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路空間安全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幾個階段
通信保密階段、信息安全階段、信息保障階段這三個階段.。
信息安全,亦可稱網路安全或者信息網路安全。不同的說法只不過是認知角度不同而已,並無實質性區別。
首先,信息安全是信息化進程的必然產物,沒有信息化就沒有信息安全問題。信息化發展涉及的領域愈廣泛、愈深入,信息安全問題就愈多樣、愈復雜。信息網路安全問題是一個關繫到國家與社會的基礎性、全局性、現實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
其次,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脅來自於應用環節。如非法操作、黑客入侵、病毒攻擊、網路竊密、網路戰等,都體現在應用環節和過程之中。應用規則的嚴寬、監控力的強弱以及應急響應速度的快慢,決定了信息網路空間的風險防範和安全保障能力、程度與水平的高低。
信息時代的安全與工業時代的安全明顯不同。國家信息安全問題,僅靠提高自主研發、實行進口替代,以及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方式來解決是不夠的。
國家信息安全離不開全球信息安全這個大環境,無一國家可獨善其身,自搞一套、自我封閉更是行不通的,迫切需要通過各國間合作,制定有約束力的國際規則來進行保障。
對於一個擁有14億人口、世界上最多網民、正在邁入信息化社會的國家來說,提高對國家信息安全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加快推進國家信息網路安全保障建設,是頭等大事之一,十分緊迫。
B. 網路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1、將成為全球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助推器
互聯網正在為全球產業發展構建起全新的發展和運行模式,推動產業組織模式、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全面創新,加速產業轉型升級。
2、將成為世界創新發展的重要新引擎
互聯網已經成為全球技術創新、服務創新、業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互聯網企業正在成為未來全球創新驅動發展中最為廣泛、最為耀眼、最為強勁的創新動能源泉,將成為全球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業態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引領者。
3、將成為造福人類的重要新渠道
科技改變未來、科技讓生活更美好,正在因為互聯網發展得到廣泛體驗。互聯網促進了開放共享發展,泛在化的網路信息接入設施、便捷化的「互聯網+」出行信息服務、全天候的指尖網路零售模式、「一站式」旅遊在途體驗、數字化網路空間學習環境、普惠化在線醫療服務、智能化在線。
4、將成為各國治國理政的新平台
「指尖治國」將成為新常態,「互聯網+」政務服務、移動政務、大數據決策、微博、微信、臉譜、推特等的廣泛應用將深刻改變政府傳統運行模式,構建起網路化、在線化、數據化和智能化全天候政府,精準服務、在線監管、預測預判、事中事後處置、網路民意調查等能力全面提升。
5、將成為國際交流合作的新舞台
互聯網正在開啟一個大連接時代,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全球互聯網發展九大趨勢
C. 網路空間戰略競爭日趨激烈 不少國家都在發展什麼樣的軍事力量
網路空間主要就是信息戰的主戰場之一。籠統的說各國都在發展傳統軍事力量和非傳統軍事力量。傳統的就是海陸空三軍,非傳統的就是核,生,化,航天,網路信息等。
D. 拓展網路經濟空間需要什麼
需要的東西如下:
1、構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網路,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推進信息網路技術廣泛運用,形成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的網路空間。
2、發展現代互聯網產業體系,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促進互聯網深度廣泛應用,帶動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變革,形成網路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產業發展新形態。
3、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把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快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
4、強化信息安全保障,統籌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完善國家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強化重要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保護,提高網路治理能力,保障國家信息安全。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牢牢把握信息技術變革趨勢,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推動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動信息經濟發展壯大。
E. 網路空間是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支柱是國家安全
材料為我國的互聯網+行動計劃.
(1)①「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既體現了對原有體制的改革,又是創新的成果,正確.②互聯網有利有弊,但把它視為威脅國家安全的主要因素,顯然誇大了負面作用.錯誤
(2)(1)①正確②錯誤
(2)互聯網+交通,市民拼車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安全問題的解決要提高防範意識;互聯網+教育,運用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知識點分析作答;互聯網+政務,體現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涉及依法行政和公民批評建議權,據此分析作答;互聯網+經濟,涉及民族地區,要運用經濟建設、民族關系、共同富裕等知識點作答.分析後要綜合概括互聯網+行動對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意義.
