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公民如何負責網路監督

公民如何負責網路監督

發布時間:2022-06-29 11:03:00

如何進行網路輿論監督

網路輿論監督就是人民群眾通過互聯網了解國家事務,廣泛、充分地交流和發表意見、建議,對國家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動進行褒貶與評價。
它的形成是依賴互聯網的各種功能而實現的。應當對網路輿論監督有個全面正確的認識,並且不斷地進行規范和正確引導,使其規范和完善,建立起有利於網路輿論監督的制度與途徑,使「互聯網」成為實現政治民主、建設政治文明的最佳手段。
【法律依據】
《憲法》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
第四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② 公民應該怎麼正確利用互聯網行使監督權

1、要敢於同邪惡勢力作斗爭,勇於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監督權,積極參與網路反腐;
2、要採取合法的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幹擾公務,不能惡意炒作,避免「網路暴❤力」的發生。
3、要依法行使政治權利,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要合理合法的行使網路監督權利,發揮「網路反腐」的積極作用。

③ 如何更好的進行網路監督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信息化時代,網路技術快速發展,網路監督作為一種新的監督形式,呈現出特有的新鮮活力,正成為反腐敗不可缺少的新力量、新途徑,對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④ 公民應該怎麼正確利用互聯網行使監督權

1、要敢於行使監督權,勇於行使,這是公民的政治權利
2、要負責任行使,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⑤ 如何進行網路輿論監督,輿論監測的方法有哪些

一:監控各大門戶網站,對各大門戶網站的信息情況進行檢查。

二:監控主流社交網站。比如說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等,這些都會發負面信息,如果的工作人員能夠在這些層面上多多的進行檢查的話,也能夠提前發現負面信息,並且對負面信息進行解決,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及時的跟蹤處理關於企業的負面信息才能夠讓企業有更好的形象。發現負面信息並處理,也會使得避免公關危機的問題,企業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網路輿情處理。網路輿情監測:在出現負面信息的時候如何監控

⑥ 公民應該如何負責的行使網路監督權力

(1)一方面,公民在行使監督權時,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於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於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
   (2)另一方面,必須採用合法的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幹擾公務活動。
親,可以好評么~

⑦ 公民應如何利用網路行使監督權提幾點合理化建議

1、要敢於行使監督權,勇於行使,這是公民的政治權利
2、要負責任行使,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⑧ 公民如何利用網路行使監督權

