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awa網路安全

awa網路安全

發布時間:2022-07-07 18:42:31

A. 網路安全的含義

在一網站上找的``不知道對不對:

一、網路安全的含義
1、網路安全從其本質上來講就是網路上的信息安全。從廣義來說,凡是涉及到網路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可控性的相關技術和理論,都是網路安全所要研究的領域。
2、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漏,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3、運行系統安全是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
4、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蹤、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5、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是指信息傳播後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
6、網路上信息內容安全是指狹義的「信息安全」。它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

B. 網路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C. 網路安全都包括什麼

計算機網路安全(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簡稱網路安全)是指利用網路管理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網路環境中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網路服務可用性和可審查性受到保護。保證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資源得到完整、准確、連續運行和服務不受到干擾破壞和非授權使用。網路的安全問題實際上包括網路的系統安全和信息安全,而保護網路的信息安全是網路安全的最終目標和關鍵,因此,網路安全的實質是網路的信息安全。
網路安全的技術特徵: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認性。其中: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保證信息安全,最根本的就是保證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徵發揮作用。因此,網路信息安全5個特徵也反映了網路安全的基本屬性、要素與技術方面的重要特徵。
網路安全研究目標:在計算機和通信領域的信息傳輸、存儲與處理的整個過程中,提供物理上、邏輯上的防護、監控、反應恢復和對抗的能力,以保護網路信息資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和抗抵賴性。網路安全的最終目標是保障網路上的信息安全。
解決網路安全問題需要安全技術、管理、法制、教育並舉,從安全技術方面解決信息網路安全問題是最基本的方法。
這些是網路課本上的知識。

D. 什麼是網路安全

什麼是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指通過採用各種技術和管理措施,使網路系統正常運行,從而確保網路數據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網路安全的具體含義會隨著「角度」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從用戶(個人、企業等)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涉及個人隱私或商業利益的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保護。

二、網路安全的主要特性

網路安全應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徵:

1、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2、完整性: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3、可用性: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網路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4、可控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5、可審查性:出現的安全問題時提供依據與手段。

E. 什麼是網路安全

網路工程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計算機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2012年,網路工程專業正式出現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 [1-2] 。
網路工程專業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培養滿足創新型國家發展需要、基礎知識厚實、工程實踐能力強、有組織能力和國際視野的計算機通信與網路領域創新型人才,堅持「基礎厚、口徑寬、能力強、素質高、復合型」的人才培養觀,培養掌握工科公共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的基本理論、工程技術原理和方法;具備從事計算機網路研究、網路工程規劃設計及實施、網路系統管理與維護、網路系統安全保障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

F. 網路安全是什麼

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如果某個系統不向外界提供任何服務(斷開),外界是不可能構成安全威脅的。但是,企業接入國際互連網路,提供網上商店和電子商務等服務,等於將一個內部封閉的網路建成了一個開放的網路環境,各種安全包括系統級的安全問題也隨之產生。

(6)awa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的解決方案:

1、全面規劃網路平台的安全策略、制定網路安全的管理措施、使用防火牆。盡可能記錄網路上的一切活動、注意對網路設備的物理保護、檢驗網路平台系統的脆弱性、建立可靠的識別和鑒別機制。

2、保護應用安全,主要是針對特定應用(如Web伺服器、網路支付專用軟體系統)所建立的安全防護措施,它獨立於網路的任何其他安全防護措施。

3、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大雲自由傳翰的信息失控。

G. 網路安全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網路安全包含網路設備安全、網路信息安全、網路軟體安全。

【網路安全】(Network Security)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審查性的特性。從用戶的角度,他們希望涉及到個人和商業的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保護,避免其他人或對手利用竊聽、冒充、篡改、抵賴等手段對自己的利益和隱私造成損害和侵犯。從網路運營商和管理者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對本地網路信息的訪問、讀寫等操作受到保護和控制,避免出現病毒、非法存取、拒絕服務和網路資源的非法佔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脅,制止和防禦網路「黑客」的攻擊。

