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安全志願者是做什麼的呢

網路安全志願者是做什麼的呢

發布時間:2022-07-15 13:26:56

❶ 志願者主要做什麼工作

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為社區老年人提供理發、量血壓、修理等服務

2.和老人們談心聊天

這是去敬老院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工作,一般都會通過和老人們聊天,陪護陪聊,回答他們關心的問題等,了解老人的同時也讓老人了解你。

3.給老人做個人清潔

其中包括和老人梳頭,剪指甲,洗臉洗腳洗頭等。

4.室外鍛煉

和老人一起打麻將、打太極、跳舞練劍等室外鍛煉活動。一般建議兩個會員陪同,一個做示範,一個做安全保護

5.室內鍛煉

在天氣情況不佳時,可以在室內,利用器械做鍛煉。最起碼保證老人活動活動手腳,血脈暢通。

6.行走鍛煉

對於連基本鍛煉也不能進行的老人,義工可以攙扶著他們,在室內做漫步行走。或者扶拐杖走動的老人,旁邊一定要有人看著。

7.餵食

手腳不利索,或者不能自理的老人,幫他們喂飯。餵食時需要非常

的小心,以免老人發生噎食,建議只由有經驗的義工才能做此項服務

8.和老人一起彈琴唱歌

對於一些喜歡文藝活動的老人,義工可以和老人一起放聲高歌。

9.陪老人下棋打牌

❷ 志願者是幹嘛的

願者也叫義工。致力於免費、無償地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志願精神,是一種利他主義和慈善主義的精神,指的是個人或團體,依其自由意志與興趣,本著協助他人改善社會的宗旨,不求私利與報酬的社會理念。
實際情況是這樣,引用一個志願者的話:「志願者工資到底能不能給了,怎麼政府還拖欠工資啊?8月8號到10月8號都2月了,用人的時候說的可好.怎麼到給錢時候就這么費勁啊?這社會怎麼這么黑暗啊!
問題補充:我們是居委會找的在汽車站底下查包,早6點到晚8點一干就是14個小時吃飯都要在那吃不許回家,說好了一天給50.現在可好一問就說沒錢,讓不讓人活了.還有沒有講理的地方啦!」
可見,志願者原則上是自願的,不拿工資的。但實際上多是組織招募的,有承諾補貼的。
含義及來源、意義
志願者(volunteer)一詞來源於拉丁文中的「voluntas」,意為「意願」。對於這一概念,我國大陸和港台地區由於對volunteer的譯法不一致而有所不同(我國大陸地區一般稱為志願者;香港稱之為義工;台灣地區稱之為志工),但實質內容基本是一致的。一般認為,志願者是自願貢獻個人時間和精力,在不計物質報酬的前提下為推動人類發展、社會進步和社會福利事業而提供服務的人員。志願服務(volunteer service)則是任何人自願貢獻時間和精力,在不為物質報酬的前提下為推動人類發展、社會進步和社會福利事業而提供的服務。[1].
在國際社會,志願服務源於對戰爭的人道主義援助。它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和平年代,志願服務在幫助弱者、消除貧困、保護環境、維護社會秩序和世界和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在溝通政府與民眾的關系、彌補政府和市場的缺失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的「第三隻手「的作用
在中國,志願服務是伴隨改革開放產生的新生事物。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推動志願者和青年志願者建設,90年代開始發起「中國志願者行動」,1994年12月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正式成立,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志願組織。志願服務作為一種高尚的社會行為和一項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在彌補政府資源不足、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服務經濟建設與社會道德構建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❸ 怎樣當一名網路志願者

