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預防電信詐騙安全知識有哪些
一、電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打電話、網路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試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賬。簡言之,騙子通過各種手段,而且在不跟受害人見面的情況下騙取錢財。如何應對電信詐騙1.即使遇到能夠說出自己姓名、住址等個人相關信息的電話、簡訊也不要輕信,需要通過其他渠道核實;2.特別是冒充公檢法進行調查、冒充航空公司進行退改簽機票、冒充親朋好友進行轉賬、冒充淘寶、商家客服進行退款,此類電話基本為詐騙;3.陌生簡訊、郵件、社交工具中發來的鏈接不要輕易點擊,陌生應用不要隨便安裝;4.手機上要安裝安全軟體,可以有效識別和攔截詐騙電話、詐騙簡訊,釣魚攔截,木馬程序;5.不輕易將個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規的機構、網站中,網銀賬號、普通社交賬號密碼要區分,密碼定期修改,謹防信息泄露。《關於辦理電信網路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依法嚴懲電信網路詐騙犯罪(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利用電信網路技術手段實施詐騙,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二年內多次實施電信網路詐騙未經處理,詐騙數額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Ⅱ 大學生如何預防電信詐騙
電信詐騙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詐騙不是每個人都遇到過,但是在校園生活中我們大學生經常碰到電信詐騙的情況。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過以下情況:騙子冒充朋友跟事主借錢,有簡訊黃成娛樂節目節目中獎了,讓事主轉賬繳稅,騙子冒充外地的公檢法讓事主轉賬等等。這些都是電信詐騙的案例。大學生受騙上當主要有以下原因:思想單純、防範意識較差,貪圖虛榮、遇事不夠理智,有求於人、交友行事輕率,貪小便宜、急功近利等。因此大學生要做好對校園詐騙的預防就必須做到:
1、提高防範意識,學會自我保護。大學生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動,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貪圖便宜、不謀取私利,不要輕信花言巧語,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況隨便告訴陌生人,以免上當受騙。
2、交友要謹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同學之間要相互溝通、相互幫助。在高校,大家嚮往著同一個學習目標,生活和學習是統一的同步的,同學間、師生間的友誼比什麼都珍貴,因此相互間加強溝通、互相幫助,以避免一些傷害。
4、服從校園管理,自覺遵守校紀校規。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執行有關規定,自覺遵守校紀校規,積極支持有關部門履行管理職能,並努力發揮出自己的應有作用。當前隨著網路、電信技術的日益飛速發展,一些不法分子藉助網路、電信等媒介實施各種詐騙活動,打擊和防範詐騙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話題,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擊,打擊不法活動,另一方面,就要靠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範意識和識破詐騙的能力。特別是對於我們大學生朋友而言,要學習一定的防範詐騙的基本知識,提高防範詐騙的基本能力,遇到實際問題,忌盲目,多思考,千萬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防人之心不可無,一旦涉及到錢財,就要萬分謹慎,多加小心。萬騙不離其宗,不管是現實詐騙還是網路詐騙,騙子最終的核心或者是共同點都是一個騙字,只要我們多加強預防心理,切實做到「三不一要」:不輕信、不透露、不轉帳;要及時報案。犯罪分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趨利避害和輕信麻痹電的心。
Ⅲ 學生怎樣防範電信詐騙
1.接到電話,不管對方是誰,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斷電話:陌生人通過電話、網路、簡訊等途徑要求你對自己的存款進行轉賬匯款的,要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不匯款。
2.接到電話一談到中獎了一律掛斷電話: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這樣的事情,無端的中獎信息都是騙子設的局,不要因貪一時的便宜遭受更大額度經濟損失。
3.接到電話一談到是公檢法等人員一律掛斷電話:現在騙子都會冒充公檢法機關的工作人員稱受害人銀行賬戶存款異常等情況以所謂的保護為由來進行詐騙。
