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對網路安全投入調查

對網路安全投入調查

發布時間:2022-07-18 06:48:13

Ⅰ 有關網路安全方面調查報告怎麼寫哦

調查報告的寫法與撰寫格式
一、概念與特點
調查報告是對某項工作、某個事件、某個問題,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後,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以書面形式向組織和領導匯報調查情況的一種文書。
調查報告有以下幾個特點:
寫實性。調查報告是在佔有大量現實和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用敘述性的語言實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觀事物。充分了解實情和全面掌握真實可靠的素材是寫好調查報告的基礎。
針對性。調查報告一般有比較明確的意向,相關的調查取證都是針對和圍繞某一綜合性或是專題性問題展開的。所以,調查報告反映的問題集中而有深度。
邏輯性。調查報告離不開確鑿的事實,但又不是材料的機械堆砌,而是對核實無誤的數據和事實進行嚴密的邏輯論證,探明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預測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提示本質性和規律性的東西,得出科學的結論。
二、分類
調查報告的種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情況調查報告。是比較系統地反映本地區、本單位基本情況的一種調查報告。這種調查報告平方根是為了弄清情況,供決策者使用。
典型經驗調查報告。是通過分析典型事例,總結工作中出現的新經驗,從而指導和推動某方面工作的一種調查報告。
問題調查報告。是針對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專項調查,澄清事實真相,判明問題的原因和性質,確定造成的危害,並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建議,為問題的最後處理提供依據,也為其他有關方面提供參考和借鑒的一種調查報告。
三、調查報告的寫法,包括標題、署名、正文。篇幅:3500-5000字。
1、標 題: 三種寫法。
① 標題是文章標題的寫法(如:《西部企業生態立旗「一石三鳥」》,《某某市蔬菜的品種結構問題》,《興「母親水窖」工程 擺脫缺水窘境》)。
② 標題是類似於公文標題的寫法(如:《某鋼廠技術供應處實行經濟責任制調查》,《關於農村信用社業績的調查報告》,《對內蒙古生態移民面臨問題的調查》)。
③ 正副標題寫法,一般是正題揭示主題,副題寫出調查的事件或范圍。(如:
振興經濟要靠科學技術
——包頭市依靠科技人員發展工業的調查
2、署 名: 標題下面要署名,即寫姓名、年級、班級。
3、正 文: 由兩個部分構成,即 前言;調查報告的主體。
①前 言:本文所要報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這一部分,主要是介紹基本情況和提出問題,寫法可靈活多樣。(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②調查報告的主體:主要是對事實的敘述和議論。 一般把調查的主要情況、經驗或問題歸納為幾個問題,分為幾個小部分來寫。每個小部分有一個中心,加上序碼來表明,或加上小標題來提示、概括這部分的內容,使之眉目清楚。
4、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Ⅱ 2017年中國網路安全調查報告

2017年8月31日,全球領先的新經濟行業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權威發布《2017上半年中國網路安全市場研究報告》。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IT市場穩步增長至45980.0億美元,其中,安全市場增長至7356.8億美元,佔IT市場16.0%。隨著企業對信息安全的重視加強,未來全球安全市場規模將不斷增大,預計將在2017年達到9104.0億美元,同時安全市場增速也將高於IT市場的增速。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Ⅲ 我國目前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解決網路安全問題

取「混合」防禦措施解決網路安全問題

如果對一名企業的CIO說:包括貴公司在內的大多數企業的網路安全機制不堪一擊。他會是什麼表情?

不幸的是,這是正在發生的事實。盡管企業已經竭盡所能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安全預算佔到整個IT投資的重要比例,攻擊仍然頻繁發生。在美國聯邦調查局進行的調查中,美國87%的公司和個人的計算機在2005年發生過安全事故,發生3次安全事故以上的企業占總數的一半以上。

安全投資不斷增加,但事故依舊頻仍,似乎企業所部署的安全級別總是難以追上它們所承受的實際風險。按照安全專家的解釋來說就是「木桶原理」—也許企業選擇了最好的安全產品,但如果在安全策略上存在漏洞的話,安全產品的性能將會大打折扣。《2005 年全球信息安全調查》也顯示,企業將其安全預算的50% 用於「日常操作和事故響應」,僅將17% 的預算用於完成「更關鍵的戰略項目」。

小時候看武俠片,一種叫鐵布衫的功夫讓人心馳神往—任憑對手腳打拳踢,刀槍不入,沒事人似的。如今,讓CIO們頭疼的是—怎樣才能給網路也穿上一層刀槍不入的鐵布衫?

