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長群也成為了一種比拼,這種歪風現象是怎麼形成的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里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因為老師在群里要求家長幫著批改作業,江蘇一位家長憤而退群,並且發視頻抗議「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家長的吐槽,在網上得到了眾多家長的共鳴。有人說,家長群已經成了「作業群」和「打卡群」,白天下班以後,不能休息,還要忙群里老師布置的數不勝數的任務;有人說,家長群成了互相攀比、奉承老師的「誇誇群」,本想做個小透明,但生怕因為少說幾句,讓老師覺得自己不上心,從而忽視自家孩子。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群里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新聞周刊》本周視點關注,家長群,別成了壓力群。
家長群怎麼變成「壓力群」?
江蘇某家長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讓我幫忙批改一作業,那我要你們干什麼?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
最近一段時間,這位聲稱退出家長群的江蘇家長,將「家長群」推上了各大網路平台的熱門話題榜,網友討論持續至今。而其中,網友們最大的吐槽在於,現在的「家長群」逐漸成了「作業群」,而且不少作業需要家長配合才能完成。
在群里排隊接龍、完成任務打卡、幫助孩子錄視頻、畫畫、做手抄報、做手工,網友感嘆,這屆家長真的很忙!而且正像那位江蘇家長抱怨的,有的老師還要求家長幫助批改作業,一些網友曬出圖片,老師甚至會在群里給沒批作業的家長施加壓力。雖然這樣的例子不一定普遍,但在這樣有形無形的壓力中,家長的擔子更重了。
安徽合肥某學校家長
像我們家五年級的小孩的作業,基本上我是不會做的,因為我們學歷也是比較低的。其實讓我看是沒有用的,那我沒辦法我只有查手機。
然而,面對部分退出家長群、取消家長群的呼聲,不少老師也感到委屈。在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小學老師陳萍看來,家長群其實帶來了不少方便,她每天可以在群里跟家長溝通接送孩子的信息,還會把每天的學習進度和作業發在群里,這樣做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希望家長也能關心孩子的學習。
合肥市和平小學二小一年級語文老師 陳萍
你像我今天教學了24個韻母,然後我把圖片拍下來,然後發到群里,我覺得最起碼讓他知道孩子學到哪了。孩子的作業家長就抽一點時間就去看一下孩子有沒有完成,而且完成的是否工整,然後具體的對與錯,由我來決定。
不可否認,家長群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家長和老師很少有機會溝通的狀況,但是這觸手可及的溝通也平添了不少煩惱。從前,一年只開兩次家長會,現在,天天都可以在群里開家長會;從前,老師只能在家長會上點評學生,現在,一些老師隨時會把學生的表現發到群里加以點評,發生矛盾沖突的可能也變大了。
北京某初中家長
我們這兒就有那個退過群的,他的孩子有時候遲到,有時候打架,有時候這兒那兒的,那時候班主任有時候就在群里說,他覺得傷自尊了,然後還寫了一篇公開信發到群,批評老師這樣不好、那樣不好。他們倆還都挺文質彬彬的,都高學歷,發出來那麼一個事,我們家長都很吃驚,然後我們在群里安撫老師。
家長群的公開性,讓一切的評價都會被放大。批評如此,表揚也是如此,老師在群里為誰點了贊,家長們也得排隊點贊;有家長在群里贊美老師,其他家長迫於壓力也得跟著贊美,家長群很容易就變成了「誇誇群」。
北京某學校家長
我同事他們家長群里,因為今年有疫情,有小朋友帶著濕紙巾干紙巾,給班級送過去了。送過去之後,老師就給拍了張照片,就特別高調,在群里表揚了這幾個孩子。表揚完了之後,從那天開始一直到現在,每天都不停有小朋友在送東西。
小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我就出國在駐外,但是這個群來說,我基本上每天都要看,信息量還是比較大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我通過群裡面我能看得到,現在網路信息化了,我覺得這種溝通的方式是可以的。小孩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長們和老師們通力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