4.所有簡訊,只要讓點鏈接的,一律刪掉:這種是典型的利用簡訊鏈接向手機植入木馬病毒的詐騙手段。
5.微信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鏈接一律不點:微信里有很多類似於算命的游戲,這種游戲一般會在後台盜取你的手機號,讓你輸入名字去匹配就會盜取你的姓名和手機號碼信息,所以大家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
6.所有170開頭的電話一律不接:170這個號段是虛擬運營商的號段,這個號段的號碼都是通過網路渠道銷售SIM卡,真正實名制很難。
防範電信詐騙一定要謹記這六個一律,提高自己的防範意識,同時如果被騙一定要收集有關證據並及時報警。
Ⅳ 如何教育學生防範電信詐騙
【法律分析】:教育學生防範電信詐騙方法有:要有反詐騙意識;不要感情用事;對過於主動自誇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過於熱情地希望幫助你解決困難的人,要特別注意;切忌貪小便宜。此外,學生及家長上網也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盡量不要在網路工具上存儲親友的真實信息和相關圖片資料,謹防被不法分子通過黑客、木馬等手段盜取相關資料實施詐騙。一旦發現網上信息被盜,要第一時間告知家長和親朋好友,防範各類網路詐騙的發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Ⅳ 大學生怎樣防範電信詐騙
我們學生自身在專業學習之餘,自覺嘗試接觸社會,增加自身的社會經驗,加強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不要有「貪圖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的心理;注意保護個人資料信息,不可隨意注冊、填寫自己的身份、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私人信息;在做好自身防範的同時,積極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做好宣傳;發現電信詐騙違法犯罪行為要及時報警.如果掉人不法份子所設絡的陷阱,要及時採取措施,盡量減少損失.發現上當受騙不要有僥幸心理,應當迅速保存涉案證據,並及時報案。
三、木馬鏈接、釣魚網站詐騙—虛假違章簡訊鏈接:不可觸碰的簡訊鏈接
1、交警部門發送的違章簡訊是提醒服務,不可能有鏈接,更不會要求車主匯款。如收到違章簡訊,請通過正規渠道查詢、處理違章記錄。
2、類似簡訊中的鏈接可能存在木馬病毒,隨意點擊可能會被竊取個人信息,嚴重的可能會被盜取支付信息。
網路環境復雜,未成年人是易受騙群體,家庭、學校應經常開展防騙教育,家長尤其應加強提醒、監護,妥善保管好手機支付密碼,或設置適當的支付限額,防止孩子遭受電信網路詐騙侵害。
快過年了,不要給騙子刷業績了!!!
Ⅵ 全國日均發生2700起電信網路詐騙案,我們該如何預防被電信詐騙
電信網路詐騙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遇到的詐騙方式之一。騙子所用的方式非常拙劣,但是受騙的人並不少。為了防止自己受騙上當,在生活中,不要輕易接聽陌生人的電話,不相信陌生人所發的中獎信息。對別人發來的鏈接提高警惕,不輕易點開鏈接。不貪圖便宜,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對不明確的信息進行核實,受騙了要及時到警局報警。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的避免電信網路詐騙。
小編寄語:雖然電信網路詐騙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只要我們提高警惕,是不會受上當受騙的。最後,小夥伴們受到過怎樣的詐騙電話和信息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Ⅶ 電信詐騙的防範措施有哪些
法律分析:防範電信詐騙可從以下四方面著手:1、高度重視電信詐騙防範工作;2、積極向客戶講解防範電信詐騙的要點;3、積極參與防詐騙技能的培訓;4、加大營業區自助服務區的巡視力度等。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Ⅷ 現在的騙子猖獗,該如何防範電信詐騙
現代通訊的迅速發展,再給大家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煩惱。通訊興起的同時,電信詐騙也隨之而衍生。經常能夠看到新聞上有報道,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為犯罪分子使用的大多是虛假信息,因此增加了警方的破案難度,對於電信詐騙,還是應該以預防為主。要預防電信詐騙,首先應該了解犯罪分子的詐騙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涉及金錢交易的電話,不可輕信。
有很多犯罪分子利用電信詐騙針對的是家裡的老人,因此也要提醒家裡人注意提高警惕。如果接到有異常的電話,要再三與當事人確認,不要輕信電話里的一面之詞。如果發現情況不對,應該及時的報警,在意識到自己被騙時,也要及時的報警,這樣才能方便警方尋找線索破獲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