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態勢感知探針是什麼
態勢感知探針大規模系統環境中,對能夠引起系統狀態發生變化的安全要素進行獲取、理解、顯示以及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
態勢感知探針的作用:
聯合作戰、網路中心戰的提出,推動了態勢感知的產生和不斷發展,作為實現態勢感知的重要平台和物質基礎,態勢圖對數據和信息復雜的需求和特性構成了突出的大數據問題。
最後對關鍵數據和信息處理技術進行了研究.該研究對於「大數據」在軍事信息處理和數據化決策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探索價值。
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其規模越來越龐大, 多層面的網路安全威脅和安全風險也在不斷增加, 網路病毒、 Dos/DDos攻擊等構成的威脅和損失越來越大, 網路攻擊行為向著分布化、 規模化、 復雜化等趨勢發展。
網路安全態勢感知技術能夠綜合各方面的安全因素, 從整體上動態反映網路安全狀況, 並對網路安全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和預警。 大數據技術特有的海量存儲、 並行計算、 高效查詢等特點。
為大規模網路安全態勢感知技術的突破創造了機遇, 藉助大數據分析, 對成千上萬的網路日誌等信息進行自動分析處理與深度挖掘, 對網路的安全狀態進行分析評價, 感知網路中的異常事件與整體安全態勢。
B. 企業網路安全設備有哪些
企業網路的安全設備有:
1、鏈路負載均衡---Lookproof Branch
Lookproof Branch是Radware公司專門為中小型網路用戶提供的性價比極高的廣域網多鏈路負載均衡的整體解決方案,其功能涵蓋了多鏈路負載均衡(Multilink LoadBalance)、多鏈路帶寬管理和控制以及多鏈路網路攻擊防範(IPS)。
2、IPS入侵防禦系統---綠盟IPS 綠盟科技網路入侵保護系統
針對目前流行的蠕蟲、病毒、間諜軟體、垃圾郵件、DDoS等黑客攻擊,以及網路資源濫用(P2P下載、IM即時通訊、網游、視頻„„),綠盟科技提供了完善的安全防護方案。
3、網行為管理系統---網路督察
4、網路帶寬管理系統--- Allot 帶寬管理
使用NetEnforcer的NetWizard軟體的設置功能,可以自動的獲得網路上通信所使用的協議。
5、防毒牆---趨勢網路病毒防護設備
Trend Micro Network VirusWall業務關鍵型設施的病毒爆發防禦設備。
C. 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做的好的有哪幾家
目前國內廠商做網路安全態勢感知比較大而全的有這么幾家深信服、天融信、奇安信、啟明星辰;但是態勢感知這個產品重點在於交付層面而非標准版產品所能解決的(標准版無法解決用戶的各種細節要求,風險探針各家的又不兼容)。所以綜合還是要看各個廠商在當地的服務能力。
D. 網路安全設備是什麼意思
有物理上的,機房不能被外人進入,設備都安裝固定;
主要網路設備有安全的配置;
主要設備的熱備份,保證網路的不間斷。
E. 以後網路安全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防火牆 入侵檢測 態勢感知 有沒有網路安全的大佬來解個惑
目前防火牆功能和入侵檢測,態勢感知這些有統一的趨勢。尤其是UTM防火牆,整合了防火牆功能,也有入侵檢測,還有上網行為管理功能等等。
對於一般企業而言是希望維護簡單化,不需要為了安全加一大堆設備。未來UTM防火牆是趨勢。
當然不能一味講究集中化,UTM防火牆筆者也了解過,功能上大雜燴,但是在單一應對方面還是干不過單獨設備。所以如果大企業的數據流量很大,這種集中化的防火牆又不適合了,只能買單一的更加專業的設備。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會是UTM這種大雜燴設備和單一防火牆,滲透入侵檢測設備,態勢感知都會存在一段時間。實際上網路安全方向范圍很大很廣,你要鎖定一個方向精通,其他方向做為輔助方面。切莫全部攻擊多個方向,那樣會累死,而且你一樣都精通不了。
目前滲透入侵工程師待遇是非常非常高的,比很多程序員工資還要高。當然這一類工程師除了自身對滲透入侵有深入了解,也了解企業資料庫,常見應用系統的漏洞掃描這一類。看你自己主攻方向吧,
F. 什麼是網路安全態勢感知
在大規模網路環境中,對能夠引起網路態勢發生變化的安全要素進行獲取、理解、顯示並據此預測未來的網路安全發展趨勢。簡而言之就是根據網路安全數據,預測未來網路安全的趨勢。
G. 簡要概述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總體框架
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總體框架
1.網路安全整體保障體系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整體保障作用,主要體現在整個系統生命周期對風險進行整體的管理、應對和控制。網路安全整體保障體系如圖1所示。
圖4 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框架結構
【拓展閱讀】:風險管理是指在對風險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等因素進行收集、分析、評估、預測的基礎上,制定的識別、衡量、積極應對、有效處置風險及妥善處理風險等一整套系統而科學的管理方法,以避免和減少風險損失。網路安全管理的本質是對信息安全風險的動態有效管理和控制。風險管理是企業運營管理的核心,風險分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其中包括信息安全風險。
實際上,在網路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框架中,充分體現了風險管理的理念。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架構包括五個部分:
(1)網路安全策略。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理念,從長遠發展規劃和戰略角度通盤考慮網路建設安全。此項處於整個體系架構的上層,起到總體的戰略性和方向性指導的作用。
(2)網路安全政策和標准。網路安全政策和標準是對網路安全策略的逐層細化和落實,包括管理、運作和技術三個不同層面,在每一層面都有相應的安全政策和標准,通過落實標准政策規范管理、運作和技術,以保證其統一性和規范性。當三者發生變化時,相應的安全政策和標准也需要調整相互適應,反之,安全政策和標准也會影響管理、運作和技術。
(3)網路安全運作。網路安全運作基於風險管理理念的日常運作模式及其概念性流程(風險評估、安全控制規劃和實施、安全監控及響應恢復)。是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核心,貫穿網路安全始終;也是網路安全管理機制和技術機制在日常運作中的實現,涉及運作流程和運作管理。
(4)網路安全管理。網路安全管理是體系框架的上層基礎,對網路安全運作至關重要,從人員、意識、職責等方面保證網路安全運作的順利進行。網路安全通過運作體系實現,而網路安全管理體系是從人員組織的角度保證正常運作,網路安全技術體系是從技術角度保證運作。
(5)網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運作需要的網路安全基礎服務和基礎設施的及時支持。先進完善的網路安全技術可以極大提高網路安全運作的有效性,從而達到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目標,實現整個生命周期(預防、保護、檢測、響應與恢復)的風險防範和控制。
引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網路安全技術與實踐賈鐵軍主編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