志願服務的網路化是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網路志願者的公民化也是社會文明發展的標志。網路越普及,越需要網路志願者。網路志願者有助於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有利於四個文明的和諧建設,有利於減少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因此,要倡導志願精神,使有網路的地方就有志願者,讓具有理性和自由精神的網路志願者成為和諧社會的重要建設力量。
一、網路志願者概述
志願者(volunteer)是自願貢獻個人時間和精力,在不計報酬的前提下,為推動人類發展、社會進步和社會福利事業而提供服務的人員。世界上志願者最早出現於慈善機構。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誕生於1946年,而中國網路的普及在90年代後期,所以廣義上網路志願者的出現不超過10年。網路志願者有狹義的和廣義的,前者指志願者通過網路在線形式為他人提供信息、解答問題、分享快樂等,遠程教育、博客就是很好的例子。後者指志願者通過網路結識及組織活動,從虛擬歸於現實的活動方式。現在網路志願者主要是通過網站、QQ組織,截至2008年4月31日,騰訊QQ注冊人數已超過7.834億,活躍帳戶超過3.179億。據第二十二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統計調查報告,截至2008年6月30日,中國網民數量達2.53億,網路正建構著「人人志願服務,共同奉獻愛心」的理念。所有的網路志願者都是網友自發組織的,是自下而上的民間組織,他們有兩件事可做——捐錢物和捐時間。網路志願者來自不同的職業,擁有不同的網名,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網路志願者。
二、網路志願者的作用
1、有利於四個文明的和諧建設
物質文明,是指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狀況。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首先要實現生理需求,可見物質文明是其他文明的基礎。我國正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政府關照的同時,網路志願者廣泛呼籲,在線捐款及組織捐款捐物,為弱勢和受災等群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精神文明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智慧、道德的進步狀態。和諧社會與志願精神的本質是相同的,和諧社會指全體人民處於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的狀態,志願精神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網路志願者廣泛傳播志願精神,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網路已掌握了話語權,網路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如綠色網路志願者(原掃黃網)是一個由網友建立專門舉報不良網頁的網站,網路媽媽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各高校組織網路文明志願者行動等。除了弘揚高尚思想道德,他們還傳播科學文化,這一切都與社會主義榮辱觀契合。政治文明指人類社會政治生活的進步狀態和政治發展取得的成果,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政治制度文明發展的最重要成果。網路志願者傳播民主、自由、平等、正義、法治等政治價值觀,現在倡導的政務公開,政府在線解答等讓網友政治參與意識普遍增強,其中網路志願者代表主流民意並指引正確的政治方向。生態文明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如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的網路志願者,以環保為主,該組織上傳的照片引起強烈反響。網友通過照片、文字等形式上傳分享生態真實現狀,打破了地域界限,形成輿論,從而給破壞者施壓以改善生態環境。
2、有利於減少成本、提高效率
網路上計劃、組織、討論、決策等一系列活動可以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網路是現代最便捷的溝通方式,若是狹義上的服務,一個人可以同時做幾份工作。以劉潤的捐獻時間為例,這是2005年成立的國內第一家藉助互聯網力量把志願者和需求者聯系起來的公益平台。每個公民可以捐獻時間並自由選擇需要幫助的人。網路志願者的組織具有擴散性和平行流動性。只需管理員發出一條信息,成員就可知曉。另外網路組織減少了管理的中間層,信息在成員之間共同分享,達到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3、有利於藉助網路平台,共享文明發展成果
可以分為物質上的共享和精神上的共享。網路志願者關心弱勢或受災等群體,為其提供物資援助,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人與社會的融合。減少壓力與沖突,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雙贏,達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另外網路志願者分享精神文明成果,如溫州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招募網路志願者,搜集文字及照片,共同建設溫州網路博物館。開展網上奧運導路,維護網路安全,堅持網路監督等都是「己所欲,施於人」的體現。
4、有利於建設和諧世界,構建和諧發展空間
弗里德曼的名著《世界是平的》中提出:「整個世界進一步萎縮,整個世界因為一台無所不包的電腦而被夷平。」 中國網路志願者行動是一項與國際接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向並軌的跨世紀事業。首先各網路志願者可跨地區跨國家參加組織及提供服務,時空線性化,地域一體化。其次各網路志願者可跨文化交流,借鑒先進經驗,結合實際發展。還可網路尋人或網路通緝等。再次網路志願者可促進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愛在網路中流動,實現天下大同,世界和諧。
三、網路志願者的發展趨勢
1、法制化
和諧社會的建設,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同樣重要。網路志願者本身是一種德的示範,而法制化可以對其做出規定和保障,起到一種尺度和底線的作用。法制化之一是國家立法,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的全國性法律,志願者的統一法律還處於真空狀態。對網路志願者的立法可以設在志願者法之中,也可以單獨設立網路志願者的統一法。之二是地方法規,1993年團中央發起青年志願者行動,到1999年廣東通過我國第一部地方性法規,截至2007年5月,我國已有16個省市實施了志願服務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各地方應因地制宜地制定網路志願者的條例,但其中公共的名稱或概念要統一。之三是團體公約,每個組織制定加入公約,明確組織的職責和制度。
2、注冊化
2001年,團中央在全國率先推出「注冊志願者」概念,鼓勵志願者按照一定程序在一個基層團組織、志願服務組織注冊登記。2006年,團中央頒行《中國注冊志願者管理辦法》,將志願者注冊制度推廣到全社會。中國已建立了起一支管理型志願者、骨幹志願者與社會志願者相結合,專業志願者與通用志願者相結合,以青年為主體、覆蓋各個年齡階段,相對穩定的志願者隊伍。網路志願者注冊可分兩級,各組織統一注冊到中國網路志願者管理處,個人直接注冊到各組織。組織注冊可採取「車牌號」制度,對各組織編號管理。個人注冊可分為固定注冊和流動注冊,固定注冊適用於長期服務者,流動注冊適用於即時服務者。注冊採取自願方式,對姓名、年齡、服務時間、志願持續度嚴格考核,如實行志願者基本服務時限審批制度,試用期制度,長期不提供志願服務即可自動注銷等。
3、多元化
大同而小異即多元,正是如此才構成世界的豐富多彩。人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與網路志願者服務結構單一的矛盾有待解決。服務內容上的多元,網友各有長處,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血緣、業緣、趣緣等形成專業分工,資源整合。另外由傳統服務項目轉向個性化服務,如劉潤的C2C(客戶對客戶)模式,很多人期待幫助,卻難以找到合適的志願者,有很多人願意提供幫助,但不知道是否有人需要。劉潤通過網路平台讓需求者與志願者自由匹配。時間地點的多元,志願服務與網路同步。個性注冊的多元,網路服務與和諧社會的交叉點要求尊重個性,個人可注冊真實姓名,也可利用網名,因為重要的是服務。跨國網路的多元,,如前所述,網路的普及將把世界各角落連接。
4、常規化
網路志願者要有一種服務的概念。個人除了參加組織活動,還應把志願活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轉變一陣風式的志願服務模式,可採取24小時輪崗等形式。定期分享經驗、網上或集中培訓、考核與獎懲掛鉤,建立日常激勵機制等,在靈活自主的基礎上達成有序,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建構常規的網路志願服務體系。
5、全民化
志願者要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服務網路體系。互聯網實現跨時空的人際互動,數字化生存形成具有共同價值觀的各網路志願組織。虛擬社區是網路志願者全民化的重要標志,虛擬社區是隱形的共同體,各種志願活動可以在虛擬社區中進行,這是精神交往的高級形式,也是志願精神的傳播陣地。另外,虛擬社區與實際社區互補,虛擬社區還原為實際社區時,為實際社區增加了新元素,擴充了志願服務的概念。人人為公益,世界更美麗。現行提供志願服務主要是青年志願者,而網路志願者將包括老年及少年,倡導全民參與。
志願服務的網路化是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網路志願者的公民化也是社會文明發展的標志。網路越普及,越需要網路志願者,網路志願者有助於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要倡導志願精神,使有網路的地方就有志願者,讓具有理性和自由精神的網路志願者成為和諧社會的重要建設力量。

