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外部性,舉例說明正外部性與負外部性
外部性是一個經濟學術語,外部性的概念是:一個人的行為對旁觀者福利的無補償的影響。
換句話說就是,當一個人從事一種影響旁觀者福利,而對這種影響既不付報酬又得不到報酬的活動時,就產生了外部性(externality)。
正外部性:如果對旁觀者的影響是有利的,我們就稱之為正外部性:
舉兩個例子:
修復歷史建築具正外部性,因為那些在這種建築物附近散步或騎車的人可以欣賞到這些建築物的美麗,並感受到這些建築物帶來的歷史滄桑感。
教育也產生正外部性。教育可以教書育人,但同時帶來了一系列的正外部性,比如說受教育更多的人民素質會高;受教育多的人意味著更低的犯罪率;受教育多的人可以促進技術的進步等等,這些都是教育所帶來的正外部性
負外部性:如果對旁觀者的影響是不利的,我們就稱之為負外部性。顧名思義,與正外部性相反。
舉兩個例子:
汽車廢氣具有負外部性。因為它產生了其他人不得不呼吸的煙霧,這種外部性往往會造成污染。
狗的叫聲引起負外部性。因為在生活的居民會受到噪音的干擾。狗的主人並不承擔噪音的全部成本,因此很少採取防止自己的狗叫的預防措施
資料拓展:
外部性的內在化:改變激勵,以使人們考慮到自己行為的外部效應。
舉個例子:工廠製造鋁,給大氣造成了污染,為了減少污染,政府對鋁的生產者銷售的鋁進行征稅,從而讓鋁生產者自發地調整生產量,達到減少污染的目的。這種稅的運用就被稱為外部性的內在化。
以上資料參考來源:《經濟學原理》第6版 微觀經濟學分冊 曼昆著 梁小民 梁礫 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㈡ 什麼是網路外部性
網路外部性是指連接到一個網路的價值取決於已經連接到該網路的其他人的數量。通俗回的說就是每個答用戶從使用某產品中得到的效用與用戶的總數量正相關。移動通信市場是典型的網路外部性效應市場,源自於直接使用產品的效用。
網路外部性分為直接外部性和間接外部性。直接外部性是通過消費相同產品的用戶數量變化所導致的經濟收益的變化,即由於消費某一產品的用戶數量增加而直接導致商品價值的增大。間接網路外部性是隨著某一產品使用者數量的增加,該產品互補品數量增多,價格降低而產生的價值變化。
(2)正網路外部性是什麼心理擴展閱讀:
網路外部性的概念最早是由Rohlfs (1974)提出的,他指出網路外部性是需求方規模經濟的源泉。當一種產品對消費者的價值隨著其他使用者數量增加而增加時,就說這種產品具有網路外部性。
Katz和Shapiro 在1985年對網路外部性進行了較為正式的定義:隨著使用同一產品或服務的用戶數量變化,每個用戶從消費此產品或服務中所獲得的效用的變化。網路外部性廣泛存在於電信、航空等領域,是傳統經濟學中的外部性在網路系統中的表現。
㈢ 什麼是網路外部性,請舉例說明
網路外部性是指連接到一個網路的價值取決於已經連接到該網路的其他人的數量。通俗的說就是每個用戶從使用某產品中得到的效用與用戶的總數量正相關。移動通信市場是典型的網路外部性效應市場,源自於直接使用產品的效用。
網路外部性分為直接外部性和間接外部性。直接外部性是通過消費相同產品的用戶數量變化所導致的經濟收益的變化,即由於消費某一產品的用戶數量增加而直接導致商品價值的增大。間接網路外部性是隨著某一產品使用者數量的增加,該產品互補品數量增多,價格降低而產生的價值變化。
(3)正網路外部性是什麼心理擴展閱讀:
網路外部性的因素
1、網路規模的大小。這與網路中節點數有關。
2、網路關聯度的強弱。如果網路中有很多節點,但是個節點之間彼此不聯系,這個網路的價值只表現為自有價值,例如上面舉的例子,如果個郵件使用者互不發郵件,這個郵件網路的價值仍為1。
3、網路標准。與兼容度有關,現在網路的競爭表現為標準的競爭,每個廠商都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成為行業的標准,這是網路的外部性取決於各產品之間的兼容度。
㈣ 網路外部性對市場需求的影響