這需要追溯到攻擊產生源頭—黑客。目前,日益成熟的黑客工具包、惡意軟體構造模塊化正在導致威脅數量與日俱增,從發現新漏洞到發起針對該漏洞的特定攻擊之間的時間大大縮短。

就實際情況而言,這段時間在2004年平均是每30天,而在 2005 年上半年迅速縮短為6天。攻擊行為的產生已經比大多數機構為漏洞打補丁的反應快得多,這樣,企業網關不能僅僅依靠傳統的攻擊特徵檢測技術來抵禦新的威脅。

黑客攻擊手法的變化大大改變了網路安全的部署方式。首先,利用管理補丁程序進行防禦的效果微乎其微,因為提供補丁程序的速度遠遠低於發起攻擊的速度。其次,防病毒和入侵檢測產品不能及時更新,無法在攻擊的早期階段提供防禦,需要能主動阻止威脅在整個網路蔓延的安全解決方案。最後,除主動應對外,還需要在企業防線中引入更多的檢測機制,包括提高應用程序層可見性的檢測機制。總之,由於現代威脅越來越難以應對,也就需要採取「混合」防禦措施來織就企業安全的「鐵布衫」。

網路安全問題已經超越了簡單的策略,它不僅僅局限在某個點運用某項技術解決某個特定的威脅,而是需要以網路安全技術為基礎的整合網關產品,並且能兼顧企業跨廠商、跨平台、跨產品的要求。

從這個角度,全面的網關解決方案應該具有以下特點:主動(能夠防禦未知威脅)、全面(將所有企業內外的攻擊源頭阻擋在外)、高效(經濟實惠)。對賽門鐵克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概念,而是立即可以部署的實際解決方案——網路安全解決方案 (Symantec Network Security,SNS)和網關安全解決方案 (Symantec Gateway Security,SGS)。

SNS提供實時內嵌網路入侵預防和檢測,可以阻止網路周邊環境以及內網的威脅,幫助各組織防範蠕蟲、惡意攻擊和復雜的多變體攻擊。SGS則整合了防火牆、入侵防護、入侵檢測、防病毒、內容過濾、VPN以及反垃圾郵件等多項技術。藉助遍布180多個國家的20000 多個事件感測器,賽門鐵克響應中心可以對新產生的威脅和漏洞趨勢做出廣泛而迅速的洞察。

另外,SGS與SNS都可以通過賽門鐵克企業信息安全架構(Symantec Enterprise Security Architecture)下的外掛程序,提供集中式管理;或者同各種網路管理框架(如HP OpenView和IBM Tivoli)進行集成。企業可以利用企業級事件的日誌記錄和報告功能,評估安全基礎架構的整體有效性,實現運營目標,以及在企業內部發布安全信息。(

Ⅳ 網路安全調查報告前言怎麼寫

寫一下現在的網路環境,比如黑客攻擊,漏洞,釣魚網站之類的,把你為什麼要寫這個報告和報告將要討論到的內容寫進去就可以了。至於具體內容可以根據你要寫的網路一下。希望可以幫到你。

Ⅳ 網路安全法規的普及調查

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以下是該決定全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

我國的互聯網,在國家大力倡導和積極推動下,在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使人們的生產、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已經開始並將繼續發生深刻的變化,對於加快我國國民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服務信息化進程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如何保障互聯網的運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問題已經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為了興利除弊,促進我國互聯網的健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特作如下決定:

一、為了保障互聯網的運行安全,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

(二)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攻擊計算機系統及通信網路,致使計算機系統及通信網路遭受損害;

(三)違反國家規定,擅自中斷計算機網路或者通信服務,造成計算機網路或者通信系統不能正常運行。

二、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互聯網造謠、誹謗或者發表、傳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或者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

(二)通過互聯網竊取、泄露國家秘密、情報或者軍事秘密;

