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部要求如何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
4月20日,為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教育引導工作,有效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強調,預防中小學生網路沉迷需要各方面盡心盡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各地要充分認識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
《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全文:
互聯網路既興,移動終端正盛;信息交互通達宇內,圖文視聽精彩紛呈;有助溝通便捷,能廣世人見聞,可增少兒學識,更促社會繁榮。然成癮游戲、邪惡動漫、低俗小說、網路賭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須大力防範。是以倡導全體家長,恪盡父母責任,力行「五要」,與學校共築防範之堤。
一要善引導,重監督。家長須強化監護職責,養良善之德,樹自衛之識,戒網路之癮,辨不良之訊。
二要重表率,立榜樣。家長須重視網癮危害,懂預防之策,遠網游之害,讀有益之書,表示範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親情。家長須營造和美家庭,增親子之情,理假日之樂,廣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導心理,促健康。家長須關注子女情緒,調其心理,堅其意志,勇於面對挫折,正確利用網路。
五要多配合,常溝通。家長須主動配合學校,常通報情況,多交換信息,早發現苗頭,防患於未然。
防孩子沉迷網路,須各方盡心盡責。為易記憶、廣傳播,特附「防迷網」三字文:
互聯網,信息廣,助學習,促成長。
迷網路,害健康,五個要,記心上。
要指引,履職責,教有方,辨不良。
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養。
要陪伴,融親情,廣愛好,重日常。
要疏導,察心理,舒情緒,育心康。
要協同,聯家校,勤溝通,強預防。
❷ 互聯網的發展對於教育的影響有哪些該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網路
互聯網的發現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是有利也有弊的,有利的方面是可以讓孩子進入信息化時代,學習方面會越來越豐富多彩,每個教室都可以擁有多媒體,孩子學習的時候不僅僅是老師在枯燥無味的講課本,而是可以結合一些有趣的視頻和圖片,讓孩子生動形象的進行學習,在孩子學習方面可以讓孩子更好的去了解。
❸ 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
未保法第68條:
新聞出版、教育、衛生健康、文化和旅遊、網信等部門應當定期開展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宣傳教育,監督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履行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義務,指導家庭、學校、社會組織互相配合,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進行預防和干預。
❹ 涉及網路教育方面的輿情風險要怎麼進行防範
網路教育方面的輿情風險防範方法:
多形式組合監測。如通過採用到輿情監測預警系統能夠實現以關鍵詞、語義、目標對象、話題等多種形式組合監測,系統會全面監測提取與該組合目標相關的輿情信息,方便其精準排查在線教育疫情輿情風險點。
2.多維度全面排查追蹤。如通過系統能夠同時從多個維度追蹤排查在線教育疫情輿情風險點,如傳播渠道、地區、具有影響的博主、新聞媒體報道等。
3.多主題信息訂閱推送。如通過藉助蟻坊軟體的輿情監測預警系統能夠同對多個所需關注的輿情主題進行訂閱,訂閱後,系統會自動實時將監測到的該主題的最新動態信息,推送給用戶。
❺ 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路
教育手段防止學生沉迷網路。
引導學生合理、正確地使用網路,
通過班會、講座、黑板報等渠道,
幫助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❻ 教育部如何應對中小學生沉迷網路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緊急通知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教育引導工作
為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教育引導工作,有效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強調,預防中小學生網路沉迷需要各方面盡心盡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各地要充分認識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
以下為《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全文:
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諸位家長:
互聯網路既興,移動終端正盛;信息交互通達宇內,圖文視聽精彩紛呈;有助溝通便捷,能廣世人見聞,可增少兒學識,更促社會繁榮。然成癮游戲、邪惡動漫、低俗小說、網路賭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須大力防範。是以倡導全體家長,恪盡父母責任,力行「五要」,與學校共築防範之堤。
一要善引導,重監督。家長須強化監護職責,養良善之德,樹自衛之識,戒網路之癮,辨不良之訊。
二要重表率,立榜樣。家長須重視網癮危害,懂預防之策,遠網游之害,讀有益之書,表示範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親情。家長須營造和美家庭,增親子之情,理假日之樂,廣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導心理,促健康。家長須關注子女情緒,調其心理,堅其意志,勇於面對挫折,正確利用網路。
五要多配合,常溝通。家長須主動配合學校,常通報情況,多交換信息,早發現苗頭,防患於未然。
防孩子沉迷網路,須各方盡心盡責。為易記憶、廣傳播,特附「防迷網」三字文:
互聯網,信息廣,助學習,促成長。
迷網路,害健康,五個要,記心上。
要指引,履職責,教有方,辨不良。
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養。
要陪伴,融親情,廣愛好,重日常。
要疏導,察心理,舒情緒,育心康。
