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路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的優勢
新媒體相較於傳統媒體,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發展趨勢更強,隨著網路互聯網的發展,新媒體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以後的年輕人從事新媒體事業的優勢會越發明顯,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就在新媒體這個領域有所優勢,其學校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更是為新媒體領域的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
⑵ 本人想了解一下傳媒,但對這一無所知,請同行教教我,多了解一下
傳媒作為中國新聞出版業最高主管機構的權威刊物,中文核心期刊《傳媒》雜志得到各級領導和業內眾多專家、學者、同仁們的大力支持。權威解讀行業政策、深入探討學術新見、及時報道業界動態、精確剖析典型案例、廣泛促進業務交流。
傳媒,就是傳播各種信息的媒體。傳播媒體或稱「傳媒」、「媒體」或「媒介」,指傳播信息資訊的載體,即信息傳播過程中從傳播者到接受者之間攜帶和傳遞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質工具。
准確及時全面數據發現和傳播;實驗工具;調查手段
medium;
n.環境,媒介,手段
n.傳播信息的途徑
v.製造和傳播信息機器,迫使我們的身體對它的工作方式作出反應
實質是承載廣告的傳播媒體,就是傳播各種信息的媒體。 (康永盛世)
傳播媒體可以是私人機構,也可以是官方機構。傳播管道有紙類(新聞紙,雜志)、聲類(電台廣播)、視頻(電視、電影)還有現代的網路類(電腦視頻)。1943年美國圖書館協會的《戰後公共圖書館的准則》一書中首次使用作為術語,已成為各種傳播工具的總稱.
分類
第一類傳媒
利用手勢、旗語、烽火,等直接簡捷直觀的互動方法接受彼此的信息的方式是傳統的原始的傳媒的一種,它的特點是直觀快速,但受自然界條件的局限性較大,如天氣、光線、自然障礙物等。
第二類傳媒
包括信件、繪畫,文字、符號、印刷品、和攝影作品等。在這種信息交流方式中,信息的接受者要靠視覺感官接受信息,信息的發出者則開始使用一定的傳播設施和工具。
第三類傳媒
無論是信息的發出者還是接受者,都必須藉助傳播設施。這類傳媒包括電話,唱片,電影,廣播,電視,手機通訊,等等。
大眾傳媒視之為普通大眾所使用的傳媒。
第四類傳媒
互聯網傳媒,之所以單獨的將互聯網傳媒列為第四類傳媒是因為它的傳媒方式和信息載體是有別於第三傳媒的,傳統意義上的傳媒在使用中具有一定的時間約束性和空間限制性,但只要接觸過星之傳媒的人都知道,網路傳媒的靈活性和機動性是其它媒介所不及的,它既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又可以第一時間在任何地點使用,其便捷性是有目共睹的。它也正是未來傳媒的主發展平台。
媒體的功能
1、監測社會環境
2、協調社會關系
3、傳承文化
4、提供娛樂
發展現狀
傳媒是指「大眾傳播媒介」。廣義的大眾傳媒包括報紙、雜志、電視、廣播、電影、圖書、音像製品以及正在迅速崛起的互聯網路。據智研咨詢顯示:截止2012年3月為止收集到的各種數據進行統計和推算,2011年中國傳媒產業的總產值為6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從傳媒產業各行業的市場結構看,2011年,報紙電視占據了傳媒產業總體市場的31%,互聯網業務規模達到傳媒產業總體市場的42%,幾乎占據了傳媒產業的半壁江山。[1]廣播、期刊、音像、電影等媒體的市場規模較小,應對媒介環境變遷沖擊的迴旋餘地有限。
2012年以來,新聞出版總署、財政部開始加大國有文化企業跨區並購的支持力度。《關於加快出版傳媒集團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破除地區封鎖和行業壁壘,支持出版傳媒集團跨媒體、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發展,培育多個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的大型骨幹出版傳媒集團。《關於做好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管理工作的通知》支持中央文化企業作為兼並主體,通過出資購買、控股等方式取得兼並企業所有權、控股權,或通過合並成立新企業。在《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等國家政策的推動與引導下,我國傳統傳媒在體制上將進一步變革,趨於靈活化和市場化,競爭力將大幅提升。
前景預測
2012 年將是政策落實之年。其中,經營性文化產業改革的重點政策主要包括有線網路整合、非時政類報刊改制、國有文藝院團改制。新興文化產業發展方面的政策主要包括新媒體播控平台建設、促進電影產業發展政策、影視內容生產企業扶持等。
新媒體加速替代傳統媒體。預計到 2012 年底網民人數將接近 6 億,寬頻用戶接近 1.9 億,新媒體將加速沖擊替代傳統媒體,尤其是平面媒體、有線網路;在線視頻、IPTV 等新媒體高速增長。
內容為王的趨勢更加明顯。由於供不應求,影視版權價格將繼續呈現上漲趨勢,影視製作企業盈利繼續上升。[1]
發展趨勢
中國的傳媒產業[2]在這些年的發展中可謂百花齊放,在媒體體制化改革後,更是使一些新的網媒參與進來,利用先進的互聯網平台與傳統的媒體進行肉搏,在資源和人脈上新興的網媒雖然不佔有優勢,但快速便捷的特性和相比傳統媒體超低的價格使網媒在廣告行業中獨樹一幟,眾所周知,媒體的生存在廣告上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環節,但網媒在不佔傳統優勢的情況下硬是將本已不多的池魚攬入懷中,這也恰恰說明網媒勢必是未來我國媒體的發展主項,就拿星之傳媒來說,在掌握53萬個Q群和3000家網路媒體資源的情況下在一年的時間里創造四千萬的利潤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而言之,網路的發展同樣會帶動中國傳媒的變革,從以往的電視、報紙、廣播向多元化的網路媒體平台轉型只是時間的問題。
發展危機
[3]歷史上,每一次經濟危機都蘊含機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會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尤其是對包括新聞業在內的文化產業來說,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加之居民消費結構和消費心理的變化會產生良性效應,這些產業在經濟蕭條時期往往會逆勢上揚,經濟學上稱之為「口紅效應」。
通過對美日韓等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考查不難看出,在「口紅效應」的作用下,每次金融危機都會成為文化產業逆勢發展的機遇期。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低碳經濟的發展,以傳媒為代表的文化產業正在迅速崛起並逐步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那麼,媒體是否能收獲「口紅效應」?西方媒體又是如何借機實現飛躍和發展?
