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加強交流合作網路安全

加強交流合作網路安全

發布時間:2022-07-25 01:46:26

1. 我國的信息安全網路體系堅持什麼方針

目前的網路安全形勢日趨嚴峻,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針對網路安全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16字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路的力度,不斷健全網路安全的保障體系。
一是積極推動網路信息安全立法工作。組織制定信息安全檢查、信息安全管理、通信網路安全防護、互聯網安全接入等急需的標准,推動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辦事。二是加快完善信息安全審查制度框架。有計劃地開展信息安全審查試點,特別是要加強政府部門雲計算服務的信息安全管理,組織實施黨政機關互聯網安全接入工程和重點領域信息安全檢查。三是強化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和技術手段體系化建設。進一步鞏固提升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工作,開展地下黑色產業鏈等網路安全環境的治理,特別是抓好木馬、僵屍等病毒的防範,進一步加強對釣魚網站、移動惡意程序等網路攻擊威脅的監測和處理工作,同時配合公安機關開展源頭打擊,實現標本兼治。四是扶持和壯大網路與信息安全產業。重點支持網路與信息安全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加強應用試點示範,發展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構建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格局。五是推動網路空間國際交流與合作。在網路安全的技術、信息共享、跨境安全事件處置等方面加強國際合作,加強網路與信息安全的宣傳教育,組織開展網路安全宣傳周等項活動,提升全社會網路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2. 國家支持網路運營者之間在網路安全信息什麼等方面進行合作提高網路運營者的安

1、 國家支持網路運營者之間在網路安全信息收集、分析、通報和應急處置等方面進行合作,提高網路運營者的安全保障能力。

2.、有關行業組織建立健全本行業的網路安全保護規范和協作機制,加強對網路安全風險的分析評估,定期向會員進行風險警示,支持、協助會員應對網路安全風險。


(2)加強交流合作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是為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而制定的法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2016年11月7日通過,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3. 如何加強網路安全

1.物理安全

很多人一提到網路安全,都會想到技術、黑客,但是往往忽略了最應該注意到的方面。有的時候一個公司突然網路癱瘓,或者昨天還好好的,今天突然上不去網了,有可能就是你的網線插口掉了,或者被老鼠咬壞了。

所以,在搭建網路的時候,我們就要注意做好物理保護,要注意防火,要將電線和網路放在比較隱蔽的地方,要准備UPS來確保網路能夠以持續的電壓運行,要防蟲防鼠。

2.系統安全

我們經常看到電影或者電視劇里,信息盜竊者打開別人的電腦,拷去了所需要的信息,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對電腦設置密碼,而且最好是數字、字母和標點符號的混合體,雖然並不能保證不被解開,但是至少可以拖延時間,減低風險。

而且,在重要的文檔或者程序上,我們也可以設置密碼,加強防護。

3.及時打補丁

現在很多企業使用的都是微軟的windows系統,由於並不像Linux那樣開源,所以windows的安全系數並不高,所以要養成定時檢查更新,及時對系統補丁進行更新,降低風險。

4.安裝殺毒軟體和防火牆

對於個人用戶來講,私人電腦如果沒有什麼重要文件的話,一般的免費殺毒軟體就夠用了。但是如果是公司的話,最好還是購買正版的殺毒軟體,像江民、卡巴斯基等都是很不錯的。

而且,我們一定要養成定時殺毒清理的習慣,保證電腦時刻保持安全。

5.代理伺服器

代理伺服器最先被利用的目的是可以加速訪問我們經常看的網站,因為代理伺服器都有緩沖的功能,在這里可以保留一些網站與IP地址的對應關系。

4. 什麼是網路安全,為何要注重網路安全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要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防護,加強網路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台建設,加強網路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積極發展網路安全產業,做到關口前移,防患於未然。
01 網路安全是什麼?
網路安全,是指通過採取必要措施,防範對網路的攻擊、侵入、干擾、破壞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網路處於穩定可靠運行的狀態,以及保障網路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2020年4月《 第4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突破9億
新華社發 勾建山 作
02 網路安全為何重要?
當今時代,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網路安全已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從世界范圍看,網路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網路安全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復雜、最現實、最嚴峻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之一。

