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引導青少年正確對待網路
1、學校應該開設網路課程,教導青少年正確上網。給學生講清上網的利弊,老師傳授網路基礎知識,引發青少年對電腦知識的渴求。
2、家長應該積極引導,不要總是勸阻。合理安排青少年的上網時間,偶爾玩些游戲也是可以的 ,勞逸結合有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3、有關部門應向家長和學生推薦好的優秀的兒童網站,讓他們在文明網站上汲取健康的營養。
㈡ 如何正確對待上網成癮的青少年
如何對待青少年網路成癮呢
首先,作為家長和老師要有防範意識,要多和孩子溝通,了解上網的情況,平時留心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以及學習情況.有些家長和老師由於不了解網路,對孩子上網聽之任之,等孩子出了問題甚至不能及時覺察.父母要想更好地監控孩子的上網行為,應當對網路有所了解,最好是自己上網,與孩子討論,說不定孩子會帶你在網上遨遊.作為家長要把電腦放在你能看見的地方,不要放在孩子的卧室,最好把它放在客廳里,這樣更便於監控.
其次,對青少年上網可以提出必要的約束條件.不要讓孩子去條件差,管理不規范的網吧上網,如果有條件,最好買台電腦,讓孩子在家上網並對他們實行公開上網,限時上網,還可以嘗試安裝綠色網吧,限制孩子上網的時間和所瀏覽的網業.並有目的培養自我的監控能力和良好的上網習慣.
第三,提高青少年的現實交流溝通能力,重塑自信是擺脫"上網成癮"的根本.加強對青少年人際關系的引導,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其他活動,多與人交往,注意與親友,同學的關系;多創造人際交流的機會,讓他們把壓抑的情緒通過正常的人際交流宣洩出來,讓其體驗到現實人際交往的成功,從而幫助他們重建自信.
第四,有目的地收集一些健康向上的青少年網站的網址,推薦給孩子,減少孩子上網的盲目性.同時家長和老師平時對孩子進行正確的道德觀念的培養,讓他們明辨是非,提高自覺抵禦網上不良信息的能力.
第五,對於在網路中已經迷路的青少年,我們應當理解他們,用心去感受他們,幫助排解心理困擾,想方設法轉移他們對網路的依戀,充實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和娛樂,如打球,做游戲,鍛煉,郊遊等.同時不要壓抑青少年上網的慾望,要使他們有正確的上網態度,在現實中一樣能敞開心扉.另外要注意尊重他們的個性,這些青少年大多都聰明,好學,個性強而又任性,如果採取嚴禁方式,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加重逆反心理,甚至釀成離家出走的悲劇.對於重症成癮者可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採用認知行為療法或脫敏療法,並配合葯物調整等,以改善大腦功能和心理狀態,幫助青少年建立積極的心理防禦機制,使他們的身心獲得解脫.另外要注意尊重他們的個性,這些青少年大多都聰明,好學,個性強而又任性,他們渴望的是坦城,理解和尊重,有些家長採取嚴禁方式,不僅與事無補,反而加重逆反心理,甚至釀成離家出走的悲劇.對於重症成癮者可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採用認知行為療法或脫敏療法,並配合葯物調整等,以改善大腦功能和心理狀態,幫助青少年建立積極的心理防禦機制,使他們的身心獲得解脫.