宏觀導向上的政策支持
新聞業等文化產業相對於實體經濟而言,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在危機的傳導上也有滯後效應。文化產業在帶動經濟增長、創造財富、擴大就業、提高國家軟實力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貢獻與潛力,這些獨有優勢使很多國家紛紛將文化產業作為後金融危機時期振興國民經濟的戰略性產業,從宏觀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
為了適應新媒體環境的變化,促進傳媒業的自由開放式發展, 2009年7月22日韓國通過了《媒體法》,逐步廢除廣播電視的壟斷體制。美國政府歷來被視為是管得最少的政府,但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也加大了對新聞傳媒業的支持力度。2009年3月11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報業減稅法案。根據這項法案,直到2015年,報紙和報紙出版業將少繳40%的營業稅。
啟示:當前,文化產業因其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等優勢已經悄然成為擴大內需、推動就業、促進產業升級、加強社會凝聚力的主導力量。2009年7月,我國出台了首個《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將文化產業從戰略層面納入國家產業振興規劃的序列。通常認為,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投入達到財政總支出1%,文化產業才能獲得充分發展。雖然近些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支持,但是,文化產業投入僅占財政總支出的0.39%左右,與文化建設的實際需要相比,財政投入還遠遠不足。與歐美、日韓等文化產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強對外文化貿易、提高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距,需從資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加強與新媒體合作,開拓發展空間
傳統的新聞傳媒業高度依賴廣告,而廣告又對經濟變動極其敏感,所以傳媒經濟與經濟發展形勢正向相關。因而,金融危機使傳統媒體感受到陣陣寒意,但是對於數字化的新興媒體,卻是一個發展的良機。
國外很多主流媒體看到了這一商機,紛紛轉戰新媒體。美國《西雅圖郵訊報》《落基山新聞》和《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等百年老報停止出版實體報紙,全力投身網路版經營。SNS社交網站的興起開啟了新媒體發展的新里程。針對當前很多人習慣於在社交網站獲取新聞信息,美國四大電視台,ABC(美國廣播公司)、FOX(福克斯廣播公司)、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NBC(全國廣播公司)紛紛進行Facebook的網頁改版,推出新服務加入新功能,以提升在SNS用戶中的影響力進而吸引用戶購買頻道收看。
日本報業加快了向新媒體的轉型。《日本經濟新聞》專門設立了電子媒體局,利用已有的網站平台,提供音頻、視頻等新聞服務,開發針對手機用戶的新聞產品。在企業利潤萎縮,廣告市場低迷的不利條件下,《朝日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等報紙將多年存儲的新聞報道及專業信息等數據資源建成網路資料庫,提供收費商業信息服務,探索出新的贏利模式。
啟示:當前,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關系已經從競爭轉向合作。我國的網路、手機等新媒體在此次金融危機中迎來難得的發展良機。騰訊財報數據顯示,2009年騰訊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為人民幣95.307億元(13.95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3.9%。如今,傳統媒體大多建立起自己的網站,開通了手機版,但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在原有內容基礎上創新形式、突出特色,實現與新媒體的融合互動,創造更為有效的贏利模式,仍需我們思考和探索。
加大技術創新,實現傳媒產品多樣化
加強技術研發與應用,開發新型傳媒產品是媒體應對金融危機的有效途徑。很多傳統媒體加強了內容產品的開發轉型,大力開發面向新用戶、具有市場發展潛力的新聞產品。2009年4月,《華爾街日報》推出針對iPhone手機的新聞閱讀客戶端,《紐約時報》推出一款名為Times Wire的網路新聞閱讀產品,以類似於博客傳播的形式來實時推薦新聞。時代華納公司從2010年開始致力於推出一項「電視無處不在」(TV Everywhere)的服務,有線電視的付費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或手機等終端來欣賞有線電視公司提供的視頻內容。
繼數字電視轉型後,2010年韓國政府投入17億韓元進行數字廣播、三維立體節目廣播、新一代DMB(視頻傳輸速率提高兩倍的新一代地面波)的現場試驗,通過開發新型廣播節目,使韓國廣播業迎來新轉機。2011年4月,韓國政府又出台「智能電視三大政策」——提高智能電視核心技術、豐富智能電視內容和加強基礎公共設施建設,藉此鞏固韓國在智能電視市場的領先地位。
啟示:我國現今已經進入媒介融合時代,受眾信息需求、傳播生態環境、傳媒經濟發展模式等都發生了明顯變化。傳統主流媒體要想在競爭中生存發展,必須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藉助技術進步與創新,實現采編流程的數字化、傳播平台的互動化、新聞產品的多樣化、信息服務的人性化,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降低成本,走資源共享,低投入、高產出的道路
後危機時代,低碳經濟成為推動各經濟體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戰略的重要力量。
為適應低碳經濟發展要求,提高資金產出效益,新聞媒體間開始了多種形式的廣泛合作,通過共享資源,降低成本。如美國《華盛頓郵報》和《巴爾的摩太陽報》在2008年底就達成協議共享新聞資源,《達拉斯晨報》和《沃思堡明星電訊報》則互為代理發行業務,並共享圖片和部分新聞產品的資源。福克斯電視台和NBC電視台也在醞釀共享視頻資源。
