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路語言的利與弊是什麼
一、網路語言的利
1、標新立異。網路語言對已有詞語的變異、使用及新詞創造方面作用較大,對常規語法是一種突破。
2、簡單明了,用字少。
3、形象傳神。網路交流中可以充分利用鍵盤上的符號,創造出許多生動有趣的表情和動作、圖形,用以表達自己的心情。
二、網路語言的弊
1、粗俗泛濫。網路語言有部分很粗俗,甚為輕佻。
2、語意模糊。網路語言給人們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網路語言是人所看不懂的。
網路語言的傳播特點
1、隨意性
網路語言具有自由性和開放性的特徵。網路語言的創造者及使用者在網路中使用網路語言並不會考慮到其是否規范。因此,在構詞上也表現出了隨意性的特點。
例如,將「大俠」說成「大蝦」,將「版主」說成「斑竹」,將「好的」說成「好滴」。甚至還出現了一些諸如「I 服了 you(我服了你)」「有木有(有沒有)」等網路語言。
2、爆發性
很多網路語言往往會在短時間內在網路上爆發性傳播,其傳播速度之快、傳播范圍之廣往往令人咋舌。例如,在網路上曾經一度出現「范跑跑」「樓歪歪」「周老虎」「打醬油」「俯卧撐」「躲貓貓」等詞,這些網路語言往往是由於某個特定事件而產生的,一旦產生便在網路上迅速傳播。
❷ 網路用語廣泛流傳,這是否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
隨著網路的發展,我們發現網路用語被大家更加廣泛地流傳和運用了,使用網路用語進行溝通可以讓我們的聊天更加有趣,這並不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這只是一種時代的進步。
我們會發現,每一個月每一個季度都有新的網路用語出現在大家面前,這其實是網路發展的產物之一,網路用語被大家廣泛地流傳和使用, 甚至有一些網路用語還被記錄在詞典當中,有些網路用語流傳度非常廣,傳到了外國,被翻譯成英文。這也可以看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看出網路可以催化出很多的產物。有網友表示,現在網路用語那麼發達,人們會不會逐漸遺忘了傳統文化。我覺得在傳播網路用語的同時,我們也不能遺忘傳統文化,網路用語的流傳和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並不會沖突,兩者可以一同進步和發展。
❸ 網路用語的利弊有哪些
一、優點
1、經濟簡練:網路語言除用位元組儉外,還多用短句,甚至有的網路字體單單一個字就可以表達出使用者所想表達的語言。在網民使用聊天軟體打字交談時表現得尤為突出。
2、形象傳神:利用鍵盤上的符號,創制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表情和動作符號,用以表達喜怒哀樂,讓人容易明白和理解接受。
二、弊端
1、網路用語中一些無實際意義的諧音以及英語、拼音縮略詞彙已經開始了代替原字詞的進程,使語言的規范模糊化。
2、網路用語對於學生來說,會在學習中出現運用的情況,不利於學生學習。
網路語言的起源和發展
這類語言的出現與傳播主要依存於網路人群,還有為數不少的手機用戶。聊天室里經常能出現「恐龍、美眉、霉女、青蛙、囧男、東東」等網路語言。BBS里也常從他們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樓上、樓下、樓主、潛水、灌水」等詞彙。
QQ聊天中有豐富生動的表情圖表,如一個揮動的手代表「再見,冒氣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機簡訊中也越來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詞」,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ěng sóng,意為「竭盡」)等等。
網路用語從最初由港台引進的「哇噻」(盡管後來在國內它大多代表驚喜的意思,但起初這卻是句罵人的話)——我操——我靠——我倒(現多用這個字面上比較文明的形式)——我暈、我去——我笑。
這是一個人民群眾在語言使用過程中選擇的過程,那些不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詞語最終會被拋棄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而只有那些被大多數人所認可的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