要協同,聯家校,勤溝通,強預防。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2018年4月20日
❼ 如何正確使用網路及網路安全教育
1、切實加強對學生的網路安全知識教育,要求各教學系部按照國家課程方案的要求,積極開設計算機網路課程,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網路知識。學校網路教室要盡可能延長開放時間,滿足學生的上網要求。
同時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教給學生必要的網路安全知識,增強其安全防範意識和能力。
2、進一步深入開展《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學習宣傳活動。教育學生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3、加強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等學生上網場所的管理,防止反動、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內容危害學生,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路,文明上網。
4、加強網路文明、網路安全建設和管理。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網路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識,以及在網路環境下防範傷害、自我保護的能力。注重在校園網路建設過程中,建立網路安全措施,提供多層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體系。
5、加強校園網路文明宣傳教育。要求各處室部門和學校各教學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網路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積極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網路知識,遵守網路道德,學習網路法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校外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網路道德與網路安全教育。
6、加大與國家網路安全相關部門交流與合作,加強對校園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治理力度。積極主動聯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門,開展學校內部及學校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監控和管理,杜絕學生沉迷於網吧。
(7)如何防止網路教育引導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教育趨勢:
1、引進先進理念和系統的網路安全教育體系
做好網路安全教育培訓,必須先整合國際和國內兩種資源,尤其要建立不同形式戰略聯盟,共謀網路安全教育培訓發展新路。要引進國際先進理念和系統的網路安全知識體系,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教育層次研究一整套規范操作方法,拓寬網路安全教育培訓渠道,讓受訓者可以接觸到網路安全先進理念、系統的知識培訓和豐富的實踐體驗。
2、藉助E-learning 加強網路安全教育培訓
未來的培訓會更多地藉助互聯網培訓,根據CNNIC 第38 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 在線教育領域在不斷細化,用戶邊界不斷擴大, 服務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同時移動教育提供的個性化學習場景以及移動設備觸感、語音輸出等功能性優勢,促使其成為在線教育主流。
3、加強學生的網路安全教育培訓
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給學生帶來極大好處和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具有網路特色的安全問題。學生的網路安全教育在內容上必須包括網路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安全防範技能教育以及網路心理健康教育四個方面的內容。
4、加強教師的網路安全教育培訓
隨著網路安全問題逐步顯性化,應加強網路安全和道德教育, 積極、耐心引導學生, 使他們形成正確態度和觀念去面對網路。同時, 給學生提供豐富、健康的網路資源, 為學生營造良好網路學習氛圍,並教育學生在網上自覺遵守道德規范, 維護自身和他人合法權益。
5、完善網路安全教育職業培訓
網路安全教育職業培訓對象主要為企事業、黨政機關從事網路安全管理的人員,這些人員職業素質提高關繫到各單位網路安全管理水平。因此,網路安全教育職業培訓是一個系統工程, 其網路安全培訓教材研發需要結合企業實際需要不斷完善。
❽ 孩子網路安全不容忽視,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安全上網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發達了,對於網路來說已經普及到各個地方,不僅是大人喜歡上網,孩子們也是每一天都很迷戀網路。對於孩子的網路安全,作為家長的肯定是不容忽視的,也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去懂得網路之間的意義。讓孩子能在網路上面學習比較有意義的事情,這對於孩子來說還是比較有利的。而不是一度的讓孩子上網玩游戲,影響孩子沉迷於網路,對於手機產生了依賴。
上網雖然是有意的,但一味的迷戀這就不好了,希望家長經常可以陪孩子們一起去探索網路上的知識,參與孩子在上網時候的一些活動,有效的提高網路的素養。最重要的要遵守上網的規則和時間的概念,讓孩子們不要接觸網路上的游戲,不要陷入上網的行為,形成網癮。
❾ 防止孩子沉迷網路如何做
方法/步驟
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很多家庭的孩子之所以自控能力差而沉迷網路,在很多時候很大程度上是受父母影響的。比如父母親本身就愛上網,玩游戲也總是當著孩子的面等等。因此,父母就要堅決改變自身的行為習慣,重塑有利於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行為方式和習慣。父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那麼孩子就會接受這些正面示範,最終也會改變自己的網癮行為,才能健康成長。
家長要教育孩子多參加體育活動