故答案為:
(1 5分)面對互聯網+的到來,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上述行動是怎樣體現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保駕護航」的.
答:①拼車軟體提高了交通資源的利用率,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有利於緩解我國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市民擔心拼車的安全問題,說明市民具有防範侵害、保護自己的意識.
②南京市通過互聯網讓全市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符合科教興國戰略的要求,保障了孩子們受教育的權利,是加強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舉措.
③政府通過互聯網向市民公開信息,體現了政府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能依法行政,有利於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等政治權利.
④自治區政府與阿里巴巴合作,積極推動西部電子商務,將特色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體現了競爭與合作能聚集力量,體現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要求;為民族地區農牧民增收體現了我國堅持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有利於實現共同富裕.
⑤上述各項行動均體現了我國政府的責任意識,我國的基本國情,有利於緩解主要矛盾,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和共同理想,最終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從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保駕護航.
(每個要點(1分),不超過15分)
F. 網路的發展有何意義
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現狀 (一)我國互聯網路的基本情況 今年是我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路的第二個10年的起始年(1994年4月,國際上正式承認我國為真正擁有全功能Internet的國家),也正是在今年,我國的網民總數突破了1億大關,這標志著我國互聯網路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根據今年7月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十六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互聯網網民總數已經達到1.03億,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8.4%; 其中寬頻上網的人數首次超過了網民總數的一半,同時也首次超過了撥號上網的人數,達到5300萬人。至今年7月,全球網民達9.38億,其中亞洲佔3.23億,北美佔2.23億。目前,我國網民總數和寬頻上網人數均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我國IP地址近幾年快速增長,總數達到6830萬個,擁有量排名世界第四。我國上網計算機總數達到4560萬台,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5.6%; 專線上網計算機數和撥號上網計算機數均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只有其它方式上網計算機數依然呈現出較快的增長態勢。我國互聯網網站總數達到67.7萬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1%。我國互聯網路國際出口帶寬總數達到82.6G,與1999年相比增長了24倍,增長非常迅速。該報告的熱點數據分析還表明,我國網上購物人數達到2000萬人。網上支付的比例增長至近半數,網上購物者半年內累計購物金額達到100億元,半年內僅通過網路購買手機就達300萬部以上。 1.03億網民、6830萬個IP地址、4560萬台上網計算機、67.7萬個網站……這些數據說明了什麼?它們在世人面前展現了一個巨大的、幾乎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巨大市場,這個市場的潛力無比巨大,蘊涵的能量無比巨大; 它決不會止步於眼前這些數據,決不會止步於2000萬購物大軍和半年100億元的購買能力,更不會僅僅止步於網上購物; 互聯網對人們的影響力已經凸顯。任何一件小事情,放到網上去,都有可能變成大事件; 沒有任何一個傳播媒介擁有如此眾多且持續快速增長的互動式的受眾群。 (二)中國互聯網路的應用狀況 我國1.03億網民操縱著4560萬台上網計算機,通過67.7萬個乃至境外更多的網站做些什麼呢?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表明,我國網民上網最主要的目的依次為: 1. 將休閑娛樂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所佔比例最多,達到37.9%。