面對日益艱難的生存環境,日本報業巨頭也開始抱團取暖,加強合作以提高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讀賣新聞》與美國《華爾街日報》牽手合作,從2009年3月起,《讀賣新聞》每周兩天在其國際版刊登《華爾街日報》解讀性報道的日文譯文,《華爾街日報》則依託《讀賣新聞》進行其亞洲版的印刷和發行。《讀賣新聞》《朝日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三大報還共同組建了一個新聞導航網站,將三家報紙新聞報道的部分內容放在一起,供讀者進行比較閱讀。讀者點擊感興趣的內容即可進入各報獨立網站查閱詳細報道。這種聯合導航的方式既融合了新聞資源,又能使各報保持自己的特色,形成差異化競爭。除此之外,為了減少生產成本,三大報還在信息、發行等方面聯合互助。在偏遠地區實行聯合送報,當災害發生時,為受災方提供內容製作、印刷、發送等幫助。
啟示:每次金融危機都會推動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此次金融危機催生了低碳經濟。文化產業由於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吸納就業能力強等特點,非常契合低碳經濟的要求,面臨寶貴的發展機遇。當前,由於競爭劇烈,我國新聞業面臨內容資源緊缺的發展瓶頸。實現新聞文化產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必須打破地區、行業界限,變各自為戰為聯合作戰,最大程度實現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在合作中求得共贏。
傳媒企業
卡狄傳媒
東方娛樂傳媒集團
華視仁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分眾傳媒
易視傳媒
中視傳媒
動眾傳媒
鴻潤傳媒
唯舞傳媒
編輯本段電視傳媒
CCTV
湖南衛視
天津衛視
陝西衛視
雲南衛視
廣東衛視
河北衛視
遼寧衛視
山東衛視
山西衛視
內蒙古衛視
吉林衛視
黑龍江衛視
浙江衛視
安徽衛視
福建衛視
江西衛視
河南衛視
湖北衛視
海南衛視
廣西衛視
重慶衛視
四川衛視
甘肅衛視
寧夏衛視
新疆衛視
貴州衛視
雲南衛視
新疆衛視
西藏衛視
北京卡酷動畫
延邊衛視
湖南金鷹卡通
上海炫動卡通
江蘇衛視
編輯本段傳媒門戶網站
門戶網站:
騰訊網、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網、鳳凰網、中國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環球網、千龍網、中華網、央視網、雅虎、MSN中國、TOM、21CN、北青網、中國新聞網、阿里巴巴、慧聰網、中青網、貓撲網、天涯網、東方網國際在線、艾瑞網、中廣網、中國日報網、前瞻網……
區域網站:
北京:京華網、北青網 千龍網 北京信息港 80後之窗、中國軟文基地、……
天津:北方網、天津新聞、天津日報網、天津信息網、天津網、天津在線……
上海:上海新聞網、東方網、新民網、上海熱線、上海信息港……
重慶:華龍網、重慶信息港、重慶之窗、重慶新聞網……
廣東:南方網、大洋網、金羊網、廣州視窗、深圳新聞網、奧一網、深圳之窗、深圳熱線、深圳經濟新聞網、深圳信息網、珠海新聞網、佛山資訊網、東莞陽光網、東莞時間網……
湖南:湖南經濟新聞網、紅網、億視網、金鷹網、株洲新聞網、張家界新聞網、婁底新聞網……
湖北:長江網、荊楚網、湖北新聞網、漢網、武漢生活網、武漢熱線、武漢在線、武漢之窗……
山東:半島網、舜網、齊魯都市網、大眾網、山東新聞網、百靈網、青島新聞網、煙台熱線……
黑龍江:東北網、黑龍江新聞網、黑龍江信息港、哈爾濱信息港、哈爾濱新聞網……
遼寧:東北新聞網、遼寧新聞網、北國網、北方時空、遼寧熱線、沈陽網、大連新聞網……
吉林:吉林新聞網、吉林在線、東亞網、長春新聞網、長春信息港、……
海南:南海網、海南網、海口晚報網、海南都市網、海南信息港……
福建:福建新聞網、海峽新聞網 福建東南網 東南新聞網、福建經濟新聞網、福州新聞網、廈門新聞網、泉州生活網……
陝西:西安熱線、西北網、西部網、西安新聞網、延安生活網、……
浙江:浙江在線、浙江新聞網、杭州新聞網、杭州網、溫州網、溫州新聞網、中國寧波網……
四川:四川新聞網、天府熱線、中國西部網、騰訊大成網、成都新聞網、騰訊大渝網、巴中在線……
河北:河北之窗、長城網、河北新聞網、石家莊新聞網、廊坊新聞網、保定新聞網……
河南:中原網、商都網、大河網、大河房產、河南旅遊網、河南青年網、大河南網……
寧夏:寧夏新聞網、寧夏網、寧夏信息港、銀川新聞網、銀川在線……
青海:青海新聞網、西寧新聞網……
甘肅:甘肅新聞網、每日甘肅網、甘肅經濟網、中國甘肅網、蘭州新聞網、中國蘭州網……
新疆:亞心網、新疆新聞網、新疆新聞在線網、新疆日報網、烏魯木齊在線、烏魯木齊信息港……
江蘇:中國江蘇網、江蘇新聞網、龍虎網、江蘇在線、南京信息網、蘇州熱線、南京熱線……
江西: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南昌熱線、南昌新聞網、江西熱線……
內蒙古:北方新聞網、內蒙古新聞網、呼和浩特在線……
山西:黃河新聞網、山西新聞網、山西網、太原新聞網、太原都市網、太原都市生活網、太原在線……
貴州:金黔在線、貴州信息港、貴州在線……
廣西:廣西新聞網、新桂網、廣西信息港、南寧新聞網、南國都市網、時空網……
雲南:雲南信息港、雲南網、昆明熱線……
安徽:中安在線、合肥資訊網、合肥新聞網、合肥在線……
⑶ 為什麼互聯網能夠成為新聞傳播領域中影響巨大的,最具發展潛力的主流媒體
媒道理高奇知識:新媒體時代的內容傳播法則特點一:速度極快信息傳播成本越來越低,傳播效率越來越高,信息蔓延的速度越來越快,獨家帶來的勢能越來越小,高效快速地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越來越重要應對技巧① 學會追熱點:消費熱點本身或借力發力 ② 非熱點內容加快處理效率 ③ 一定要足夠快特點二:強互動性信息的傳播從單向傳播變成雙向互動性傳播應對技巧① 引導用戶互動:點贊、評論、分享、投票、 回復關鍵詞、後台互動等 ② 維護互動:及時給用戶反饋③ 根據互動反饋調整工作特點三:無目的性新媒體時代用戶的閱讀習慣是隨機的應對技巧① 起好題目:保證用戶在刷朋友圈時,半秒鍾能搞定用戶② 選題要有吸引力,開頭要寫好:爭奪用戶的注意力和時間,給用戶應該停下來看的理由特點四:碎片閱讀從沙發式長閱讀到移動式碎片化閱讀應對技巧① 美化文章排版:閱讀界面簡潔有條理② 保證文字流暢 ③ 增強文章的邏輯性④ 採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信息呈現方式 ⑤ 保證文章的信息量和信息密度特點五:眾媒時代生產者眾 & 傳播者眾應對技巧① 讓用戶參與內容生產,學習咪蒙、新世相 ② 讓用戶參與內容分發特點六:社交屬性《新媒體發展預測》:不社交,無媒體應對技巧將內容注入社交屬性,讓內容幫助用戶表達觀點、展示自我、尋找談資、幫助別人等⑷ 網路新聞的發展會給傳統媒體帶來哪些影響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互聯網的普及,網路新聞藉助新的媒體形態,以其獨具的傳播優勢,改變了傳媒產業格局,加速"網路新聞時代"的到來。