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安全階段指的是什麼年代

網路安全階段指的是什麼年代

發布時間:2024-06-21 05:24:57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在當今社會,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無處不在,各行各業都能夠看到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影子,這充分說明了計算機網路技術對於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是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構成面向終端的計算機通信網(20世紀50年代)

第二階段:多個自主功能的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形成資源共享的計算機網路(20世紀60年代末)

第三階段:形成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遵循國際標准化協議的計算機網路(20世紀70年代末)

第四階段:向互連、高速、智能化方向發展的計算機網路(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

1. 面向終端的計算機通信網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在美國誕生時,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並沒有直接的聯系。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為了自身的安全,在美國本土北部和加拿大境內,建立了一個半自動地面防空系統SAGE(譯成中文為賽其系統),進行了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嘗試。

人們把這種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聯機系統稱做面向終端的遠程聯機系統。該系統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計算機網路的雛形,因此也稱為面向終端的計算機通信網。60年代初美國航空訂票系統SABRE-1就是這種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典型應用,該系統由一台中心計算機和分布在全美范圍內的2000多個終端組成,各終端通過電話線連接到中心計算機。

具有通信功能的單機系統的典型結構是計算機通過多重線路控制器與遠程終端相連,如圖1-1-2所示。

圖1-1-4 計算機互聯網路的邏輯結構

資源子網由網路中的所有主機、終端、終端控制器、外設(如網路列印機、磁碟陣列等)和各種軟體資源組成,負責全網的數據處理和向網路用戶(工作站或終端)提供網路資源和服務。

通信子網由各種通信設備和線路組成,承擔資源子網的數據傳輸、轉接和變換等通信處理工作。

網路用戶對網路的訪問可分為兩類:

☆本地訪問:對本地主機訪問,不經過通信子網,只在資源子網內部進行。

☆網路訪問:通過通信子網訪問遠地主機上的資源。

3. 遵循國際標准化協議的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第三階段是加速體系結構與協議國際標准化的研究與應用。20世紀70年代末,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了一個專門機構,研究和制定網路通信標准,以實現網路體系結構的國際標准化。1984年ISO正式頒布了一個稱為“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的國際標准ISO 7498,簡稱OSI 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即著名的OSI七層模型。OSI RM及標准協議的制定和完善大大加速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很多大的計算機廠商相繼宣布支持OSI標准,並積極研究和開發符合OSI標準的產品。

遵循國際標准化協議的計算機網路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廠商需按照共同認可的國際標准開發自己的網路產品,從而可保證不同廠商的產品可以在同一個網路中進行通信。這就是“開放”的含義。

目前存在著兩種佔主導地位的網路體系結構:一種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的OSI RM(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另一種是Internet所使用的事實上的工業標准TCP/IP RM(TCP/IP參考模型)。

4. 互聯網路與高速網路

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計算機網路技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其特點是:互聯、高速和智能化。表現在:

(1) 發展了以Internet為代表的互聯網

(2) 發展高速網路

1993年美國政府公布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即信息高速公路計劃。這里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數字化大容量光纖通信網路,用以把政府機構、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和家庭的計算機聯網。美國政府又分別於1996年和1997年開始研究發展更加快速可靠的互聯網2(Internet 2)和下一代互聯網(Next Generation Internet)。可以說,網路互聯和高速計算機網路正成為最新一代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方向。

(3) 研究智能網路

隨著網路規模的增大與網路服務功能的增多,各國正在開展智能網路IN(Intelligent Network)的研究,以提高通信網路開發業務的能力,並更加合理地進行網路各種業務的管理,真正以分布和開放的形式向用戶提供服務。

智能網的概念是美國於1984年提出的,智能網的定義中並沒有人們通常理解的“智能”含義,它僅僅是一種“業務網”,目的是提高通信網路開發業務的能力。它的出現引起了世界各國電信部門的關注,國際電聯(ITU)在1988年開始將其列為研究課題。1992年ITU-T正式定義了智能網,制訂了一個能快速、方便、靈活、經濟、有效地生成和實現各種新業務的體系。該體系的目標是應用於所有的通信網路;即不僅可應用於現有的電話網、N-ISDN網和分組網,同樣適用於移動通信網和B-ISDN網。隨著時間的推移,智能網路的應用將向更高層次發展。

1. 建立公用分組交換網CHINAPAC 1989年11月我國第一個公用分組交換網CNPAC建成運行,由3個分組結點交換機、8個集中器和一個雙機組成的網路管理中心組成;在此基礎上,新的公用分組交換網1993年9月建成,並改稱CHINAPAC,由國家主幹網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省內網組成。

2. “三金”工程

1993年3月12日,時任副的朱鎔基主持國務院會議,提出了建設“三金”工程,即金橋、金關、金卡工程。計算機網路正是“三金工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金橋工程”是以建設我國重要的信息化基礎設施為目的的跨世紀重大工程,它與原郵電部的通信干線及各部門已有的專用通信網互連互通,成為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的主幹網,即建立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

金關工程是為了加快我國外貿業務信息化和自動化管理的一項重要工程,其目的是要推動海關報關業務的電子化,取代傳統的報關方式以節省單據傳送的時間和成本,為推廣電子數據交換EDI業務和實現無紙貿易創造條件。