想了解更多關於網路安全的知識,可以關注達內教育。達內教育是中國首家上市職業教育公司,它的IT類課程穿插大廠真實項目講解並由經驗豐富的實戰講師授課,它獨創的TTS8.0教學系統,包含多種班型,任你選擇。達內教育採用理論知識+學習思維+實戰操作的閉環形學習方式,1v1督學的跟蹤式學習。對於想轉行IT行業的人士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H. 網路安全是什麼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網路安全在2020年4月2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共12個部門聯合發布《網路安全審查辦法》,於2020年6月1日起實施。
網路安全,通常指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實際上也可以指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安全。計算機通信網路是將若乾颱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及傳輸媒體互連起來,在通信軟體的支持下,實現計算機間的信息傳輸與交換的系統。而計算機網路是指以共享資源為目的,利用通信手段把地域上相對分散的若干獨立的計算機系統、終端設備和數據設備連接起來,並在協議的控制下進行數據交換的系統。計算機網路的根本目的在於資源共享,通信網路是實現網路資源共享的途徑,因此,計算機網路是安全的,相應的計算機通信網路也必須是安全的,應該能為網路用戶實現信息交換與資源共享。下文中,網路安全既指計算機網路安全,又指計算機通信網路安全。[3]
網路安全的基本含義:客觀上不存在威脅,主觀上不存在恐懼。即客體不擔心其正常狀態受到影響。可以把網路安全定義為:一個網路系統不受任何威脅與侵害,能正常地實現資源共享功能。要使網路能正常地實現資源共享功能,首先要保證網路的硬體、軟體能正常運行,然後要保證數據信息交換的安全。從前面兩節可以看到,由於資源共享的濫用,導致了網路的安全問題。因此網路安全的技術途徑就是要實行有限制的共享。

