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教學是什麼意思啊
【摘要】:一定的技術總是與一定的行為模式聯系在一起。網路以其靈活便捷連通的特點和高度的互動性成為實現互動雙向交流的代表性媒體,符合國家新課程標准所倡導的探究學習方式對學習環境提出的要求。從教學實踐的視角來看,定義網路教學要從學習方式分析入手。網路教學的狹義定義是指將網路技術作為構成新型學習生態環境的有機因素,以探究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活動。它的教學活動組織要在傳統的課堂、網路等方面同時展開。
【關鍵詞】:網路教學 探究學習 課程整合 教育信息化
一、問題的由來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們都在開展各種各樣的網路教學實踐探索。看到大家對這樣一個新生事物的熱情日趨高漲,不由得由衷的高興。實踐之餘回顧我們的工作,看到各種各樣的嘗試樣式,有時不免感到茫然:這就是我們所期望的、符合國家新課程標準的課程整合新模式嗎?
為了保證實踐的有效性,很有必要對「網路教學」的定義做一下界定。定義一個事物,並不是咬文嚼字、玩文字游戲,而是通過定義的過程深入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進而促進我們教學改革實踐探索的有效深入。網路教學不可能在實踐之初就有一個較為合理的定義,但是從1999年開始實踐探索到今天,確有必要對「什麼是網路教學」這個問題給出我們的一些回答。
二、剖析網路與教學
從分析網路教學這個片語開始我們的思考。
這個片語中「網路」用來修飾「教學」。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兩方面的啟示:
1.網路教學首先是一種教學活動。既然是一種教學活動,必然存在著一定的學習方式。
2.這類教學活動和網路這一因素相關,我們在分析這些事物的時候,就必然涉及「我們如何看待教學活動中的技術」、「技術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之效用究竟是什麼」等等一系列問題。
關於對網路教學的定義,我們至少可以從這樣兩個維度來進行:
1.從抽提現有人們稱之為「網路教學」這類活動中的共性出發。
2.從「網路教學」之所以區別其他教學活動的獨特性出發。
根據第一種思路,凡是在過程中運用了網路技術的教學活動均可稱之為「網路教學」,無論你是通過網頁發布教學內容;通過電子郵件與學生交流;通過網路傳遞視頻信息,將一堂講授型的課共享給另外一個課堂的樣式(類似電視直播);還是基於網路信息資源的信息加工樣式--如WebQuest,以及基於網路應用的研究型課程等等都屬於「網路教學」。
根據第二種思路,就需要尋求在網路技術條件下怎樣的教學活動方式是獨特的、是其他媒體無法取代的。於是我們要了解各種學習方式的分類與特點、各種媒體技術的特質,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的關系。
(一)基本的學習方式
我們在這里主要講述兩種最基本的學習方式:探究學習和接受學習。
所謂探究學習是指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這樣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己思考怎麼做甚至做什麼,而不是讓學生接受教師思考好的現成結論」1。探究學習又是一種目的,通過探究學習,學習者在實踐的過程中了解專家思路,感悟科學方法(包括人文藝術、社會歷史、數學科技等領域的各類方法)。
所謂接受學習是指一種讓學習者接受現成結論的學習過程,其目的在於了解已有知識領域的概念和結論。當接受學習受到極端功利主義影響的時候,對這些概念、結論的意義理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考試、甄別的時候能夠在測試卷上再現這些概念和結論的符號。
依據任長松的研究,探究、接受等學習方式依據學習者行為的主動--被動維度,可以分為主動接受、被動接受、主動探究和被動探究四種方式,如圖1所示:
有人批評道:不可能讓孩子們事事都去發現。的確,接受學習的「效率」表面看來是很高,然而現實生活中這種效率往往體現在對知識的再認或再現上,並沒有很好地考慮到知識作為人生活能力的作用。當然,讓孩子們事事發現,從時間和資源的分配來看卻也不夠現實。所以在定義「探究學習」時候,人們特別提出為了反對將探究學習深化,不強求學生活動的全面「發現」性,而更注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通過追根求源和多方尋求答案來解決疑問等特徵1.2.3.4.。
其實,主動的探究學習是貫通各類學習方式的線索,一是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和意願,因為人是目的和意義的動物,離開了「目的」、「意義」,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不能夠被有效激發的;二來它可以有機地整合其他幾類學習方式,讓學習者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轉化能力,體驗生活、感悟智慧。