(三)利用互聯網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

(四)利用互聯網組織邪教組織、聯絡邪教組織成員,破壞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

三、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一)利用互聯網銷售偽劣產品或者對商品、服務作虛假宣傳;

(二)利用互聯網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三)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四)利用互聯網編造並傳播影響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擾亂金融秩序的虛假信息;

(五)在互聯網上建立淫穢網站、網頁,提供淫穢站點鏈接服務,或者傳播淫穢書刊、影片、音像、圖片。

四、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二)非法截獲、篡改、刪除他人電子郵件或者其他數據資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三)利用互聯網進行盜竊、詐騙、敲詐勒索。

五、利用互聯網實施本決定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所列行為以外的其他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六、利用互聯網實施違法行為,違反社會治安管理,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予以處罰;違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七、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採取積極措施,在促進互聯網的應用和網路技術的普及過程中,重視和支持對網路安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增強網路的安全防護能力。有關主管部門要加強對互聯網的運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傳教育,依法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防範和制止利用互聯網進行的各種違法活動,為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事互聯網業務的單位要依法開展活動,發現互聯網上出現違法犯罪行為和有害信息時,要採取措施,停止傳輸有害信息,並及時向有關機關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利用互聯網時,都要遵紀守法,抵制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和有害信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依法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實施的各種犯罪活動。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依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保障互聯網的運行安全與信息安全,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

