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寮國有網路嗎,有人用微信嗎
寮國現在大一點的城市都有網路,他有兩家網路公司,一家是寮國政府開的;一家是泰國人經營的,本人現在琅勃拉邦,通過使用的情況是網速都比較慢,微信要使用的話要設置成英文的,拿著你的手機到電信公司開通,使用微信的人每天都在增加。
『貳』 誰能詳細描述一下寮國的互聯網狀況是怎麼樣的
分析:透視寮國柬埔寨電信市場
http://www.enet.com.cn/enews/ 2007年06月11日15:50 來源:通信產業報 作者:張姍姍 字型大小:小 | 大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 張姍姍
寮國、柬埔寨同屬於東盟成員國,共處中南半島。長期以來,這兩個國家一直處於貧窮落後的狀態,國民經濟發展緩慢,人均GDP很低,急需國際社會援助。在電信方面,寮國和柬埔寨的發展狀況較東盟其他國家也處於相對落後的水平,但這也為其電信市場的增長提供了較大空間。
柬埔寨:外資不設防
1953年11月,柬埔寨宣布獨立,從此走上了獨立自主、和平發展的道路。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在有關國家的幫助下,柬埔寨開始建設自己的工業設施,經濟曾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但從70年代初,美國發動印度支那戰爭的20多年間,柬埔寨連年戰亂不斷,直至1993年才在聯合國的幫助下結束戰亂實現和平,成立了戰後第一屆新的王國政府。
長期的動亂對柬埔寨國民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也嚴重影響了電信業的發展。1998年柬埔寨新政府成立後,國內局勢開始穩定,為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柬埔寨政府將全國市場向國外開放,外資可以投資於國內的任何行業,且在經營過程中的定價不受柬埔寨政府幹預。
低起點與高開放
目前,柬埔寨電信市場的監管機構為柬埔寨郵電部(Ministr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MPTC),該部負責制定電信政策、發放牌照、協調各運營商、調整電信資費等;該機構同時也是柬埔寨最大的固定電話運營商。
柬埔寨現行的主要電信政策是政府控制固定電話市場,移動通信和數據通信向外資全面開放,允許建立100%的外資電信企業;政府對運營牌照實施有限度的管理,外商可向政府購買運營牌照獲得經營權,無普遍服務要求;對電信設備供應商無入網准入要求;2001年柬埔寨修改投資法,將技術先進的電信基礎設施列入鼓勵投資項目。
柬埔寨共有6家電信運營商,即柬埔寨郵電部(MPTC)和另外5家私人公司,MPTC還是電信行業的政策制定者和管制者。5家私人公司都有國外戰略合作夥伴,大多來自東南亞地區,主要有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柬埔寨的固定電話普及率很低,但移動業務發展迅速。此外,柬埔寨是世界上互聯網服務價格最高的國家之一。
電信市場冷熱不均
固話相對落後
柬埔寨固定電話的發展始終落後於行動電話。多年的戰亂摧毀了原有的固定網路,國家建設資金的嚴重匱乏又阻礙了新的固定網路的發展。雖然近年來國際社會的援助使該國固定電話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與行動電話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截止到2006年底,固定電話用戶僅為4萬戶左右,普及率只有0.28%,且增長速度緩慢,年增速不到5%。
目前,柬埔寨固定業務市場主要有3家經營者,他們的業務區域有所不同,其中MPTC的經營范圍最大。在金邊地區,用戶可選擇MPTC或Camshin和Camintel的WLL網;在各省提供業務的主要是Camintel,不過MPTC現在也開始在各省提供電話服務。總體而言,MPTC在固定電話市場仍佔主導地位,另外兩家市場佔有率差異不大。
移動多網並存
柬埔寨共有4家移動運營商,Casacom、MobiTel、CamShin和CamTel。各運營商採用的移動通信制式很不統一,這使得柬埔寨移動通信市場上既有落後的模擬通信,又有第二代的GSM和CDMA,還有新建的3G網路。
