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線的對線器的原理
其實我們用的網線標准接法是568B 白橙- 橙 -白綠 -藍- 白藍- 綠 -白棕- 棕 其實真正通信的只有四芯,1- 2 -3 -6 只要你把 白橙 - 橙 - 白綠 -綠 四組芯線插入相應的線槽中,並可通信,
❷ 網路對線器的使用方法
1.線路狀態測試:
將鱷魚夾適配線的一端插入發射器的RJ-11插座,將適配線另一端的紅黑線夾夾上待測線路。
2.線路直流電平檢測及正負極性判定:
將發射器的功能選擇開關撥至SCAN位置,將紅色及黑色夾夾上線路。如果狀態指示燈亮紅色或綠色,表示線路中有直流電平。如果綠色燈亮,紅色夾為正極,黑色線夾為負極;如果紅色燈亮,黑色線夾為正極,紅色線夾為負極。電平的高低可由狀態指示燈的明暗程度來判定:燈越亮,則電平越高;燈越暗,則電平越低。
3.鈴流信號檢測:
將發射器的功能選擇開關撥至OFF位置,將紅色及黑色夾夾上線路。當有鈴流信號進入時,狀態指示紅綠交替閃動。如果線路中同時有直流電平,則狀態指示燈在紅色或綠色的基礎上紅綠交閃動。
4.直接適配:
在尋線時,如果用戶線路端為RJ-11插頭,則可直接將該插頭插入發射器的RJ-11插座上,在對線時,如果用戶線路端為RJ-11或RJ-45插頭,則可直接將該插頭插入發射器或接
收器的RJ-45插座上。
❸ 網路分線器,路由器,集線器各用在哪些方面上,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一分四的usb叫usb-hub,就是usb集線器
路由器叫Router
集線器叫hub
[轉]首先說HUB,也就是集線器。它的作用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將一些機器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區域網。而交換機(又名交換式集線器)作用與集線器大體相同。但是兩者在性能上有區別:集線器採用的式共享帶寬的工作方式,而交換機是獨享帶寬。這樣在機器很多或數據量很大時,兩者將會有比較明顯的。而路由器與以上兩者有明顯區別,它的作用在於連接不同的網段並且找到網路中數據傳輸最合適的路徑 ,可以說一般情況下個人用戶需求不大。路由器是產生於交換機之後,就像交換機產生於集線器之後,所以路由器與交換機也有一定聯系,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兩種設備。路由器主要克服了交換機不能路由轉發數據包的不足。
總的來說,路由器與交換機的主要區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層次不同
最初的的交換機是工作在OSI/RM開放體系結構的數據鏈路層,也就是第二層,而路由器一開始就設計工作在OSI模型的網路層。由於交換機工作在OSI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比較簡單,而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層(網路層),可以得到更多的協議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轉發決策。
(2)數據轉發所依據的對象不同
交換機是利用物理地址或者說MAC地址來確定轉發數據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則是利用不同網路的ID號(即IP地址)來確定數據轉發的地址。IP地址是在軟體中實現的,描述的是設備所在的網路,有時這些第三層的地址也稱為協議地址或者網路地址。MAC地址通常是硬體自帶的,由網卡生產商來分配的,而且已經固化到了網卡中去,一般來說是不可更改的。而IP地址則通常由網路管理員或系統自動分配。
(3)傳統的交換機只能分割沖突域,不能分割廣播域;而路由器可以分割廣播域
由交換機連接的網段仍屬於同一個廣播域,廣播數據包會在交換機連接的所有網段上傳播,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通信擁擠和安全漏洞。連接到路由器上的網段會被分配成不同的廣播域,廣播數據不會穿過路由器。雖然第三層以上交換機具有VLAN功能,也可以分割廣播域,但是各子廣播域之間是不能通信交流的,它們之間的交流仍然需要路由器。
(4)路由器提供了防火牆的服務
路由器僅僅轉發特定地址的數據包,不傳送不支持路由協議的數據包傳送和未知目標網路數據包的傳送,從而可以防止廣播風暴。
NO.1 分線器
一、分線器原理
在我們使用的10/100M乙太網網路中,傳輸界質是五類雙絞線。它是有4對共8芯線組成。我們只用其中4根(2對)進行數據的傳輸,還有4根(2對)線剩餘。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剩餘的4根線同樣作為數據的傳輸。這樣就達到一根網路線同時供兩個用戶上網的目的了。我們一般不這樣使用。
