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的主任尹麗波表示,這次參加網路安全博覽會主要展示三方面內容:
何政相信,公眾對這一演示,「將會非常感興趣!」
❷ 當今的網路安全,有四個主要特點
網路安全是整體的而不是割裂的、網路安全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網路安全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網路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
❸ 網路安全主要有哪些方面
網路安全是一個關系國家安全和主權、社會的穩定、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的重要問題。其重要性,正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變到越來越重要。「家門就是國門」,安全問題刻不容緩。 網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網路安全由於不同的環境和應用而產生了不同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1、系統安全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演和損壞而對系統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消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於電磁泄翻,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或受他人干擾。2、網路的安全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3、信息傳播安全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大雲自由傳翰的信息失控。4、信息內容安全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潤進行竊聽、冒充、詐編等有損於合法用戶的行為。其本質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❹ 2021年網路安全宣傳周主題是什麼
2021年網路安全宣傳周主題是「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網路安全宣傳周,全名中國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2021年的宣傳周活動於10月11日至17日在陝西西安舉辦。
2021年網路安全宣傳周主題是什麼
網路安全宣傳周一年舉辦一次,自2014年起,網路安全宣傳周已經成功舉辦七屆,舉辦城市依次是北京市、武漢市、上海市、成都市、天津市、鄭州市。
本次宣傳周由線下展和線上數字化展會兩部分組成,重點展示十八大以來網路安全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網路安全前沿技術、新型產品等。
網路安全宣傳周圍繞主題,舉辦主題晚會、網路安全博覽會、網路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及分論壇、網路安全賽事、主題日等多種活動。
❺ 中國這十年,新時代網路強國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具體發生了哪些變化
首先是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三波”,信息革命帶來了生產質量的飛躍和生產關系的深刻調整。與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相比,它的覆蓋面更廣,影響更深遠。互聯網已廣泛滲透到經濟、政治、軍事等各個領域。一個國家在網路空間的控制力和競爭力已成為判斷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准。
然後是建設網路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的重要方面。中國文化不具備“強國必霸”的基因,倡導構建網路空間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和睦相處”的文化理念。和“一個世界,一個家庭”。中國在網路空間的發展壯大,有利於維護國際網路空間的和平、安全與穩定,有利於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和規則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❻ 網路安全有五大要素,分別是什麼
網路安全有五大要素:
1、保密性
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2、完整性
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3、可用性
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網路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4、可控性
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5、可審查性
出現安全問題時提供依據與手段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在計算機上處理的業務也由基於單機的數學運算、文件處理,基於簡單連接的內部網路的內部業務處理、辦公自動化等發展到基於復雜的內部網(Intranet)、企業外部網(Extranet)、全球互聯網(Internet)的企業級計算機處理系統和世界范圍內的信息共享和業務處理。
在系統處理能力提高的同時,系統的連接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但在連接能力信息、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時,基於網路連接的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整體的網路安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的物理安全;
2、網路拓撲結構安全;
3、網路系統安全;
4、應用系統安全;
5、網路管理的安全等。
(6)網路安全有什麼成就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由於不同的環境和應用而產生了不同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四種:
1、系統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演和損壞而對系統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消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於電磁泄翻,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或受他人干擾。
2、網路的安全
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3、信息傳播安全
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大雲自由傳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內容安全
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竊聽、冒充、詐騙等有損於合法用戶的行為。其本質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路安全
❼ 十八大以來我國互聯網發展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十八大以來我國互聯網發展取得九大成就:
1、著力加強互聯網發展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完善了網路強國推進體制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適應發展形勢和面臨趨勢,及時加強了我國互聯網發展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成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確立了建設網路強國的重大戰略目標,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加快實施和推進網路強國建設,五年來網路空間國際競爭力持續不斷提高。
2、大力推動互聯網和經濟發展領域深度融合,促進了經濟發展新動能培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瞻遠矚、審時度勢、與時俱進,根據國際國內發展形勢,及時做出了經濟新常態重要戰略判斷,制定和實施了「互聯網+」、大數據等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以互聯網應用為主要特徵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讓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發展理念深度融入到經濟發展各領域,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應用已經深刻改變經濟發展各領域組織模式、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加速,新服務、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培育和增多,有效適應和引領了經濟新常態。