網路新聞不僅推動了傳統媒體資源的轉型發展,整合與創新,同時也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巨大沖擊。網路媒體的即時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動性、多媒體性和新媒體特性是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路新聞已經搶去了公眾的眼球,進而開始削弱傳統新聞媒體的用戶群和剝奪傳統新聞媒體的飯碗,互聯網憑借著搜索引擎對海量信息方便快捷的搜尋檢索,憑借著新聞可以即時互動的信息傳播方式的優勢,憑借著當今社會人們的辦公和生活都越來越依賴電腦的信息化趨勢,網路媒體在贏得了公眾之後,開始反過蠶食傳統媒體的陣地。
網路新聞媒體是以公眾為核心的新型媒體,在這種媒體中徹底顛覆了傳統媒體和公眾的關系,公眾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信息接收者,而逐漸成為信息的參與者和創造者,由於互聯網路空間具有無限擴大和方便快捷的特點,它又使公眾對所產生的信息擺脫了紙張等的物質條件的限制。當互聯網將廣大的人民群眾都網路在一起的時候,人民群眾也將通過網路聯合在一起並成為網路的一部分,用人們群眾的思想和精神反過來管理這個網路世界。可以說網路新聞媒體改變了傳統媒體與公眾的關系,讓公眾也參與到了媒體的傳播環節中。
舉個自身的例子,由於我自己也做自媒體,當寫完一篇文章發布到網路後,會有一些讀者比較認同這個觀點,所以他會轉發這條新聞,這就參與到了新聞傳播當中來。所以,網路新聞媒體的發展不僅擠壓了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也讓廣大受眾參與到了媒體傳播中來,可以說是讓「全民媒體」成為了現實。
⑸ 網路媒體的優勢具有哪些
1、互動性
網路媒體存在互動性,可以進行留言,可以進行回復,這是傳統媒體所不具有的,這個特點非常的鮮明。
2、全球性
網路媒體的傳播范圍非常的廣,遠遠要大於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是全球性的。我們可以通過網路媒體知道國外的最新消息。
3、無法估量的滲透力
網路媒體的滲透力極強,對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都有著無法估量的滲透力。
4、快速的傳輸速率
網路媒體有著快速的傳輸速率,很多消息都是通過網路媒體第一時間傳播出來的,速度非常的快。
5、個性化
以網路環境為基礎,基於信息用戶的信息使用習慣、偏好和特點向用戶提供滿足其各種個性化需求的服務。這種新媒體提供的個性化信息服務,令信息的傳播者針對不同的受眾提供個性化服務。
6、全方位的數字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必然將改變人類的工作、學習、娛樂方式,即人類的生存方式,它們的前途歸根結底要看它們的產品或者服務能不能轉化為數字形式。
⑹ 為什麼大力發展傳媒產業
一、2010年中國傳媒業發展情況概覽
自2004年至今,中國傳媒產業產值實現了翻番。而移動傳媒與互聯網發展快速,正在逐步成為傳媒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和動力,而相較於此,報業、期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盡管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長,但在總體產業格局中的比重正在下降,整個中國傳媒產業結構也正發生著改變。
1、報紙
我國目前共出版報紙1937種,平均期印數20837.15萬份,總印數439.11億份,總印張1969.4億印張。與前一年相比,種數下降0.31%,平均期印數下降1.5%,總印數下降0.86%,總印張增長2.01%。
近幾年,我國報紙廣告整體呈現上揚態勢,盡管前兩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有所下降,而伴隨經濟形勢的好轉,廣告市場也逐漸回溫。根據中國政法大學傳媒與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報業廣告實收平均增長率僅為2.75%。這一數據在2010年前三個季度分別達到了23.53%、19.46%和13.78%。根據慧聰鄧白氏的調研數據,2009年,我國報紙媒體的全年廣告投放額突破900億,達到了911億元。截至2010年8月,報紙媒體的廣告額已經達到了637.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達到18.2%。
在廣告經營增長的同時,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報業廣告市場並未與整體廣告市場同步增長,二是廣告結構惡化。2010年我國報業廣告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支柱行業的廣告集中度下降,房地產、IT等優質的廣告資源比重下降。如央視CTR的調研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報業廣告刊登額比2009年同期增長21.9%,其中,零售業增長35.7%,汽車大增50.9%,而作為報業第一大廣告行業的房地產廣告僅增長1.6%,其在報紙媒體的廣告投放份額已經從200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4%。這些情況會影響到報業廣告的進一步回升和增長。
2、期刊
2009年全國共出版期刊9851種,平均期印數16457萬冊,總印數31.53億冊,總印張166.24億印張,定價總金額202.35億元。與上一年相比,種數增長3.16%,平均期印數下降1.85%,總印數增長1.53%,總印張增長5.23%,定價總金額增長7.96%。定價總金額較"十一五"第一年的152億多元增長了近33%,總印數增長近11%,總印張增長超過21%。
