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聽過哪些校園霸凌事件
近年來校園暴力不斷發生,今天我就來盤點一下,近年來中國比較惡劣的幾件校園暴力事件,這些霸凌者手段之殘忍,絕對不是小孩子之間的嬉戲打鬧,需要家長們足夠重視以下盤點的也都是世界上眾多校園暴力事件的冰山一角滄海一粟而已,還有許多校園暴力隱藏在陰暗的角落不為人知。
2013年,吉林省某,學校內一名叫付某的男大學生被八名同學抓到男廁所,被八名同學圍毆,其中一個學生還拿出一把鋼刀,朝他頭上刺去,付某用手抓住刀刃,施暴者揮動刀刃,導致付某的手部多條經脈被挑斷,兩根手骨,被扭斷,施暴者還把他大拇指上的肉給割掉,導致受害者殘疾被送入醫院。
⑵ 微信6月28號新規定
法律分析:微信圈子將於2021年6月28日起,關閉互動功能,下線圈子入口,用戶將無法繼續使用新增帖子和評論!
法律依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網路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⑶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2021)
第一條為了確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保障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維護國家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網路產品和服務,網路平台運營者開展數據處理活動,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應當按照本辦法進行網路安全審查。
前款規定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網路平台運營者統稱為當事人。第三條網路安全審查堅持防範網路安全風險與促進先進技術應用相結合、過程公正透明與知識產權保護相結合、事前審查與持續監管相結合、企業承諾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從產品和服務以及數據處理活動安全性、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等方面進行審查。第四條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領導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建立國家網路安全審查工作機制。
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設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制定網路安全審查相關制度規范,組織網路安全審查。第五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網路產品和服務的,應當預判該產品和服務投入使用後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應當向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路安全審查。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部門可以制定本行業、本領域預判指南。第六條對於申報網路安全審查的采購活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應當通過采購文件、協議等要求產品和服務提供者配合網路安全審查,包括承諾不利用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便利條件非法獲取用戶數據、非法控制和操縱用戶設備,無正當理由不中斷產品供應或者必要的技術支持服務等。第七條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網路平台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路安全審查。第八條當事人申報網路安全審查,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報書;
(二)關於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分析報告;
(三)采購文件、協議、擬簽訂的合同或者擬提交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等上市申請文件;
(四)網路安全審查工作需要的其他材料。第九條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應當自收到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審查申報材料起10個工作日內,確定是否需要審查並書面通知當事人。第十條網路安全審查重點評估相關對象或者情形的以下國家安全風險因素:
(一)產品和服務使用後帶來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擾或者破壞的風險;
(二)產品和服務供應中斷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業務連續性的危害;
(三)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開放性、透明性、來源的多樣性,供應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為政治、外交、貿易等因素導致供應中斷的風險;
(四)產品和服務提供者遵守中國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情況;
(五)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者大量個人信息被竊取、泄露、毀損以及非法利用、非法出境的風險;
(六)上市存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者大量個人信息被外國政府影響、控制、惡意利用的風險,以及網路信息安全風險;
(七)其他可能危害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因素。第十一條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認為需要開展網路安全審查的,應當自向當事人發出書面通知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完成初步審查,包括形成審查結論建議和將審查結論建議發送網路安全審查工作機製成員單位、相關部門徵求意見;情況復雜的,可以延長15個工作日。第十二條網路安全審查工作機製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應當自收到審查結論建議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書面回復意見。
網路安全審查工作機製成員單位、相關部門意見一致的,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以書面形式將審查結論通知當事人;意見不一致的,按照特別審查程序處理,並通知當事人。
⑷ 2021年發布實施的網路安全法律法規的全稱
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網路化的時代,生活的各個部分已經離不開網路了。但是這也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越來越多的犯罪分子已經通過網路犯罪得手了。為此我國特意出台相關的法律即網路安全法。
⑸ 20121年9月1日實施的有關網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條例包含
摘要 您好,2021年6月10日,《數據安全法》正式頒發,將於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作為我國數據安全領域的首部基礎性法律,也是國家安全領域的一部重要法律,標志著我國以數據安全保障數據開發利用和產業發展全面進入法治化軌道。為了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維護網路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制定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務、電子政務、國防科技工業等重要行業和領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數據泄露,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網路設施、信息系統等。
⑹ 我國在互聯網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互聯網法律法規主要包括《網路安全法》及《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等。 同時,國家部委有30多個條件、決定、答復對網路管理與安全發揮規范與調整作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電子商務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所稱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法律、行政法規對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金融類產品和服務,利用信息網路提供新聞信息、音視頻節目、出版以及文化產品等內容方面的服務,不適用本法。
⑺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網路安全的定義
⽹絡安全,通常指計算機⽹絡的安全,實際上也可以指計算機通信⽹絡的安全。計算機通信⽹絡是
將若⼲台具有獨⽴功能的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及傳輸媒體互連起來,在通信軟體的⽀持下,實現計
算機間的信息傳輸與交換的系統。⽽計算機⽹絡是指以共享資源為⽬的,利⽤通信⼿段把地域上相
對分散的若⼲獨⽴的計算機系統、終端設備和數據設備連接起來,並在協議的控制下進⾏數據交換
的系統。計算機⽹絡的根本⽬的在於資源共享,通信⽹絡是實現⽹絡資源共享的途徑,因此,計算
機⽹絡是安全的,相應的計算機通信⽹絡也必須是安全的,應該能為⽹絡⽤戶實現信息交換與資源
共享。
如今這個互聯⽹時代,⼈⼈都離不開⽹絡,個⼈信息安全成為了⾮常重要的課題,⽹絡安全不僅關
繫到個⼈,更關繫到企業、社會、國家的安全。⽹絡安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也有越來越多的⼈從
事⽹絡安全相關的⼯作,因為起步⽐較晚,市場上⼈才缺⼝⾮常嚴重,所以⽹絡安全⾏業的薪資待
遇也很好!