03 當前我國網路安全總體形勢如何?
隨著網路信息技術與應用的不斷演進,互聯網已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升級的重要驅動,同時帶來的風險挑戰也不斷增大,網路空間威脅日益增多。通過依法開展網路空間治理,我國網路空間日漸清朗,網路安全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網路安全綜合治理能力水平不斷提升。當前,我國各類網路違法犯罪時有發生,數據安全和侵犯個人隱私問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問題日益凸顯,高強度網路攻擊愈加明顯。
《2019年我國互聯網網路安全態勢綜述》顯示,2019年我國網路安全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高發頻發且攻擊組織性與目的性更加凸顯;高級持續性威脅攻擊逐步向各重要行業領域滲透;信息系統面臨的漏洞威脅形勢更加嚴峻;數據安全防護意識依然薄弱;「灰色」應用程序針對重要行業安全威脅更加明顯;網路黑產活動專業化、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新技術的應用給工業控制系統帶來安全新隱患。

5G 「新基建」 新華社 漫畫
04 如何認識安全與發展的關系?
安全與發展有機統一。發展利益與安全利益是國家核心利益的重要內容。一方面,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不可能離開發展談安全;另一方面,安全是發展的前提,不能為了發展罔顧安全,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雙刃劍」,既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也可以被一些人用來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民眾利益,因而要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系。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
05 如何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
正確樹立網路安全觀,認識當今的網路安全有幾個主要特點:
一是網路安全是整體的而不是割裂的。在信息時代,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著密切關系。
二是網路安全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網路變得高度關聯、相互依賴,網路安全的威脅來源和攻擊手段不斷變化,需要樹立動態、綜合的防護理念。
三是網路安全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只有立足開放環境,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互動、博弈,吸收先進技術,網路安全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四是網路安全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沒有絕對安全,要立足基本國情保安全,避免不計成本追求絕對安全。
五是網路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築網路安全防線。

5. 如何正確使用網路及網路安全教育

1、切實加強對學生的網路安全知識教育,要求各教學系部按照國家課程方案的要求,積極開設計算機網路課程,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網路知識。學校網路教室要盡可能延長開放時間,滿足學生的上網要求。

同時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教給學生必要的網路安全知識,增強其安全防範意識和能力。

2、進一步深入開展《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學習宣傳活動。教育學生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3、加強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等學生上網場所的管理,防止反動、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內容危害學生,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路,文明上網。

4、加強網路文明、網路安全建設和管理。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網路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識,以及在網路環境下防範傷害、自我保護的能力。注重在校園網路建設過程中,建立網路安全措施,提供多層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體系。

5、加強校園網路文明宣傳教育。要求各處室部門和學校各教學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網路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積極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網路知識,遵守網路道德,學習網路法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校外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網路道德與網路安全教育。

6、加大與國家網路安全相關部門交流與合作,加強對校園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治理力度。積極主動聯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門,開展學校內部及學校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監控和管理,杜絕學生沉迷於網吧。

(5)加強交流合作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教育趨勢:

1、引進先進理念和系統的網路安全教育體系

做好網路安全教育培訓,必須先整合國際和國內兩種資源,尤其要建立不同形式戰略聯盟,共謀網路安全教育培訓發展新路。要引進國際先進理念和系統的網路安全知識體系,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教育層次研究一整套規范操作方法,拓寬網路安全教育培訓渠道,讓受訓者可以接觸到網路安全先進理念、系統的知識培訓和豐富的實踐體驗。

2、藉助E-learning 加強網路安全教育培訓

未來的培訓會更多地藉助互聯網培訓,根據CNNIC 第38 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 在線教育領域在不斷細化,用戶邊界不斷擴大, 服務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同時移動教育提供的個性化學習場景以及移動設備觸感、語音輸出等功能性優勢,促使其成為在線教育主流。

3、加強學生的網路安全教育培訓

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給學生帶來極大好處和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具有網路特色的安全問題。學生的網路安全教育在內容上必須包括網路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安全防範技能教育以及網路心理健康教育四個方面的內容。

4、加強教師的網路安全教育培訓

隨著網路安全問題逐步顯性化,應加強網路安全和道德教育, 積極、耐心引導學生, 使他們形成正確態度和觀念去面對網路。同時, 給學生提供豐富、健康的網路資源, 為學生營造良好網路學習氛圍,並教育學生在網上自覺遵守道德規范, 維護自身和他人合法權益。