I. ATM在通信網中的應用論文

WATM接入技術在軍事通信網中的應用研究賈武傑 【摘要】:戰術通信技術目前正向數字化、智能化和多媒體通信發展,特別是WATM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將為地面機動式戰術C~3I系統提供良好的高帶寬、寬頻譜、多媒體、保密、安全、移動中通信和無縫連接的通信網路。 WATM接入技術引入軍事通信網系統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北約國家目前正在研究的POST—2000戰術指揮通信網正是採用WATM的典範,已經獲得成功。論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現有成熟的WATM技術和蜂窩移動網技術建立一種先進的無線接入戰術指揮控制網路,滿足現代戰爭指揮機構之間,武器系統之間甚至指揮機構和單兵之間,高數據率,抗干擾,不間斷的數據傳輸,確保軍隊在整個戰役期間保持制信息權和指揮順暢。論文較全面論述了軍事通信網的重要性及發展現狀和趨勢。詳細闡述了無線ATM接入技術理論。主要包括軍事通信網系統介紹,無線接入技術、ATM技術及其傳輸、無線ATM的分層模型、傳輸協議及網路結構等。並對外軍的無線ATM實例進行介紹和分析。最後給出了無線ATM接入技術在我軍指揮通信網運用的模型。 【關鍵詞】:軍事通信網 ATM技術 無線接入 WATM 多址技術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E96
【DOI】:CNKI:CDMD:2.2005.118113
【目錄】: 1 緒論8-131.1 現代軍事通信網8-91.1.1 軍事通信網的特點和作用81.1.2 高技術戰爭對軍事通信網的要求8-91.2 無線ATM接入技術9-111.2.1 ATM技術91.2.2 無線接入技術9-101.2.3 無線ATM接入核心技術101.2.4 無線ATM在軍事通信網的技術優勢:10-111.3 國內外研究狀況11-121.3.1 國內外對無線ATM的研究狀況111.3.2 WATM在軍事通信網中得應用11-121.4 論文內容概述12-132 ATM技術及其工作原理13-232.1 ATM的重要概念13-152.1.1 ATM的含義132.1.2 ATM的介面標准132.1.3 ATM的服務類別13-142.1.4 ATM服務的5個種類14-152.2 ATM的協議模型15-182.2.1 ATM的協議參考模型152.2.2 物理層PHY15-162.2.3 ATM層16-172.2.4 ATM適配層AAL17-182.3 ATM的信元結構18-202.3.1 ATM信元18-192.3.2 ATM信元首部各主要欄位作用19-202.4 ATM的工作原理20-222.4.1 ATM適配層邏輯連接的含義202.4.2 邏輯連接建立和釋放過程20-212.4.3 VCI和VPI的轉換21-222.5 小結22-233 無線接入技術23-353.1 接入網技術分類23-243.1.1 有線接入網技術23-243.1.2 無線接入技術243.2 寬頻無線接入24-263.2.1 寬頻無線接入技術發展趨勢253.2.2 寬頻無線接入系統組成253.2.3 幾種成熟無線寬頻接入系統25-263.3 無線區域網技術WLAN26-283.3.1 WLAN的基本特點和系統組成26-273.3.2 WLAN的技術標准IEEE802.11273.3.3 WLAN的拓撲結構及組網方式27-283.3.4 WLAN技術的發展前景283.4 本地多點分布業務LMDS28-343.4.1 IEEE802.16標准對LMDS的定義28-303.4.2 LMDS的基本特點和系統組成30-323.4.3 LMDS的MAC層32-333.4.4 典型LMDS的應用33-343.5 小結34-354 無線ATM技術35-484.1 無線ATM的概念35-374.1.1 無線ATM的系統特點及發展35-364.1.2 無線ATM與常規ATM的比較36-374.2 無線ATM原理37-404.2.1 無線ATM關鍵技術37-394.2.2 無線ATM主要解決兩個問題394.2.3 無線ATM信元及其傳輸39-404.3 無線ATM協議40-444.3.1 無線ATM物理層(PHY)40-414.3.2 無線ATM介質接入控制(MAC)層41-434.3.3 無線ATM數據鏈路控制(DLC)層434.3.4 無線ATM無線控制層43-444.4 無線ATM協議擴展44-454.4.1 切換控制444.4.2 位置管理44-454.5 WATM網路結構與協議參考模型45-474.5.1 蜂窩式WATM結構454.5.2 分布式WATM網路結構45-464.5.3 WATM網路參考模型464.5.4 WATM網路的差錯控制46-474.6 小結47-485 無線ATM在軍事通信網中應用48-635.1 國外WATM技術在軍事通信網的應用介紹48-515.1.1 北約Post-2000戰術通信系統495.1.2 Post-2000戰術通信系統的體系結構49-505.1.3 Post-2000戰術通信系統的傳輸方式及交換機制50-515.2 WATM技術在軍事通信網的應用設計51-605.2.1 戰術通信的特點及軍事WATM設計原則和策略51-525.2.2 軍事WATM協議結構52-545.2.3 媒體接入控制MAC和數據鏈路控制DLC54-565.2.4 越區切換控制56-575.2.5 位置管理和路由選擇57-585.2.6 WATM技術在軍事通信上的應用網路協議結構58-605.3 WATM軍事通信網路性能分析60-625.3.1 WATM軍事通信網的設計特點60-615.3.2 WATM軍事通信網的性能分析615.3.3 WATM軍事通信網的改進方向61-625.4 小結62-63結束語63-64致謝64-65參考文獻65-66 具體內容是要購買的 附加: 無線ATM 在軍事通信中的應用 [定義]
通信發展的兩大熱點是寬頻網和無線通信。ATM是基於光纖傳輸的B-ISDN寬頻網的傳遞標准,主要用於提供多媒體服務和廣泛的信息接入。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和人們對便攜性的要求與日俱增,希望有線的ATM網路能將服務擴展到無線移動終端上,這即是要求實現無限ATM的初衷。
實現無線ATM大致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實現移動ATM,即利用現有的ATM技術將移動終端連到ATM基幹網,其主要任務是使現有的ATM網路支持終端移動性,擴展ATM的概念和各種技術指標,使其支持對移動終端的呼叫接納、路由選擇、呼叫控制等。第二階段是實現無線ATM,重點是改進信道質量(提高傳輸速率、將第誤碼率)、為大量用戶提供高速無線多媒體應用。

