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思政課的線上教學如何做更有效
線上教學一定會打折扣;線上教學可以要求孩子在線下做一些具體的事情用來在線上展示,這樣效果會好一些。
2. 論如何提高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
目前,課堂教學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課堂有效性不是很高。如何提高有效性? 一、 教學目標要有效。 1、教學目標要正確。要求我們老師在設計課前一定要熟悉文本,掘內在的思想、意義,正確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目標的設置要恰當。不僅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正確的把握,還要對學生的現狀也有準確的把握,設置的目標不僅要難易適中,還要有切實可行的可操作性。 二、教學策略要有效。 1、教學環節要有效。課堂上環節很多,但每一個環節沒有一個明確的訓練點,也沒有一個要達到的具體的目標,不知道這個環節為何而設。但凡這種沒有明確目的性的環節,一定不能讓它佔取我們的課堂時間。所以,每一節課,我們一定要結合目標抓住一個切入點,由這個切入點展開具體的學習,這樣,既能使課堂簡潔,也能使課堂更有效。 2、問題的設置要有效。這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問題的設置既要有挑戰性,要能夠起到發展學生的思維、想像的目的,但也要難易適中。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蘋果理論:枝頭的蘋果要是讓摘的人感覺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他才會有興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覺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勁跳了,還是連夠都夠不著的話,那那個蘋果再鮮艷,再誘人他也可能不會感興趣了。同樣,如果是一個已經蔫了的甚至是爛掉的蘋果的話,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費一點力氣就可以摘到,但誰會稀罕呢?(2)問題的設置要靈活。有些問題,換一種問法,達到的目的是一樣,但學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樣了。如《世紀寶鼎》一文,你要直接問學生:「世紀寶鼎蘊含著什麼樣的意義呢?」學生會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很空洞,很難回答。但你要是把它換成「在聯合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中國為什麼要送世紀寶鼎給聯合國呢?」這個問題就實在多了,學生就不會覺得有多難了。 3、教師的語言要有效。(1)語言要准確。教學中,教師無論是解說,是引導,是總結,還是下指令,語言都一定要是精準的。如:老師說了,「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那你接下來的就一定要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游戲規則、游戲要求的游戲,而不能說,我隨口說出了「游戲」二字,哄哄學生,激起他們的興趣,可接下來卻是「分組朗讀課文」,這能叫做游戲嗎?如:師在引導學生分析一篇課文中的左右結構的生字時,說「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的」,請問,左右結構的字中,「割」「形」「到」「都」……也是左窄右寬嗎?這不僅是語言的不準確,而且是知識性的錯誤啊。(2)語言要有效。很多老師老覺得課堂上時間總是不夠用,其實老師太多的廢話就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勵學生來說吧,對學生精彩的發言,對學生突出的表現,只需要送上老師或真誠的贊美、或肯定的眼神、或會心的微笑,或者是同學們發自內心的掌聲就足夠了,但要是老師再來一些問答:「同學們,這個同學回答得好不好啊?」「好。」「那想不想表揚他一下呀?」「想。」「那咱們就來表揚表揚他吧。」然後再是學生整整齊齊,拖長聲調的「****你真棒」,這樣,表揚一次學生就浪費掉了多少時間啊!還談何有效呢!再比如,在《三個兒子》一文中,有「跟頭」一詞,師就忍不住拓展開了:「你們會翻跟頭嗎?」學生興致來了,紛紛嚷著想要展示自己翻跟頭的本領呢。師再接著說道:「是啊,尤其是一走到那些草坪上,我們呀,就忍不住去翻上幾個跟頭,老師小時候也很喜歡翻跟頭的。」這時,課堂氣氛好像是聽熱鬧的,但仔細一想,這與教學目標的達成有一點幫助嗎?如果沒有,我們說它幹嘛呢!我想,我們老師,應該在「有效課堂」上下下功夫了
3. 如何對學生進行網路思想政治教育
二十一世紀是電子信息化時代,所以網路成為了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進行交流和溝通的主要工具,並且運用網路最多的人群就是青少年,其中青少年中的大部分人是大學生。與此同時,現在很多大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都是使用信息化教學或者多媒體教學,這就導致了學生們必須對網路有所了解。網路世界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包含的東西很廣泛其中包括對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有幫助的方面,也有對這些學生產生不良影響的方面。因此學校在進行網路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以免有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誤入歧途。
一、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運用網路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大學生不能夠將不良信息分辨出來,從而受到不良信息的錯誤誘導作出對自身和社會有害的事情。
