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乙,丙類傳染病要求幾小時上報
乙類傳染病和丙類傳染病統一的上報時間是在24小時以內,需要實行網路直報。
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及時向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傳染病主要包括三類,甲類,乙類,丙類:
1、甲類包括鼠疫跟霍亂這兩種,一般要求在發現之後2小時進行上報。
2、乙類傳染病包括艾滋病,肺結核,傳染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阿米巴痢疾,傷寒,副傷寒等等。一般是要在12個小時內進行上報。
3、丙類傳染病他包括流行性蠢燃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絲蟲病,黑熱病,麻風病等等,一般是要求在發現之後20小時之內進行上報。
法律依據:
《中世和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第三十二條 港口、機場、鐵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國境衛生檢疫機關發現甲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向國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預防控搜檔盯制機構或者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互相通報。
⑵ 手足口病確診應在多少小時進行網路直報
手足口病確診應在發現病情後24小時之內進行網路直報
⑶ 哪38種傳染病需網路直報
甲類傳染病(2種)是指: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26種)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滲蠢圓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檔簡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叢塌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11種)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共39種
⑷ 傳染病的上報制度有哪些
報告內容包括常規疫情報告(法定傳染病報告),特殊疫情報告(暴發疫情、重大疫情、災區疫情、新發現的傳染病、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報告。
(1)甲、乙、丙類傳染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報傳染病告卡》的要求填報。報告卡統一用A4紙印製,使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項目完整、准確、字跡清楚,填報人簽名。
傳染病報告病例分為實驗室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對鼠疫、霍亂、肺炭疽、脊髓灰質炎、艾滋病以及衛生部規定的其他傳染病,按照規定報告病原攜帶者。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瘧疾、肺結核分型報告。炭疽分為肺炭疽、皮膚炭疽和未分型三類;病毒性肝炎分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類;梅毒分為一期、二期、三期、胎傳、隱性五類;瘧疾分為間日瘧、惡性瘧和未分型三類;肺結核分為塗陽、僅培陽、菌陰和未痰檢四類。
未進行發病報告的死亡病例,在填寫報告卡時,應同時填寫發病日期(如發病日期不明,可填接診日期)和死亡日期。
(2)傳染病專項監測、專項調查信息的報告
對於開展專項報告的傳染病(性病、結核、艾滋病及HIV感染者),除專病報告機構外,其餘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現診斷病例同時進行網路直報。
(3)醫務人員發現原因不明傳染病或可疑的新發傳染病後,應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立即電話報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同時做好認真記錄與調查核實。
(4)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接到任何單位和個人報告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後,要認真做好疫情記錄,登記報告人、報告電話、報告事件、疫情發生時間、地點、發病人數、發病原因等。並立即電話報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同時進行調查核實。
(5)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報告
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屬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內容之一,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疫情後要在1小時內報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同級衛生行政部門。
報告程序與方式
傳染病報告實行屬地化管理。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醫院內診斷的傳染病病例的報告卡由首診醫生負責填寫,由醫院預防保健科的專業人員負責進行網路直報。暴發疫情現場調查的院外傳染病病例報告卡由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現場調查人員填寫,並由疾控機構進行報告。
(1)鄉鎮衛生院與城鎮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收集和報告本行政區域內傳染病信息。有條件的實行網路直報,沒有條件實行網路直報的,應按照規定時限以最快方式將傳染病報告卡報告本行政區域內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2)縣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要實行網路直報。要建立預防保健科,要有專人負責網路直報工作。
(3)交通、民航、廠(場)礦所屬的醫療衛生機構,以及非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按照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報告方式、報告程序進行報告。
(4)部隊、武警等部門的醫療衛生機構接診地方居民傳染病病人時,按照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向屬地的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報告時限
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類管理的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
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
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及時向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⑸ 臨床診斷手足口病應在幾小時內網路直報
臨床診斷手足昌敬兄口病應在24小時內網耐襲絡直報。根據查詢相關公開資料,臨床診斷手足口病的相關報告應在發病當日或隔日24小時內通過網路直報,以便稿派盡快採取預防和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⑹ 我國法定傳染病甲乙丙類的報告時限都是多少
甲類傳染病報告時限: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
乙類、丙類傳染病報告時限: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
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及時向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管理部門審核時限:
對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類管理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的報告信息,應立即調查核實,於2小時內通過網路完成報告信息的三級確認審核。
對於其他乙、丙類傳染病報告卡,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核對無誤後,於24小時內通過網路完成確認審核。
(6)什麼疾病需網路直報擴展閱讀:
傳染病報告程序與方式:
傳染病報告實行屬地化管理,首診負責制。傳染病報告卡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現場調查時發現的傳染病病例,由屬地醫療機構診斷並報告。采供血機構發現陽性病例也應填寫報告卡。
1、傳染病疫情信息實行網路直報或直接數據交換。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在規定的時限內將傳染病報告卡信息報告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網路報告,同時傳真或寄送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2、區域信息平台或醫療機構的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系統應當具備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功能,已具備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功能的要逐步實現與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自動交換功能。
3、軍隊醫療衛生機構向社會公眾提供醫療服務時,發現傳染病疫情,應當按照本規定進行傳染病網路報告或數據交換。
⑺ 國家傳染病上報時限及流程
法律分析:甲乙丙三類傳染病上報時間
甲類傳染病報告時限: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
乙類、丙類傳染病報告時限: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
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及時向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傳染病上報後處理流程
接到上報的傳染病報告卡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一級一級往上報告,需向本行政區域內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通報傳染病疫情以及監測、預警的相關信息。一旦確定為傳染病!