盡管如此,移動通信仍不失為柬埔寨電信市場中的亮點。1992年底,柬埔寨開始引入移動業務,採取單向收費的方式,以美元為結算單位。單向收費極大地促進了柬埔寨移動通信的發展,自從引入之後移動用戶數量就迅速增長,到1993年超過了固定電話用戶數,柬埔寨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移動用戶數超過固定用戶數的國家。截至2006年底,柬埔寨行動電話普及率已達到9%左右,用戶約為130萬,並且每年在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其中,預付費業務發展尤為搶眼,目前預付費用戶佔到總用戶數的90%以上。移動通信的迅猛發展吸引了大部分的投資,這也成為導致固定電話業務發展疲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互聯網尚待發展
1997年BigPon開始提供本地互聯網業務,成為柬埔寨首家提供公眾互聯網接入服務的運營商。在這之前已經有準ISP在提供電子郵件服務,如CamNet。截至2006年,柬埔寨互聯網普及率仍然較低,僅為0.3%,且上網費用與臨近國家相比高出很多。上網方式主要包括撥號、DSL、無線寬頻和衛星終端。
柬埔寨第一家互聯網網吧於1999年在金邊開業。由於通信資費,特別是國際通信資費非常高,柬埔寨的網吧也在公開經營VoIP業務。雖然政府明確禁止經營,但VoIP業務仍存在一定的市場空間。
國際社會在柬埔寨的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聯網業務的引入得益於加拿大的援助,國際互聯的開展得益於澳大利亞,公眾互聯網的接入和互聯網市場的培育則得益於一些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
寮國:實現穩定發展
寮國比鄰中國、越南、柬埔寨,面積236800平方公里,多為山地和森林。寮國於1986年開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並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寮國的第五個國民社會經濟發展計劃(2001年-2005年)為21世紀的前進方向和2000年之後的工業化、現代化提供了全面的操作平台。其整體目標是保證社會秩序和政治穩定,保持經濟持續增長。截至2005年底,寮國共有人口570萬,人均GDP從1975年的76美元提升到2005年的350美元,年平均增長率6%。
國有運營商佔主導
在電信方面,寮國的行業主管部門是通信、交通、郵政和建築部(MCTPC),該部負責制訂電信政策。2001年,寮國第一部《電信法》生效實施。電信管制機構則是郵電管理局,該局負責電信市場的管制,包括無線電通信設備和頻率許可證的發放等。
目前,寮國共有5家運營商,分別為LTC(寮國電信)、ETL、LAT、MLL(Millicom)和SkyTel,具體情況見後表。
除去SkyTel為新成立的公司以外,寮國的固定電話,GSM和互聯網服務主要由其他四家承擔,其中LTC佔有其中將近50%的份額,在寮國電信市場處於主導地位。
電信業務快速增長
在固定電話業務上,到目前為止,寮國的固定電話業務已經完全開放,現在共有固定電話運營商三家,分別為LTC、ETL,以及LAT。
隨著移動用戶的增多,固定電話數量開始出現負增長。截至到2005年,寮國共有固定電話線路91340條,為三家運營商共同提供。
在移動通信方面,寮國的主要移動運營商有LTC、ETL和MLL三家。寮國的移動用戶數1992年僅有290戶,1997年增加到了5030戶。自從那時起,寮國移動用戶數明顯增加,截至2005年底的移動用戶總數已經超過59萬。寮國的GSM網路主要應用於萬象市和其他五個省市,其中80%的GSM移動用戶集中在萬象市。
在互聯網服務方面,寮國的相關業務主要由兩家基礎運營商提供——LAT和ETL。其中,ETL占據38%的市場份額。此外還有5家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他們分別從LAT和ETL租用網路。截至2006年9月,寮國共有互聯網用戶25000戶,普及率為0.4%。
中老貿易的現狀
中老雙邊貿易自2003年首次突破1億美元關口以來一直穩步發展並呈增長勢頭。據中國海關統計,2005年雙邊貿易總額為12,892萬美元,同比增長13.55%;其中出口10,337萬美元,同比增長2.47%;進口2,554萬美元,同比增長101.87%。今年開局很好,形勢喜人,頭兩個月,雙邊貿易額為3,300萬美元,增長132.8%,其中出口2,900萬美元,增長148.8%,進口400萬美元,增長59.2%。
我向老出口主要產品有工業產品、服裝及原材料、機動車及零配件、食品、建築材料、農用機械等。我從老進口主要產品有農產品、礦產品、原木及其製品、手工藝品、服裝、藤條和竹子等。
