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談談網路文學的審美特徵
21世紀被稱為網路的世紀,隨著互聯網的不斷迅猛發展,文學創作也被搬到了電腦屏幕上。網路文學的出現不僅拓展了文學的生長空間,表現出一種新的文學現象,而且對傳統文學的觀念和審美標准提出了全面的挑戰。一般說來,網路文學包括兩種類型,一類是傳統印刷文學的網路化,即網路上的文學;另一類是指網路原創文學,即僅僅在網路上產生、傳播和接受方式更具有傳播和閱讀的文學。它又分為兩類:一類網路文學作品可以轉化為傳統的印刷作品,另一類則是運用電腦和網路技術製作,只能在網路上生存的作品。這種更具有網路技術特徵的作品對傳統文學的寫作、傳播和接受方式,對傳統文學的觀念具有更大的沖擊。[1]網路文學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形式,與傳統紙質文學相比具有一些獨特的審美特徵:一、網路文學的平民化審美立場在傳統的文學創作中,文學作品反映的內容是豐富、廣泛而深刻的,作家們總是要在文學作品中努力追求人文價值、歷史承擔、終極關懷、人倫的關愛,還有藝術的完美表現等。沒有較高的文學文化底蘊和藝術修養的人很難成為一個大家。但是網路文學卻與此恰恰相反,它使得文學從「精英文學」、「貴族文學」的聖壇上走了下來,成為一種真正的「大眾文學」、「平民文學」
網路文藝有很多新的審美特徵正在引起人們的重視、關注、研究和論說。第一,它和高科技密切結合,隨著高科技的發展而快速發展和變化。它在創作、傳播、閱讀、存儲等方面,都有和傳統紙質文學作品不同的審美特點和審美作用。它有超強的傳播力,有數字巨大的審美創作者和接受者,而且是在快速變化和快速發展著,審美感染力和影響力巨大得驚人。據統計,中國網民總數已達4億,其中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到1.62億,占網民總數的40%多。
第二,它的作者和讀者有巨大的大眾性。各種年齡、身份、教育程度、文化修養、審美趣味的人都有。這決定了它的內容復雜,形式多樣,技巧豐富,新奇變化很快,作用也廣泛而深入。
第三,它有巨大的自主性、互動性、即時性。它可以容納各種各樣的個性、創造性、新穎性,真正呈現為百花齊放、眾聲合唱、交響齊鳴、蔚為壯觀,形成從未有過的奇麗景象。由於有即時性,就會瞬息萬變,新奇疊出,變化無窮,可以促進與滿足各種各樣的審美情趣與審美需求。
第四,它有巨大的娛樂性,並提升到高層次的審美性。既能悅耳悅目,又能悅情悅意,還能暢志暢神;既能使人快活暢懷,又能使人抒情愉意,還能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
第五,因為它有全民參與的大眾性和高科技發布與傳播的即時性,因而它又便於全民性群眾及時抒情和言志的審美傳播作用,可以迅速反映出民聲俗情的新動態。發憤言志抒情,本來是文藝創作的直接動因。《毛詩序》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劉向《新序雜事》說:「人君苟能至誠動於內,萬民必應而感移。」網路文藝可抒發群眾個體親身真切體驗的感情,也必能使群眾個體應而感移,起移風易俗的審美作用。就像王褒在《四子講德論》中說的「感人密深,而風移俗易」,像王符說的:「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本也;化俗者,行也,末也。末生於本,行起於心」,像《淮南子》說的:「歌哭,眾人之所能為也。一發聲,入人耳,感人心,情之至者也」。網路文藝不受拘束,便於群眾個體抒發情性,其審美作用互動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值得重視。通過網路文學,還可知俗情民風和審美面貌而考得失,進而移性易俗,其作用也是值得重視的。
第六,它能與高雅文藝協同互補。它能幫助通俗普及的作品與精深高雅的作品互相促進。它有大眾性,可以逐步提高。它可以彌補高雅文學「陽春白雪」應和者少的缺陷,推動後者逐步增強大眾性,達到雅俗共賞。它可以向高雅文學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也達到雅俗共賞,使雙方都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美好的發展遠景。