⽹絡安全是⼀個發展前景⾮常好的⾏業!
看待⼀個事物的前景,本質上其實是都是考察這個⾏業的薪資、⾏業現狀、未來發展等⽅⾯。
還有
⼀個很重要的就是國家政策,有了政策的東⻛,發展速度肯定是前所未有的。
研究⽹絡安全⾏業的前景,其實就是想要給⾃⼰找⼀份好⼯作。當我們選擇⼀份⼯作時,主要就是
看⼯作的薪資⽔平如何、有沒有發展前景、未來薪資⽔平這三個⽅⾯。
IT⾏業⾥的⽹絡安全的發展前景到底怎樣?薪資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家的⽣活⽔平和⽣活質量,誰沒有幻想過⾃⼰年薪百萬、
住豪宅別墅、開豪⻋呢?
之前,獵聘聯合上海控安推出了《2021中國⽹絡安全與功能安全⼈才⽩⽪書》。改⽩⽪書基於獵聘
平台5200萬+中⾼端⼈才,系統性分析了⽹絡安全與功能安全領域的⼈才畫像、⾏業及地域供需以
及⾏業薪酬、發展情況等等。
⑻ 數據安全法開始實施的時間是
數據安全法開始實施的時間2021年9月1日起。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是為了規范數據處理活動,保障數據安全,促進數據開發利用,保護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制定的法律。
2021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以下簡稱《數據安全法》)是中國實施數據安全監督和管理的一部基礎法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國家數據安全的保障能力和數字經濟的治理能力。《數據安全法》與已實施的《網路安全法》、《密碼法》及同時實施的《個人信息法》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中國數據安全的法律保障體系,成為推動我國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堅實「防火牆」。
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39.2萬億元人民幣,佔GDP的38.6%,居世界第二位,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因此,防範數據安全風險、構建數據安全保護體系、完善數據安全治理機制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數據安全法》的實施,將改變長期以來對數據的「重搜集、輕保護」現象,樹立全民數據安全保護理念,為企業數據安全「保駕護航」,全面提升政府數據安全保護和數字經濟治理能力,推動數字經濟的國際合作和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第一章第一條 為了規范數據處理活動,保障數據安全,促進數據開發利用,保護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制定本法。第一章第五十五條 本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⑼ 2021年1月起實施的新規
一、民法典時代到來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即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包括7編,即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對社會關注的「性騷擾」「個人信息保護」「弱勢群體住房保障」「高空拋物如何追責」等問題逐一予以回應。
民法典實施後,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二、法律保障「數字化檔案」安全
新修訂的檔案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兩大亮點值得關注。
一是強調推動檔案開放與利用。首次從法律上明確了單位和個人利用檔案的權利,將檔案封閉期由「三十年」縮至「二十五年」。
二是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增設「檔案信息化建設」「監督檢查」兩章,保障電子檔案、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成果等檔案數字資源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
三、守護國旗國徽尊嚴
新修訂的國旗法、國徽法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兩部法律中明確規定,在公共場合故意以焚燒、毀損、塗劃、玷污、踐踏等方式侮辱國旗、國徽,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旗及其圖案不得用作商標、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和商業廣告,不得用於私人喪事活動等不適宜的情形。公民和組織在網路中使用國旗圖案,應當遵守相關網路管理規定,不得損害國旗尊嚴。
公民在莊重的場合可以佩戴國徽徽章,表達愛國情感。
四、宣傳化妝品功效要有真憑實據
2020年6月29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發布,即將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該條例規定,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在國務院規定網站公布功效宣稱所依據的文獻資料、研究數據或者產品功效評價資料的摘要,並接受社會監督。嚴禁化妝品標簽標註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等。
1、883項商品調低進口關稅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883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
其中,為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對第二批抗癌葯原料、特殊患兒所需食品等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等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
2、個稅扣繳新變化
自2021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新方法施行,將優化兩類納稅人的預扣預繳方法。
一是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各月均在同一單位扣繳申報了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
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目前包括取得傭金收入的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
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其累計收入達到6萬元之前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七、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消費、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長期以來,我國都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固體廢物進口使企業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一定的再生資源,但對生物安全的威脅、對環境的危害更加不容忽視。
對此,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