但與此同時,期刊業的廣告經營額與發行收入出現下降趨勢,2009年期刊廣告經營總額為30.37億元,較上年的31.02億元下降2.1%,發行收入為166.3億元,較上年的167.1億元下降了4.8%。此外,我國期刊業年總產值和年廣告總收入在我國整個新聞出版行業10000億元的年產值中,佔比不到4%。同時,期刊結構目前無法適應市場的需要。在9800多種期刊中,科技期刊有4900多種,大學學報2000多種,行業期刊有1000多種,這意味著超過三分之二的期刊不面向市場,而真正面向市場的消費類期刊不到1000種,這與發達國家的期刊結構差距較大,我國的期刊結構亟待轉型。
3、廣播電台
根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廣播綜合覆蓋人口率達到96%以上。2009年,中國廣播電台整體廣告收入為81.46億,增長12.79%。其中,實現自營廣告收入71.87億元,同比增長低於整體增速,同比增速下降(08年同比增速為8.79%);在全國廣告收入中佔比由上一年的3.60%下降至2009年的3.52%。
盡管傳統媒體廣告正在逐漸被分流,但就廣播電台來說,隨著私家車數量的迅猛增長,逐漸受到了廣告商的青睞,甚至獲取了電視廣告的部分分流,其增速領跑其他傳統媒體。不少廣播電台獲得了新的發展,如浙江電台交通之聲今年廣告額破億,成為浙江首個廣播億元頻道。
2010年,中國廣播業的一大進步是順應媒介融合的發展方向,進行積極地探索,尤其是在媒介內容產品的生產、數字化發展、跨媒體經營等方面不斷嘗試。在全媒體應用方面不斷升級,逐步由內容生產者和製作者向信息集納者轉變。北京廣播電台先期已經開播了DBA視頻頻道並上線手機WAP網站,2010年3月,北京廣播電台又開通了問城網,並在實現北京全境廣播數字化的基礎上,推出推送式廣播服務,使終端產品大大豐富。
4、電視台
據國家廣電總局初步統計,2010年1-10月全國廣播電視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目前雖然電視廣告播出時間縮短,但是我國電視業經濟效益卻保持增長態勢,2011年中央電視台黃金資源廣告招標額超過12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5%,創17年來的新高。據預測,2010年我國廣播電視收入將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行業內外對後金融危機時期廣電產業發展預期普遍看好,電視廣告收入還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2010年,我國三網融合正式啟動,今年試點實行了"不對稱進入"格局,以廣電為主,政策全力支持廣電進入電信,廣電獲得了先期發展權,傳統廣電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正在提速。
5、互聯網媒體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4.2億,較2009年底增加了360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1.8%。中國成為世界上互聯網使用人口最多的國家,互聯網普及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手機網民成為拉動中國總體網民規模攀升的主要動力,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管理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10年9月底,我國手機網民的規模達到了2.92億,在互聯網用戶總數佔比超過一半以上。網民的快速增長帶動了我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2009年中國網路廣告市場規模達到20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預計2010年該數字有望達到300億元。隨著3G網路的普及和技術環境的進一步優化,互聯網和移動傳媒正呈現出爆炸式的發展態勢。目前互聯網使用終端多樣化的程度越來越深,我國互聯網媒體的產業化進程加劇。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不斷融合,帶動了我國整個傳媒產業的發展。
二、2010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的主要成就
(一)傳媒單位文化體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將經營性媒體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並支持媒體企業發展,是近年來和今後一段時期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主題之一,其目的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重塑市場主體,解放和發展媒體生產力。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特別是對文化建設提出了新要求,為深入推進傳媒體制改革,發展傳媒產業指明了方向。
不可否認,只有新的體制和機制才能順應新的時代要求,激發生產活力。我國是傳媒產業大國,但要成為傳媒產業強國還需要在深化體制改革上做文章,以往事業身份的傳媒機構通過改制重組,引入現代企業運營管理理念和機制,才能徹底擺脫舊有體制的束縛。
在出版領域,我國出版社機構陸續完成轉制任務。此外,49家黨報黨刊集團也實現了宣傳編輯和經營業務的分離,經營部分正在轉企改制。目前,中國已組建了29家出版集團公司、24家國有新華發行集團公司、3家期刊經營集團、49家報業經營集團,市場主體更加明確,有效開辟了市場化融資渠道。《中國文化報》作為全國第一家部委主管整體轉制的報紙,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公司建立了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包括董事會、經營班子、監事會,一開始就明確了轉制後的企業與主管單位和出資人之間的責、權、利關系。2010年10月,遼寧日報集團所屬遼沈晚報社獲中宣部批准,成為全國都市報作為非時政類媒體整體轉制的試點單位;這一舉措也拉開了我國非時政類媒體轉制的大幕。
廣電領域的改制主要以"制播分離"為切入點,將廣播電視頻率頻道資源、編播管理、新聞采編、播出總控等保留事業體制,作為政府出資主辦的事業單位,履行廣播電視運營的管控職責;將廣播、電視中市場屬性較強的節目製作(除新聞外)、推廣發行、廣告經營和衍生業務及其他經營性業務,從事業體制中剝離出來,轉制為企業。2010年,央視提出"破中心、立頻道"的戰略思路,節目的製作與管理將更加直接,頻道制會更加科學化;2009年末,國家廣電總局正式批准原遼寧電視台、遼寧人民廣播電台和遼寧教育電視台合並為遼寧廣播電視台,同時開始全面實施制播分離、產業延伸的廣播電視體制的全面改革;此外,湖南廣電集團借鑒上海文廣"一分為二"式的制播分離理念,引入社會資本發展多元產業,並積極謀劃上市融資。