近年來,以休閑娛樂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所佔比例穩步上升,並且在今年的調查中首次超過以獲取信息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比例。 2. 將獲取信息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所佔比例居其次,達到37.8%。一直以來,以獲取信息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所佔比例最大,但其所佔比例呈逐漸下降趨勢。 3. 將學習與知識瀏覽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所佔比例居第三,達到10.3%。這部分網民的比例比前半年略有增加。 相形之下,網民以學術研究、商務活動為主要目的的應用較少。其中,學術研究佔1.4%,獲得各種免費資源(如個人空間主頁、下載免費資源等)佔1.3%,網上金融佔1.0%,網上購物與售物佔0.1%,其它商務活動佔0.1%。 (三)中國互聯網路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我國的互聯網路已經發展11年了,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巨大的進展,但是我國的互聯網路仍然處於初級階段。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網路的普及率問題 我國網民、上網計算機和網站的絕對數量雖然很龐大,但是同我國更為龐大的人口基數相比較,顯然網路的人口普及率還遠遠不夠,網民數量還不到我國人口的8%; 僅及全世界網路人口平均普及率14.6%的一半。如果考慮到地域差異和城鄉差距,我國互聯網普及工作的難度還相當大。 2. 網路的信息資源問題 我國互聯網路的內容還不能滿足廣大中國網民以至於更為廣大的全球漢語網民和願與中國友好交流的外籍網民的需要。據調查,全球使用漢語的網民占網民總量的13.7%,而我國境內開發的中文網頁約6.4億個(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2004年統計),僅佔全部網頁總量不到2%。這里只是講數量,如考慮質量,與需求相比差距可能還要大。 3. 網路的應用問題 目前,我國網民上網最主要的目的大多數是休閑娛樂和獲取信息。盡管我國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做了很大的投入,但我國互聯網尚未成為商務活動和接受公共服務(包括政府服務、教育、醫療保健等)的平台,反映了網路應用還不夠成熟。 4. 網路和信息安全問題 互聯網路安全性日益惡化,成為網路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以病毒、木馬、僵屍網路、間諜軟體等為代表的惡意代碼,拒絕服務攻擊、網路仿冒、垃圾郵件等安全事件仍十分猖獗。每天會出現數以十萬計的僵屍程序; 成千上萬網路主機被植入木馬; 垃圾郵件成為網路公害。網路的安全以及對不良信息內容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已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上述問題一方面說明我國互聯網事業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任重道遠; 另一方面說明我國互聯網路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國的互聯網路挑戰與機遇同在,問題在於我們如何把握發展的方向。 中國互聯網路的發展方向 (一) 關於網路技術方面的發展 從技術層面講,新一代互聯網將會發展IPV6和在網路上支持信息資源共享的一些技術,包括P2P網路技術、互聯網和無線寬頻的融合、互聯網和一些感測器的結合,再加上以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展示技術為核心的內容技術的發展,這幾個趨勢將會在未來5年或5年多一點的時間內成為互聯網路技術的主流,將會大幅度改變網路的面貌。 (二)關於網路應用方面的發展 從應用層面講,我國的互聯網路應該逐步從現在的發電子郵件、看新聞、玩游戲——以個人生活消費為主的初級階段走出來,提高我們的應用層次。互聯網路應用的發展方向應該是: 作為電子商務平台,成為經濟的助推器; 作為電子政務平台,成為公共服務的窗口; 作為個人終生學習平台,成為獲取知識的寶庫,三者逐步齊頭並進。目前,我國這三個方面的應用都還比較薄弱。這三個方面的成熟應用將是互聯網路應用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這是互聯網路應用的主流。當然,作為個人生活消費、休閑娛樂包括網路游戲等內容,還會是互聯網路上很重要的一部分應用。 我國的互聯網路應該使廣大網民不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不論在沿海,還是在內地,都能夠真正在工作上、生活上、學習上、娛樂上受益; 使我們的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受益。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現在互聯網路應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關於網路治理 互聯網路發展的原發性是它能夠提供給人們自由交流的空間,提供給人們自由地幾乎是無限制地信息溝通的渠道,它完全是開放的。