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路罵人報警一般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
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法律的保護。對於惡意侮辱污衊他人的行為,輕則治安管理處罰,重則刑事犯罪。如果公安機關查證後確認舉報人是惡意舉報,會對其相關行進處罰,處十五日以下拘留、罰款。如果情節嚴重的還會追究其刑事責任。被舉報人要積極配合公安機關的詢問、調查,如果舉報人的行為對被舉報人造成了損害,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侵權損害賠償。辱罵他人的行為,依法律規定,有可能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也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對於行為的定性,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確定。情節嚴重的要承擔刑事責任,可提起刑事自訴,對方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即使不構成犯罪,也可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B. 網路暴力算犯法嗎如何去追究責任
一. 網路暴力是一種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的暴力形式,它是一種在網上發表具有誹謗、污衊、侵犯名譽和煽動性的言論,一般不構成犯罪,但如果有人捏造事實在網路上公開、長期地對他人進行惡意的侮辱、誹謗,可能構成誹謗罪和侮辱罪,當事人可以提起刑事自訴。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不違反刑法,網路暴力更多是違反民法,違反侵權責任法。所以大多數網路暴力不會判刑坐牢,更多的是賠償責任。
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便違反刑法,根據我國《刑法》第246條明確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值得注意的是,未滿16周歲不構成此罪。
法律規定:
《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本規定所稱的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是指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他人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等人身權益引起的糾紛案件。
二. 遭受網路暴力,收集證據,向相關部門報案。
1、收集證據線索。在信息泄露之後,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要留心,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一旦收集好這些信息不僅能幫助自己維權,而且還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2、向相關部門報案。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機關可以介入調查。
3、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防止被騙。個人信息泄漏後,不僅可以用這些信息盜用你的賬號,甚至還可能騙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所以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聯系工具賬號丟失,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你的親朋好友,要他們倍加防範,以免上當受騙。
4、委託律師維權。如果個人重要的信息丟失,而且知道怎麼丟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線索,那麼就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予肯定的答復,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是在消費過程中泄露,還可依據《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過法律手段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
相關法律法規:
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通報《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劃定個人信息保護的范圍,明確利用自媒體等轉載網路信息行為的過錯認定,以及如何對網路水軍進行規制。
C. 在網路中受到他人的惡意攻擊如何維權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在網路中受到他人惡意攻擊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行為,也可以向公安機報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第九百九十五條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D. 對於在網路上惡意誹謗的人,如何追究其法律責任
對這種情況,你必須注意及時保全證據,比如公正等。如果你有確切的證據,完全可以追究發表該誹謗信息的網站和誹謗者的民事責任。
E. 如何維權網路受到了惡意攻擊
在網路中受到他人的惡意攻擊可以通過報警的方式維權。如果侵權行為人的侵權行為情節較重的,可能會被公安機關給予治安拘留,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F. 有人惡意誹謗你,你該怎麼辦,如何起訴他
有人惡意誹謗,情節嚴重的行為屬於犯法,可以以侵犯名譽權提起訴訟。
注意收集誹謗的證據,比如書信、貼報、音頻、視頻、錄音等資料,整理成書面的資料,寫好起訴狀到法院起訴即可,如果造成了損失,可以追償,比如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損失,嚴重的話還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實施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從而構成的犯罪,常見的情形如下:
1、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2、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
3、利用信息網路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
4、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起鬨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
5、以在信息網路上發布、刪除等方式處理網路信息為由,威脅、要挾他人,索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實施上述行為。
起訴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法院對特定案件進行審判的行為。刑事案件的起訴,在於請求法院通過審判對被告人定罪判刑,民事訴訟的提起,在於請求法院通過審判解決爭議,要求對方承擔相應責任,作出或禁止作出一定行為。
起訴需要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比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比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G. 有人網上惡意詆毀公司怎麼辦
法律分析:1.首先得擺正自己公司的姿態,不管別人如何詆毀,堅持自己公司的廉潔清正。2.其次請公司的公關人員或權威人員向外澄清事實,及時辟謠。3.自己公司也可以在網上做出官方的回應,對外公布辟謠信息。4.請媒體做正面宣傳報道,引導公眾正確認識你們公司。5.聯系對方發布信息的網站,請對方刪除不正確的網路信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H. 網路上惡意詆毀怎麼辦
法律分析:在網路上惡意誹謗他人,是可以告他的,在網路上侮辱誹謗他人要負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第九十八條本法所稱告訴才處理,是指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