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寧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的內設機構
根據以上職責,公安分局設6個職能科室: 下設組織人事科(協輔警管理科)、宣傳教育科。
組織人事科(協輔警管理科):負責全局的組織建設;負責局機關及下屬各單位的各項人事管理工作;組織開展立功創模活動和評優工作;負責人事檔案、政工文書、統計工作;做好離退休幹部的管理服務工作;負責、指導分局黨建工作,負責分局工會、共青團、婦委會等的日常工作;負責、協調全區公安機關協輔警隊伍建設;組織、指導全區公安機關協輔警統一招聘錄用、教育培訓、考核獎懲等管理工作。
宣傳教育科:負責全局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制訂全區公安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掌握公安隊伍建設情況,研究特點、規律,提出對策;規劃、組織民警的政治教育、學歷教育、崗位培訓、警銜晉升培訓;負責起草隊伍建設文件和會議報告;組織、指導公安文化建設工作;組織、指導全區公安機關對外新聞宣傳、輿論引導、涉警負面輿情處理工作。 指導並組織實施全區信息網路安全保衛工作,負責互聯網信息巡查和網上有害信息處置工作,組織開展網上重點人員管控和情報信息偵察工作;負責上網服務場所、互聯網聯網單位的日常管理和基礎數據採集,專線聯網單位審計系統落實,重點單位的網路安保工作;負責涉網違法犯罪案件偵查和利用網路偵查措施和手段配合其它警種破案追逃等工作;監督、檢查、指導全區基礎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指導、參與信息安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負責全區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技術研究和網警科技項目建設工作。
網路警察大隊下設2個正科級中隊:偵查中隊、基礎中隊。 負責掌握管理全區公安系統情報信息工作情況,開展日常信息警務工作的業務指導和檢查督促,強化對刑事犯罪、重點人員、維穩等各類信息的匯總、梳理、分析、研判,嚴密信息質量監控管理,強化信息應用和網上作戰;負責綜合分析研判全區社會穩定和治安狀況,為全局性戰略決策和階段性工作部署提供參考依據和建議,歸口報送各類情報信息;負責管理使用全區動態監控系統、110、122、119「三台合一」報警系統等,負責處理110、122、119報警電話,對各類突發事件、刑事案件、治安災害事故實施統一指揮,調度各部門、各警種的警力;負責機要管理工作。負責全局「科技強警」和信息化建設項目的總體規劃,逐步推進各類科技和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實施;負責全局明、密電報傳真、有線、無線通信和計算機及其網路的管理和維護工作,確保公安通信指揮暢通;負責對全局各類計算機涉密介質的監管和維護工作;負責對全區新建設的住宅小區、商業中心和商務大樓的安防工程設計前期審核和工程驗收工作;配合相關業務警種做好全區公安科技項目申報、開發、設計、驗收、推廣應用、報獎等,並做好設備選型、招標等環節的技術部分把關工作。
信息指揮中心下設3個正科級中隊:信息中隊、指揮中隊、科技通信中隊。 負責掌握、研究全區政情和社會政治動向;參與、協調對各種危害政治穩定、國家安全和統一案(事)件的偵查、控制、防範、處置工作;負責對邪教組織的打擊、取締;控制、防範和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和反動宗教組織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做好對境外政治社團、黑社會組織的情報調研;組織實施宗教、民族的安全保衛工作。
國內安全保衛大隊下設1個正科級中隊:偵察中隊。 貫徹實施治安管理法規;負責全區社會治安管理工作;指導並辦理全區公安機關對集會、遊行、示威活動的管理,維護公共場所和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治安秩序;研究制訂全區專項治理及安全保衛工作的計劃;掌握社會治安動態,協調和處置突發性、群體性治安事件,查處各類治安案件;負責戶口管理,辦理居民身份證、邊境通行證;指導派出所辦理治安案件;指導基層基礎工作,推進社區警務和區域警務建設;指導監督企事業單位安全保衛工作;協調、管理公共場所的治安秩序;做好槍支彈葯、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和特種行業的管理;負責全區治安信息系統建設與管理工作;負責全區保安服務業管理工作;負責指導、辦理治安部門管轄的刑事案件工作。
治安大隊下設5個正科級中隊(室):綜合室、一中隊、二中隊(保安中隊)、三中隊、四中隊。 處置、偵破各類刑事犯罪案件;開展打黑除惡工作;負責掌握刑事犯罪動態,收集、研判、通報、交流刑事犯罪信息和刑事犯罪規律,研究制定預防、打擊對策;依託刑偵情報信息,打擊街面搶劫、搶奪、詐騙、盜竊等侵財性違法犯罪活動;負責對全區刑事犯罪人員、案件、指紋、情報資料的收集、登記、分析、儲存、檢索工作;開展刑事犯罪信息資料的反饋、傳遞、利用和案件串並;負責各類刑事案件的現場勘查;受理刑事案件和部分非刑事案件的技術檢驗、鑒定工作;負責刑事技術業務培訓。