2010年,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東方網、北方網、千龍網、大眾網、浙江在線、四川在線和華聲在線等10家新聞網站完成轉企改制,成為首批選定登陸A股的新聞網站上市對象。
截至2010年10月底,國內A股市場共有40多家傳媒類上市公司,累計融資金額達到300多億元。這4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是通過借殼上市進入資本市場,與此同時,上報IPO的文化企業已達上百家,其中絕大部分為傳媒企業。無法迴避的是,轉型同時也伴隨著"陣痛"。目前,絕大多數媒體改制的難點還在於員工對過去"事業"身份的留戀。只有積極主動地適應並創造性地改革內部人事機制,在維護轉制員工合法權益的同時突出激勵性管理,才能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人事制度和人力資源保障。
(二)媒體數字化轉型邁出新步伐
隨著印刷成本和發行成本的日益提升,國內媒體也深刻的認識到,向下一代數字媒介終端整合已不僅僅是發展的要務,而是未來生存的保障。傳統媒體與數字化終端和移動網路的融合,成為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總體來看,中國傳統媒體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基本是從編輯製作手段的數字化起步,向終端平台的數字化發展。其具體途徑為:一是利用網路和數字技術來改造傳統媒體,使其更加適應數字時代受眾閱讀和視聽需要;二是主動向數字媒介終端延伸,開辟新的媒介"藍海":
2009年12月28日,CCTV的中國國家網路電視台正式上線,並於2010年正式取代央視網成為網路傳媒產業的一支航母級新軍;而作為首家登陸iPad的中國媒體,《中國日報》也開啟了中國媒體新一輪數字化轉型的熱潮。此後,國內眾多媒體紛紛針對ipad推出應用程序;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藉助三網融合的東風,集成手機電視集成播控平台,對傳統廣播內容進行可視化開發,開拓視頻新天地;《光明日報》著眼於切實提高新媒體的駕馭能力,自主研發移動新媒體"光明雲媒",國內首次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上實現了傳統紙媒的版面設計;在出版領域,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與江蘇移動合作、開發電子書項目,通過打造數字化管理、數字化信息服務、數字化內容出版三大平台,並以數字化資源建設為基礎,藉助數字化戰略形成了競爭新優勢,推進傳統出版的數字化轉型;新華社藉助新的媒介技術,開播了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英語電視台,大大提升了中國新聞的海外影響力,它借著數字化戰略轉型的機會,向全媒體華麗進軍。
(三)資本運作和多元化經營取得新業績
通過資本市場的資金融通、體制培育和資產重組三大功能,藉助資本運營的手段可以使傳媒業盡快實現市場化和規模化經營,同時使我國傳媒企業的經營運作逐步進入科學化的軌道。而多元化投資作為一種增加企業收益機會、分散經營風險的有效市場策略也正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傳媒機構所運用。
報業方面,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秉承"傳媒控制資本,資本壯大媒體"的發展理念,依託傳媒主業,首創了"一媒體一公司"的運營模式,做強主業。"以報為本,多元發展"培育了資本經營,房地產和高新技術三大重點多元業務,收獲頗豐;2010年8月,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分拆采編和經營,以42億報刊經營業務資產整體注入粵傳媒,至此廣州日報社傳媒類主營業務的整體上市;2010年,河南日報集團總收入中的報刊經營收入比重由以前的90%以下降至50%左右,在優化產業結構方面走在全國報業集團前列。
⑺ 傳播媒介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和意義
第一,大眾傳媒是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傳播媒介的發展,當代文化對媒介的依賴性逐步增強。從形式上看,媒介只是整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態中的一部分,但是在信息社會中,由於人們對信息的廣泛需求,遂使信息的加工處理和傳遞過程更加專業化,媒介在社會網路中的中心地位得到確立。從文化產品的生產、傳輸到交換,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媒介的參與。
第二,媒介文化是大眾消費文化。大眾傳媒的服務主體是大眾,因此,媒介文化的消費對象主要是大眾。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媒介文化越來越活躍。它以鮮明的商業化、通俗化、形象化和平民化等特徵令人耳目一新,贏得了廣大受眾的青睞。與此同時,也不能不看到,媒介文化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過分地追求通俗,甚至一味地去迎合少數受眾中某些不健康的情趣,往往把通俗變成庸俗、媚俗;又如,過分的商業化傾向,使媒介文化常常表現出平庸、浮躁,陷入盲目性、低淺性乃至粗製濫造,缺乏真正的文化個性和獨創性,淡化了媒介文化應有的社會責任意識和科學理性精神。
⑻ 新聞媒體在現代社會中佔有重要地位。為什麼他們這么重要
新聞媒體在社會中的作用
社會是一個有機體,新聞媒體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二者向來互相影響。舉凡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變遷,都會引起新聞媒體的調整與變化;反之,新聞媒體對社會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如培養大眾的欣賞趣味、引導輿論及推動社會邁向文明等。
⑼ 新媒體發展的原因 為什麼發展那麼迅速!!!求大神解答!!!詳細一點專業一點!!!