針對互聯網網路用語泛濫的情況,許多專家發出呼籲,抵制「你妹」、「蛋疼」等粗鄙、低俗的網路語言,還網民一個純凈的互聯網環境。
❹ 網路辦公時代我們應該注意哪些「網路用語」
在人手一機的時代,網路用語也悄然流行,如果說網路用語是第三方語言也不為過,不同的是這第三方語言是互聯網聊天獨創的,有的時候它來的快走的也快,有的網路用語到現在還在使用。如果跟不上網路用語的速度,你甚至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同樣是說中文,卻感覺自己在中文之外。
3、自創詞彙
藍瘦香菇:因為網路上一個失戀的男生,帶著濃厚的方言說難受、想哭而得名。
真香定律:某綜藝節目,因一個城市男孩自我打臉的行為、語言而得名。舉例說明:誰吃你做的飯,難吃死了,飯端上來,吃的比誰都香。就可以說這是真香定律。
如果對網路用語沒有熟悉的把握,你打破腦子也想不到它是什麼意思。
4、樓
此樓已經非彼樓了。這里的樓是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語說的話,因為是有上有下的展現,所以稱之為樓上樓下,樓主、群主、諧音:樓豬、群主
因著網路的開放,以及數以億計的網友,這網路語言也是瞬息萬變,所以不跟隨,稍不留意就掉隊了。
熟悉網路用語,是每個網友必須掌握的語言。
❺ 網路用語的利與弊是什麼
網路語言的利:
1、幽默風趣,令人忍俊不禁
網民的年輕化,使得網路語言也被披上年輕朝氣的外衣。許多生動有趣的網路語言是網民們辛苦構思的,營造出了幽默風趣的氛圍,使人們從現實社會的各種壓力中解脫出來。
2、天南地北,地方特色濃郁渾厚
網路拉近了全國甚至全世界的距離,無論距離多遠,交流都只在一瞬間。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語言交流,許多網路語言也出現了地方方言,讓人驚喜吃驚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新詞。
3、 用位元組儉,表達簡潔明了
為了網民間的交流速,節約時間和上網費用,同時也是因為許多人沒有耐心去打長串的語句,於是,將復雜句簡略成短句短語甚至字母的現象也異常普遍。
網路語言的弊:
1、 代溝問題,網語隨處可見
目前,青少年為上網族的主要群體,對新鮮事物興趣濃厚,同時,網路語言簡潔有趣又充滿幽默色彩,符合青少年生長的興趣愛好。
2、 更新過快,新詞層出不窮
網路語言快速度的更新是最讓人震驚最明顯的現象,往往幾天前才出現的新詞立即被後來者居上,淘汰出局,令人目目瞪口呆,很難立即接受。
3、 語意模糊,解釋成千上萬
網路語言中隨意使用同音替代、外文縮寫、圖形符號、數字同音等,造成表達上的牽強附會和理解上的障礙。
❻ 作為中學生,應該怎麼對待網路用語
謝謝邀請。在現代這個網路時代 網路用語以其簡潔生動而又詼諧等特點,迅速發展,得到廣大網民的偏愛。但因其文化特性 也頗受爭議。
反對網路用語的原因大多有三:
第一、部分網路用語詞不達意,晦澀難懂,表達更是牽強附會,容易造成誤會,出現交流障礙。
第二、一些網路用語存在粗話,不文明用語。
第三、對傳統語言文化的沖擊,很多年輕一代對網路用語樂此不疲,傳統詩文成語逐漸落寞。
網路用語確有弊端,但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具體意義。
《人民日報》在2010年11月10號刊登了《江蘇給力「文化強省」》;在十八大期間《人民日報》又相繼出現了時下最熱網路用語「元芳,你怎麼看」「屌絲心態」,這足以表明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的不斷創新和改革,符合馬克思思想中的「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三貼」原則。
房德里耶斯的《語言—歷史的語言學引論》中明確說到「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語言更是依託社會這個集團存在,其發展趨勢也是由社會發展趨勢所決定。
面對鋪天蓋地的網路用語,我們應該理性對待,理性使用。既要有開闊的胸懷,也要冷靜思考和鑒別,積極引導,最大限度發揮其作用,去除其消極作用。
我們是文化的傳承者,努力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優良部分。同樣也是文化的創造者,創造屬於我們的文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