www.tradevan.com.tw/36e-com/網路安全應用.htm

www.hacker.cn/
回答者:Glenn - 魔法師 五級 12-4 15:24

Ⅵ 現在的網路環境存在怎樣的安全問題

一、網路安全概述
以Internet為代表的全球性信息化浪潮日益深刻,信息網路技術的應用正日益普及和廣泛,應用層次正在深入,應用領域從傳統的、小型業務系統逐漸向大型、關鍵業務系統擴展,典型的如黨政部門信息系統、金融業務系統、企業商務系統等。伴隨網路的普及,安全日益成為影響網路效能的重要問題,而Internet所具有的開放性、國際性和自由性在增加應用自由度的同時,對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主要表現在:開放性的網路,導致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任何一個人、團體都可能獲得,因而網路所面臨的破壞和攻擊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可能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也可以對網路通信協議和實現實施攻擊;可以是對軟體實施攻擊,也可以對硬體實施攻擊。國際性的一個網路還意味著網路的攻擊不僅僅來自本地網路的用戶,它可以來自Internet上的任何一台機器,也就是說,網路安全所面臨的是一個國際化的挑戰。自由意味著網路最初對用戶的使用並沒有提供任何的技術約束,用戶可以自由地訪問網路,自由地使用和發布各種類型的信息。用戶只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沒有任何的法律限制。
盡管開放的、自由的、國際化的Internet的發展給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帶來了革命性的改革和開放,使得他們能夠利用Internet提高辦事效率和市場反應能力,以便更具競爭力。通過Internet,他們可以從異地取回重要數據,同時又要面對Internet開放帶來的數據安全的新挑戰和新危險。如何保護企業的機密信息不受黑客和工業間諜的入侵,已成為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健康發展所要考慮的重要事情之一。
1. 什麼是安全
安全包括五個要素: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與可審查性。
· 機密性:確保信息不暴露給未授權的實體或進程。
· 完整性:只有被允許的人才能修改數據,並能夠判別出數據是否已被篡改。
· 可用性:得到授權的實體在需要時可訪問數據,即攻擊者不能佔用所有的資源而阻礙授權者的工作。
· 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權范圍內的信息流向及行為方式。
· 可審查性:對出現的網路安全問題提供調查的依據和手段。
2. 安全威脅
一般認為,目前網路存在的威脅主要表現在:
· 利用網路傳播病毒:通過網路傳播計算機病毒,其破壞性大大高於單機系統,而且用戶很難防範。
· 非授權訪問:沒有預先經過同意,就使用網路或計算機資源被看作非授權訪問,如有意避開系統訪問控制機制,對網路設備及資源進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擴大許可權,越權訪問信息。它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假冒、身份攻擊、非法用戶進入網路系統進行違法操作、合法用戶以未授權方式進行操作等。
· 信息泄漏或丟失:指敏感數據在有意或無意中被泄漏出去或丟失,它通常包括,信息在傳輸中丟失或泄漏(如「黑客」們利用電磁泄漏或搭線竊聽等方式可截獲機密信息,或通過對信息流向、流量、通信頻度和長度等參數的分析,推出有用信息,如用戶口令、賬號等重要信息。),信息在存儲介質中丟失或泄漏,通過建立隱蔽隧道等竊取敏感信息等。
· 破壞數據完整性:以非法手段竊得對數據的使用權,刪除、修改、插入或重發某些重要信息,以取得有益於攻擊者的響應;惡意添加,修改數據,以干擾用戶的正常使用。
· 拒絕服務攻擊:它不斷對網路服務系統進行干擾,改變其正常的作業流程,執行無關程序使系統響應減慢甚至癱瘓,影響正常用戶的使用,甚至使合法用戶被排斥而不能進入計算機網路系統或不能得到相應的服務。
3. 安全服務、機制與技術
· 安全服務:包括服務控制服務、數據機密性服務、數據完整性服務、對象認證服務、防抵賴服務 。
· 安全機制:包括訪問控制機制、加密機制、認證交換機制、數字簽名機制、防業務流分析機制、路由控制機制 。
· 安全技術:包括防火牆技術、加密技術、鑒別技術、數字簽名技術、審計監控技術、病毒防治技術 。
在安全的開放環境中,用戶可以使用各種安全應用。安全應用由一些安全服務來實現;而安全服務又是由各種安全機制或安全技術實現的。應當指出,同一安全機制有時也可以用於實現不同的安全服務。
4. 安全工作目的
安全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安全法律、法規、政策的支持與指導下,通過採用合適的安全技術與安全管理措施,完成以下任務:
· 使用訪問控制機制,阻止非授權用戶進入網路,即「進不來」,從而保證網路系統的可用性。