3、積極深化互聯網在社會發展領域普及應用,促進了信息惠民便民和利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醫療、文化、社保、養老等領域與互聯網加快深度融合,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養老等新業態促進了優質資源流動,促進了城鄉協調和共享發展。電子商務應用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電子商務交易額從2012年的7.89萬億元增長到2016年年底的22.97萬億元,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移動支付模式快速普及應用,加速推進我國邁向無現金社會時代,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和社交通信等移動互聯網應用正在為我國人民創造一種令很多國家嚮往和羨慕的新生活方式,科技改變未來因互聯網應用正在加速實現。
4、多層次完善互聯網發展法制環境,保障了互聯網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下,我國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建設進程明顯加快,先後在網路安全、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網路約車、網路借貸、互聯網廣告、互聯網直播、網路出版、網路交易價格監管、網路支付、網路募捐、移動智能終端軟體預置等領域出台了一大批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及時填補了新業態監管的空白,有效地防範了新業態風險發生,特別是《網路安全法》的出台,極大優化了互聯網發展法制環境,夯實網路強國建設法制保障。
5、持續強化網路空間全面整頓治理,促進了網路空間規范和有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各級網信、工信、公安、文化、工商、新聞出版廣電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在個人信息保護、互聯網新聞、互聯網網站、網路直播、網路賭博、互聯網文化、互聯網金融、電信詐騙、移動應用、互聯網賬號、雲服務等多個領域持續開展各類專項治理行動,劍指網路頑疾,保持高壓態勢,形成持續震懾,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的環境正在逐步形成。
6、大力加強互聯網治理國際交流合作,提高了網路空間治理國際話語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參與互聯網治理國際交流和合作,連續召開了三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以及中美、中英、中新等互聯網論壇,尤其是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了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應該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五點主張,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贊賞,大大提高了我國在全球互聯網治理領域國際地位和話語權。
7、加快構建高速寬頻移動信息基礎設施,夯實了網路經濟發展基礎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實施「寬頻中國」戰略,積極加快網路寬頻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於2013年12和2015年2月發放了4G TD-LTE網路牌照和4G FDD-LTE網路牌照,2017年又發布了促進NB-IoT網路建設相關政策,網路基礎設施加速升級,寬頻普及提速和降費年年持續大力推進,固定家庭寬頻普及率、行動電話普及率、4G用戶數量別從2012年年底的40.1%、82.5部/百人、0戶提高到67%、96.2部/百人、7.7億戶,信息通信領域多項指標躍居世界第一。
8、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速了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積極發展「互聯網+」政務,推行「一號、一窗、一網」服務,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推進數據共享,打通信息孤島,創新監管和服務模式,實現了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等治國理政能力不斷增強,營商環境顯著改善,雙創活力蓬勃激發,依法治國深入推進,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降低,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9、普及推廣互聯網全面創新發展思維,激發了大眾創新和萬眾創業活力。「互聯網+」、大數據等國家戰略的實施讓互聯網思維成為了當下中國思維和觀念創新的最強音,網路化、平台化和生態化企業組織模式,眾包、眾創、眾籌、眾扶資源配置模式,移動服務、個性化定製、網路製造、遠程運維等服務模式,已經深刻改變了大眾對資源稟賦、特權資源、區位優勢、階層固化等影響創新創業要素的認識,人人皆想創新創業、人人皆能創新創業正在全面開啟活力中國建設,不僅有效地適應和引領了經濟新常態,更是調動和激活了創新發展的大眾基礎。
❽ 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的主題是什麼
9月24日,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落下帷幕。以「共建網路安全,共享網路文明」為理念,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已成功舉辦四屆,今年的主題是「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通過一系列網路安全參與活動和成就展示,宣傳周吸引了眾旦旁多業內專家為網路安全事業發展建言獻策,有力推動了全民共同參與網路安全建設。
世界因互聯網而精彩,生活因互聯網而豐富。但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是阿里巴巴的寶庫,也可能是潘多拉的魔盒。自網路誕生伊始,網路安全就與網路發展相伴隨。尤其是在互聯網新技術、新經濟和新應用創新層模搜橡出不窮的今天,網路攻擊、網路犯罪、信息泄露導致的網路安全形勢愈發不容樂觀。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也沒有人民康樂。守護網路安全,已經成為事關國家興衰和人民福祉的關鍵環節,漏猛而這離不開公民數字能力的提升。
網路安全是一場高科技的「人民戰爭」,每個人都不應是無緣的旁觀者,而應是積極的踐行人。通過提升數字能力為全體公民充分賦能,必將更好夯實網路安全的社會根基。
❾ 網路安全法實施5周年有哪些意義
網路安全法實施5周年的意義具體如下所示:
1、以網安法為基礎構建的網路安全法規體系逐漸健全
五年來,繼《網路安全法》施行後,又有《電子商務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出台。
若乾重要的國務院行政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也依據《網路安全法》制定。比如2017年《網路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試行)》,其在2020年升級為《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又於2021年修訂。可以說,網路安全法律規則體系蔚然成林。
2、網路安全治理的社會參與更加廣泛
全國各級網路舉報部門受理舉報數量由2017年的5263.9萬件上升為2020年的16319.2萬件。
3、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部門開展的網路空間治理專項活動規范化提升,治理能力不斷加強
在執法依據上,互聯網領域法律與互聯網細分領域配套制度逐步建立,進一步規范和保障了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行政執法職責。
在治理主體上,國家網信辦積極與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合作,多部門聯合推進《網路安全法》實施落地,積極構建協同聯動的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此外,國家網信辦還通過政企聯動、行業自治引導企業增強自治意識,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高了監管效能。
4、規范了企業運營
《網路安全法》實施五周年以來,對於企業安全運營也有了極大的改善。正是有了這一法律,讓我國的互聯網企業更加規范,更能持久健康地發展,對於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有著非常大的促進意義。而這種影響,還將持續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