❹ 志願者主要做什麼工作

當然是該做志願服務了,不過不同領域的志願者工作內容不一樣

比如我在第11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做社會工作部志願者,主要就是負責觀眾的集結點來回乘車引導、奧體場區講解、座位就坐指引、觀眾答疑這些

同時還有大型活動部的演員志願者,服務新聞發布中心的宣傳部志願者、在省委黨校培訓參與運營公眾號參與活動策劃的辦公室志願者等等

該做的就是你這個崗位該做的事情,根據培訓要求好好履職就行

在2019鄭州國際馬拉松,我也只是一個觀眾志願者。服務內容就像是拉拉隊,為運動員加油助威。

保持熱情,多微笑,干好本職服務工作 這就是志願者該做的

❺ 什麼是網路志願者

志願者(volunteer)是自願貢獻個人時間和精力,在不計報酬的前提下,為推動人類發展、社會進步和社會福利事業而提供服務的人員。中國網路的普及在90年代後期,所以廣義上愛心滿世界網路志願者出現在本世紀初期(約2005年)。
愛心滿世界網路志願者有狹義的和廣義的,前者指志願者通過網路在線以免費、義務的形式為他人提供信息、解答問題、分享快樂等。後者指志願者通過網路結識及組織活動,從虛擬歸於現實的活動方式。所有的網路志願者都是網友自發組織的,是自下而上的民間組織,他們有兩件事可做-捐錢物和捐時間。愛心滿世界網路志願者來自不同的職業,擁有不同的網名,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愛心滿世界網路志願者"。

❻ 網友:我該如何成為一名網路文明志願者

傾身易網穢像污言滿網間,中華道統有誰延?是非能辨還清宇,真假會分正本源。上網文明非小事,出言善美是大賢。為求網際永晴日,爭做太公護法鞭。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志願者是做什麼的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攝影店如何做網路營銷 瀏覽:21
網路環境不好怎麼改善 瀏覽:132
工地無線網路電腦 瀏覽:139
網路寫手用哪個軟體好 瀏覽:655
手機無網路可選是怎麼回事 瀏覽:991
開放網路怎麼輸入管理密碼 瀏覽:319
網路廣告策劃哪裡有 瀏覽:43
怎樣禁止網路連接wifi 瀏覽:377
海信電視機怎麼連手機網路 瀏覽:572
wps怎麼設置文檔網路 瀏覽:454
網路拆小柴1多少 瀏覽:552
沒有任何網路怎樣用手機上網 瀏覽:266
一天中什麼時候網路最好 瀏覽:586
正在用移動網路改善質量請在設置網路設置 瀏覽:822
蘋果x手機怎麼修改網路 瀏覽:129
列印機和無線網路連接 瀏覽:752
金融網路安全中心下載 瀏覽:9
電腦網路標志有個圈 瀏覽:442
sugram蘋果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763
在沒網路時怎麼樣把網路修好 瀏覽:91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