· 使用授權機制,實現對用戶的許可權控制,即不該拿走的「拿不走」,同時結合內容審計機制,實現對網路資源及信息的可控性。
· 使用加密機制,確保信息不暴露給未授權的實體或進程,即「看不懂」,從而實現信息的保密性。
· 使用數據完整性鑒別機制,保證只有得到允許的人才能修改數據,而其它人「改不了」,從而確保信息的完整性。
· 使用審計、監控、防抵賴等安全機制,使得攻擊者、破壞者、抵賴者「走不脫」,並進一步對網路出現的安全問題提供調查依據和手段,實現信息安全的可審查性。
二、網路安全問題分析
網路面臨的威脅大體可分為對網路中數據信息的危害和對網路設備的危害,我們這里主要研究的是前者。具體來說,危害網路安全的主要威脅有:非授權訪問,即對網路設備及信息資源進行非正常使用或越權使用等;冒充合法用戶,即利用各種假冒或欺騙的手段非法獲得合法用戶的使用許可權,以達到佔用合法用戶資源的目的;破壞數據的完整性,即使用非法手段,刪除、修改、重發某些重要信息,以干擾用戶的正常使用;干擾系統正常運行。指改變系統的正常運行方法,減慢系統的響應時間等手段;病毒與惡意攻擊,即通過網路傳播病毒或惡意Java、XActive等。
除此之外,Internet非法內容也形成了對網路的另一大威脅。有關部門統計顯示,有30%-40%的Internet訪問是與工作無關的,甚至有的是去訪問色情、暴力、反動等站點。在這樣的情況下,Internet資源被嚴重浪費。尤其對教育網來說,面對形形色色、良莠不分的網路資源,如不具有識別和過濾作用,不但會造成大量非法內容或郵件出入,佔用大量流量資源,造成流量堵塞、上網速度慢等問題,而且某些不良網站含有暴力、色情、反動消息等內容,將極大地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網路安全策略
通過對網路的全面了解,按照安全策略的要求及風險分析的結果,整個網路措施應按系統體系建立,具體的安全控制系統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 物理安全、網路安全、信息安全。
1. 物理安全
保證計算機信息系統各種設備的物理安全是整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是保護計算機網路設備、設施以及其它媒體免遭地震、水災、火災等環境事故以及人為操作失誤或錯誤及各種計算機犯罪行為導致的破壞過程。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環境安全:對系統所在環境的安全保護,如區域保護和災難保護;
設備安全:主要包括設備的防盜、防毀、防電磁信息輻射泄漏、防止線路截獲、抗電磁干擾及電源保護等;
媒體安全:包括媒體數據的安全及媒體本身的安全。
顯然,為保證信息網路系統的物理安全,除在網路規劃和場地、環境等要求之外,還要防止系統信息在空間的擴散,在理論和技術支持下的驗證工作也證實這種截取距離在幾百甚至可達千米,這給計算機系統信息的保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危害。為了防止系統中的信息在空間上的擴散,通常是在物理上採取一定的防護措施,來減少或干擾擴散出去的空間信號
2. 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包括:系統(主機、伺服器)安全、反病毒、系統安全檢測、審計分析網路運行安全、備份與恢復、區域網與子網安全、訪問控制(防火牆)、網路安全檢測、入侵檢測。
3. 信息安全
主要涉及到信息傳輸的安全、信息存儲的安全以及對網路傳輸信息內容的審計三方面,具體包括數據加密、數據完整性鑒別、防抵賴、信息存儲安全、資料庫安全、終端安全、信息的防泄密、信息內容審計、用戶授權。
面對網路安全的脆弱性,除了在網路設計上增加安全服務功能,完善系統的安全保密措施外,還必須花大力氣加強網路的安全管理,組織管理和人員錄用等方面有許多的不安全因素,而這又是計算機網路安全所必須考慮的基本問題,所以應引起網路管理員的重視。
四、防治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在網路中泛濫已久,一旦入侵到本地網路,在本地區域網中會快速繁殖,導致區域網計算機的相互感染,下面介紹一下有關區域網病毒的入侵原理及防範方法。
1. 區域網病毒入侵原理及現象
一般來說,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構成包括網路伺服器和網路節點站(包括有盤工作站、無盤工作站和遠程工作站)。計算機病毒一般首先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到有盤工作站,也就進入網路,然後開始在網上的傳播。具體地說,其傳播方式有以下幾種。
1)病毒直接從工作站拷貝到伺服器中或通過郵件在網內傳播;
2)病毒先傳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內存駐留,等運行網路盤內程序時再傳染給伺服器;
3)病毒先傳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內存駐留,在病毒運行時直接通過映像路徑傳染到伺服器中
4)如果遠程工作站被病毒侵入,病毒也可以通過數據交換進入網路伺服器中一旦病毒進入文件伺服器,就可通過它迅速傳染到整個網路的每一個計算機上。