㈢ 青少年網路成癮原因及對策
近年來,未成年人因沉迷網游、不良直播傷害身心健康,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根據統計,在我國8億多網民中,19歲以下網民佔比20.9%,且首次觸網時間持續走低。加快推動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已成為全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
上網成癮的原因。首先是好奇心。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生理急劇變化發展的躁動煩亂時期,獨立性、好奇心日益增強,而辨別是非能力相對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事物的影響,改變原有的學習和生活的方向和秩序。其次是心理不成熟,學習壓力和人際關系等原因,導致青少年處於一種心理的苦惱期,上網聊天、交友、「網戀」,成為得以宣洩和求得理解的方式。最後是青少年的心理自控能力較差,一旦上網成癮,則很難戒掉。
青少年要端正上網的目的,將網路視為學習的平台。上網是為了學習知識,了解世界最新信息與科技動態,擴大視野,增進交流,拓展受教育的空間,而不是用於打電子游戲、聊天等活動,這樣就能趨利避害。要加強道德品質修養,增強自控能力。對於正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學生來說,自控能力不強,好奇心又很強,容易被誘惑。所以,青少年要加強意志力的培養,增強自控能力,堅決抵制網路不良信息的誘惑,以學業為主。要加強自身修養,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要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上網成癮的危害,讓他們遠離不健康又危害身心的網路游戲和網吧;不瀏覽不健康的網站或網頁,不要讓那些不健康的東西玷污了學生純潔的心靈。要嚴格控制上網時間,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青少年要學會嚴格控制上網時間,不要因為上網時間過長而影響學習,更不能逃學、輟學而去泡「網吧」,要把有限的時間盡量都用在學習上,努力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棟梁之才。
㈣ 青少年網路成癮的對策
首先,引導上網動機,培養健康上網的認知態度。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和避免痛苦的天性,特別是對於身心發展不平衡的青少年。在這方面,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三位一體」應加強對青少年自我意識的引導,解決他們在建立自我認同過程中的危機。
第二,加強自我監管,提高減少有害互聯網使用的效能感。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和成長的時期,自我控制、自我意識等方面都比較薄弱,還沒有完全固定下來,可塑性很強。因此,對網路成癮者的治療應首先從培養他們的自我意識入手,有意識地鍛煉和提高青少年自我控制的意志品質,增強他們的自我管理意識和應對現實生活的能力,增強他們自覺抵制網路使用的負面影響的能力,建立自己的發展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學習和生活計劃,認清他們的實際需求和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合理安排時間,在有限的范圍內上網。
第三,增強心理壓力能力,構建人際關系良性互動的社會支持系統。年輕人充滿了充滿活力的身心發展的情感幻想。他們期待人際關懷。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培養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培養人際興趣的真實感受,組織更多有益的社會或集體活動,使他們在思想、情感、體質等方面得到實踐鍛煉,促進他們的情感活躍、清醒、豐富,不再局限於「網」的觀念。
㈤ 青少年網路成癮有加劇趨勢,如何防沉迷
隨著科技的發展,青少年越來越多的接觸到網路,以至於很多青少年形成了網癮,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都有很大影響,我認為有以下方法來防止孩子沉迷網路。
最後,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引導,其次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給他們有希望,讓他們有自己的理想,抱負。從平常做起,經常告知孩子哪些不良行為不應該做,哪些值得做,或者培養孩子有意義的愛好,使其轉移注意力。我認為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徹底遠離網路,只有狠心,才能從根源上杜絕!游戲只是一種癮,而且是短暫的癮,也是可以完全戒除的,只要孩子1個月左右不玩網路游戲,就慢慢淡忘游戲的癮,再加上教育游戲對孩子人生發展的危害,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孩子才可以健康成長!
㈥ 青少年網癮原因及對策
1、學生缺乏緩解壓力的方法。孩子承擔著現實的壓力,社會對求助者提出來更多更高的要求,升學、就業、家長期望、榜樣等都給他帶來很大壓力,危機意識、生存意識明顯增強。但社會、家長和學校都不能幫助他調整心態,有效緩解和釋放種種壓力,他就會通過網路逃避問題、轉移壓力。2、孩子和家長溝通不暢。求助者與父母的溝通不順暢。社會在不斷的發生逐漸變化,思維活躍的求助者了解最新的互聯網知識技術,其家長的網路知識和技術素養卻不高,使家長的權威受到極大的挑戰,阻礙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心理溝通和情感交流,導致他通過網路尋求情感支持。3、孩子在游戲中釋放現實中壓抑的攻擊性。孩子通過游戲,釋放了很多對於比如說社會的一些不滿,這種不滿包括了對家庭,對學校這種。因為大多數父母都缺乏相關的知識和方法,因此,當靠自身能力沒辦法去幫助孩子做調整時,建議盡快尋求相關心理機構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