcp和udp都用一個16bit的埠號來表示不同的應用程序。tcp和udp把遠埠號和目的埠號分別存入報文首部中。
知名埠號介於1~255,256~1023之間的埠號通常都是由Unix系統佔用,以提供一些特定的Unix服務。
網路層(ip)提供點到點的服務,而運輸層(tcp和udp)提供端到端的服務。
埠號用來標識互相通信的應用程序。伺服器使用知名埠號,而客戶使用臨時設定的埠號。
鏈路層主要有三個目的:(1)為ip模塊發送和接收ip數據報;(2)為arp模塊發送arp請求和接收arp應答;(3)為rarp發送rarp請求和接收rarp應答。
④ 什麼是路由選擇在網路層中有哪些路由選擇方式
網路層的產生也是網路發展的結果.在聯機系統和線路交換的環境中,網路層的功能沒有太大意義.當數據終端增多時.它們之間有中繼設備相連.此時會出現一台終端要求不只是與唯一的一台而是能和多台終端通信的情況,這就是產生了把任意兩台數據終端設備的數據鏈接起來的問題,也就是路由或者叫尋徑.另外,當一條物理信道建立之後,被一對用戶使用,往往有許多空閑時間被浪費掉.人們自然會希望讓多對用戶共用一條鏈路,為解決這一問題就出現了邏輯信道技術和虛擬電路技術.
⑴網路層主要功能
網路層為建立網路連接和為上層提供服務,應具備以下主要功能.
1. 路由選擇和中繼.
2. 激活,終止網路連接.
3. 在一條數據鏈路上復用多條網路連接,多採取分時復用技術.
4. 差錯檢測
5. 排序,流量控制.
6. 服務選擇.
7. 網路層管理.
8.分段和合段
9.流量控制
10.加速數據傳送
11.復位
⑵網路層標准簡介
網路層的一些主要標准如下.
ISO.DIS8208:稱為"DTE用的X.25分組級協議".
ISO.DIS8348:稱為"CO 網路服務定義"(面向連接).
ISO.DIS8349:稱為"CL 網路服務定義"(面向無連接).
ISO.DIS8473:稱為"CL 網路協議".
ISO.DIS8348:稱為"網路層定址".
⑤ 如何選擇網路的最佳路由器交換路徑
一個數據包從源主機發出後,需要由交換機+路由器把這個數據包搬運到目標主機。
1、當源和目標在同一網段時,不需要路由器介入
2、當源和目標在不同網段時,需要有路由器
選路有兩層含義:
1、無論是二層還是三層,都需要運行一些協議來計算出一條可行的傳輸路徑,特別是有多條傳輸路徑時,不能存在環路,需要選擇一條最優的路徑。無論二層、還是三層路徑計算,其最終目的都是選出一條合適的路徑。
2、數據包沿著路徑進行傳遞,二層和三層有不同的傳遞規則,比如二層不替換乙太網頭部,三層設備要替換乙太網頭部。最終目的是把數據包搬運到目的主機。
⑥ IP數據報如何實現選路功能(IP分組的轉發過程)
(2) 若N就是與此路由器直接相連的某個網路地址,則進行直接交付,不需要再經過其他路由器,直接把數據報交付給目的地址;否則即使間接交付。(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為D的特定主機路由,則把數據報傳送給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則執行(4) (4) 若路由表中有到達網路N的路由,則把數據報傳送給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則,執行(5)(5) 若路由表中有一個默認路由,則把數據報傳送給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認路由器;否則,執行(6)。(6) 報告轉發分組出錯。 作為中間設備,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有何區別? 答:主要從工作層次,連接網路類型,以及工作原理,是否存在沖突域、廣播域來進行區別。集線器:工作在物理層,共享寬頻,工作原理是:比如有一個具備8個埠的集線器,共連接了8台電腦。集線器處於網路的「中心」,通過集線器對信號進行轉發,8台電腦之間可以互連互通。 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獨占寬頻,工作原理:交換機也叫交換式集線器,它通過對信息進行重新生成,並經過內部處理後轉發至指定埠,具備自動定址能力和交換作用,由於交換機根據所傳遞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將每一信息包獨立地從源埠送至目的埠,避免了和其他埠發生碰撞。廣義的交換機就是一種在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功能的設備。 傳統的交換機只能分割沖突域,不能分割廣播域。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路由器的基本功能是,把數據(IP 報文)傳送到正確的網路,細分則包括:1、IP 數據報的轉發,包括數據報的尋徑和傳送;2、子網隔離,抑制廣播風暴;3、維護路由表,並與其它路由器交換路由信息,這是 IP 報文轉發的基礎;4、IP 數據報的差錯處理及簡單的擁塞控制;5、實現對 IP 數據報的過濾和記帳。
⑦ 網路層中的集中路由選擇和分布路由選擇有什麼區別如圖。
集中路由選擇由路由控制中心路由器來存儲整個網路的路由信息,網路規模大的時候效率下降;分布路由選擇由每個路由器存儲相鄰路由表信息,網路規模越大,分布路由選擇效率相比集中路由選擇越高。
⑧ 網路層路由器如何進行路由選擇和數據轉發
這個過程很復雜,具體要參考相關書籍如routing tcp/ip。
如果不考慮策略路由,不考慮多協議環境。簡單用一句話說就是先找最長匹配。
即與目的ip地址最能精確匹配的路由條目,據此轉發。
⑨ 什麼情況下IPv4分組需要分段在哪裡分段又是在哪裡重新組裝起來的
伺服器分段吧。如:一個伺服器段是:192.168.1.XXX 另一個伺服器段是:192.168.2.XXX。
那就要分段再設一個IP。要把埠對齊!
你的情況我不是很了解。問題也不是很詳細,所以就把個大概出來而已。
⑩ 4.網路體系結構分層的原則是什麼
必須有一個不同等級的抽象時,應設立一個相應的層次。依據邏輯功能的需要來劃分網路層次,每一層實現一個定義明確的功能集合。盡量做到相鄰層間介面清晰,選擇層間邊界時,應盡量使通過該界面的信息流量為最少。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相當復雜,且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和系統性,可以認為它是一個獨立系統,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復雜性以及其他獨特的特徵,而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過程性。
(10)4網路層分組如何選路擴展閱讀:
網路體系結相當於對網路的總體描述,從基礎搭建到上層建設,將實現某一特定功能的網路系統中的研究和建設中所有的方方面面全部的聯系起來,並使其成為一個整體,使具有某一特定功能的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研究更為全面,更透徹。
網路體系結構的涵義的抽象性還體現在各層協議的集合上,雖然協議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但在搭建體系結構的運用中以及完成體系結構後,協議的存在就顯得模糊和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