在網路環境下,網路病毒除了具有可傳播性、可執行性、破壞性等計算機病毒的共性外,還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1)感染速度快
在單機環境下,病毒只能通過介質從一台計算機帶到另一台,而在網路中則可以通過網路通訊機制進行迅速擴散。根據測定,在網路正常工作情況下,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有病毒,就可在十幾分鍾內將網上的數百台計算機全部感染。
2)擴散面廣
由於病毒在網路中擴散非常快,擴散范圍很大,不但能迅速傳染區域網內所有計算機,還能通過遠程工作站將病毒在一瞬間傳播到千里之外。
3)傳播的形式復雜多樣
計算機病毒在網路上一般是通過「工作站」到「伺服器」到「工作站」的途徑進行傳播的,但現在病毒技術進步了不少,傳播的形式復雜多樣。
4)難於徹底清除
單機上的計算機病毒有時可以通過帶毒文件來解決。低級格式化硬碟等措施能將病毒徹底清除。而網路中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未能清除干凈,就可使整個網路重新被病毒感染,甚至剛剛完成殺毒工作的一台工作站,就有可能被網上另一台帶毒工作站所感染。因此,僅對工作站進行殺毒,並不能解決病毒對網路的危害。
5)破壞性大
網路病毒將直接影響網路的工作,輕則降低速度,影響工作效率,重則使網路崩潰,破壞伺服器信息,使網路服務癱瘓。
2. 區域網病毒防範方法
查殺病毒的基本步驟:
1)首先要斷開網路,使受感染的機器隔離;
2)使用殺毒軟體進行查殺,可以使用金山或瑞星的專殺工具,徹底清除病毒;
3)安裝IE 相應最新補丁或升級IE 版本,如果是伺服器還要安裝IIS補丁;
4)把系統中出現的一些非法共享(如C、D 等),應該將其共享屬性去掉;對於伺服器,查看一下Administrators 組中是否加進了「guest」用戶,要把guest 用戶從Administrators 組中刪除。
隨著各公司機構內部網不斷建立和擴充,用戶通過區域網與網際網路連接,內部有Web伺服器和FTP伺服器,一旦網路病毒在內部區域網傳播,即便將每台電腦的網線都拔下,也很難徹底查殺干凈,另外管理員的工作量也變得很大。實際上目前已經有很多解決這種問題的產品和方案,網路版殺毒軟體是其中比較好的一個選擇。網路版殺毒軟體和單機版殺毒軟體最大的區別在於,網路版是針對區域網內部電腦的管理而設置了控制操作平台,供網管統一管理使用,而單機版殺毒軟體是不具備管理功能的。並且,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網路環境日益復雜,面對日益復雜的網路環境,以及一些黑客程序和木馬程序的攻擊,單機版無法保證整個網路安全。如果把單機版殺毒軟體當作網路版殺毒軟體使用,用戶將不能隨時了解每台機器的狀況。若區域網中的一台機器感染了病毒,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傳播開,而通過網路版殺毒軟體,網路管理員就可以通過一台伺服器管理整個區域網的機器,由中心端來對客戶端進行統一管理,對客戶端自動分發最新病毒碼,即便客戶端不能訪問外網,也可以保持最新的病毒碼定義。
五、過濾不良網路信息
網路一項重要的功能就是讓用戶通過路由器或代理伺服器(網關)瀏覽Internet,面對形形色色、良莠不分的網路資源,如不具有識別和過濾作用,不但會造成大量非法內容或郵件出入,佔用大量流量資源,造成流量堵塞、上網速度慢等問題,而且某些網站的娛樂、游戲、甚至暴力、色情、 反動消息等不良內容,將極大地危害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
許多企業和學校都在努力嘗試解決不良信息的瀏覽問題,由於多數不良信息來源於互聯網,解決方法主要是針對互聯網進行限制,主要可以分為三類:斷開物理連接、地址庫過濾和防火牆過濾。
斷開物理連接的做法很直接,就是在內網里使用虛擬互聯網軟體單獨設置一個區域給用戶用來上網,但是實際上這個區域和互聯網是斷開的,用戶使用瀏覽器瀏覽網頁的時候實際上是在瀏覽本地伺服器。用戶雖然可以用瀏覽器瀏覽網頁,但是可以瀏覽的資源有限,而且網頁內容也完全取決於本地伺服器的更新速度。這樣做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同時也忽視了互聯網最大的特點──實時性,而且可瀏覽的范圍太小。而且因為要經常從互聯網下載網頁,網路管理員的工作量增加,大大降低了網路的使用效率。
地址庫過濾則是在區域網連接互聯網介面的網關處設置一個軟體的「關卡」,這個「關卡」會檢查每個HTTP 請求,把每個請求和一個記錄著被禁止訪問的網站地址庫進行比較。這樣的處理方式會大大降低瀏覽互聯網的速度,而且地址庫的更新也是問題。每天在互聯網上出現的新網站有成千上萬,不可能被及時的一一檢查。
防火牆過濾也是在區域網連接互聯網介面的網關處設置軟、硬體設施,這類過濾形式可以設置對關鍵詞比如說「性」等的禁止,當軟體發現含有關鍵詞的訪問請求時,會自動切斷訪問,但對於打包的郵件無能為力;而且,這種過濾往往矯枉過正,比如說軟體發現「正確性」一詞中含有「性」,也不分青紅皂白一律關閉;由於牽涉到在入口處對內容進行檢查,Internet的瀏覽速度在人數多時奇慢無比;另外從資金角度來看,由於目前適合中小規模區域網使用的低價位防火牆大多依賴於LINUX 操作系統,學校或企業需要另行購買一台防火牆伺服器,加大了資金投入。
七、拒絕惡意網頁和垃圾郵件
1. 拒絕惡意網頁