5、完善網路安全教育職業培訓

網路安全教育職業培訓對象主要為企事業、黨政機關從事網路安全管理的人員,這些人員職業素質提高關繫到各單位網路安全管理水平。因此,網路安全教育職業培訓是一個系統工程, 其網路安全培訓教材研發需要結合企業實際需要不斷完善。

6. 如何加強對青少年網路安全教育

為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與學校總體安全工作相結合,針對當前社會關注的青少年
上網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加強網路安全文明教育,積極為未成年人的成長營造文明的環境,特製定以下網路安全制度。

一、切實加強對學生的網路安全知識教育,要求各教學系部按照國家課程方案的要求,積極開設計算機網路課程,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網路知識。學校網路教室要盡可能延長開放時間,滿足學生的上網要求。同時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教給學生必要的網路安全知識,增強其安全防範意識和能力。

二、進一步深入開展《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學習宣傳活動。教育學生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三、加強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等學生上網場所的管理,防止反動、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內容危害學生,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路,文明上網。

四、加強網路文明、網路安全建設和管理。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網路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識,以及在網路環境下防範傷害、自我保護的能力。注重在校園網路建設過程中,建立網路安全措施,提供多層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體系。

五、加強校園網路文明宣傳教育。要求各處室部門和學校各教學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網路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積極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網路知識,遵守網路道德,學習網路法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校外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網路道德與網路安全教育。

六、
加大與國家網路安全相關部門交流與合作,加強對校園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治理力度。積極主動聯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門,開展學校內部及學校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監控和管理,杜絕學生沉迷於網吧。

附:《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7. 如何加強青少年網路安全教育

為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與學校總體安全工作相結合,針對當前社會關注的青少年
上網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加強網路安全文明教育,積極為未成年人的成長營造文明的環境,特製定以下網路安全制度。

一、切實加強對學生的網路安全知識教育,要求各教學系部按照國家課程方案的要求,積極開設計算機網路課程,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網路知識。學校網路教室要盡可能延長開放時間,滿足學生的上網要求。同時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教給學生必要的網路安全知識,增強其安全防範意識和能力。

二、進一步深入開展《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學習宣傳活動。教育學生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三、加強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等學生上網場所的管理,防止反動、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內容危害學生,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路,文明上網。

四、加強網路文明、網路安全建設和管理。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網路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識,以及在網路環境下防範傷害、自我保護的能力。注重在校園網路建設過程中,建立網路安全措施,提供多層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體系。

五、加強校園網路文明宣傳教育。要求各處室部門和學校各教學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網路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積極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網路知識,遵守網路道德,學習網路法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校外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網路道德與網路安全教育。

六、
加大與國家網路安全相關部門交流與合作,加強對校園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治理力度。積極主動聯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門,開展學校內部及學校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監控和管理,杜絕學生沉迷於網吧。