盡管雙邊貿易額增長較快,但規模仍然很小,在寮國對外貿易總額中也只佔到10%左右,遠低於泰國和越南。其原因有三:一是商品經濟不發達,能大宗出口的拳頭產品尚未形成;二是缺乏有實力的大型外貿企業組織商品出口,同時對中國市場需求和貿易政策了解不多。我國給予的300多種零關稅或低關稅優惠政策幾乎沒有使用;三是內陸國家無出海口,國內交通等基礎設施較差,運輸成本高,導致商品價格競爭力不強。
寮國是一個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發展經濟,擺脫貧困,鼓勵發展毒品替代種植等諸多政策給寮國經濟注入了活力。寮國雖然不是現實的商品市場,但卻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商品市場。礦業開發和替代種植即將陸續步入產出期,很有可能會形成大宗出口商品,還有很多農產品都是純天然綠色商品,在我國也很有市場。希望中國企業多多關注和研究寮國市場,盡力用足中國提供的優惠政策,與寮國企業共同培養商品市場。可以考慮與老方相關企業先以備忘錄方式確定商品的數量、品質、價格、交貨期,由老方組織實施,然後再行進口。這樣既可以擴大雙邊貿易規模,又可以滿足我國內需求。
寮國可與中國實現行業對接的領域
寮國自1986年實行革新開放政策以來,經濟穩步增長,年均增長率為6.2%,2005年經濟增長率為7.2%。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203美元增至2005年的504美元。出台了新的投資法、稅法等多項法律,進一步規范市場,深入推動革新開放,很多國家和國際金融機構也都向寮國提供無償援助和優惠貸款,因而不少外國企業紛紛來老投資創業。寮國的投資、貿易、勞務承包等諸多經貿領域都已成為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市場。2005年,我國的國有、民營企業來老投資33個項目,協議金額5,812萬美元,是近年來投資金額最高的一年;實際投資額2582萬美元。主要項目有礦業開發、摩托車組裝、橡膠、木薯種植等。
中老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中方帶市場、資金、技術,老方出資源、人力,這種企業模式可以在許多領域中實施。主要有:
一、資源開發領域:寮國的優勢資源有三大類:一是礦產資源。蘊藏量較為豐富的鉀鹽、鋁土、銅、鐵等礦產資源都是我經濟發展極為短缺的資源;二是水利資源。據了解,水利資源可開發的潛力相當可觀,裝機容量可達2000~3000萬千瓦,目前僅開發7%左右;三是土地資源。估計可耕地面積為800萬公頃,現只利用10%。土壤、氣候條件好,適合多種經濟作物生長。
二、生產加工領域:寮國工業基礎薄弱,很多行業都是尚未開發的處女地。水泥行業和摩托車組裝就是在中國政府或企業幫助下發展起來的。我國目前一些產能過剩的行業可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向寮國轉移一部分。寮國也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國際社會對其有許多優惠政策,出口商品一般不會受到反傾銷、配額和貿易壁壘等限制,如能將一部分經常受到其他國家限制的產品分流一部分來老加工出口,既可以減輕我反傾銷和貿易壁壘的壓力,又可以促進老經濟發展。
三、金融與服務領域:寮國金融業極需發展,很希望中國銀行界來開辦合資銀行,並允諾提供優惠條件。我們認為可以就這一問題進行考察磋商。我國來投資企業日益增多,作為企業血液的銀行業的積極參與不僅能促進企業的發展,而且能在東盟一體化進程中搶佔先機。隨著老經濟進一步發展和相關法規的逐步完善,中國企業可適時介入物流業、房地產業和旅遊業。
中國企業在寮國投資發展遇到的主要問題、解決途徑及給企業的建議
中老兩國同屬社會主義國家,都肩負著振興經濟的歷史使命,實施相同的開放發展戰略。我國企業來老投資興業,老政府真誠歡迎,應該說不存在任何制度或體制上的障礙。但老目前仍處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轉型期,制度法規尚待完善。一些非制度性因素和非政府行為影響其辦事效率和企業公平競爭。另外也有少數企業以違規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干擾了投資環境,致使有些企業反映在寮國投資非項目成本有上升趨勢。
我處熱忱歡迎我國各類企業參與寮國貿易、投資、工程承包等各領域商務活動,並以質量效益型的運作模式,實現跨國發展的目標。為此,特提出如下幾點參考性建議:
1.選准項目。選項目關鍵在於「准」字,也就是說有實力的企業能夠得到自己有優勢的項目。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在老並沒有解決好。我們有時會看到一些不正常的現象,有實力的企業得不到項目,得到項目的企業沒有能力實施,大型企業申請項目經常會受到中小企業的干擾。投資項目不少,但效益並不很高。例如比較熱門的礦業,我國企業進入最早,目前有43家企業,申請49個礦點,但獲得勘探權的只有13家,開采權2家,僅有1家開始生產。由於國內資源短缺,來老開發礦業的企業仍呈上升趨勢。其實寮國並非遍地皆礦藏,地質勘探程度低,儲藏量查清尚待時日。據專家反映,一些地區有不少的雞窩礦,可以說這是一個高風險領域,不是每個企業都可進入的,千軍萬馬都走這座獨木橋並非明智的選擇。企業完全可以根據其優勢在其他領域中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項目。
2.嚴守法規。老政府對投資審批有嚴格的程序。所有投資項目都必須向國家計劃投資委員會申請審批,省級政府按許可權審批的項目,亦要報計劃投資委員會備案。礦產資源由國家統一管理,計劃投資委員會同意後報總理府審批,同時還要報黨中央批准。現在寮國有不少中介人、中介公司,其中還有一些中國公民參與其間。中介是一把雙刃劍,或者是成功的動力,或者是失敗的陷阱,與其合作應該慎之又慎。實際上,寮國政府對外國投資者沒有任何限制,原則上是鼓勵外商投資的,申報手續也相對簡便,重要的是投資者的經濟狀況、實力和經驗。寮國政府不希望外商私下與中介機構合作,但現在有的中介機構針對我國投資者不熟悉寮國投資環境的弱點,聲稱通過中介機構就能在寮國注冊開礦,以從中牟利;而我國有些投資者病急亂投醫,不到我駐老使館經商參處咨詢了解情況,反而偏聽偏信,結果導致上當受騙,有的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近年來,寮國政府致力於用法規規范市場,企業應該熟悉。如投資法規定,項目簽署協議後90天後不實施自動失效。稅法對企業納稅作了明確規定。總之依法經營,照章納稅,互利雙贏,應該成為中國企業必須具有的風范。
3.務實推進。我們主張中國企業在老開發投資市場過程中要少說多做或只做不說,踏實肯干,開拓進取。以下三點似應注意:第一,對項目不過分宣傳,不炒作,這樣可以避免增大前期開發成本;第二,綜合性項目,應分批分類規劃,並按規劃要求及時分布實施,否則給人以紙上談兵的印象;第三,產業轉移不能急功近利。應根據原產地規劃要求,上中下游企業立體進入。例如我產能過剩的紡織業轉移一部分來老比較理想,但前提是要解決棉花和紡紗問題。中國企業可否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有的利用大量空閑土地種植棉花,有的專司紡紗,有的加工服裝。只要規劃合理,花幾年時間實現目標不是沒有可能的。
4.追求效益。寮國投資環境雖有待完善,但仍有良好的發展潛能,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內也有其重要的地位。中國企業以此作為基礎開拓自身的發展空間比較理想。追求效益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原動力,但在寮國追求短期暴利很不現實。因此,企業在追求自身效益的同時還要關注所在地區的社會效益,不僅要了解企業自身發展的相關成本,而且要了解其他非項目開支,把這多種因素結合起來考慮,使企業真正融入當地社會發展之中,才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並且能夠長足發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最後,我們再次歡迎中國各地區各類型的企業來老尋求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項目,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發展中老雙邊經貿關系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駐寮國經濟商務參贊徐延春)
『叄』 「聰明」的工廠:互聯網在製造業面前碰了個釘子|封面故事
不同於消費互聯網的「贏者通吃」,工業互聯網是一個行業一個行業的「小鍋菜」,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案。製造企業的優勢在於,他們掌握了很高的Know-How壁壘。