刑事偵查大隊下設18個正科級中隊(室):綜合室、重案中隊、技術中隊(鄞州區公安司法鑒定中心、刑事科學技術室)、刑事情報中隊、辦案指導中隊、打防盜搶犯罪中隊、信息研判中隊、直屬一中隊、直屬二中隊、直屬三中隊、直屬四中隊、直屬五中隊、直屬六中隊、直屬七中隊、直屬八中隊、直屬九中隊、直屬十中隊、直屬十一中隊。 負責偵辦立案偵查的毒品案件;指導和協調本局其他科、所、隊偵辦毒品案件;負責對全區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管理使用單位的監督;負責對全區生產、銷售、儲存、運輸、使用易制毒化學物品單位的監督;負責對緝毒情報信息的收集和涉毒違法案件的查處;掌握全區毒品犯罪案件及吸毒、戒毒人員情況並提出相應對策;組織開展社區戒毒康復、社區葯物維持治療、吸毒人員管控工作;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工作,協同有關部門創建無毒社區。
禁毒大隊下設1個正科級中隊:緝毒中隊。 負責掌握、分析全區經濟犯罪活動情況,研究制訂防範、打擊措施;負責查處各類經濟犯罪案件;開展經濟犯罪案件的預警、防控,督促、協助有關部門做好防範工作。
經濟犯罪偵查大隊下設2個正科級中隊:一中隊、二中隊。 (鄞州區看守所、拘留所)(副處級)
負責承擔對拘留人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留所服刑罪犯的羈押、看守、管理、教育任務;負責監所監控設備的安裝、使用、維修和安全檢查工作;負責在監管場所內深挖違法犯罪線索;負責在押人員再犯罪案件的初查,配合偵查機關的獄偵破案工作;負責監管羈押場所的安全防範工作;負責留所服刑人員的刑罰執行工作;負責監管情況、犯罪信息資料的收集、匯總和管理工作;對判決生效的罪犯押解投勞。
監所管理大隊下設5個正科級中隊:一中隊、二中隊、三中隊、四中隊、五中隊。 依法、妥當、有效地處置各類群體性事件、突發性事件和可能發生的恐怖暴力事件;負責本區區域內巡邏防控工作和治安卡點建設的規劃、指導、實施、監督、考核等職責;接受指揮中心指令,制止和打擊現行違法犯罪活動,救援群眾危難;參加重大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擔負特定的巡邏執勤任務,以及其它應當由公安特警承擔的特殊任務。
巡(特)警大隊下設16個正科級中隊(室):綜合室、一中隊、二中隊、三中隊、直屬首南中隊、直屬鍾公廟中隊、直屬下應中隊、直屬石碶中隊、直屬古林中隊、直屬高橋中隊、直屬姜山中隊、直屬邱隘中隊、直屬中河中隊、直屬五鄉中隊、直屬集士港中隊、直屬中心中隊。 負責對全區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交通勤務、道路警衛、公路巡邏等方面管理工作;參與制定城市建設、道路交通和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等前期規劃;分析交通安全形勢,研究對策,搞好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負責交通科技裝備的建設應用和維護管理;負責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依法處理各類交通違法行為;負責交通事故的處理;負責全區車輛、機動車駕駛員的管理和年度審驗工作;負責汽車牌證的審核和二、三輪摩托車、農用車、非機動車牌證的核發、遷移過戶、檔案管理;負責交通肇事案件的預審工作。
交通警察大隊下設16個正科級中隊(室、所):綜合室、事故對策中隊、秩序管理中隊、科技中隊、車輛管理所、直屬一中隊、直屬二中隊、機動中隊、大嵩、盛墊、姜山、集士港、櫟社、鄞江、橫溪、東吳中隊。
㈡ 什麼是計算機安全安全專家通常將計算機安全分為哪三類
計算機安全,國際標准化委員會的定義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和採取的技術的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不因偶然的或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顯露。」
我國公安部計算機管理監察司的定義是「計算機安全是指計算機資產安全,即計算機信息系統資源和信息資源不受自然和人為有害因素的威脅和危害。」
安全專家通常將計算機安全分為:實體安全、網路與信息安全、應用安全。
1、實體安全
計算機系統實體是指計算機系統的硬體部分,應包括計算機本身的硬體和各種介面、各種相應的外部設備、計算機網路的通訊設備、線路和信道等。
2、網路與信息安全
包括網路的暢通、准確及其網上的信息安全。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3、應用安全
包括程序開發運行、輸入輸出、資料庫等的安全。系統的運行安全是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重要環節,因為只有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運行過程中的安全得到保證,才能完成對信息的正確處理,達到發揮系統各項功能的目的。包括系統風險管理、審計跟蹤、備份與恢復、應急處理四個方面內容。
(2)鄞州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分會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相關要求:
1、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濕度、空氣潔凈度、腐蝕度、蟲害、振動和沖擊、電氣干擾等方面,都要有具體的要求和嚴格的標准。