1、外部性的經濟學含義:當一個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影響了其他人或者公共的利益,而行為人卻沒有因該行為作出賠償或得到補償的時候,就產生了外部性。 2、外部性的種類:正如一枚硬幣有正反兩面一樣,外部性同樣存在相對積極的和相對消極的兩面,即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 3、外部性的影響: (1)、對整個經濟的負面影響: 無論是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都破壞了市場應有的效率,降低了社會總效用,扭曲了成本-效益原則,對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都是不利的。 (2)、市場之外的干預手段的介入:因為外部性是市場自身的產物,即市場失靈,無法完全通過市場手段來使之內在化,這是需要藉助於市場之外的力量(政府、法律、道德等),利用「看得見的手」消除外部性的存在基礎,進而解決外部性的問題。 1、對網路外部性的理解: (1)、從市場主體中的消費層面來定義:當一種產品對用戶的價值隨著採用相同的產品或可兼容產品的用戶增加而增大時,就出現了網路外部性。 (2)、網路用戶所得到的價值: a.自有價值:是在沒有別的使用者的情況下,產品本身所具有的那部分價值。 b.協同價值:當新的用戶加入網路時,老用戶從中獲得的額外價值。 e.g.當世界上僅有一部電話的時候,電話的所有者獲得的只是電話的自有價值。但是,當電話在全球普及時,電話的所有這不僅擁有了電話的自由價值,同時也獲得了信息流通等多個協同價值。換句話而言,一部電話的單位價值將隨著銷售量(使用人口)的增加而增加。 2、網路外部性的產生原因:其產生根本 原因在於網路自身的系統性和網路內部組成成分之間的互補性(或者稱為網路內部信息交流的交互性)。 (2)、互補性:在網路系統中,信息流或是其他物質的流動都不是單向的,網路內的任何兩個節點之間都具有互補性。
㈤ 網路外部性的因素
(1)網路規模的大小。這與網路中節點數有關。
(2)網路關聯度的強弱。如果網路中有很多節點,但是個節點之間彼此不聯系,這個網路的價值只表現為自有價值,例如上面舉的例子,如果個郵件使用者互不發郵件,這個郵件網路的價值仍為1。
(3)網路標准。與兼容度有關,現在網路的競爭表現為標準的競爭,每個廠商都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成為行業的標准,這是網路的外部性取決於各產品之間的兼容度。
網路外部性是網路經濟中一個重要的概念,理解網路經濟的核心就是理解網路的外部性。
㈥ 網路外部性對企業制定營銷策略有些什麼啟示
本文分為五部分。
第一章的緒論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在網路外部性經濟特徵的影響下,市場競爭因素和競爭形式發生變化:消費者的預期成為影響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由於網路效應和轉移成本的存在,消費者被部分鎖定在特定的技術網路或虛擬網路中;橫向兼並或技術聯盟成為企業擴大用戶規模的重要形式;技術標准競爭是ICT企業競爭的重要形式之一。
第二章是網路外部性理論研究概述。當一種產品對一用戶的效用隨著採用相同產品或可兼容產品的用戶數量增加而增加時,就出現了網路外部性,它是一種正的消費外部性。網路外部性的大小由網路規模和網路外部性強度兩個維度進行度量。在網路外部性市場中,用戶基礎是網路外部性作用的直接變數。而消費者預期、轉換成本和產品的兼容性是網路外部性的影響因素,它們直接或間接產生於網路外部性,並強化網路外部性的市場後果。
第三章提出由於需求方經濟的存在,企業利用消費者預期和轉移成本等網路外部性的影響因素來獲取競爭優勢。企業可通過導入定價策略、技術創新預告策略影響企業潛在消費者和現有消費者的預期和購買決策;通過提高或降低轉移成本來提高競爭力。