如果不想辦法改革,創新,依然走老路子,必然將會被新媒體所取代。
關鍵詞:新媒體; 網路新媒體; 收視率 ; 廣告傳播 ; 影響
一、新媒體的概論及分類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
較之於傳統媒體,新媒體自己有它自己的特點。新媒體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通信)之間的邊界,消解國家和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之間邊界,消解信息發送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邊界等等。新媒體可以與受眾真正的建立關系,同時他還具有交互性和跨時空的特點,同時,新媒體給媒體行業帶來了許多新的理念和模式,節目的專業化越來越強,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等。新媒體傳播有四個特點: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大眾傳播,信息與意義無關,受眾的主動性大大加強,大眾傳播的小眾化。
⑽ 光線傳媒獲得成功的原因
光線傳媒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電視節目製作運營商之一。公司成立於2003年4 月,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電視節目製作運營商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不斷開拓和延伸電視節目業務領域,形成了以欄目製作為依託,電視節目、演藝活動、影視劇三大產品協調發展的業務格局。2011年8月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為數不多的民營傳媒領域上市企業。
光線是國內最大的電視節目製作公司,涵蓋娛樂資訊、綜藝節目和生活類節目。
光線擁有全國最大的地面電視節目聯播網
光線是國內最大的演藝活動公司之一
光線是中國娛樂整合營銷的先行者。
光線聚焦娛樂領域,見證了中國娛樂界的變幻風雲,
1、宏觀經濟減速的影響
2.下遊行業需求旺盛,長期發展穩定可期。
3、國家政策大力扶持
4、文化消費市場發展趨勢
光線傳媒還是傳媒業中為數不多通過政府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新媒體業務也在傳媒娛樂業處於領先地位,早在2000年光線傳媒就創建了國內最大的網上明星俱樂部「E視網」,是首批獲得廣電總局頒發的網路視聽許可證的三家民營企業之一。光線傳媒正將庫存的7萬小時娛樂視頻素材全部數字化,並在未來兩年內建成華語地區最大最全的數字娛樂傳播平台。
2008年3月,光線傳媒獲得廣電總局頒發的網路視聽許可證,是首批獲得此牌照的三家民營企業之一。
1、獨特的節目運營商業模式與傳統的節目製作公司不同,公司以電視節目為紐帶,率先在國內建立了307個地面頻道(包括地市級城市電視台和部分省級地面電視台)為核心的節目聯供網,使其成為電視節目和廣告運營的主要渠道。公司較早在國內建立了節目聯供網,實現了節目製作與運營相結合,從單純的節目製作公司轉型為以節目製作為紐帶、以覆蓋全國307個電視頻道每日首播1200餘頻次的節目聯供網為節目運營平台的傳媒內容運營商。該節目聯供網包括時段聯供網、頻道聯供網、付費數字電視和新媒體聯供網。
首先,該網路用節目將分散的地面頻道聯合起來,實現節目的網路化和規模化運營,挖掘地面頻道的廣告價值,克服了地面頻道的區域分割性和孤立的弱點,充分發揮了單個城市電視台的本地化優勢和城市頻道聯盟的區域化優勢,使得節目廣告的覆蓋面大幅提升,從而充分挖掘地面頻道的廣告價值。節目的廣告價值取決於節目的覆蓋面、收視率以及廣告營銷能力。2010年,四檔主要日播欄目的首播頻次由2008年的441次增長到683次,隨著節目播出頻道數量的增加,節目聯供網的覆蓋范圍快速擴大,所有欄目的首播頻次已達到1200餘頻次,節目的廣告價值不斷提升。
其次,該聯供網滿足了地面電視台對節目的需求,能夠實現合作雙方的共贏,與地面頻道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基於目前節目製作機構與播出機構的合作特點,節目換廣告時間、再向廣告客戶進行廣告營銷是公司電視節目的主要盈利模式。該盈利模式解決了廣大地面頻道節目製作投入不足、節目來源匱乏的問題,通過高質量的節目提升頻道和節目的廣告價值,與頻道分享廣告時段資源,創造了內容製作機構與播出機構共贏的商業模式,使公司的節目成為眾多地面電視台穩定的節目來源。
最後,邊際利潤率和毛利率逐步提升。由於各個地面頻道覆蓋范圍的不同,隨著發行頻道數量的增加,公司的電視節目可以向全國多個地面頻道銷售。同時,在公司工業化節目製作和運營體系下,新增節目的製作邊際成本遞減且處於較低水平,在前期節目製作投入成本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隨著節目直接銷售收入大幅增加,公司節目運營的邊際利潤率和毛利率上升,節目運營具備規模經濟效益。公司電視欄目的毛利率由2008年的32.95%上升到2010年的51.42%。
2、節目製作的規模化優勢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娛樂節目製作和發行商之一,現擁有10 檔日播欄目和1 檔周播欄目,共計5.5 小時。公司在娛樂類節目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憑借資源共享的運營模式、優秀的節目策劃和製作團隊,公司節目製作的邊際成本低、具有顯著的規模經濟效益。
公司作為娛樂節目製作中的領軍企業,對各種娛樂資源具有天然的吸引力。由於公司的日播節目主要集中在娛樂領域,由此吸引了眾多娛樂明星和娛樂機構,公司成為重要的娛樂信息傳播平台之一,使得公司可以以較低的信息採集成本獲得豐富的娛樂資源。
同時,公司的節目製作質量一直保持穩定,自1999 年開播《中國娛樂報道》(已更名為《娛樂現場》)以來,擁有了十餘年的電視節目製作經驗,工業化的製作流程為節目的製作質量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3、工業化運營體系具有的低成本和規模擴張優勢公司通過多年的豐富實踐,將國外傳媒產業成熟先進的管理理念與中國電視娛樂產業運作特點及產業現狀相結合,實現了電視節目的工業化生產和經營,並在電視節目的策劃、製作、包裝、發行、廣告以及增值服務各個環節上通過專業化分工、流程優化實現了標准化運作,較早建立了國內領先的「娛樂節目工業化運營體系」。