[相關技術]ATM技術;無線通信技術;接入網技術[技術難點]
由於ATM網和無線通信網在開始研究時根據的傳輸媒體和面對的業務截然不同,所以將兩者綜合在一起時,必然會帶來一些新問題。例如,當用戶自由漫遊時,如何選取路由,以及如何保證用戶所要求的服務質量(QOS)。另外,選取怎樣的傳輸協議,如何克服無線信道傳輸質量差等問題也一並提出來。以下將介紹幾種面臨的技術難點:
1、用戶的移動性以及越區切換
現有的ATM協議並不支持用戶的移動性,它建立的虛連接一直持續到用戶呼叫結束。而用戶在通信過程中發生越區切換要求時,用戶路由要求調整的問題表現的特別明顯。 現在已有了一些越區切換策略,但無線信道的帶寬極其有限,信道應如何分配才能保證用戶的呼損較小,這在無線ATM中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2、ATM信元的亂序問題
在無線ATM中,用戶在移動的過程中用戶的路由可能發生變化,所以可能會發生亂序問題。
3、無線接入問題
現有的ATM曾將全部或部分的被無線邏輯鏈路控制層、介質訪問控制層所替代。由於現有的ATM技術是基於低誤碼率、高帶寬的傳輸信道,而無線信道的誤碼率非常大,在無線信道上,要在保證業務質量的前提下傳輸用戶數據要比在有線鏈路上困難的多。
4、用戶要求的服務質量
服務質量是ATM的主要優點之一,由於無線信道的特點(高誤碼率、帶寬有限、隨時間變化的物理特性等)和有線信道差別很大,有些和ATM基於的假設條件甚至截然相反,因此現有ATM協議中有關服務質量的定義顯然在無線環境中不一定適用。
總之,由無線通信環境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將是實現無線ATM的難點。目前國外諸多科研機構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究,一些實驗網也相繼開通。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必將解決。
[國外概況] 現代通信正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飛速發展,一個是面向全球范圍日益增長的寬頻通信;另一個是基於蜂窩小區結構的無線通信。他們主要用來傳輸話音業務以及低速率的數據業務。ATM技術是國際上公認的實現寬頻網的目標模式,其主要優點之一是保證業務的服務質量(QOS)和面向連接的特性,能夠靈活的支持現有的和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業務,為實現寬頻實時的多媒體業務奠定了基礎。特別是隨著一些商用ATM網的開通,人們對寬頻多媒體通信的興趣越來越大。隨著Internet網的開通,人們對多媒體通信的需求日益迫切起來。另外,近年來,移動通信業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這主要是由於它使人們擺脫了傳統通信方式的束縛,使人們可以在通信的過程中自由移動,大大方便了用戶,從而也使得無線通信特別是蜂窩移動通信在進一、二十年來成為世界電信市場的一大主力。衛星通信的發展以及攜帶型計算機的普遍使用,更激發了人們對移動數據通信的濃厚興趣。
目前,寬頻通信和移動通信還是沿著各自的方向發展著,但攜帶型計算機和移動通信的重要性日益顯示出來,這也促使著將無線接入技術引入ATM網,以實現無線通信網和ATM網的結合。因此就出現了無線ATM技術。
目前在通信領域,無線ATM作為剛剛興起的技術已成為關注的焦點."ATM論壇"已於1996年6月成立了無線ATM工作小組,負責無線ATM的標准化及系統規劃工作。同時,國際上眾多科研機構和院校也組織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從不同的角度,按照各種計劃分步的進行研究。雖然無線ATM的發展還都處於試驗階段,但已成為通信領域中的一個新的焦點。以下簡述世界各國研究無線ATM的情況。
美國AT&T的Bell實驗室提出了BAHAMA方案,即一個寬頻特定無線ATM區域網。網路的組成部分叫做移動基站,ATM的打包和拆包在移動單元進行。為了用這種最簡單的方式支持移動性,定義了一種新的虛通道標識符及虛呼叫標識符概念以支持目的地址的選路。最近,Bell實驗室和Sun公司共同提出了一個新的BAHAMA方案,稱之為移動信息基礎(MII),得到了美國國家標准和技術協會的支持。
美國普林斯頓的NEC C&C研究實驗室描述的"無線ATMnet"系統是個人通信網的ATM網路,它建議用ATM信元延遲技術作為下一代無線傳輸結構的基礎.無線ATM協議堆包括無線數據鏈路層和多址接入層,切換功能在數據鏈路層上完成.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Acampora和Naghshineh提出一種虛樹結構處理具有ATM傳輸技術的無線蜂窩接入網中的拓撲問題,支持信元間的高速切換.
另外,Pure大學以ATM交換機為基礎建立的Internet無線校園網已經通過試驗,並獲得了初步成功。
加拿大通信研究協會贊助了一項由三個研究所和七所大學合作研究的項目:在20-60GHz范圍內的160Mbps無線高速接入系統。他們開發前沿的毫米波技術和表面聲波技術,以實現小區半徑約30-50米的蜂窩結構。1996年研究了一個運行速率為40Mbps的實驗系統。
劍橋Olivetti研究室在1994年建立了一個試驗性無線ATM區域網,運行速率為10Mbps,使用2.45GHz的無線QPSK和運行速率為100Mbps低端ATM交換,並且有一個不能頻率重用的微微蜂窩結構。微微小區的半徑約10米。多址接入層採用具有指數退讓的分槽ALOHA技術,用Xilinx可重編程的門矩陣來實現。