策劃 《中國企業家》編輯部
封面設計 王超
工業互聯網狂飆
製造企業和 科技 公司這兩股推動「工廠革命」的重要力量匯合,掀起了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勢不可擋的浪潮。
一方面,工廠本身正在掀起一場數字化、智能化和網路化的革命。製造過程正變得可感知、可預測、可控制,當這一切變成聯網的數據之後,工業互聯網更深層次的變化發生了:生產全要素、全產業鏈互聯互通,通過精密製造和智能演算法,實現製造資源的優化配置。
另一方面, 科技 公司正在快速滲透到工廠。它們手持AI、雲計算、5G等利器,深入到垂直行業,找到傳統生產方式的瓶頸,拆解需求,改造生產製造流程和工藝,提升質量和效益。一個行業的螞賀解決方案,就是一個新技術落地的場景,也就是一套工業互聯網的生態體系。
「聰明」的工廠
編輯 萬隱答建民
科技 的種子,往往要經過漫長的孕育期,才有可能生根發芽。
30年前,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 科技 大學)機械繫碩士研究生李軍旗第一次接觸了「人工智慧」。這是他跟隨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機械工程專家楊叔子學習的方向。
此前的1988年,楊叔子首次提出了「智能製造」,當時這一概念在國際上也「尚處在概念形成與實驗 探索 階段」,楊叔子在1989年發表的論文中首次探討了製造系統的集成化與智能化問題。
30年後,李軍旗執掌的工業富聯,成為國內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領域的代表性企業。李軍旗也像個佈道者,不厭其煩地四處宣講什麼是智能製造、什麼是工業互聯網。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30年,如何向人們說清楚這個問題,仍然有一定的難度。
徐工的工程師講了兩個小故事:非洲的一個露天礦場距離城市幾百公里,徐工售出的挖掘機在此作業。以往如果有零配件需要補給的話就只能停工,來回要耽誤好多時間,現在可以通過網路實時監測提前預判並備貨;在印尼的某個大型項目工地上,工程師發現兩台工程機械有兩個月沒支付租金了,於是直接遠程遙控鎖車,對方主動聯系付款之後才獲得解鎖。
在聯寶位於安徽合肥經濟開發區的車間里,一台台筆記本電腦經過安裝、調校、檢灶物慧測、包裝等多道程序後,等待投遞到不同的消費者手中。它們外觀上看起來並無明顯差異,其實每一台內部定製的專屬配置從下單的那一刻起就被記錄了下來,並傳遞到柔性生產線上完成精確匹配。
有別於淘寶、京東、拼多多等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更容易被感知的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基本隱藏在車間、生產線以及工程師的設計方案里,略顯遙遠而陌生。車間里的一台台機器,被植入了精密控制軟體、工業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演算法,整個生產製造過程不同程度地實現了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聯網上雲,一張張無形的工業互聯網正在快速織就。它對於傳統工廠的深遠影響,已經通過一個個案例被證明;對於國家層面的戰略意義,也正在逐步凸顯出來。
1月13日,工信部官網正式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提出到2023年,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路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台;基本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行業級分中心。
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這股勢不可擋的浪潮,正在深入到製造業的毛細血管。
追根溯源,「工業互聯網」這個概念,最早是由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GE)於2012年提出的。按照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定義,它指的是把全球工業系統和先進計算、分析、感測、互聯網能力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新體系。