Internet 網上除了前面說過的不良信息外,還有危害更大的網路陷阱,其中以一些惡意網頁為代表,這些網頁通過惡意代碼纂改注冊表中的源代碼,達到更改用戶主頁的目的,輕則造成用戶IE 瀏覽器被鎖定、主頁無法改回、彈出眾多窗口耗盡資源等嚴重危害,重則通過瀏覽網頁讓電腦在不知不覺中被植入木馬,傳播病毒,或盜取用戶重要個人信息,其危害可見一斑。
實際上惡意網頁一般都是利用IE的文本漏洞通過編輯的腳本程序修改注冊表,以達到篡改用戶瀏覽器設置的目的。我們常見到的比如IE標題欄顯示「歡迎訪問⋯⋯網站」、默認主頁被更改為陌生網址、每次打開IE都自動登錄到此網站、右鍵菜單被添加莫名其妙的廣告、用戶無法更改IE設置等現象都屬此類問題,解決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使用注冊表編輯器,手動把被篡改的注冊表信息改回初始值。第二種方法是使用專門的解鎖工具,如著名的「超級兔子」或「3721 網路工具」等可以很簡單地解除被修改的IE 瀏覽器。
另外有的惡意網頁是利用IE 的腳本漏洞,用含有有害代碼的ActiveX網頁文件,讓用戶自動運行木馬程序,因此建議在訪問一些陌生網站時在IE 設置中將ActiveX 插件和控制項、Java 腳本等禁止。由於IE 是使用頻率最高的網路瀏覽器,因此針對其本身漏洞的攻擊也非常多,要保持及時給IE 升級或打補丁,這樣才能盡量堵塞漏洞,提高IE 的安全性。
2. 拒絕垃圾郵件
除了猖獗的網路病毒外,垃圾郵件的危害也早已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實際上現在網路病毒中有約80%是通過郵件傳播的,更不用說一些色情、反動、迷信郵件的危害了。有效地防範垃圾郵件已經成為所有網路用戶的共同目標,在學校教育中防範垃圾郵件也是衡量校園網路安全的重要標准之一。
首先要做好預防工作,保護自己的郵箱不會成為垃圾郵件的攻擊目標,經查閱有關資料,有關專家提出了以下建議:
1) 給信箱起個相對復雜的名稱。如果用戶名過於簡單或者過於常見,則很容易被當作攻擊目標。因為過於簡單的名字,垃圾郵件的發送者很可能通過簡單排列組合,搜索到用戶的郵件地址,從而發送垃圾郵件。因此在申請郵箱時,不妨起個保護性強一點的用戶名,比如英文和數字的組合,盡量長一點,可以少受垃圾郵件騷擾。
2) 避免泄露郵件地址。不要隨意地在瀏覽BBS(Bulletin Board Service,公告牌服務)時,公開自己的郵件地址,目前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往往在BBS 上散布一些具有誘惑性的消息,誘使其他用戶提供電子郵件地址進行收集。
3) 不要輕易回應垃圾郵件。因為一旦回復,就等於告訴垃圾郵件發送者該地址是有效的,這樣會招來更多的垃圾郵件。
4) 最實用的是使用郵件客戶端程序的郵件管理、過濾功能。
5)最後還可以利用一些專門的防垃圾郵件軟體指定條件檢測郵件接收伺服器,自動刪除垃圾郵件。
對於一些惡意的病毒郵件,就不僅是干擾人們正常生活這么簡單了,郵件病毒其實和普通的電腦病毒一樣,只不過由於它們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電子郵件,所以才被稱為郵件病毒。它們一般是通過在郵件中附件夾帶的方法進行擴散的,運行了該附件中的病毒程序,才能夠使電腦染毒。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防範了。
當遇到帶有附件的郵件時,如果附件為可執行文件(*.exe、*.com)或word文檔時,不要急於打開,可以用兩種方法來檢測是否帶有病毒。一種方法是,利用殺毒軟體的郵件病毒監視功能來過濾掉郵件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另一種方法是,把附件先存放在硬碟上,然後利用殺毒軟體查毒。所以在郵件接收過程中用一款可靠的防毒軟體對郵件進行掃描過濾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我們通過設置殺毒軟體中的郵件監視功能,在接收郵件過程中對郵件進行處理,可以有效防止郵件病毒的侵入。
八、結語
網路安全的主要問題是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具體可分為預防病毒、訪問控制、身份驗證和加密技術、系統安全漏洞等問題。
對網路內的網路病毒,處理方法是選擇優秀的殺毒軟體;對網路不良信息的處理方法應該以使用網路信息過濾系統為主;在面對網路上的各種惡意網頁和垃圾郵件時應通過設置郵件系統安全選項,提高安全意識並結合殺毒軟體提供保護。
要想建設一個合格的網路,一方面要考慮網路內部的安全性,一方面要關注本網路和外部信息網路互聯時的安全性。網路的安全問題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沒有絕對安全的網路系統,提高網路的安全系數是要以降低網路效率和增加投入為代價的。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網路的安全有待於在實踐中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應當全面考慮綜合運用防毒軟體、防火牆、加密技術等多項措施,互相配合,加強管理,從中尋找到確保網路安全與網路效率的平衡點,綜合提高網路的安全性,從而建立起一套真正適合民眾使用的安全體系。