歐盟也在支持無線ATM的研究工作,在用戶駐地網中有面向無線ATM的兩個具體計劃,他們是無線ATM網路示範系統(Magic WAND)和HEDIAN無線寬頻CPN/LAN計劃,用於專業的住宅多媒體應用。這兩個計劃的目的是將ATM擴展到移動終端。MagicWAND的目標是開發17GHz頻段速率約20Mbps的無線介面;而HEDIAN是開發60GHz頻段的155Mbps的無線介面。德國、瑞士、瑞典及義大利等國也都投入巨資開發無線ATM技術。
瑞典聯邦工學院牽頭組織瑞典各企業、院校聯合進行的計劃也是實現無線ATM的實驗系統。
日本NTT無線系統實驗室的ATM無線接入(AWA),它集中用於專用區域網、廣域網和公用環境的超高頻ATM網。此外,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ATM技術進行研究。
總之,對無線ATM的研究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然而標准這部分最重要的工作卻沒有做,各商業公司的主要目標是採用符合標準的系統。1995年10月是無線ATM的一個最大里程碑,當時無線ATM的主體被提交給兩個不同的標准化論壇,它們是ETSI RES10和ATM論壇。
總體來看,實現無線ATM目前有兩種方案:一是應用TCP/IP協議疊加在無線ATM層上,以提供綜合Internet業務;二是引入無線ATM介面,使無線用戶可以像有線用戶一樣接入ATM網。
以上所述世界各國研究無線ATM的情況已經清楚的表明:隨著攜帶型電腦的普及和性能的提高、區域網的應用和ATM到家需求的增長,無線ATM的應用將成為可能。上述無線ATM的技術方案,可作為無線ATM從研究、開發階段到產品及標准化的發展基礎。寬頻無線技術,如無線ATM,對於網路的多媒體應用有很大的幫助。在無線ATM設計、優化、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關鍵系統的軟體開發、特定無線接入層的高速Modem及介質訪問控制和移動ATM網的切換控制協議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無線ATM系統的組成過程中。無線ATM協議層融進了更多的優化和換算方案。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以及各國研究機構正在進行類似的設計。在ATM論壇中,無線ATM工作小組正全力以赴的推進其標准化工作。無疑,無線ATM對實現信息高速公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影響] 從發展的眼光來看,無線ATM技術無論在國民經濟中還是對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都必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前途不可估量。
在商業和公眾市場上,移動計算和移動通信重要性的增長大大促進了ATM技術和其他無線網技術的發展。近年來蜂窩電話和膝上電腦的快速滲透表明,將移動技術和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是非常重要的。在過去的幾年中的第一代多媒體技術已經可以在膝上型電腦中使用,反映了多媒體在計算機應用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市場的推動下,集ATM技術的寬頻.多媒體、適應性以及移動通信的移動型、靈活性於一身的無線ATM技術必將在國民經濟中發揮巨大作用。
在軍事通信方面,特別是軍事通信更強調機動性、靈活性的今天,無線ATM也將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以美國為例,隨著冷戰的結束,再發生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已經不大,地區性的局部戰爭將成為今後主要的戰爭形式,因此美國的軍事戰略已由過去預先就位戰略向靈活、可部署的聯合特遣部隊(JTF)轉變。美國的軍事通信規劃也就隨之發生了變化。今後美軍的全球通信網將是國防信息系統網(DISN),它由三部分組成,即長途干線部分、基地部分及部署部分。在局部戰爭期間,JTF將利用可部署部分完成其內部通信(陸軍戰場信息傳輸系統-BITS、海軍哥白尼系統、空軍地平線系統、海軍陸戰隊的海龍系統),並通過長途干線部分連至美國本土。DISN正是看中了無線ATM集寬頻多媒體通信與移動通信於一身的特點,將其用作將來部署段的主要通信形式。
由上所述,無線ATM無論在國民經濟還是在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中都將是前途無量的。
參考文獻:
1、孟金全,"無線ATM技術的研究",《數字通信》,1997(3),p.35-36,43
2、薛勇輝等,"國外無線ATM技術的研究及其發展背景",《通訊世界》,1998(2),p.52-54
3、薛勇輝等譯,"無線ATM的前景",《現代電信科技》,1997(6),p.28-30,49
4、宋維謨等譯,"無線ATM網路--體系結構、系統設計和實驗",《外軍電信動態》,1997(4),p.17--24
5、李景峰等,"無線ATM技術簡述",《中興新通信》,1997(5),p.40--43
6、程時端等譯,《非同步傳遞方式》,人民郵電出版社 話說……8同領域研究ATM通信的角度也是8同的………………這差距忒大了……