GE厲害的地方是不僅系統闡述了這一概念,並且首先將其商業化。特別是GE工業互聯網平台Predix的推出,對全球產生了很大影響。除了GE,美國還有一大批跨國企業如思科、羅克韋爾、霍尼韋爾、IBM、英特爾等也加入進來,推動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2013年,德國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理念與之類似的「工業4.0(Instry 4.0)」。所謂工業4.0,是基於工業發展不同階段作出的劃分。工業1.0是蒸汽機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是信息化時代,工業4.0則是智能化時代。
日本於2017年提出了「互聯工業」,思路與美國、德國差不多,同時融入了本土的精益生產基因,三菱、日立、富士、NEC等領軍企業都在大力開展實踐。日本有一個重要的 探索 是打通工廠底層和雲端,在工廠現場側引入計算和人工智慧能力,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數字化轉型,因此也形成了一些聯盟,例如日本價值鏈促進會(IVI)、邊緣計算的Edgecross等。
雖然楊叔子院士1988年就研究智能製造,但李軍旗真正接觸到智能製造是在1995年被公派去日本留學。當他在東京大學智能製造實驗室看到大量世界領先的設備時,萌生了一個想法: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使用這些先進設備。
多年之後,執掌工業富聯的李軍旗建成了國內第一座「燈塔工廠」,並利用智能製造領域的經驗幫助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對於大多數企業家來說,弄懂什麼是智能製造、什麼是工業互聯網,並不是一件三言兩語就能解決的事情。
在李軍旗看來,智能製造就是要實現製造結果的可感知、可預測、可控制、可復制,實現生產製造過程的自動化、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打造一個真正的智能化的無憂生產狀態。
而工業互聯網的核心要素分為「三硬三軟」:「三硬」是雲、網、端,分別指伺服器、網路和智能終端;「三軟」是工業大數據、工業人工智慧和工業APP。
那麼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又是什麼關系呢?李軍旗解釋道,如果沒有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製造過程,要把它連到互聯網上是很難的。某種程度上來講,只有在實現智能製造的基礎上,工業互聯網才有可能大面積實現。
為什麼要做工業互聯網?李軍旗說,它實際上是讓整個生產環節、生產全要素、全產業鏈實現互聯互通,通過優化流通和製造的環節,實現製造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按需和定製化生產,讓企業最終達到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的目的。
事實上,中國政府自2017年正式在文件中提及工業互聯網,這一領域就呈現典型的兩極分化:一方面是大企業紛紛湧入,生怕錯過機遇;另一方面是千萬中小企業猶疑觀望,對其內涵和價值不甚了了。
從國家戰略層面來看,我國提出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兩大強國戰略。李軍旗認為,這兩大戰略的交匯點就是工業互聯網。
最難啃的骨頭總是在後面。
和消費互聯網「贏者通吃」的格局不同,工業互聯網的空間更加開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有過一個形象的比喻:產業互聯網在實際的發展中,是一個行業一個行業的「小鍋菜」。因此,產業互聯網這道菜,是要一鍋一鍋地炒,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案。黃奇帆所稱的「產業互聯網」,是比工業互聯網更寬泛的概念。
為了獲得高質低價的產品、縮短供應端與需求端的距離,服裝、家電等「輕」工廠成為電商巨頭們追逐改造的對象。傳統印象中「老大笨粗」的重工業企業,為了提升效率只有主動求變。
因為痛點明確、針對性高、企業自發性強,加之其發展十幾年甚至上百年的技術能力、流程能力,重工業的工業互聯網反而落地最快。這一點,從機械、能源行業在全球工業互聯網應用分布佔比中達五成左右可以佐證。