2、選擇計算機房場地,要注意其外部環境安全性、地質可靠性、場地抗電磁干擾性,避開強振動源和強雜訊源,並避免設在建築物高層和用水設備的下層或隔壁。還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提高網路反病毒技術能力。通過安裝病毒防火牆,進行實時過濾。對網路伺服器中的文件進行頻繁掃描和監測,在工作站上採用防病毒卡,加強網路目錄和文件訪問許可權的設置。在網路中,限制只能由伺服器才允許執行的文件。
㈢ 信息安全,網路安全和計算機安全之間的區別
網路安全就是網路設備與網路攻擊,計算機安全則是病毒木馬,密碼保護。
信息安全包含網路安全和計算機安全。
想詳細了解可以搜索 杜邦 DISO(杜邦信息安全組織) ,這是美國一個有兩百年歷史的公司,非常注重信息安全。
1、信息安全會學的比較雜沒有一點用;
2、計算機安全會和硬體相關的多點,保證硬體和軟體的安全;
3、網路安全,主要強調在網路通信和連接的安全。
㈣ 計算機網路安全分哪幾類
計算機網路安全可分為:物理安全、 邏輯安全和操作系統安全。
物理安全指網路系統中相關設備的物理保護,以免予破壞、丟失等。通常的物理網路安全措施是使用物理隔離設備,物理隔離設備的作用是使網路之間無連接的物理途徑,這樣,內網的信息不可能外泄。
邏輯安全指的是通過軟操作方式來實現網路安全的措施,通常指的是用戶通過安裝殺毒軟體、系統補丁,關閉服務、埠,加密等多種方式實現網路安全的過程。邏輯安全包括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每一種網路操作系統都採用了一些安全策略,並使用了一些常用的安全技術,但是目前很難找到一款安全的網路操作系統。對操作系統安全而言,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為操作系統選擇優秀的殺毒軟體和防火牆系統。
(2)設置操作系統管理員賬號和密碼,並且要保證密碼足夠強壯。
(3)對系統進行分角色管理,嚴格控制系統用戶。
(4)定期進行系統掃描,及時安裝系統補丁程序。
(5)對系統進行備份,定期進行磁碟掃描,檢測系統是否出現異常。
(6)可以安裝外殼軟體或蜜罐系統進行反跟蹤。
㈤ 簡述計算機安全,網路安全,信息安全概念的區別和聯系
計算機安全的定義
計算機安全國際標准化委員會的定義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和採取的技術的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不因偶然的或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顯露。
美國國防部國家計算機安全中心的定義是:要討論計算機安全首先必須討論對安全需求的陳述。一般說來,安全的系統會利用一些專門的安全特性來控制對信息的訪問,只有經過適當授權的人,或者以這些人的名義進行的進程可以讀、寫、創建和刪除這些信息。
我國公安部計算機管理監察司的定義是:計算機安全是指計算機資產安全,即計算機信息系統資源和信息資源不受自然和人為有害因素的威脅和危害。
網路安全的定義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對計算機系統安全的定義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採用的技術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和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和泄露。由此可以將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理解為:通過採用各種技術和管理措施,使網路系統正常運行,從而確保網路數據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圍很大。大到國家軍事政治等機密安全,小到如防範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範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泄露等。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信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統,其中任何一個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脅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服務至少應該包括支持信息網路安全服務的基本理論,以及基於新一代信息網路體系結構的網路安全服務體系結構。
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㈥ 計算機網路安全等級分為( )。
TCSEC中根據計算機系統所採用的安全策略、系統所具備的安全功能將系統分為A、 B(B1、B2、B3)、C(C1、C2)、D等4類7個安全級別。
(1)D類:最低保護(minimal protection),未加任何實際的安全措施。這是最低的一類,不再分級。常見的無密碼保護的個人計算機系統屬於這一類。
(2)C類:被動的自主訪問策略(discretionary access policy enforced),分以下兩個子類。