附:《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8. 避免青少年遭遇網路詐騙的建議

建議如下:
互聯網的出現和迅猛發展,為人類建構起一個快捷、便利的虛擬世界。據最新統計,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91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4.64億,較2012年底增加4379萬人, 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佔比提升至78.5%,仍保持世界第一。網路正在改善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系,然而,在為人類提供便捷的信息傳遞方式和全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時,網路也為犯罪活動提供了新的溫床,藉助於網路的犯罪漸露端倪並迅速泛濫,各種網路犯罪愈演愈烈。網路詐騙犯罪就是其中最具典型的代表,其傳播迅速、犯罪成本低、隱蔽性強、犯罪形式多樣且不受時空限制等特點,使受害群體廣泛,給社會帶來極大危害。
一、網路詐騙犯罪的概述及其特點
(一)網路詐騙犯罪概述
網路詐騙犯罪,是指行為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藉助網路,利用數字化工具,使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也是一種對網路空間里的信息進行盜用、濫用的行為。
(二)網路詐騙犯罪的特點
由於網路詐騙犯罪具有不親臨現場的間接性特點,與傳統詐騙相比,網路詐騙行為更具欺騙性和手法的多樣性,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作案方法簡單,犯罪成本低廉。由於網路發達,犯罪分子可以利用形形色色的軟體和程序,簡單快捷地完成虛構事實的詐騙前提,利用成本低廉的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製作極具誘惑力的電子信息,並通過這些軟體和程序大范圍地發布出去,誘惑他人上當受騙。犯罪人只要請人做一個網頁,發布一些虛假的超低價商品出售信息,或者直接向任意網民的手機、QQ、MSN、郵箱等發送編好的中獎信息,有的人抱著好奇或僥幸心理,就會馬上與其聯系。犯罪人只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在任何能上互聯網的計算機或者現代通信工具上都能實施犯罪活動,並不需要特別的條件和環境,成本非常低廉,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網民數量的不斷增多,網路犯罪與傳統犯罪相比傳播速度更快。
2、作案手段隱蔽,打擊處理困難。由於網路詐騙發生在虛擬世界中,使得其手法很難識破,其迅捷、廣泛的傳播手段,從理論上說,所有上網者都有可能成為網路詐騙的被害人,因而具有極強的社會危害性。犯罪分子常常採用假身份證注冊銀行卡,異地接收匯款,專用作案手機,網路注冊名稱不一,移動上網,流竄作案,詐騙得手後銷毀相關網上證據,消失迅速,難尋蹤跡,然後另闢一套網上虛擬身份和虛假信息來「重操舊業」,具有很強的隱蔽性,藏匿於網路之後的犯罪人的犯罪風險遠小於傳統犯罪。同時,網路詐騙不會像傳統的案件有現場物證可查,這使得對犯罪主體的調查與認定顯得非常困難。此外,公安機關在偵破此類案件時,往往要輾轉全國各地進行取證,辦案成本遠遠超出辦理一般的詐騙案件。加上網路詐騙的高智能性和高隱蔽性,受害群眾的自我防範意識差,而且作案所留的電子證據不易收集,取證難等,都使得此類案件的偵破率明顯偏低。
3、不受時空限制,社會危害極大。網路發展形成一個虛擬空間,已經打破和消除了地域界限和社會界限,網路詐騙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些甚至與境外不法分子內外勾結,共同作案,使得犯罪行為人在進行詐騙他人財物時具有極高的滲透性。藉助於互聯網,詐騙信息能在幾秒鍾內到達世界任何一個聯通互聯網的地方,而任何一位坐在電腦前的人都可能成為詐騙信息的受害者。相對於普通詐騙罪一對一,或者一對幾的詐騙,網路詐騙往往是大批的網民上當受騙,受害人數眾多,涉及范圍廣泛。
二、網路詐騙犯罪的種類
與傳統的詐騙犯罪相比,網路詐騙犯罪表現形式的豐富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網路詐騙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先付款後發貨的購物詐騙。詐騙者藉助網路通過在網站上發布虛假信息,或利用電子郵件向消費者發送虛假廣告,或通過移動通訊網向消費者發送虛假簡訊,構建一個虛擬的銷售市場,放出大量具有誘惑性的拍賣信息。在低價誘惑中,其商品售價一般遠低於市場價格,一些消費者見此極具誘惑力的信息,容易上當受騙,按照騙子的要求匯出款項,但支付之後,消費者得到的往往是價值較低的商品,甚至什麼也得不到。比如網路上經常被曝光的團購陷阱,一些違法犯罪分子就是通過創建團購網站,以團購的名義用遠低於市場的價格銷售商品,讓購買者預交定金,當購買者交款後,卻一無所得。網路買賣詐騙是當前最為常見的網路詐騙形式,而且犯罪分子採用的具體買賣手法會隨著形勢的變化而不斷改變。犯罪分子往往在淘寶等知名交易網站,採取低價誘惑和虛假廣告等手段實施網路購物詐騙。在虛假廣告中,對產品作用誇大其詞甚至虛假宣傳,購買到的實物與廣告中描述的並不一致。詐騙商品涉及的種類繁多,小到服裝、食品、葯品、飾品、日常用品,大到汽車、電腦等。此類交易有一共同特點是一般採取先付款後發貨的方式。一旦受害人支付款項後,便再也聯系不上原來親切熱情的賣家了。筆者曾於2012年5月在上網時突然冒出一條廣告:美國新研製一款紅外線治療打嚊儀,能一個月根治打嚊,售價只有580元,且貨到付款。誰知將該產品一試,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2.花樣百出的中獎詐騙。這是網路詐騙中常見的形式,而且破案率偏低。