在中國,以徐工的漢雲、三一的樹根互聯、富士康的工業富聯等為代表的企業,有著濃厚的製造基因,熟悉工業流程和場景,更側重工業裝備、製造設備、機械廠房等「重」板塊的升級。非常高的Know-How壁壘,反而讓它們在這波浪潮中更容易抵擋外來沖擊。
如今的徐工,在印尼雅加達總部的礦山設備備件庫和徐州總部的備件庫實現了全部數字聯網;前移到國外的備件庫,通過數字化技術每天盤點備件消耗量,根據數據進行補充,保證產品出勤率;在售後服務方面,根據磨損率等指標對設備進行診斷,可以提前預判哪些零部件需要保養,延長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漢雲平台可以實現對巴西、緬甸、寮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遠程監控,做到全球服務「零距離」。
李軍旗的工業富聯平台,可以打通塑膠注塑、輕工、金屬加工、精密刀具製造、模具製造、裝備製造、電子製造、軌道交通、 汽車 配件製造等9個行業,優化配置相關行業資源,從而大幅縮短交貨周期,降低庫存和物流成本。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工業互聯網的初級成本相當高,只有那些相對有錢的行業和企業才能先用起來。美的集團美雲智數總裁金江說,美的為了完成數字化改造,初期項目就有1萬多人參與,投入高達二三十億元。
這也形成了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一個特點:頭部企業積累經驗搭建平台,不斷釋放技術紅利,在賦能中小企業的同時,攤薄前期開發成本,最終降低整個架構的門檻。
海爾打造的卡奧斯就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工業互聯網綜合型平台,全球任何企業都可以成為其操盤手和合夥人,國內的青島啤酒、雙星輪胎、日照鋼鐵等大企業都和它簽有協議。同時,卡奧斯平台還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共享平台資源和能力,至今已孵化了15個行業生態,在全國12大區域、全球20多個國家推廣復制。
而工業富聯則根據大中小企業各自的特點,形成了不同的輸出形式。對大企業,工業富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輸出;而對於很難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轉型的中小企業,則通過工業APP、數字雲等方式協助。
除了重工業企業,技術巨頭也以不同方式加入工業互聯網。它們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不斷深耕,通過人工智慧、5G、晶元等軟硬體技術,改變著工廠的形態。
憑借在智能視覺感知和深度學習演算法方面的長期技術積累,商湯 科技 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僅需單目攝像頭便可以實現高精度的多種輔助駕駛,並且在不同天氣、不同光照、不同城市、不同氣候等條件下,均有良好的應用表現。商湯的駕駛員監測系統定點工具,已普及到數百萬台的未來發展車型。截至目前,商湯 科技 已經與全球20多家車企建立了合作關系。
海康機器人所專注的機器視覺、移動機器人等智能設備,除了讓一切生產流程可追蹤外,也讓生產的效率提升、質量變高,機器視覺的精準度甚至遠超人眼,尤其在高精度的裝配加工產業被廣泛應用。工廠里的移動機器人可以輕松把重物送到指定工位,把人力從繁重的物料運輸工作中解放出來。在海康威視桐廬製造基地,目前已投入使用近1300台智能移動機器人,整個倉儲作業效率提高了40%。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工業。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他說:工業互聯網(工業、聯接、人工智慧)的本質應該是工業(當然包括農業、醫療、教育……);聯網就是聯接這個產業;然後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中除了演算法、算力,更重要是Know-How。Know-How在行業里、在企業手裡,是他們數十年的摸索積累與千萬次驗證、反復建模,留下的理論與經驗結晶。華為在場景化應用中,必須重視客戶需求,必須依靠行業專家。