·C1:無條件的安全保護。這是C類中較低的一個子類,提供的安全策略是無條件的訪問控制,具有識別與授權的責任。早期的UNIX系統屬於這一類。
·C2:有控制的存取保護。這是C類中較高的一個子類,除了提供C1中的策略與責任外,還有訪問保護和審計跟蹤功能。
(3)B類:被動的強制訪問策略(mandatory access policy enforced),屬強制保護,要求系統在其生成的數據結構中帶有標記,並要求提供對數據流的監視,B類又分3個子類。
·B1:標記安全保護,是B類中最低的子類。除滿足C類要求外,要求提供數據標記。
·B2:結構安全保護,是B類中的中間子類。除滿足B1要求外,要實行強制性的控制。
·B3:安全域保護,是B類中的最高子類,提供可信設備的管理和恢復。即使計算機系統崩潰,也不會泄露系統信息。
(4)A類:經過驗證的保護(formally proven),是安全系統等級的最高類。
㈦ 計算機網路安全等級分為哪些
1、D1級
這是計算機安全的最低一級。整個計算機系統是不可信任的,硬體和操作系統很容易被侵襲。D1級計算機系統標准規定對用戶沒有驗證,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該計算機系統而不會有任何障礙。系統不要求用戶進行登記或口令保護。任何人都可以坐在計算機前並開始使用它。
2、C1級
C1級系統要求硬體有一定的安全機制,用戶在使用前必須登錄到系統。C1級系統還要求具有完全訪問控制的能力,經應當允許系統管理員為一些程序或數據設立訪問許可許可權。C1級防護不足之處在於用戶直接訪問操作系統的根。C1級不能控制進入系統的用戶訪問級別,所以用戶可以將系統的數據任意移走。
3、C2級
C2級在C1級的某些不足之處加強了幾個特性,C2級引進了受控訪問環境的增強特性。這一特性不僅以用戶許可權為基礎,還進一步限制了用戶執行某些系統指令。授權分級使系統管理員能夠分用戶分組,授予他們訪問某些程序的許可權或訪問分級目錄。另一方面,用戶許可權以個人為單位授權用戶對某一程序所在目錄的訪問。如果其他程序和數據也在同一目錄下,那麼用戶也將自動得到訪問這些信息的許可權。C2級系統還採用了系統審計。
4、B1級
B1級系統支持多級安全,多級是指這一安全保護安裝在不同級別的系統中,它對敏感信息提供更高級的保護。比如安全級別可以分為解密、保密和絕密級別。
5、B2級
這一級別稱為結構化的保護。B2級安全要求計算機系統中所有對象加標簽,而且給設備分配安全級別。如用戶可以訪問一台工作站,但可能不允許訪問裝有人員工資資料的磁碟子系統。
6、B3級
B3級要求用戶工作站或終端通過可信任途徑連接網路系統,這一級必須採用硬體來保護安全系統的存儲區。
7、A級
這是橙皮書中最高的安全級別,這一級有時也被稱為驗證設計。與前面提到的各級級別一樣,這一級包括它下面各級的所有特性。A級還附加一個安全系統受監視的設計要求,合格的安全個體必須分析並通過這一設計。另外,必須採用嚴格的形式化方法來驗證該系統的安全性。而且在A級,所有構成系統的部件的來源必須安全保證,這些安全措施還必須擔保在銷售過程中這些部件不受損害。
㈧ 信息安全、計算機安全、網路安全的區別
狹義上講 計算機安全是指個人計算機的安全 包括操作系統,用戶口令,存儲的數據安全等,如漏洞、病毒等;信息安全主要指存儲的數據安全,網站信息安全,如防泄密 防篡改等,網路安全主要指廣域網或區域網的安全,如防網路攻擊等。希望採納
㈨ 網路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分為
網路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分為五級,第一級為自主保護級,第二級為指導保護級,第三級為監督保護級,第四級為強制保護級,第五級為專控保護級,五級防護水平一級最低,五級最高。具體介紹如下:
1、第一級(自主保護級),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2、第二級(指導保護級),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 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
3、第三級(監督保護級),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4、第四級(強制保護級),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5、第五級(專控保護級),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㈩ 誰知道浙江省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協會安全技術專業委員會網址
浙江省計算機信息系統協會安全技術專業委員會是根據信息網路安全研究和應用發展的需要而建立的二級學術組織,受浙江省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協會的直接領導,遵循浙江省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協會章程,由浙江省內的從事信息網路安全領域研究、科研與教育人士、信息管理機關、信息服務部門和計算機信息安全產品生產、服務單位,計算機使用單位等自願參加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
網址:http://sec.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