犯罪分子通過郵件或手機簡訊等方式,以中大獎的名義,騙取金錢或誘使被害人登錄其製作的模擬網頁,有的冒充中央電視台「非常6+1」和省級衛視「我是歌手」等活動,進行「手機號碼搖獎」詐騙,小的中幾百元,大的中8.8萬元,外加筆記本電腦,並告知中獎號碼,登錄指定網頁。筆者曾多次接到類似信息,知道是騙局,懷著好奇心理,為了解這類詐騙伎倆,便按指定網頁登錄,發現網頁上是「湖南衛視歌手大賽」還有長沙市公證處的公證書及聯系電話,用手機輸入電話號碼竟是福建省號碼,騙術雖然高,卻在電話號碼上露出馬腳,對方要求在9小時內到銀行交好2980元稅費,否則視為放棄領獎。後來電視報道,該福建犯罪團伙竟騙取了網民37萬余元。當受害人上鉤後,對方便以手續費、保險費、稅費等各種名義要求先向其指定帳戶匯款,金額一般在幾千元左右。在受害人匯款之後,詐騙分子又會羅列層出不窮的借口要求受害人繼續向其匯款,且款項金額越來越大。這一類型的詐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傳統詐騙手段在網路上的重現,但是由於網路詐騙的隱蔽性和廣泛性使得詐騙手段呈現出另一種威力,特別是有些案子的詐騙金額非常小,但是被騙者眾多。由於金額偏小,立案手續麻煩,多數被害人願意選擇忍氣吞聲而不報警,犯罪分子就從中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利益。
3.內幕信息的炒股詐騙。這類詐騙發案數量雖不高,但涉及金額巨大,且破案率極低。犯罪分子一般是謊稱有某某關系或證券研究所的專家團隊,可獲股票內幕信息,能向受害人提供炒股資訊信息,保證能使受害人獲得遠高於股市20%以上的收益,一般採用會員制方式收費,當股民將款如數交付後,再也得不到任何信息,由於是通過網路聯系,受害人無法找到責任人,從而受騙上當。
4.五花八門的彩票詐騙。這是一種比較新型的詐騙形式。犯罪分子創建彩票預測網站,通過加裝系統外掛的「流氓插件」等惡意軟體,一旦點擊進入虛假網站,頁面就會順序出現大量彩票幸運號碼預測內容,往往冠以「獨家採用先進的數學和易經理論分析計算方法,保證中獎率在90%以上,只要成為會員就可以得到中獎號碼」的內容,引誘受害人支付會員會費、代購彩票款、保證金、保密費、公益金、專家推薦費、會員升級費等名目繁多的款項,從而完成詐騙。
5、無抵押擔保的貸款詐騙。受世界經濟危機影響,目前國內經濟不景氣,此類犯罪也有所上升的趨勢。犯罪分子通過網路、手機簡訊等,自稱可提供無抵押擔保貸款,但當受害人聯系其要求貸款時,犯罪人又以需受害人先交納一定數量的保證金或提前支付一定期間的利息才能辦理貸款為由,要求受害人向其支付款項,從而達到騙取財物的目的。
6、冒充親友身份的網路詐騙。犯罪分子一般通過竊取QQ號、手機號等形式,冒充受害人的親友,並以其生疾病或遭遇意外急需用錢為由,要求受害人向其指定帳戶匯款。特別是有些農村的老人,突然接到兒子在外出了車禍,便急得失去理智,容易上當受騙。筆者也曾多次收到類似信息:「爸爸:我急需500元,請匯款到我朋友某某建設銀行某某帳號上」。
7、交友、徵婚的網路詐騙。犯罪分子一般通過交友網站或婚介網站結識受害人,並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取得受害人的好感和信任,繼而尋找各種急需用錢的借口,向受害人提出借款請求,從而騙取受害人錢財。央視《今日說法》欄目曾報道北京一位女士,被一個愛情騙子騙了96萬元的案例。該女士是單身,在網聊中結識廣東一位所謂的大老闆,做國際貿易的,首先借10萬,在一個月還12萬,前幾次都按約還款,博得了該女士的信任後,便向其借50萬,當該女士將50萬元匯給他後,卻以種種借口要該女士再匯款,以致騙了96萬元。
8、各種各樣的中介網路詐騙。有些犯罪分子鑽改革開放的空子,揣摸部分老百姓急於暴富的心理,在網路上發布虛假的中介交易信息,內容一般為可幫助受害人辦理某事,如辦理戶口遷移、解決工作、出國留學、國外移民、境外務工等,但要求受害人先行支付款項,一旦收到款項後,便會立即在受害人的世界裡消失。電視台經常報道出國留學、國外移民、境外務工等交手續費、保證金等方面的詐騙例。
三、預防網路詐騙犯罪的對策
預防和打擊網路犯罪,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多管齊下,方能湊效。
(一)加強網路立法,擴大法律調整范圍
鑒於網路犯罪十分猖獗,我們必須加強網路立法,擴大法律調整范圍,形成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這類犯罪。一是建立科學的針對計算機網路和現代通信網路的法規體系。相對完整地覆蓋通過數字技術進行信息傳播的廣泛領域,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和電信經營活動。現代計算機網路和通信技術發展迅速,有的法規在制定之初,現行的先進技術尚未產生或還未成熟,難以有超前的預期,在短時間內卻又因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新的信息傳播方式的流行而顯得滯後,必然留置出一定的法律真空為人利用,如虛擬財產的所有權及保護問題等。在為現代信息技術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和空間的前提下,立法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對各種新出現的不良行為在法規上進行修正和調整。二是要充實我國《刑法》第287條包含的罪名。《刑法》第287條「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規定的是一個「口袋罪」,除了立法規定的幾項罪名外,對一些經常發生的罪名,如網路詐騙、網路身份詐騙等也應該有所體現,不能僅以「其他犯罪」代替。建議將該條完善為「利用計算機或網路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洗錢、賭博、傳播網路色情、侵犯知識產權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或出台相關司法解釋,使得原有法條在實踐操作中更具有實用性。三是提高網路犯罪的量刑幅度。