這也是工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最大的不同,沒有一家互聯網公司能夠獨自拿下工業互聯網的市場,相反,製造業公司憑借自己掌握的很高的Know-How壁壘,反而具備獨特的競爭優勢。
當然,也正是因為工業互聯網的這一本質,使得其發展面臨不少挑戰。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認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國內大多數企業數字化程度較國際偏低,網路協議、設備介面等不統一,技術標准多為國外企業掌控,嚴重製約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
盡管我國已經出現一些基於工業互聯網的行業融通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但是大多處於 探索 階段,尚未全面推廣,企業界仍以觀望為主。
此外,我國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也有待進一步完善。一方面,我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和跨行業基礎設施尚未普及與健全,導致行業內大數據無法統一管理和使用,行業間數據資源孤立、分散,數據孤島問題嚴重。另一方面,懂得工業互聯網知識的行業人才無法滿足發展需要,智力資源相對稀缺;開源社區規模較小,開發者人數較少;工業互聯網共性標准尚未制定,數據難以融通;跨行業治理的政策體系有待建立,亟需提供相應的管理依據。
除了意識、人才、數字化等短板,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工業互聯網的安全。
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說:數字化是當今中國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趨勢,發展數字化已經成為政府和產業界的共識。預計5~10年後,所有企業都將是數字化企業,所有經濟都是數字經濟;未來5~10年也是數字化轉型的最後機會,抓住機會將贏得未來,錯失機會將意味著出局,失去未來的競爭力。
但機遇也意味著挑戰,數字化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網路安全。一切皆可編程意味著整個世界都被軟體重新定義,是軟體就會有漏洞,就可能被黑客利用、攻擊;萬物互聯的結果是物聯網打通了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過去僅在虛擬世界裡的網路攻擊,可以通過物聯網轉變成對物理世界的傷害,導致工廠停工、大面積停電、 社會 停擺;數據驅動業務意味著數據安全影響業務安全,當各行各業、甚至政府不同的部門都把數據都共享之後,同時面臨數據泄露、數據濫用、數據污染等多種安全問題。
周鴻禕有一個判斷:在數字化時代,網路攻擊將會超越傳統威脅,成為整個 社會 最大的安全威脅。他希望大家都要樹立底線思維,把安全作為頭等大事,築牢安全根基。
盡管有諸多擔憂,目前全球的工業互聯網仍處在起步階段,但前景還是被更多人看好。黃奇帆提出,工業互聯網將產生幾十家萬億級企業。不過他同時提醒,建工業互聯網要改變原來消費互聯網的思維,要從規模經濟轉變到價值經濟,從「提高生產力」轉變到「提高利潤率」。
回到我們的主題:在經歷這場革命之後,未來的工廠會變成什麼樣呢?
李軍旗認為,五到十年後的未來工廠會成為可感知、可預測、可控制的智能化工廠,成為工業互聯網上的一個節點。通過數字化轉型,未來的生產製造形態會是按需定製、製造資源優化配置。到那個時候,就會徹底消除庫存和資源浪費。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寶 科技 CEO柏鵬則描摹了更具象的一個場景:未來工廠像一個玻璃房子,盡管內部運作環節非常復雜,生產要素非常多,但數字化讓這一切變得更加透明。換句話說,整個工廠其實就是一個機器人,有自己的五官、身體和大腦,智能系統相當於大腦,指揮機械臂工作,各類感應器、攝像頭則充當了「眼耳鼻喉」,實現了數據採集、信息傳達,最終達到整體協同。
『肆』 在寮國網路怎麼樣
寮國主要旅遊城市的網路覆蓋面都比較廣,大部分旅館及咖啡廳都有免費WiFi,也有收費的網吧,費用在6000-9000基普/小時,在其他地區,網吧的收費則比較高,大約20000基普/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