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與學校總體安全工作相結合,針對當前社會關注的青少年
上網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加強網路安全文明教育,積極為未成年人的成長營造文明的環境,特製定以下網路安全制度。
一、切實加強對學生的網路安全知識教育,要求各教學系部按照國家課程方案的要求,積極開設計算機網路課程,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網路知識。學校網路教室要盡可能延長開放時間,滿足學生的上網要求。同時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教給學生必要的網路安全知識,增強其安全防範意識和能力。
二、進一步深入開展《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學習宣傳活動。教育學生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三、加強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等學生上網場所的管理,防止反動、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內容危害學生,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路,文明上網。
四、加強網路文明、網路安全建設和管理。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網路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識,以及在網路環境下防範傷害、自我保護的能力。注重在校園網路建設過程中,建立網路安全措施,提供多層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體系。
五、加強校園網路文明宣傳教育。要求各處室部門和學校各教學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網路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積極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網路知識,遵守網路道德,學習網路法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校外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網路道德與網路安全教育。
六、
加大與國家網路安全相關部門交流與合作,加強對校園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治理力度。積極主動聯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門,開展學校內部及學校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監控和管理,杜絕學生沉迷於網吧。
附:《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⑵ 未成年人保護法新增網路保護,網路保護中有什麼亮點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10月17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給孩子們一個更安全、更溫馨的成長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心願。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哪些亮點?將如何進一步織密法治之網、築牢法律基石,提升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化水平?來看以下梳理。
此外,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還要求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應當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查詢應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發現其具有前述行為記錄的,不得錄用。
「從世界各國的相關數據和經驗來看,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的再犯率是比較高的。」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說,對於有過這些犯罪記錄的人員,應限制他們從事相關職業。
在防治校園欺凌問題上,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
⑶ 小學生追星被騙近萬元,未成年人的網路安全該如何保證呢
小學生網路追星被騙數萬元,未成年人的網路安全我們應該從多方面來進行維護,現在網路安全已經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難題。我們國家這兩年也是在網路安全這一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改善,雖然已經有了很大部分的成就,但是目前做的還不夠完善,在一定方面還是有著部分缺陷,這也導致出現了這樣的悲劇,未成年人在追星的過程當中被騙了數萬元,如果我們在未來不能有新的突破,這樣的現象還會頻繁發生。以下是我個人認為我們在網路安全方面應該做的具體措施。
首先我們要對網路平台的各個方面進行規范,現在有很多平台關於自己的明文規定有著很大的缺陷,這也是我們能夠發現的。就如最近所爆紅的一個因為網路短視頻侵權的行為,就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對於以後大家在上網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遵守網路規范行為的明文規定,同時網路平台也要加大對明文規定的修改以及在網路生活當中對大家行為的一個監測。只有從多方面的角度來限制每一個上網人士的各種行為,才能夠保證大家在運行網路的過程當中沒有完全隱患,從而保證的未成年人的上網安全。相信我們在這一方面做到完美的話,肯定能很大程度上杜絕未成年人網路被騙。
⑷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問題備受關注!短視頻時代如何加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問題備受關注!短視頻時代之下應該如何加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呢?現在我們的時代其實是一個大數據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我們可以發現,現在其實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獲取我們的信息。
我們使用視頻軟體需要登錄信息、我們網購需要登錄信息、我們在線上進行交友也需要信息。所以說保護好個人信息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的未成年人其實很小就能夠使用電子產品,能夠使用網路平台了,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使用網路確實是能夠讓我們的未成年人增長見識,擴大知識面,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會暴露一些問題。
⑸ 未成年為什麼增加網路保護
法律分析:伴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孩子們在盡情遨遊互聯網海洋的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網路安全風險。網路沉迷、網路欺凌、網路色情等問題頻發,讓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極大的威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六十四條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強未成年人網路素養宣傳教育,培養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網路素養,增強未成年人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路的意識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網路空間的合法權益。
第六十五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內容的創作與傳播,鼓勵和支持專門以未成年人為服務對象、適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點的網路技術、產品、服務的研發、生產和使用。
⑹ 請你簡要評析學校社會加強對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的必要性
摘要 近年來,黨和政府對未成年人網路保護高度重視,針對網路時代加強互聯網和虛擬社會的監管和治理,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政策法規。
⑺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法
法律分析:中央網信辦「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網路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正式啟動。行動聚焦7類網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突出問題,提出了禁止和規范要求。如輿論和公眾都非常關注的網路直播、短視頻涉未成年人問題,整治辦法就明確要求,嚴禁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鏡直播,嚴肅查處炒作「網紅兒童」行為。而針對近年來網路出現的色情、暴力、拜金、炫富等方面的行為,整治辦法同樣提出了一系列禁止、限制、防止以及清理要求,避免這些不健康行為對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對會給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的兒童不良動漫動畫作品問題、論壇社區、群圈等環節存在危害因素問題、網路「飯圈」亂象問題、少數平台的軟色情表情包問題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四條 保護未成年人,應當堅持最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原則。處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項,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給予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
(三)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
(四)適應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五)聽取未成年人的意見;
(六)保護與教育相結合。
第五條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學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勞動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培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抵制資本主義、封建主義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蝕,引導未成年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⑻ 通過開設加強兒童網路安全意識的課堂提高未成年人的網路安全保護意識修改病句
未成年人和兒童是包含關系,所以句子前面的兒童針對人群范圍比未成年人窄,應將前面兒童修改為未成年人,通過開設加強未成年人網路安全意識的課堂提高未成年人的網路安全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