公民利用網路行使監督權包括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以及檢舉權

⑨ 公民應該如何參與與網路防腐活動

公民應該理性的參與網路的反腐敗活動,這樣的話不被其他的人帶來路線,而且不要保持主觀意向來判斷,要保持客觀和理智。

⑩ 網民如何正確行使監督權

網路監督興起的社會環境
腐敗大都和暗箱操作有關,群體性事件的發生也與信息不公開、不透明密不可分。正因如此,「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謠言止於公開」,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加快推進信息公開成為網路時代的一項迫切要求。
傳統社會的信息傳遞更多是單向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而在網路時代,信息傳遞是網狀的,「我即媒體」,人人都有「麥克風」,都成為一個傳播者。人們政治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對信息公開的要求變得更加強烈。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對公開的意義認識不到位,對公開的需求漠視麻木,不僅可能導致虛假信息的泛濫,甚至會引發批評、質疑的輿論風暴。
網路監督的利弊
與傳統的監督手段相比,網路監督具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方便快捷、參與率高、影響力大、成本較低等。網路能夠全天候發布即時信息,人們坐在電腦前,只要輕輕移動滑鼠,就可迅速了解、上傳各類信息並進行評論;腐敗者一經網路「爆料」,就會立即暴露於眾目睽睽之下,無所遁形。同時,網路具有虛擬性,利用網路進行舉報、開展監督無需實名,「安全系數」較高,可以使相關人員得到保護。網路監督的這種優勢和特點激發了人們的參與熱情:一項調查顯示,參與的網民中有87.9%「非常關注網路監督」, 93.3%表示「會通過網路揭發社會不公」。依靠群眾是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一個基本原則,網路監督無疑為貫徹這一原則提供了新的途徑。
然而,網路監督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優勢,也有不足。其突出的不足就是網上的信息往往魚龍混雜、真偽並存,而網路只是一種工具和載體,本身無法甄別信息的真偽。一旦舉報信息與事實不符,就會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後果,既浪費社會資源、影響社會秩序,又干擾被舉報人的正常生活。從一些案例來看,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有的為了吸引公眾眼球,動輒使用「雷人」語言,捕風捉影,誇大其詞;有的隨意啟動「人肉搜索」,暴露他人隱私,形成「網路暴力」;有的缺乏分析判斷,盲目跟帖,妄加評論,導致以訛傳訛;有的無視法律規定,干擾法官審判,影響司法公正;有的甚至出於不良目的,掩蓋事實真相,煽動社會情緒;等等。這些行為,既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又損害網路監督的公信力。現實情況表明,正確對待和積極用好網路監督已經成為擺在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網路監督要遵循適度原則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經濟學院院長呂忠梅也指出,就一些網路監督的具體形式而言,用之得法可促進社會公開透明。
但另一方面,代表委員們也認為,網路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註定是一把雙刃劍。網路監督可以維護公平、伸張正義,同樣也可以散布謠言、顛倒黑白。
「網路監督同樣具有危害性,並且往往從虛擬世界轉到現實生活中來。輕則是誹謗他人,侵害一個人的名譽權,重則危及公共安全與社會穩定。」秦希燕說。
此外,他認為網路監督還應把握好平衡,以免干涉審判過程,造成司法不公。
呂忠梅則表示,網路監督用之不當容易侵犯公民個人隱私。
可見,如何在行使表達權的同時,符合法律和社會規范,已成為網民必須面對的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劉克崮說,網路監督應該遵守適度的原則,同時應該更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
秦希燕認為,作為新生事物,我國的網路立法滯後,比如網路誹謗屬於自訴案件,原則是當事人不告不理。如果告到法院就得自己提出證據,但當事人往往連IP地址都找不到,無法固定證據。因此,制定網路法,保障公民在虛擬空間的合法權益,是加強網路監管的治本之策。
公民如何正確行使網路監督權
如何才能用好網路監督呢?這需要廣大網民、社會各界和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各盡其責。對於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來說,有三個關鍵詞不應忽視:規制、主導、引導。規制,就是完善網路監督的法律法規。只有通過法律手段,才能處理好知情權與隱私權、政務公開與政務機密、合理監督與造謠誹謗、言論自由與人身攻擊等諸多關系,實現網路監督的規范化,使正常開展監督者不必擔心遭到打擊報復,使散布虛假信息者受到應有懲處。主導,就是發揮有關部門的主導作用。通過設立官方監督舉報網站和各種網路平台,在黨和政府與廣大網民之間架起溝通橋梁,以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和案件線索,同時及時對網民反映的問題和舉報的案件作出回應,滿足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引導,就是引導網民進行理性表達。加強網路道德教育和普法教育,營造良好的網上文化環境,促使廣大網民自覺遵守法律規定和道德規范,依法合理、積極有效地開展網路監督。

閱讀全文

與公民如何負責網路監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電話哪個好用急急急 瀏覽:353
網路光信號燈是紅的是什麼情況 瀏覽:6
移動網路包括聯通和移動 瀏覽:938
隨身wifi網路配置怎麼填 瀏覽:527
手機怎麼設置網路上網比較快 瀏覽:972
如何操作起網路名字 瀏覽:418
hpm227如何安裝網路列印機 瀏覽:280
室內網路布線服務多少錢 瀏覽:979
甩棍是什麼意思網路上 瀏覽:297
蘋果關了無線網路重啟 瀏覽:155
廣電網路在哪裡余額 瀏覽:112
三g手機能不能用四g網路 瀏覽:782
網路面試共享屏幕操作 瀏覽:889
聯通卡進屋無網路信號 瀏覽:461
網路約定不能退貨怎麼辦 瀏覽:39
boot網路啟動項是哪個 瀏覽:663
網路只能連5g怎麼辦 瀏覽:22
網路電視如何直播海南 瀏覽:282
迅捷網路路由器速度慢 瀏覽:103
如何評價網路文學的超越性 瀏覽:63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