罪刑均衡原則是實現刑罰目的的根本要求,而根據《刑法》第285條規定,犯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即最高只能處3年有期徒刑,這顯然對網路犯罪的危害性估計不足,筆者建議該條可以完善為「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這樣,就可以視情節與危害結果來判定量刑的輕重。同時,對網路犯罪應增加罰金刑,並規定「處違法所得的一至三倍的罰金」,不讓犯罪分子在經濟上沾便宜。對於犯罪情節較輕的犯罪人單處罰金刑。對於犯罪情節嚴重的行為人,並處罰金可以更加有效地起到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的作用。此外,由於網路犯罪的主體大多為青少年,他們的經濟實力較差,設置罰金刑,可以有效遏制其貪財心理或其他主觀惡意,削弱其經濟實力,使犯罪人知難而退,在某種意義上比其他主刑更加有效,還可以警戒社會上企圖通過網路來謀取不法利益的人,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從而遏制和減少此類犯罪。
(二)加強網路管理,落實網路監管措施
網路詐騙犯罪來源於網路,首先,要從源頭上抓起,把好網站、網頁准入關,嚴格審批程序;其次,要加強治理網路詐騙的硬體建設,通過提高計算機網路程序的安全性,以消除網路詐騙實施的程序漏洞,通過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進行預防;第三,要加強網路管理規章制度等「軟體」的建立,完善和充分落實管理制度,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技術上的不足;第四,公安機關應聯合文化部門以及有關部門單位加強對網路公司、網站、網吧的嚴格管理和監控,特別是網路公司、網站要建立健全網路安全技術防範和網路管理規章制度,並建立完整的安全系統和管理系統,嚴格把好網路准入關,從源頭上杜絕此類犯罪的發生。
(三)加強法制宣傳,提高全民防範意識
網路詐騙犯罪泛濫也與公眾不了解網路虛擬社會的特點和忽視網路與通信安全問題有關,主要原因是廣大網民防範意識差。筆者認為,首先,要提高網民的法制觀念。對比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普及,網路法制觀念的普及工作相對滯後。由於很多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網民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對於在上網時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行為是否違法等並不十分清楚。因此,應將計算機網路法制教育納入國家的全民普法計劃中,避免僅僅因為「無知」而滑向犯罪的深淵。其次,樹立網路道德新風。要加強宣傳教育,樹立健康向上的網路道德新風尚,在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以及學校開設網路詐騙教育專題,同時,注重規范網路道德,營造良好網路環境。應在向公眾揭露這些騙局的同時,加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教育,倡導在法治社會的環境中,通過誠實的勞動獲取人生的幸福與成功。再次,提高網民防騙識騙的能力。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發布中獎信息或提供廉價商品信息進行的詐騙,是典型的利用了少數人貪小便宜的不良心理,有些網民抱著僥幸心理,有些網民懷著好奇心理,因而容易上當受騙,掉入網路詐騙犯罪分子精心設計的「陷阱」。因此,普及網路法制常識,提高全民防範意識勢在必行,教育公民加強安全防範意識,不貪圖小便宜,不讓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應該引導公眾形成科學、理性的消費習慣,增強法律意識,積極維護自身權益,注重維護自身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注重交易證據的保存。
(四)加強協作交流,強化技術偵破力度
鑒於包括網路詐騙犯罪在內的網路犯罪具有較強專業性和技術性,且跨區域作案等特點,給偵破案件帶來很大困難。要從重從快地打擊這類犯罪,盡快為被害人挽回經濟損失。筆者建議:一是組建一支專業的網路偵查隊伍。辦理這類案件的工作人員也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網路專業知識。目前,公安機關設立了專門的網路偵查隊伍,已經有了「網路警察」,在打擊網路犯罪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這些人員還應加強業務培訓,精通網路技術和業務。二是加強技術建設,強化網路監管。 數字信息傳播服務提供商和運營商應從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強化網路監管,提升管理水平,真正在公眾中建立誠信。從技術的角度,加強技術建設,提升安全水準,如過濾有害信息,在網路活動中實施身份認證、安全加密、數字簽名、數字憑證等保障技術與手段,從源頭上杜絕網路詐騙行為的發生。三是相互配合,加強交流合作。地域概念模糊是網路犯罪與傳統統犯罪的重要區別之一。為此,一方面不同地區的偵查機關要密切配合。防範和打擊網路詐騙等犯罪活動往往需要不同地區的協同行動,在法律和管轄問題上達成共識,促進國家和地區間犯罪防治機構的信息共享,針對犯罪活動實施快速反應,及時打擊犯罪活動,有效維護公眾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偵查機關要與網路管理部門密切配合。 數字信息傳播服務提供商和運營商要為偵查機關提供一切便利,形成合力,使案件得以盡快偵破。
總之,讓全社會的人都對網路詐騙等犯罪有所認識,並引起高度重視和警覺,就可以防範和減少此類犯罪的發生。一旦發生,公安機關與各方配合,及時偵破,露頭就打,切底遏制網路詐騙等犯罪的高發態勢,讓人們放心上網,放心消費,還互聯網一片藍天!
望採納!