了解了分線器的原理後,我們就應該明白,網路中心製作的分線器仍然是讓用戶單獨享用線路,它是把網路線中的8根線分成兩組線路傳輸數據,因此,並不會影響用戶上網的速度和帶寬。這個與一般外面買回來的分線接頭在傳輸上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所以,它也不會導致接在同一對分線器上用戶不能互相訪問。
二、分線器的組成
分線器是成對使用。一對分線器是由兩根分線器的組成。
一個分線器由兩個水晶頭,一個模塊組成,兩個水晶頭是通過雙絞線與模塊進行連接的。其中一個水晶頭的排法是,藍、藍白,棕白、棕4根線,分別在水晶頭的1,2,3,6槽內。另一個水晶頭的排法是,綠白、綠、橙白、橙4根線,分別在水晶頭的1,2,3,6槽內。另一對分線器的做法是相同的。
三、分線器的使用
用戶端(宿舍)和交換機各需一個分線器。如果網路線兩頭都是水晶頭,就把兩邊的水晶頭分別接在兩個分線器的模塊上。一般比較長的一個分線器放在用戶端,較短的分線器放在交換機端。機房端分線器的兩個水晶頭分別插在交換機的兩個埠上,用戶端分線器的兩個水晶頭分別接給兩個用戶使用。
四、分線器使用的注意事項和好壞判斷
1、分線器應該在該段雙絞線沒有問題(8根芯線都沒有斷開)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2、一對分線器相當於把一根雙絞線變成兩根直通線。因此,藍、藍白,棕白、棕排法的水晶頭對應於另一頭的藍、藍白,棕白、棕排法的水晶頭。在使用和檢測分線器好壞時要注意這個問題。
3、分線器的檢測與普通雙絞線的檢測方法相同。
NO.2路由器
1、改進網路分段(每個網段的結點數是有限的)。相同類型的區域網互連,劃分子網段,三層交換,避免「廣播風暴」。
2、不同區域網之間的路由能力,實現三層的數據報文的轉換。
3、連接WAN的路由能力。
路由器通過軟體實現其功能,速度較慢,數據報文延遲較大,高性能的路由器比較昂貴。
4、路由器的體系結構
路由器執行OSI網路層及其下層的協議轉換,可用於連接兩個或者多個僅在低三層有差異的網路。
NO.3集線器
集線器之功能其實非常簡單,顧名思義即為一集線設備,主要任務在使各端點之線路得以匯集做資料交換.集線器上可提供多組RJ-45接頭,而這些接頭與網路卡上RJ-45接頭收送相反.
有時集線器也會提供一組UP-Link接頭(多為共用),並以此做為與其他集線器連接的管道.在傳統的集線器上此接頭並不能用於連接網路卡,但新一代的產品多半具備切換功能,讓Up-Link這個埠可以選擇要連結他台集線器或是網路卡.
集線器之工作原理為:當有一埠要傳送資料時,其利用廣播的方式同時將資料對每一埠傳送,並籍此傳送到目的端點,工作方式簡單.但當集線器正進行向下廣播時,如遇資料上載即會發生碰撞(Collision)的情況,此時資料則須不斷利用未引發生碰撞的傳送空隙,持續重送,因此會影響的傳輸效能.
另外,使用到集線器串接各端點時,由於需要經過多重廣播而使得效率不彰,故在較高階的集線器產品中,會提供另一種堆疊功能(stack),這種堆疊功能能夠整合多台集線器一次做同步廣播,大大增加在傳輸時的效率.
集線器給人的感覺有點像是電線的多孔插座.它的可承載流量會隨著分接出去的網路連線愈多,訊號也愈來愈弱,因此它的分接是有一定上限的.因此集線器的主要作用在擔任某個區域的網路線集中點,並且能夠避免因為這個區域內任何一條網路線出狀兄而造成的網路癱瘓.
交換式集線器也有人稱為主動式集線器,與集線器不同的是,交換式集線器能夠利用快速切換訊號的方式與網路卡進行溝通.因此在需要傳輸資料時,交換式集線器能夠針對不同的網路卡,調整成最佳的資料傳輸速度,並且使每個連接埠都還是能保持同樣的速度
當你將900AP+設定完成,你可以將它從你的實體區域網路中取下並移到指定位置.記住無線連線中訊號最弱的一點將會決定中繼連線的整體傳輸速率.你應該不會想要把中繼器擺放離你主要AP裝置太遠,而使得它必須降到較低速度來保持連線穩定.另一方面如果你放的不夠遠,你的用戶端設備會不斷試著連接到訊號較弱的主AP裝置,而不會連接訊號較強的中繼器.
在這個過程中900AP+沒有辦法幫上你什麼忙,因為它的WLAN總是在不斷地狂閃,就算沒有資料流量時也一樣.而且由於你在無線連線時沒辦法存取內建管理功能,因此你無法使用D-Link在新版韌體中所加入的網點檢驗(Site Survey)工具.
我最後使用我的ORiNOCO卡和NetStumbler來確認我是連到了主AP還是900AP+,因為XP內建的無線網路連線狀態在此處毫無幫助.我的確發現當使用XP的「連線到無線網路」的功能時(透過「檢視可用的無線網路」),選擇網路,並在我比較接近900AP+時按下連接按鈕,會導致我的用戶端設備連到900AP+.我透過NetStumbler以及使用XP「連線狀態」視窗內的「訊號強弱」指標確認了這個情況.當你不是執行XP的時候,你應該可以使用無線網卡所附的客戶端軟體來做同樣的事,或是選擇不要使用XP內建的無線連線管理功能.