教育是一種社會存在,不可能游離於社會生活之外。社會發展的變化要求我們做出相應的反映。社會發展建立在各領域的不斷變革和知識傳承與運用的基礎之上,現時代知識經濟社會中知識越來越成為重要的發展因素;而現存知識,由於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其生命周期越來越短,這意味著社會成員需要不斷發展知識運用與創新能力。知識經濟或後工業社會這種高速發展的特性,決定了社會生活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我們無法為變化的現在和未知的將來儲備好一切。因此,在目前在社會實踐中,學習的重心已明顯地從「儲備性學習」向「終身學習」轉移5。在基礎教育領域中,則意味著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我們的學習方式,必須將探究學習方式作為一種主要的學習方式來實行。
(二)學習方式、信息傳播模式與交互性
從信息傳播的模式來看這些學習方式,可將其分為單向交流模式和雙向交流模式兩大類,如圖4所示:
接收學習方式則是一個線性的單向交流模式,我們可以用香農-韋弗模式來表示6。
探究學習方式是一種雙向交流的模式。我們可以用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6來表示。
這兩種模式之間,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孰優孰劣,因為它們各自的適用條件等方面各有不同。
㈡ 互聯網+時代,名師可以在網上授課而替代普通教師的工作嗎
個人認為,互聯網+時代,名師雖然可以代替普通教師在網上上課,但是無法替代普通教師的其他工作。
目前,互聯網+時代對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比如學習方面,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開發,讓學生的學習變得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快捷,越來越高效。
比如說,讓那些名師在網上授課,替代普通教師在教室授課的模式,幾千幾萬幾十萬的學生只需一個屏幕一台電腦,就可以在網上完成學習任務。由名師授課,教學效率自然很高,對學生的學習無疑是最為有益的。另外,名師網上授課替代普通教師教室授課,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教育投入,減少教育成本,可謂益處多多。
雖然名師在網上授課可以以替代普通教師,但是這樣做並不現實,原因如下:
而教師在教室里授課就不同了,一個班級只有幾十個學生,師生們面對面,交流合作、探討展示沒有什麼障礙,更直接,更方便,效果比線上教學要好得多。
不知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有何建議,歡迎討論,歡迎留言。想了解更多內容,快來關注「三尺講台一路行吟」吧。
㈢ 教育部「三個課堂」里的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路課堂跟雙師課堂是什麼關系
百家雲雙師課堂是專注於教育行業的一站式雙師課堂解決方案提供商,已幫助數百家教育客戶和公立學校成功開展了雙師教學業務,全國已部署超過4000+間雙師教室,覆蓋了除港澳台外的中國大陸所有省份和自治區。百家雲雙師課堂針對於雙師教學場景,專門打造了雙師個性化設備方案、雙師直播系統、雙師互動系統和雙師運營管理系統,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圍繞雙師業務的生態服務平台,提供了社群營銷獲客工具、雙師直播間租賃、雙師教室裝修方案咨詢、雙師運營咨詢和雙師課程內容對接等服務。
㈣ 什麼是名師工作室網路學員
名師工作室網路學員指上名師網課的學生,統稱為學員。
名師工作室從其實質上說,是一種專業學習共同體。專業學習共同體,最早發軔於上世紀90年代,在英美等國興起,極大地促進了基礎教育教師的成長,成為知識經濟背景下一種新的教師專業成長模式。
應該說,進入21世紀的我國基礎教育,名師不再是學校獨有的『部門資源』,而成為區域乃至社會共享的『公眾資源』。為實現名師效益的最大化,加快構築區域教育人才高地,近年來國內一些地方相繼建立了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名師工作室。
雖然名師究竟是教師個體自然生長的結果,還是可以經過體制化「培養」而生產,學界存在爭議,但名師工作室在實踐中早已經如火如荼。
目前有據可查的、我國最早關於建立名師工作室的文件是上海市盧灣區教育局於2000年9月教師節前夕印發的《關於建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的通知》。
據此文件,上海設立了目前可知的最早的名師工作室。其他地區也相繼成立了「名師工作室」「學科首席教師」等優秀教師培養團隊。
如2002年上海寶山區教育局為了解決在教師隊伍中出現的「名師斷層」現象,首批集中命名了18個名師工作室。隨後,北京、重慶、杭州等地相繼出現名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