第四章通過比較橫向兼並模型中的Bertrand競爭和Cournot競爭,提出由於網路外部性產業間生產能力和價格調整的難易程度不同,橫向兼並動機受不同網路外部性構成因素的影響;並指出在網路外部性影響下,跟隨企業一般具有橫向兼並動機。除非網路外部性很強,否則擁有先導兼並權的企業的兼並行為一般會引發競爭對手實施跟隨兼並。
第五章針對ICT產業,分別探討標准形成初期和標准形成後兩個期間網路外部性對技術創導企業技術轉讓的策略、企業參與標准制定策略、企業有限開放標准策略以及弱勢企業技術聯盟策略的影響。指出在網路外部性作用下,標准創導者存在邀請競爭者進入的激勵,採取免費或收費的
㈦ 在具有網路外部性的場合,市場經常會出現多重均衡,且這些均衡都是消費者的最優
摘要 網路經濟中的市場均衡;第一節 網路經濟中的供給;2、供給曲線;P;3、供給曲線右上傾斜的原因;二、公共產品的供給;2、公共產品的性質;3、公共產品的供給;PMC=SMC;三、網路經濟中的供給;2、信息產品的供給曲線;P;2、信息產品的次數和種類供給曲線;P;P;3、信息產品的外部性與供給;第二節 網路經濟中的需求;2、需求曲線;P;3、需求曲線向右下傾斜的原因;二、不完全信息下的需求;2、次品(檸檬)市場的逆向選擇;P;3、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解決辦法;三、網路經濟中的需求;2、信息產品的需求曲線;P;3、信息產品的次數和強度需求曲線;P;(2)信息產品的強度需求曲線 盡管消費者的購買次數與價格無關,但其需求強度則與價格有關。需求強度也就是消費者對某種產品購買意願的強度。價格越低,其購買意願越強。 因此,信息產品的強度需求曲線與一般產品相同,也向右下傾斜,與價格成負相關。;P;4、信息產品的信號傳遞與需求;第三節 網路經濟中的市場均衡;2、市場均衡的機理;P;3、市場均衡與負反饋;二、網路經濟中的正反饋機制;(3)報酬遞增的理論分析 早在古典經濟學時期,亞當·斯密就提出報酬遞減問題,認為分工可以使報酬遞增。 到新古典經濟學,馬歇爾在分析企業行為時,將其報酬遞增歸於外部性的問題,而將其排除,迴避了報酬遞增問題。 從20世紀60年代起,以羅默、盧卡斯、阿羅、阿瑟為代表的一批「新經濟增長理論」的經濟學家,對報酬遞增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他們從知識的特性和技術進步的角度,對報酬遞增進行了深入的論證。認為知識具有溢出效應,技術進步具有累積效應,由此導致報酬遞增。;(4)對報酬遞增的認識 在傳統經濟中,報酬遞減與報酬遞增現象同時並存。但傳統經濟是以土地、資本等物質資源為基礎的經濟,因此報酬遞減佔主導地位。 在網路經濟下,知識成為主要的資源和生產要素,而技術進步成為生產力
㈧ 網路外部性的起源
網路外部性的概念最早是由Rohlfs (1974)提出的,他指出網路外部性是需求方規模經濟的源泉。當一種產品對消費者的價值隨著其他使用者數量增加而增加時,就說這種產品具有網路外部性。Katz和Shapiro 在1985年對網路外部性進行了較為正式的定義:隨著使用同一產品或服務的用戶數量變化,每個用戶從消費此產品或服務中所獲得的效用的變化。網路外部性廣泛存在於電信、航空等領域,是傳統經濟學中的外部性在網路系統中的表現。
㈨ 說明正網路外部性和負網路外部性之間的區別,並各給出一個例子
一、影響不同
1、正網路外部性:正的網路外部性產生正面的效應。
2、負網路外部性:負的網路外部性則產生消極的效應。
二、解決方法不同
1、正網路外部性:以微信為例,讓微信用戶得到了自己所想獲得的信息,讓用戶對微信的依賴度更強。
2、負網路外部性:以微信收費為例,網路運營商需要找出一種方法,把一些無效的「心跳」全部取消,大量減輕信令系統的負擔,降低成本。
三、特點不同
1、正網路外部性:增加影響力;消費者的數量增加。
2、負網路外部性:無法平衡其成本,產生連鎖反應。
㈩ 與傳統的所謂網路外部性不同平台經濟的形成是基於什麼網路的外部性
摘要 您好,我是小霍,我已從事職場專業多年很高興為您解答,我已看見您的問題,正在為您查詢相關信息請您稍等,馬上回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