第七,它有無限大的言說自由的空間,帶來新鮮活力和想像智慧,會突破傳統紙質文學很多嚴格的邊界標准,能激發新的創造力,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新景象。大量的生產和點擊率,促使作者首先重視文學的吸引力和娛樂性。為了吸引人,必須不斷推陳出新,以能滿足不斷更新的審美趣味,防止讀者對單一的創作模式(即便是新穎的、昨天能吸引人的)產生審美疲勞,就要不斷探索和更新,尋求新的審美內容和審美形式,滿足日新月異的審美要求,推進審美創造和審美要求的不斷更新。
第八,它創造了大眾閱讀個性化、互動化、共享化的新局面,它既要尊重和適應個性審美要求,又要尊重和適應群體審美要求,真正做到個體與群體的並重和辯證統一。全民可以參與的平民化創作與欣賞,推動了群眾性、個體性的認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生活方式、話語方式、人生經驗、生活感悟的交流,會推動群眾審美思維方式和審美創造能力不斷更新,推動審美風格、形式、手法多樣變化,豐富和提高文藝審美活動。
以上諸點,也說明網路文學和傳統紙質文學在文藝審美標准原則上既有共同性,也已表現出了一些新的不同的審美特點和審美規律,能豐富我們的文藝審美學,很值得我們重視、關注和研究。
再提煉一下以上所說,我認為,網路文藝全新的審美特徵中有兩個最突出的要點:
第一,它的群眾性,幾乎是全民都可以是作者,也都可以是讀者。把文藝還給人民,讓人民都可以抒發自己的審美感情,都可欣賞自己喜歡的審美對象,這不正是我們大家多年來的審美理想之一嗎?有資料說,現在網路寫作的讀者超過了5000萬,作者達到10萬人。現在,中國寫博客的人數已過億,有的一人開幾個博客。當然,有的開了,又關了,但又有很多新的人開出新的博客。博客以排山倒海之勢影響著網路寫作。有些知名的傳統作家都卷進了開博客的浪潮。紙質傳媒人員常常閱讀博客,直接從中選稿,使之轉化為紙質文本。很多作者從網路、博客中很快聽、看到別人互動的反應,從中得到新的靈感和啟發,以修改自己的作品,或又產生新寫作的靈感。這不也是我們期盼多年的審美互動效應嗎?哪個作者願意自己的作品沒有讀者,聽不到反應,如石沉大海,默默無聞呢?人人可是作者與讀者,作品能得到及時互動的審美反應,這是天大的好事。在這美好的局面中,總會有傑出的好作品涌現出來,我們可以看到文藝審美繁榮發展的春天。
第二,網路文藝的寫作,可以自由抒發情懷,展現性靈,天南海北,中外古今,縱橫馳騁,無不可寫,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感而發,不必有什麼條條框框,功利束縛,復雜限制,苛刻要求。只要自己真心要說,又出於追求真善美的審美真情,都可書寫;天地十分廣闊,寫作十分自由。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這個寶貴的美學傳統:我手寫我心,我口抒我情,自由展現真我性靈,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有神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鐵肩擔道義,為國為民為人類,這些崇高的思想也必須融化為自己的血肉感情,轉化為自己的性靈情懷,自然而然,不矯揉造作,真切地表現出來,才會有審美感染力,才能真切動人。文學評論家雷達說他以前很少上網,現在也開了博客,「常常只顧了寫博客痛快,看跟帖過癮」,他發現「抱著這種寫作心態的人比比皆是。為什麼?因為博客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互動性、開放性、共時性」。文藝的審美特性就在於抒發作者審美真情,通過生動形象給人以審美感染,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在與欣賞者的互動中獲得創作的愉快。網路文藝能很好發揮這種審美的特性的作用,從中也會產生出好作品。我想,今後會出現更多符合文藝審美特性和規律的好作品,這也是我們要重視網路文藝的原因和根據。
當然,這是它可以具有的審美特性。也不容忽視,現狀是泥沙俱下,魚龍混雜。格調不高,媚俗嘩眾,技巧粗淺,脫離現實的作品也還不少。這正說明,它還需要關注和研究,幫助和引導,使之提高,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