金卡工程建設的總體目標是要建立起一個現代化的、實用的、比較完整的電子貨幣系統,形成和完善符合我國國情、又能與國際接軌的金融卡業務管理體制。

3. 基於Internet技術的公用計算機網路

我國在1996年底建成四個基於Internet技術並可以和Internet互聯的全國性公用計算機網路,即: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和中國科學技術網CSTNET。

根據2004年1月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http://www.cnnic.net.cn/)發布的第十三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目前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中的基於Internet技術的公用計算機網路有:

☆ 中國科技網(CSTNET)

☆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 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

☆ 中國網通公用互聯網(CNCNET)(網通控股)

☆ 寬頻中國CHINA169網(網通集團)

☆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

☆ 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

☆ 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建設中)

☆ 中國衛星集團互聯網(CSNET)(建設中)

⑵ 信息網路安全的第一個時代是—源自最牛IT工程師

九十年代中葉前。

信息網路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電磁泄露、雷擊等環境安全構成的威脅,軟硬體故障和工作人員誤操作等人為或偶然事故構成的威脅,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威脅,網路攻擊和計算機病毒構成的威脅,以及信息戰的威脅等。

信息網路自身的脆弱性主要包括:在信息輸入、處理、傳輸、存儲、輸出過程中存在的信息容易被篡改、偽造、破壞、竊取、泄漏等不安全因素;在信息網路自身在操作系統、資料庫以及通信協議等存在安全漏洞和隱蔽信道等不安全因素。

在其他方面如磁碟高密度存儲 受到損壞造成大量信息的丟失,存儲介質中的殘留信息泄密, 計算機設備工作時產生的輻射電磁波造成的信息泄密。



(2)網路安全階段指的是什麼年代擴展閱讀

通信雙方在網路上傳輸信息,需要先在發收之間建立一條邏輯通道。這就要先確定從發送端到接收端的路由,再選擇該路由上使用的通信協議,如TCP/IP。

為了在開放式的網路環境中安全地傳輸信息,需要對信息提供安全機制和安全服務。信息的安全傳輸包括兩個基本部分:對發送的信息進行安全轉換,如信息加密以便達到信息的保密性,附加一些特徵碼以便進行發送者身份驗證等;發送雙方共享的某些秘密信息,如加密密鑰,除了對可信任的第三方外,對其他用戶是保密的。

為了使信息安全傳輸,通常需要一個可信任的第三方,其作用是負責向通信雙方分發秘密信息,以及在雙方發生爭議時進行仲裁。

⑶ 網路安全法開始施行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6年11月7日發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是為了保障國內網路安全,維護國內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而依法制定的法律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的出台實施的意義:
1、《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的出台實施,不僅能夠提升我國自身網路安全防範能力,增強我國公民網路安全意識,而且有助於推進我國與其他世界各國的信息網路聯系,形成了國家網路安全戰略和網路強國建設的大工程。
2、《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作為國家實施網路空間管轄的第一部法律,是屬於國家的基本法律,是網路安全法制體系的重要基礎。此部法律起到了規范網路信息安全制度及規范的作用,網路社會中不同主體所享有的權利義務及其地位,建立網路信息保密制度,保護網路主體的隱私權,以及規定具體的訴訟救濟程序等。
3、現如今,網路安全領域已逐步成為世界主要國家展開競爭和戰略博弈的新領域。網路信息是建設網路強國的必爭之地,網路強國宏偉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堅實有效的制度保障,《網路安全法》的出台意味著建設網路強國的制度保障邁出堅實的一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三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2016年11月7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⑷ 1.網路安全發展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對網路安全發展的具體內容包括什麼網路安全體系組成的三個主要部

網路安全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 第一階段:主要關注數據傳輸的安全,如加密態裂吵技術、數據隱私保護等。

2. 第二階段:由於網路的普及,重點轉向網路威脅的解決和安全防禦,如防火牆、入侵檢測系統、反病毒軟體等。

3. 第三階段:隨著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興起,網路安全發展到了數據和設備安全的層面,如網路安全監管、雲安全、智能設備安全等。

網路安全體系包括三個主要部分:

1. 網路安全管帆侍理:包括惡意代碼防範、網路安全監管等。

2. 網路安全技術:包括防源缺火牆、反病毒軟體、入侵檢測等。

3. 網路安全標准:確保網路安全達到一定的標准,包括加密演算法、認證技術等。這三個部分綜合起來形成了網路安全的體系結構。

⑸ 網路空間安全的概念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1984年,由吉布森提出的。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階段指的是什麼年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11手機網路劫持 瀏覽:240
手機怎樣調試網路接入 瀏覽:33
無線網路網速測試 瀏覽:90
網路電視怎樣輸入英文密碼 瀏覽:99
為什麼電腦沒有網路限速 瀏覽:494
廣東網路空間安全考研哪裡好 瀏覽:586
網路信號多少錢一gb 瀏覽:712
移動網路一直跳不穩定 瀏覽:410
公共網路設備哪個好 瀏覽:846
真正無線網路視頻 瀏覽:65
自學電腦網路書籍推薦 瀏覽:972
網路可以用來干什麼 瀏覽:245
手機開熱點和usb網路共享哪個快6 瀏覽:139
國網公司網路安全三同步是指 瀏覽:74
小米手機出現有線網路斷斷續續 瀏覽:830
蘋果新系統網路關聯設置 瀏覽:653
直播需要多大的無線網路 瀏覽:130
在電腦里如何測試網路速度 瀏覽:37
網路營銷大賽主辦方 瀏覽:661
從事網路推廣崗位應具備哪些素質 瀏覽:35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