網路對於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予這些學生很多方便的同時,也對這些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很多不良影響。其中它的優點是既能夠為我們的學習開拓思維、擴展思維,也能夠使我們的生活圈子擴展到世界各地、便於我們隨時隨地的進行溝通、交流。同時網路具有這些優點的同時也暴露了相應的缺點,因為大學生對於各種食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很強,所以他們有些不良網站或者信息不能夠及時的區分,從而受到了一定的不良影響,阻礙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其中一些反社會信息和有關黃、賭、毒的信息普遍存在於網路之中,這些網路信息對於現在好奇心超強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誘惑。雖然有些同學從來不進不良網站,但是部分非法信息和合法信息、真實信息和虛假信息混合在一起,讓學生很難分辨哪些網站沒有非法信息。還有就是網站上對於新聞或者國家事件進行評論的過程中,出現很多謠言或者虛假消息,這樣就會使得部分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作出錯誤決策。為了確保學生能夠通過網路學習健康、有用的知識,我們的學校或者相關的教育機構必須對於大學生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將網路環境健康化,讓學生能夠在積極、健康的網路上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2.部分學校對於大學生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有完整的教學制度。
大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8歲以上,學校認為學生對於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已經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所以對於他們對於網路的使用情況沒有指定相應的嚴格制度和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在網路中得到的負面或者不良影響不能夠被學校和老師及時的了解到,因此學校不能及時的採取措施進行防治和正確引導。最終導致經常上網的學生受到網路不良信息的影響,嚴重阻礙了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健康成長。
3.大學生上網過度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學生上網的頻率越來越高、時間也越來越長,這樣就使得這些學生上網過度。長時間坐著上網減少了學生的鍛煉時間,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各種疾病的發病率,比如:脊椎出現問題或者長時間上網導致視力下降等等各種問題。過度上網還可能使得學生的思維變得遲鈍,生物鍾紊亂並且對於外界事物會有排斥情緒。由於上網時間過長之後,學生就會沉迷於虛擬世界、逃離現實的生活和人們的交往。大學生無論是沉迷於網路游戲還是網上聊天之後,就會喪失自製力和意志力,變得頹廢不堪,經常出現翹課去網吧的情況,甚至有些同學為了去上網而不惜違反學校紀律。通過大學生不能正確使用網路進行學習和生活的後果來看,他們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課業學習都會受到很重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以後的工作和家人的生活。所以為了能夠凈化網路環境,最大程度的減少網路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和作用,我們需要開展正式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以後大學生能夠健康上網、快樂上網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採取相應的措施對大學生上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
1.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健康上網的知識。
學校的選修課中適當的增添一些有關於健康上網的知識,或者通過開展各種知識講座宣傳怎樣健康上網的方法,也可以通過教授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同時滲透一些健康上網的常識。
2.建立相應的網路監督隊伍。
在運用先進的網路技術或者軟體對學校的網路信息系統進行相應的監督和控制,主要是對於學生們的一些公共言論或者發帖進行監控,如果發現相關的違反國家法律或者學校紀律的言語或者行為,要及時地進行制止或者批評。
3.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於他們的學習和成長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並且他們的心理是否健康是決定他們是否能夠健康上網的一個主要因素。假如大學生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進行學習和生活,即便擁有了很好的專業知識或者技能,他們也不能夠報效祖國、回報社會,甚至會作出危害社會的行為。所以應該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需要結合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學校應該對應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特徵來制定相應的教育體系,使得大學生通過正式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之後能夠在健康成長的道路上創造自己的一片天地。