該工業化體系包括製作流程的工業化和運營流程的工業化。在製作環節,設立綜合運營服務部門,負責所有節目的采訪、錄制、編輯、包裝、合成、審查、傳輸;並制訂各個流程的質量控制標准,由專業化人員進行分工協作,提高錄制團隊的工作標准化水平;同時,通過信息資源、生產設施等資源共享的方式,實現規模化生產邊際成本遞減的效益。在運營流程方面,主要分為策劃、製作、發行、廣告和增值服務等環節,各個環節實現了專業分工協作和業務流程的優化,保證節目生產和經營的流暢和穩定。該工業化運營體系使得節目的規模化生產成為可能,大幅降低了單個節目的製作成本,使得公司的同類型節目較其他機構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該工業化體系還表現在娛樂資源共享。具體表現在一組采編人員可以為多個節目服務、娛樂明星可以接受公司不同節目的采訪、各種演藝活動為電視欄目提供內容來源、節目製作的硬體設施實現共享等,提高了資源的使用效率,在實現娛樂節目多樣化的同時降低製作成本。同時,在創作新節目時,能夠僅以較低的新增人力成本實現節目創作,即以較低的邊際成本提高節目製作量。
十餘年來,公司一直專注於泛娛樂類節目,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新節目的創作能力更強,節目規模的擴張能力具有良好的彈性和成本優勢。
4、強大的廣告營銷能力和獨具特色的整合營銷模式電視節目主要通過節目換取廣告時段、再向廣告客戶進行廣告營銷實現收入。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公司積累了豐富的廣告營銷經驗,具有專業的策劃、包裝和整合營銷的能力,能夠充分挖掘節目的廣告價值。2008-2010年,公司的貼片廣告、植入廣告和冠名廣告總收入年均復合增長20.00%。
公司作為行業內為數不多的集節目製作、發行、廣告營銷及活動策劃為一體的節目運營商,根據客戶的需求為其量身定製一整套整合營銷方案。包括節目的貼片廣告、植入式廣告、活動冠名權等廣告形式,通過電視台、演藝活動、戶外移動多媒體等多種渠道進行整合營銷。公司成立了整合營銷中心、活動營銷中心、媒介營銷中心三個專業化分工的營銷團隊,分別針對大企業客戶、演藝活動營銷和節目廣告營銷三種類型,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由各中心進行分工協作,超越了一般情況下以單個節目為主的廣告營銷,提升了整合營銷能力。
5、各類型節目的協同效應優勢公司的電視節目包括電視欄目、電視劇和演藝活動,各類電視節目以品牌建設為核心,在統一平台下運作,形成了顯著的協同效應。
公司的電視節目主要集中在娛樂領域,節目的品牌影響力強、收視率高,能夠提升藝人的知名度,使得公司成為國內對娛樂明星和娛樂機構影響力較大的民營電視機構,這使得公司可以用較低的成本獲得電視欄目製作、電視劇製作以及演藝活動所需的各種人力資源和作品資源。
電視節目廣泛的發行渠道也為電視劇的發行和演藝活動的營銷提供了渠道優勢。和電視欄目的銷售對象一樣,電視劇的銷售也主要針對電視台。公司利用十餘年來在電視欄目發行中與各級電視台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適度參與電視劇的製作和發行,開拓大型演藝活動市場,並將其發展成為具有較高收視率和影響力的特殊電視節目,不斷豐富電視節目的類型。
另一方面,演藝活動一般與公司的現有電視欄目相結合,實現品牌化運營。由於演藝活動具有影響力大、收視率高等特點,也極大地提升了公司電視欄目的影響力和廣告價值。
6、品牌優勢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形成了以光線傳媒為核心、以四檔日播品牌化欄目和頒獎禮等演藝活動為主體、以易視網為補充的品牌體系,公司的標志e 標成為傳媒娛樂界知名的品牌標志,建立了業內頗具影響力的娛樂信息傳播平台,成為合作夥伴和觀眾可信賴的娛樂品牌。
公司將每一個欄目都作為一個品牌來打造。《娛樂現場》開播十年以來,已經成為在國內較具影響力的娛樂資訊類日播節目,具有開辦時間長、播出台覆蓋面廣的特點。《音樂風雲榜》也是一檔在國內頗具影響力的音樂節目,《最佳現場》是國內唯一的每日播出的娛樂明星訪談類節目。同時,公司已經由單純的節目製作轉向節目品牌運營。品牌運營涵蓋電視欄目、頒獎典禮和對應的演藝活動。以日播節目《音樂風雲榜》為例,自2000 年開播以來,公司已連續9 年舉辦被譽為「中國的格萊美」的「音樂風雲榜頒獎盛典」以及兩屆音樂風雲榜新人盛典。另外,公司以音樂風雲榜為依託,為大型客戶量身定製以「成就音樂夢想選拔賽」和音樂風雲榜超級巨星演唱會為代表的各類娛樂營銷活動,多種不同類型的娛樂活動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也使得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豐富的整合營銷手段。公司同時在娛樂營銷和主持人等領域擁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
7、電影發行業務精細化運作的優勢公司獨具特色的電影發行網路實現了影片發行的本地化營銷和精細化運作。電影發行網路以總部、大區、城市為「條」,以宣傳、發行、營銷為「塊」,「條塊」緊密結合,包括6個大區、5個小區、覆蓋50個城市。上述城市的票房收入佔全國電影票房總額的85%以上。電影發行營銷人員在50個主要城市進行駐地式營銷,能夠根據各地情況,制定更具本地特色的營銷方案。特別是在影片場次的安排、影廳的選擇等方面,除了與院線公司溝通之外,還與負責具體決策的各影院進行充分溝通,實現地方票房最大化。
電影發行業務模式的投資風險較低,盈利穩定。公司的電影業務以發行為主,發行一般是先扣除代墊的宣發費用和一定比例的發行傭金之後,與製片方按照協議約定的不同比例對票房分賬收入進行分成(也有少量不參與分成),影片發行的盈利模式穩定,投資風險較低。同時,通過積極參與投資、製作環節,不僅能保證取得影片的發行權,而且在收取代理發行費的同時,還能獲得包括票房分成、非影院渠道的版權銷售、影片廣告等在內的投資收益。代理發行和投資發行兩種模式相結合,使得公司的影片發行數量和票房快速上升,躋身國內電影公司的前列。
8、傳媒內容與媒介資源良性互動的優勢節目發行網路為影片宣傳發行提供媒介資源支持,同時,電影能夠快速提升公司的品牌影響力,也是重要的娛樂內容資源,娛樂內容與傳媒渠道形成良性互動。
公司的電影業務以傳媒集團為依託,發揮電視欄目廣泛播出渠道的優勢,為影片宣傳、發行提供了覆蓋300餘個電視頻道、廣播電台、互聯網、戶外媒體等多種媒介資源的支持,實現了電影資源與廣播、電視、網路等傳媒資源的整合和深度合作,藉助傳媒資源的整合和整合營銷拓展了電影的市場空間。同時,公司在廣告客戶資源、整合營銷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進一步提高了影片的廣告衍生收入,豐富了電影收入的類型,實現了電影發行的專業化、精細化運作。電影作為最具吸引力的藝術類作品之一,具有廣泛的品牌影響力,能夠提升公司對各種娛樂資源的吸引力。同時,電影本身作為娛樂內容,也為公司的節目提供了豐富的內容資源。因此,包括節目、演藝活動、影視劇內容在內的多種內容資源與公司廣泛的媒介資源實現整合,極大的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形成了獨特的傳媒娛樂集團的運營架構。這一架構也符合美國主流電影公司一般均是在大傳媒集團旗下的組織架構,能夠充分實現娛樂內容與傳媒資源的整合,平衡大製作影片產生的短期現金流壓力與公司業務穩定發展的關系,實現公司長期穩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