J. 網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網路安全應包括:企業安全制度、數據安全、傳輸安全、伺服器安全、防火牆安全(硬體或軟體實現、背靠背、DMZ等)、防病毒安全。

閱讀全文

與awa網路安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網路但是wifi搜不到 瀏覽:240
蘋果手機轉賬提示網路出現問題 瀏覽:504
白色強人哪個網路平台播出 瀏覽:47
如何傳遞網路的正能量 瀏覽:560
家裡wifi無網路連接無線燈不亮 瀏覽:934
網路家族哪個最潮 瀏覽:902
面子值多少錢兩個字網路詞 瀏覽:872
基層網路問題如何預防 瀏覽:15
用手機搜網路 瀏覽:342
民生銀行網路金融部包括哪些業務 瀏覽:571
網路帖子的語言有哪些 瀏覽:74
如何使用香港無線網路 瀏覽:289
電腦怎樣啟用網路映射 瀏覽:891
湖科大計算機網路教材是哪本 瀏覽:564
兵團網路安全宣傳 瀏覽:868
龍城網路手機版下載 瀏覽:729
多於300台電腦設置網路 瀏覽:947
左上角顯示網路的是什麼手機 瀏覽:782
網路電視機頂盒盒子哪個好用 瀏覽:172
路由器密碼重設後網路為什麼用不了 瀏覽:74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