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它的廣泛應用也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尤其是對於還沒有邁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網路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尤為重要了。在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每個階段,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需要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不同的成長階段對應不同的心理、觀點以及做法,從而對於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應該隨著年齡段的不同來改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內容。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社會的發展和國家對學生的要求來進行教育,不僅能夠保持學生的政治思想積極、健康,也能夠確保學生思想與時俱進。
4. 好的思政課課程與教材應該包含哪些要素
我覺得一門好的思政課要包含以下元素:
1、思政課大綱中要求的重點學習目標與內容。
這是思政課的根。不能貪求花里胡哨,吸引人眼球,而捨本逐末,喪失思政課最本真的意義。
2、在每堂課清晰的重點內容之上,要注意融入時代元素。
雖然我們的教材中,對每一知識點的梳理是不變的,歷史也不容改變,但日新月異的是我們身處的時代,這就要求教師能結合當前社會中的熱點問題,把書中知識講活講通講到生活中去。
3、把握學生思想認識動態,摸清學生生活最關心最迷茫的問題,使講課內容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希望能通過思政課的教育,幫助學生牢固樹立好個人的理想信念,引導他們能夠保持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永遠努力奮斗,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5. 淺談如何上好思政課
認真備課。教師要想上好思政課,必須要認真備課。有句話叫天道酬勤,作為教師要想上好思政課,就必須要認真備課,因為假如你不認真備課的話,你的課堂內容就會很欠缺,也會很死板,內容欠缺,內容死板的課堂,估計很難贏得學生們的芳心,學生們不配合你,那你肯定就很難上好思政課了。
2
/3
投其所好。教師要想上好思政課,必須要投其所好。所謂的投其所好,就是要根據學生們的愛好去上課,作為思政課教師,你要想上好思政課,你就要認真的了解你的學生們喜歡什麼樣的課堂,他們喜歡活躍點的,還是理論點的,把學生們的愛好摸清楚,根據學生們的愛好去備課,相信會贏得學生們的喜歡,當然也就很容易上好了。
3
/3
巧用方法。教師要想上好思政課,必須要巧用方法。要想上好思政課,不是一句話的事,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的,作為老師要想上好思政課,必須要用合適的方法才行,因為思政課本就是一門很抽象和枯燥的課程,上這門課,假如你的方法沒用對,學生們也就會很反感,甚至根本就不會買你的賬,就更別說上好課了。
學生如何上好思政課?
1
/3
對思政課感興趣。學生要想上好思政課,必須要對思政課感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很有道理的,只有你有了興趣,你才能上好這門課,因為你感興趣,你才願意花心思和功夫去學習,不然的話,你都不喜歡,肯定從心底里也會很排斥這門課了。
2
/3
跟隨老師的節奏。學生要想上好思政課,必須要對思政課感興趣,在課堂上,老師講什麼,你要跟得上,作為學生一定要跟老師在一個節奏上,假如你不能跟上老師的進度,你是很難上好這門課的,因為當你在課堂上走神了,你也就會錯過老師講的重點, 等你回過神來,老師的知識點都講完了,你也就完美的錯過了重點了。
3
/3
不能死記硬背。學生要想上好思政課,絕不能死記硬背。思政課是一門文科,確實需要記憶,但是死記硬背行不行,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死記硬背,只會讓你學得很痛苦,記住了前面的,又忘記了後面的,這是常有的事,只有學會理解,再加以記憶,你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如何上好思政課
政治課的內容原本比較枯燥不能一味的講解知識點,要聯系實際最好是時下最熱的話題,讓同學們感興趣,讓他們發現政治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主動積極參與課堂互動,這樣就達到效果了,但這需要老師備課時多下功夫,多多積累素材。
一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當前校園中的思政課有不少是照本宣科、流於形式,淪為「點名課」「刷分課」,學生不愛聽以老師為中心,照本宣科、灌輸式的教學,難以讓思政課的內容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因此要上好思政課,就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可以探索思政課新的「打開方式」。如老師可以在課堂與學生談人生,讓道理融入生活;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走上講台,在同齡人的對話中實現感情上的共鳴、精神上的共振等等。
7. 高校思政課如何實現高精尖
據報道,關於思政課怎麼「高精尖」?不少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該中心負責人表示,年來,全國很多高校在思政課建設方面重視不夠、投入不足,造成思政課教師總體素質偏低,有些高校甚至會讓完全沒有思政課專業基礎的理工科畢業生教思政課,學校不重視思政課還體現在,當專業課程安排與思政課程有沖突時,思政課程往往被擠占。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心以技術作為突破口,依託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群的綜合優勢,匯聚北京高校、科研機構的資源優勢,立足北京、面向全國,堅持「一平台多應用」建設思路,著力構建一體化服務體系。
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加強自己的思想教育!