孩子在成長,本身的活力是有限的,孩子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體育鍛煉上,也就自然減少了他們上網的時間,從而有利於孩子在行為層面戒除網癮;體育鍛煉還能充分釋放身體和心理的能量,享受運動的快樂,從心理上減輕了對網路的依賴;在運動之後人的身體會有一種酣暢感,再面對網路時會本能地產生排斥感,從而有利於孩子在生理層面上戒除網癮。建議家長們帶著孩子行動起來吧,而不要只是語言上的命令,能夠讓孩子更喜歡接受,慢慢培養孩子的運動鍛煉意識和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這些都有利於孩子擺脫對網路的依賴。
父母親要多陪伴孩子
孩子沉迷網路有時候往往是因為缺少陪伴,沒有足夠的精神滿足感造成的。所以,父母要履行做父母的職責,盡量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不論父母有多忙,都要用心陪伴孩子。父母要盡可能在家陪孩子一起吃飯,陪孩子郊遊,陪孩子唱歌,陪孩子學習。當孩子想上網時,父母也完全可以陪孩子上網。陪孩子上網時正是和孩子交流的好機會,可以借機讓孩子學習正確的上網規矩,讓孩子明白網路應該為人服務,網路本該被人控制,而被網路控制的人是本末倒置的錯誤行為。
父母親因該讓孩子適當參加一些家務勞動
要讓孩子成為參與者,而不是參觀者,進入角色的孩子往往會更加的成熟。勞動可以培養孩子的堅韌和毅力,讓人在心智上早點成熟,早點長大成人,早點為家庭、為父母分擔點責任。通過勞動,對孩子進行艱苦奮斗教育,讓孩子吃點苦頭,受點磨煉,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勞動能滿足孩子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和身心發展的需要,通過勞動,可以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個性心理品質。因此父母可以鼓勵和支持孩子多參加一些家務勞動,通過勞動,培養孩子各方面的素質,幫助他們更合理的利用網路而不是沉迷。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自製力。
自助能動性和自我控制力是成熟的必要條件,父母親應該盡早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孩子共同協商,達成協議,幫助孩子限制上網內容,上網之前先設定目標,先限定時間,和孩子共同協商改變網癮行為的方案,如何管制自己的上網行為,當孩子能夠執行計劃的時候,家長就及時肯定和表揚孩子的行為,這些全部都要寫在規定之中,孩子與家長都必須嚴格執行,這個過程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堅持,時間也許漫長,但成果一樣斐然。
家長與孩子溝通要剪就方式方法
孩子心智還未成熟,父母不能以強硬的命令孩子,與孩子溝通要有耐心,要細心一些,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才可以。在防止網路沉迷問題上,要由孩子主導改變過程,父母只管耐心陪伴,並給予適當地幫助和引導,而不必過多地說教和控制,父母對孩子要充分的信任,相信孩子是可以改變的。父母可以與孩子共同協商戒除網癮的計劃,調動孩子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孩子自己去改變。父母在與孩子的溝通上,不要總是從父母自身這一個點去理解和處理問題,還要站在孩子的那個點上,為孩子著想,去體諒孩子,去理解孩子,去充分地尊重孩子,做到與孩子共情,這樣的溝通才會有效果,孩子才願意採納父母的建議,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溝通,當孩子真正明白其中道理也就是成長的過程。
父母要與孩子做好約定
網路具有兩面性,既能幫助學習,也能讓人沉淪。父母要向孩子言明上網的利與弊,講清楚網路的用處和網癮的危害,告訴孩子網路只是學習工具,網路是用於學習的,而不是用於做無聊事情的,電腦是學習機,電腦是閱讀器,電腦不是游戲機。網路是為學習和工作服務的,我們可以用它來學習,用它幫我們做事情,決不可以用它來玩游戲,我們全家人都要遵守上網的規矩。通過這樣明確的指導,讓孩子對網路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走正確的方向。
家長可以改變一下孩子上網環境
環境的改變往往能夠潛移默化改變人的一些習慣。家長朋友可以把電腦搬到客廳的某一個地方,電腦前換一張實木硬座椅子,椅子要比原來的椅子要矮些,因為座椅矮一點會使人上網不太舒服,因而可以減少上網時間。電腦旁邊張貼一些關於健康上網的自製的條幅,其上對網路行為的約束必須是針對全家人的,而不只是針對孩子的。如果孩子有反對意見的話,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釋這樣做的道理:我們工作和學習也需要用電腦,這樣大家人都很方便呢。孩子都是聰明的,對此也是明白的,他的內心深接受這個暗示信息,就能夠更好的成長。
父母要沉著面對問題
面對問題要沉著冷靜,教育孩子更要如此,著急往往會犯錯誤。父母對孩子出現的網癮問題,要從正面去認識,不要把問題看得太糟,也不要一味地抱怨孩子難管。有的父母平時與孩子溝通很少,當發現孩子有網癮時又不願接受並面對這個事實,把責任全部推給孩子和外界,父母應該明白:網路沉迷並不是人身體上的具體病症,它意味著用生命影響生命,用狀態感染狀態,用改變帶來改變的過程。父母應該做的是:接納並理解孩子,面對現實,分析原因,積極學習,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孩子與父母更加深刻的增進感情,幫助孩子成長的過程。
注意事項
如果父母只是偶爾發現孩子上網太頻繁,不必大驚小怪,輕易給孩子貼上「網癮」的標簽,可能孩子也就是上網時間多一點而已。
如果真的發現孩子網路沉迷,那也不必太著急,可以認真思考,學習溝通技巧,尋求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方法。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
❿ 教育部門應該怎樣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教育
中小學生沉迷網路,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因為2020年疫情的原因,導致很多的學生是不能夠到校學習的。那麼為了不影響孩子的成績,教育部門就開展了線上教育活動,也是開網課。但是大家可以發現,在上網課的同時,很多的學生也都會藉此用這個借口來選擇玩手機,或者是玩電腦等等,而如今還有一部分的學生沉迷於網路。那麼怎樣防禦中小學生沉迷網路?該怎麼樣教育他們呢?
這個現象的發生,不僅是學生的錯誤,也是家長的錯誤。小編認為學生會變成這個樣子,家長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的。有一些家長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不願意去哄孩子,於是就會把手機給孩子玩。這個情況也就導致了很多的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對手機上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