完工
終於完成了.真的,D-Link(友訊)真的只用不到100美元就辦到了無線中繼功能!當然,這當中有一些妥協和限制,但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太久.如果橋接延伸的功能也能被放進無線橋接器里,我可以預期其他家廠商(Linksys,NETGEAR,和SMC)會馬上有反應,希望能有一些提升和改善的地方.
所以Cisco(思科)和Symbol在無線中繼器高價獨占的日子就快要結束了…至少就非企業使用的無線網路市場而言.我們終於可以坐在我們想要坐的地方,讓我們的無線網路為我們服務,而不用花大錢才能做到.哈利路亞!
網路橋(Bridges)的通訊協定
將實體層不相同的兩個或多個網路連結起來,使不同網路上的工作站彼此之間可以互相通訊.
網路橋具備有連接網路雙方有關實體層的通訊協定轉換功能.
當網路橋由一個網路收到訊息時會檢查其中的目的位址,如果該位只不在原來網路上則將訊息轉送到另外一個或多個網路上.
網路橋連接運作
以CSMA/CD (Ethernet)網路和Token-Ring網路連接為例:
雙方網路皆使用LLC (Logic Link Control, 802.1)通訊協定.
在MAC層使用不同的協定:CSMA/CD及Token-Ring.
雙方實體層使用不同的傳輸媒體:
CSMA/CD網路使用同軸電纜.
Token-Ring網路適用絞對線.
網路橋工作站必須安裝二個網路卡,一個Ethernet網路卡;另一個Token-Ring網路卡,個別連接其網路.
網路橋功能簡介
MAC Address:網路橋依MAC位址來分辨工作站名稱,當由網路上接收到某一訊框(MAC訊框),拆解目的位址(如:Ethernet address)判定送往哪一個網路或丟棄.
過濾(Filtering)功能:同一個網路中互傳的資料會被網路橋過濾掉,不會傳送到其他網路.
前送(Forwarding)功能:網路橋接收到傳送到另一個網路的訊框,網路橋會將其前送往該網路.
使用橋接網路的主要原因
提高網路的可靠性(Reliability):網路橋隔開網路,如其中某一網路斷線或其他因素使網路停頓,也不會影響其他網路.
增加網路效率(Performance):因一般區域網路大都使用共享媒體(shared media)傳輸資料,如一個網連接過多工作站整個網路傳輸效率會降低.此情形必須可率分割網路成二個或更多個網路,分割成小網路間使用橋接器連接(具有Filtering及Forwarding功能),但整體上還是一個網路.如Ethernet網路過多工作站,工作站間碰撞機率提高,網路效益會降很多就必須用網路橋來分割.
提升網路安全性(Security):利用共同傳輸媒體傳送資料,在網路上任何地方皆可偷竊他人傳送資料.如果網路上有幾個較機密的工作站間通訊,可利用網路橋將其分割成另一小網路,他們之間傳送訊息在其他小網路就偷竊不到,因此可提升網路安全性.
配合地理環境(Geography):由於地理環境需要,區域網路分布較廣的地區,如使用Repeater無法轉接小網路間的實體布線,就必須利用網路橋來跨接.(如 Remote-Bridge)
設計網路橋應考慮因素
提供透明化(Transparence)服務:網路橋雖然將許多區域網路連結一起,可是對使用者而言,整體上是單一個網路,而不需要知道網路橋是否存在.
包含足夠大的緩沖記憶體(Buffer):Forwarding功能,橋接器接收一個網路的訊框欲往其他網路傳送,如果兩個網路的傳輸速率不同或某一網路的Traffic量過高,因此訊框停留在網路橋的機率就較高,尤其是多埠網路橋本身處理速度不夠快,網路橋內就必須大量的緩沖器來存放欲 Forwarding 的訊框.
擁有位址辨識(addressing)及路徑選擇(routing)能力:因為網路橋有將資料過濾及前送功能,因此必須有能力判斷工作站在什麼地方,並且知道如何選擇適當的路徑來傳送資料.
多埠網路橋(Multi-port Bridge):一個網路橋可連接多個網路,建構網路橋區域網路(B-LAN)
路由器(Router)的通訊協定
網路連接:路由器是作連接二個或更多個網路,不論由實體上或邏輯上都屬不同的網路;而網路橋所連接之網路由實體上而言是各個獨立之網路連接,但由邏輯上而言又屬於單一網路內之連接.
工作站地址:是以第三層之網路位址 (Network Address)來區分(如TCP/IP網路的IP Address).不似網路橋是以第二層媒體存取地址 (MAC Address)來區分各個工作站 (如 Ethernet 網路以 Ethernet Address).
通訊協定:路由器必須具備連接網雙方的通訊協定,提供不同實體層及鏈路層通訊協定之間的連接,並具有鏈路層MAC地址的轉換.如下圖:工作站 A 和工作站 B 的網路層必須具備相同通訊協定,工作站 A 和路由器 R1埠的鏈結層及實體層需相同的協定,工作站 B 和路由器 R2 埠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