第一步:立即宣布疫區及疫區封鎖。
第二步:醫扮侍療機構對病人、病原攜帶者進行隔離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第三步: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對傳染病疫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第四步: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按照預防、控制預案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必要時,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決定,可以採取緊急措施並予以公告。
第五步:為了防止該傳染病通過交通工具及其乘運的人員、物資傳播,可以實施交通衛生檢疫。
第六步:根據傳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可全國范圍或者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緊急調集人員或者調用儲備物資,臨時徵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
第七步:對屍體就近火化,或者深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悶拆染病防治法》 第七條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傳染病監測、預測、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工廳罩吵作。醫療機構承擔與醫療救治有關的傳染病防治工作和責任區域內的傳染病預防工作。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醫療機構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承擔城市社區、農村基層相應的傳染病防治工作。
⑻ 手足口病·是否應該上報,應該誰上報,應該上報什麼部門
醫療單位發現的病例,首先及時上報當地的疾控中心,當地的疾控中心會按程序及時上報上級(省、市)疾控中心
傳染病疫情信息實行網路直報,沒有條件實行網路直報的醫療機構,可以電話、傳真方式(或在規定的時限內將傳染病報告卡)報告屬地縣級疾控中心,疾控中心會及時調派調查人員進行調查、核實。以後的上報程序就由疾控中心負責了。
傳染病報告卡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但如果是在現場調查時發現的傳染病病例,由屬地疾控中心的現場調查人員填寫報告卡。
⑼ 對於甲類傳染病和按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中的非典,禽流感等應在多長時間內完成網路直報
對於甲類傳染病和按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中的非典、禽流感等應在2小時內完成網路直報。
⑽ 你遇到患傳染病的病人,該怎麼處理麻風病是哪類傳染病
按照目前我國的傳染病處置規范,應當進行以下處理:
第一,登記。首診醫生在診療過程中發現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後,按照要求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
第二,報告。報告要在規定時限內,嚴格按照報告程序與方式,做好報告工作。其中,報告程序和方式包括:已開通傳染病網路直報系統的單位,在規定時間內使用該系統報告;未開通網路直報系統的單位,按相關要求通過傳真、電話等方式盡快進行疫情報告,同時送(寄)出傳染雹備病報告卡至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根據疫情,當懷疑有傳染病暴發流行的可能時,應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對於報告時限的要求,主要有如下規定:
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按照甲類管理的傳染病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直報系統或其他最快的通訊方式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或者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第三,處理。具體來說,包括病人處置、消毒處理、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和隨訪以及密切接觸者管理四個方面。病人處置,就是對傳染病患者,原則上要求就地隔離治療,不具備隔離條件和相應救治能力的單位,應將病人及其病歷記錄復印件一並轉移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消毒處理要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置;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和隨訪,即協助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和重點管理的傳染病居家病人的隨源拆毀訪工作御則;密切接觸者管理,即協助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查找密切接觸者,按照有關要求做好管理工作。
麻風病是丙類傳染病,按照以上規定,應當就地隔離治療,並於24小時內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