8. 如何提高思政課的吸引力和互動性
高校思政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如何進一步增強思政課教學的吸引力和實效性,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高校思政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進一步增強思政課教學的吸引力和實效性,成為思政課教學必須解決的問題。
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
高校思政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不是因為馬克思這個人是什麼「先哲」,或者馬克思主義有什麼神秘的東西,而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被實踐反復證明的科學真理。
這就要求我們在思政課教學中,首先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以科學的眼光看待馬克思主義,以科學的方法傳授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看作是和其他學科一樣的真理體系,靠真理的力量來幫助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其次要引導大學生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原著,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真諦,以真理的力量、理論的邏輯征服大學生,夯實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學以立德、學以修身、學以增智,真正讓大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
以科學的方法指導人
改革開放以來,新現象、新問題、新思潮層出不窮,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它們通過網路技術得以迅速傳播或放大。大學生怎樣鑒別、判斷這些現象、問題和思潮,成為思政課教學面臨的新課題。思政課教學要發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必須以科學的方法指導大學生,主要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
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思政課教師應該指導大學生看本質、看主流、看大局,「莫為浮雲遮望眼」。對於社會陰暗面,一是要敢於承認,不要有意迴避、文過飾非;二是要辯證分析,分析問題產生的社會背景、現實根源,分析問題產生的各種主客觀原因,增強大學生全面、辯證、歷史地分析問題的能力;三是要正確引導,引導大學生棄惡揚善、以德修身,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抵制錯誤思潮的本領,批判假惡丑、弘揚真善美。
以豐富的事實說服人
由於大學生實踐經驗少,閱歷不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感受不深,對思政課教材有些理論理解不透,很容易認為思政課比較抽象和枯燥,時間一長,就會失去對思政課的興趣,從而影響教學效果。面對這一現實,思政課教師就要善於用事實說話,用事實來說服大學生。
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平時要收集、積累大量的案例和數據材料,用歷史上、生活中鮮活的事例、翔實的數據說服青年學生。同時,在大學生中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感知豐富多彩的客觀事實,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就,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
以真摯的情感打動人
首先要求思政課教師對所教內容真學、真懂、真信。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這是以真摯的情感打動人的前提。
以真摯的情感打動人,一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態度誠懇,平易近人;二是要求思政課教師以滿腔熱情投入教學,把全部精力用於教學,真正熱愛思政課教育事業,不為任何誘惑所動、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不為任何困難所懼;三是思政課教師要熱愛學生,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影響和打動學生。思政課教師要做大學生的知心人,各級黨組織和教育主管部門也要做思政課教學的熱心人。
以生動的形式吸引人
到目前為止,無論是思政課的教材還是課堂教學,往往更偏重於理論闡釋、觀點講解,總體上形式比較單一。然而,現實生活豐富多彩,網上內容五顏六色,這些都吸引著青年學生。思政課教學如果長期形式單一,難免缺乏吸引力。所以,除了增強理論的說服力以外,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就成為增強教學實效性的必然選擇。
當前,思政課教學除了建立思政課教學網站以外,還可以開通思政課教學微博、微信,開設師生互動平台等多種形式;思政課教學除了運用課堂講授這一傳統方式以外,還應當鼓勵教師探索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能動性。改變重說教、輕啟發,重灌輸、輕交流的教學方法,探索講授與討論相結合、傳授與啟發相統一的方法,採用互動討論、辯論、座談、視頻、對話、短劇等多種方式,使思政課教學「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