Ⅶ 網路安全前景怎麼樣

其實從我們現實生活中就能感受到網路安全的前景如何,各種新聞報道的企業數據用戶泄露,各種身份信息盜用等等網路安全問題比比皆是。隨著之後信息時代的到來,大家對網路安全的重視程度也是隨之提升。也就是說未來一段時間內對網路安全人才的需求還是很多的。

想要了解一個行業前景到底好不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這個行業現狀的收入水平和招聘情況如何?

這個行業的薪資漲幅是什麼樣的?

這個行業國家會不會支持?

首先說一下網路安全收入水平和招聘情況是如何的?


(數據來源:職友集,僅供參考)

根據職友集數據顯示,大家可以清楚看到杭州從事網路安全的薪資水平,大多數都是10K以上的,並且隨著工作時間和經驗的增加,薪資水平的漲幅程度也是比較大的。並且每天的招聘信息也有上千份,當前市場上需求量較大的幾類網路安全崗位,如安全運維、滲透測試、等保測評等,平均薪資水平都在10k左右。說明想要找到對口的工作也不是很難的。

最後一點說一下國家政策方面:

2015年7月的通過的《國家安全法》和2016年12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都明確的規定了,國家建設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提升網路與信息保護能力等方面,也能比較清楚的明白國家對網路安全的重視程度。

現在參加網路安全培訓還來得及嗎?

現在專門來做網路安全的人才還是很稀缺,所以現在學習網路安全肯定是來得及的。那麼網路安全培訓內容主要有什麼呢?是掌握虛擬機安全服務搭建、資料庫和安全工具的使用和安全技能的應用等方面,優就業線下學習時間也就需要6個月左右就可以將這些知識掌握,並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網路安全前景還是十分不錯的,並且報名網路安全培訓學校的好處顯而易見,優就業有專業的網路安全培訓課程,還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可以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制定不同進度的課程,點擊這里領取我們的線上免費課程,更多關於網路安全培訓的問題可以在浙江優就業官方網站以及浙江優就業微信公眾號獲取。

閱讀全文

與對網路安全投入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手機網路制式在哪 瀏覽:409
更新後網路連接消失 瀏覽:529
車機的網路天線放哪裡 瀏覽:247
萊蕪移動網路怎麼樣 瀏覽:398
wifi只有一個網路 瀏覽:354
路由器網路刷新列表 瀏覽:324
wifi網路分解 瀏覽:442
阿里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543
英菲克網路機頂盒怎麼和電腦連接 瀏覽:471
給共享網路單獨文件設置密碼 瀏覽:154
重慶江北區網路監察科在哪裡 瀏覽:30
網路上的紅包在哪裡找 瀏覽:719
百分之94網路語什麼意思 瀏覽:335
潮訊無線網路攝像頭怎樣重置 瀏覽:527
支付寶設置成在移動網路下用不了 瀏覽:948
華為網路分享密碼都是一樣的嗎 瀏覽:442
北京空中課堂網路哪裡看 瀏覽:981
路由器如何連接電腦的無線網路 瀏覽:459
普通遙控器怎樣設置網路 瀏覽:876
廣州手機網路電話排名 瀏覽:75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