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監測預警怎麼處理

網路監測預警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2024-06-14 10:07:02

A. 網路輿情的預警措施

1.密切關注輿情反映情況

任何的輿情滋生都有徵兆,或者一個潛伏和預發的過程。所以,這個時候需要密切關注各大新聞門戶網站、社交網路等互聯網媒體上的各種與己相關的資訊信息,時刻關注輿論的態度、傳播變化趨勢等,以便於能夠盡可能地掌握網路上與己相關的各種聲音,防範於未然。

2.做好人工輿情監控

換言之,也就是安排專人利用各種搜索工具進行人工輿情監控,然後對相關信息逐一篩選排查、分析、研判,以達到實時關注全網輿情,了解網上與己相關的輿情動態的目的。但是人工輿情監控的最大弊端就在於時效性差,效率低,同時監控覆蓋到的范圍有限。

3.藉助網路輿情預警系統

主要指的是通過藉助像識微商情這樣的專業網路輿情預警系統,實時全網監測,海量數據實時處理,及時分析事件的發展脈絡和當前態勢,自動識別負面,通過簡訊、微信、郵件或者客戶端的方式快速告警通知,將相關信息推送給用戶,以便及時反應。

B. 怎麼做好企業網路負面輿情信息監測處理服務

企業網路輿情信息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一旦出現負面信息輿情,需要盡快解決網路負面輿情信息才是關鍵。

1、加強企業網路輿情預警工作

對於企業來說,要想在網路輿情危機到來時贏得主動權,不僅要實時網路輿情,還要做好網路輿情的預警服務工作。

即通過網路負面輿情監控系統的使用,定製監控目標,然後由系統爬蟲自動進行全網品牌監控,檢測與企業相關的品牌或熱點話題等各種聲音。一旦發現虛假網路輿情,通過微信、簡訊、郵件和客戶端進行實時預警,方便企業及早發現危機,防患於未然。

2、動態實時監測企業負面輿情信息

眾所周知,很多時候,企業的網路輿情負面危機往往都是被動的,是由於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如競爭對手的攻擊、行業政策的變動、自然災害等等,實屬防不勝防。因此,我們認為做好網路輿情危機動態實時監測輿情負面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藉助一些第三方品牌監控系統,我們可以實時跟蹤事件的傳播趨勢,分析事件的生命周期階段和每個階段的熱點話題,挖掘出主題演變過程中的傳播網站、媒體和關鍵傳播節點,讓企業能夠把握輿情消息危機網路輿情的脈絡,做出有效的預測,抓住機遇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3、追根溯源,尋找企業網路負面源頭

無論網路輿情危機發展到何種程度,只有找到危機的根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網路輿情危機。因此,企業可以利用品牌監控系統進行實時全網民意識監控,跟蹤傳播,跟蹤危機的第一傳播,轉載賬戶,為處理網路輿情信息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C. 國家建立網路安全監測預警和什麼制度

國家建立網路安全監測預警和信息通報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建立網路信息安全投訴、舉報制度,公布投訴、舉報方式等信息,及時受理並處理有關網路信息安全的投訴和舉報。
國家網信部門和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網路信息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的,應當要求網路運營者停止傳輸,採取消除等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對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上述信息,應當通知有關機構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斷傳播。國家建立網路安全監測預警和信息通報制度。國家網信部門應當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加強網路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通報工作,按照規定統一發布網路安全監測預警信息。
1、網路
網路是指由計算機或者其他信息終端及相關設備組成的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序對信息進行收集、存儲、傳輸、交換、處理的系統。
2、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指通過採取必要措施,防範對網路的攻擊、侵入、干擾、破壞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網路處於穩定可靠運行的狀態,以及保障網路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從這個概念態巧來講,網路安全包括傳統的網路安全、數據安全,是范圍更大的網路安全,更加側重網路運行安全、信息安全。
3、網路運營者
網路運營者是指網路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網路服務提供者。
網路運營者是網路安全法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關鍵義務主體或核心義務主體,出現31次。如幾大電信運營商、BAT等企業以及國家機關中的網路執法部門都屬於網路運營者的范疇。同時,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也是一種網路運營者。
《網路安全法》去掉了草案中關於「包括基礎電信運營者、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重要信息系統運營者等」的規定,可能考慮到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現今,對於「網路運營者」這一概念只規定內涵而對其外延採用開放的描述方式,似乎是一種更聰明也是更合乎時宜的做法。需要注意的是,是否被認定為「網路運營者」主要取決於企業是否成為了網路信息系統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以及企業的業務是否提供了各類網路服務,特別是互聯網信息服務。
4、網路數據
網路數據是指通過網路收集、存儲、傳輸、處理和產生的各種電子數據。
5、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
從定義中可以看出,網路安全法中個人信息多側重自然人的信息,對虛擬人的信息如用戶名、密碼、IP、MAC、上網時間、Cookies 等信息還沒有明確帆喊鍵定義。個人信息不同於個人數據、個人隱私,自然人的健康、犯罪滲旦、私人等活動信息,網路安全法中並沒有提到。
6、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國家需要對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務、電子政務等重要行業和領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數據泄露,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進行保護。
《網路空間安全戰略》中進一步明確,公共通信、廣播電視傳輸等服務的基礎信息網路,能源、金融、交通、教育、科研、水利、工業製造、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用事業等領域和國家機關的重要信息系統,重要互聯網應用系統(如阿里巴巴、騰訊、網路)等 14 個大行業領域屬於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中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范圍進行了更具體的界定。下列單位運行、管理的網路設施和信息系統,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數據泄露,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應當納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范圍:
(一)政府機關和能源、金融、交通、水利、衛生醫療、教育、社保、環境保護、公用事業等行業領域的單位;
(二)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等信息網路,以及提供雲計算、大數據和其他大型公共信息網路服務的單位;
(三)國防科工、大型裝備、化工、食品葯品等行業領域科研生產單位;
(四)廣播電台、電視台、通訊社等新聞單位;
(五)其他重點單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四十九條網路運營者應當建立網路信息安全投訴、舉報制度,公布投訴、舉報方式等信息,及時受理並處理有關網路信息安全的投訴和舉報。
網路運營者對網信部門和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應當予以配合。

閱讀全文

與網路監測預警怎麼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網路共享台式 瀏覽:121
怎樣把網路設置成卡 瀏覽:416
咋樣重新設置網路密碼 瀏覽:83
isr網路用語是什麼意 瀏覽:907
音樂網路營銷目標 瀏覽:625
小米84G網路斷流怎麼解決 瀏覽:656
網路電視哪個app天元圍棋 瀏覽:444
移動網路高清編碼器 瀏覽:580
光纖沒網了怎麼打開網路 瀏覽:605
安卓手機修改網路mac 瀏覽:256
電腦網路連接如何設置 瀏覽:356
網路騙子讓安裝軟體 瀏覽:244
微軟密碼要用網路嗎 瀏覽:647
攝像頭久久無網路信號 瀏覽:558
手機為什麼有時自動斷開網路 瀏覽:150
有線網路變無線信號 瀏覽:303
小愛網路音響藍牙設置 瀏覽:950
十堰無線網路 瀏覽:956
網路儲存空間哪個最好 瀏覽:768
無線網路連接下載 瀏覽:33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