9. 網路安全四個堅持

第一要堅持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公民在空間的合法權益。
第二要堅持網路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的良性生態。
第三要堅持促進發展和依法管理相統一,既大力培養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又積極利用法律法規和標准規范引導新技術應用。
第四要做是安全可控和開放創新並重,立足於開放環境維護網路安全,加強國際交流,其實廣大人民群眾在網路空間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閱讀全文

與加強交流合作網路安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陽方正網路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265
為什麼開了移動網路卻沒網 瀏覽:415
聯通卡網路可轉為移動網路嗎 瀏覽:7
哪個美院有網路教育 瀏覽:139
為啥有的軟體進去就顯示網路錯誤 瀏覽:465
磊科如何讓手機連接網路 瀏覽:718
聯通網路報銷打哪個電話 瀏覽:81
電磁炮手游通心物語網路連接 瀏覽:195
從網路上下載的文件軟體處理措施 瀏覽:575
家裡網滿格卻顯示無網路連接 瀏覽:221
台式電腦共享手機網路怎麼沒網 瀏覽:446
手機什麼是本地網路 瀏覽:298
微信網路考試軟體下載 瀏覽:180
本地網路安全運營服務 瀏覽:716
泛在的無線網路應用於 瀏覽:684
網路如何橋接用cmd 瀏覽:926
普陀區網路營銷技術開發聯系方式 瀏覽:6
淮南壽縣網路營銷 瀏覽:703
網路視頻軟體核心需求 瀏覽:998
移動網路盒子連接不上電視 瀏覽:39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