但是,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慢慢看到這種理念也帶來一些負面的東西,在網路交流的過程中被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利益集團或個人所利用,因此它的負面效應就越來越凸顯。怎樣在保持互聯網路促進人們自由交流和溝通的長處的前提下,做到有序、有效的管理? 這是互聯網路治理要研究的課題。 互聯網路的治理就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就是要揚長避短,發揮它有利的方面,消除其負面影響。互聯網路治理是一個新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安全問題; 第二要解決運營管理問題; 第三是對所有網上的信息發布和信息利用者,以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進行可管理的自律,同時又要保持和發揮他們利用互聯網路平台自由溝通、自由交流信息的精神。要找到這樣一個平衡點,這是互聯網路治理的目標。 我國互聯網路域名、地址數量、網站數量和帶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互聯網應用的發展水平。近兩年來寬頻用戶數量、IP地址數量、CN域名數量的快速增長,反映了我國互聯網路應用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互聯網路基礎資源的快速發展推動著互聯網路應用向深度和廣度邁進,而1億網民的多元化互聯網路應用又引發了對基礎資源的強大需求,二者相輔相承將推動著我國互聯網路的全面發展。 總之,我們相信,經過不懈地努力,我國的互聯網路必將在網民數量上有大的發展,在內容質量上有新的飛躍,在應用領域日趨成熟,使安全問題逐步得以解決。在我國互聯網新的10年裡,互聯網將會在我國信息化建設中,在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戰略中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
希望採納
G. 空間的網路空間
網路空間(Cyberspace)這是三個概念中最常用的一個,指全球范圍的網際網路系統、通訊基礎設施、在線會議體系、資料庫等一般稱作網路的信息系統。該術語最多的是指網際網路,但也可用來指具體的有范圍的電子信息環境,如一個公司、某武裝部隊、某政府和其他機構組織等的信息系統。
該術語可用於解釋信息的電子存貯和信息流、該信息系統的服務商和用戶、及其與之相連為一個領域和系統使之成為如同政治學、經濟學那樣明確的特徵的技術。理想的是,隨著技術的進步,用戶應該能夠通過硬體軟體進入並運作這一網路空間。
網路空間發展最快、是世界上勢力與所有權范圍最新的領地。無論在哪一個國家,都是當前最大的項目之一,網路空間這一術語也成為最流行的詞彙之技術的一面。但在這個術語里,人們看到網路似乎比看到技術更多些,從William Gibson 1984年用Cyber-punk來說明交感幻覺(Gibson,1984),直到如今人們用Cyberspace用於說明建設創造思想的全球模型,加強人們精神上的聯合,這種觀點實際上預示著網路空間與思想空間的部份重合。
網路空間比信息空間或思想空間更受限制些,表現在其主要表示網路(這一似虛而實的事物)。但有些定義也跨出了網際網路的范疇,如那些與網路空間有關的,影響重要基礎設施的公共電話網、電力網、石油天然氣管道、遠程通訊系統、金融票據交換、航空控制系統、鐵路編組系統、公交調度系統、廣播電視系統、軍事和其他政府安全系統等。策略性的信息戰爭大部份在於保證國內的網路安全,並發展對系統里其他勢力弱小的國家的剝削能力(Arquilla,1998)。
H. 個人網路學習空間可以實現哪些功能
所謂網路學習,就是指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的一種學習活動,它主要採用自主學習和協商學習的方式進行。相對傳統學習活動而言,網路學習有以下三個特徵:
一是共享豐富的網路化學習資源。
二是以個體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為主要形式。
三是突破了傳統學習的時空限制。
中國遠程教育網基於網路的交互具有高度的空間靈活性和相對的時間靈活性。空間靈活性體現在以網路為媒體的交流與學習者、教師所處的地理位置無關,而相對靈活的時間取決於小組學習約定的時間范圍。教師和學習者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在約定的時間或時間范圍內參與討論。而面對面的交流,討論必定是發生在確定的時間、確定的地點。
文本特性
基於網路的交互具有文本的特性。基於網路的討論主要是基於文本的,缺乏身體語言,沒有目光的接觸、手勢、模仿等非語言的交流信息,而這些特徵卻是面對面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持久性
基於網路的交互具有持久性。持久性是網路交流的特徵,學習者討論的觀點存在資料庫中,可以被隨時提取,重復利用,並不斷引發學習者的思考。而對於面對面交流來說,討論是以即時性及不可復制為特徵的。
技術依賴性
基於網路的交互具有對技術依賴性。技術媒體是師生雙向交互所必需的中介。通過技術媒體,遠程教育才把時空分離的師生教與學的過程再度聯系起來。不同的媒體在交互中的作用不同,根據交互的需要,選擇不同的媒體實現非同步交互或同步交互、文本的交互或是音視頻的交互等等,這是和面對面直接交流不同的。
任務依賴性
基於網路的交互具有對任務的依賴性。能否很好的通過網路實現協作學習及對媒介在支持交互方面的要求,還取決於要協作完成的任務本身。對信息收集,共享資源等工作,計算機網路非同步交互是非常理想的媒介,而對一些復雜的任務,特別是需要談判或解決沖突,採取同步網路交互或面對面交流更有效。
開放性
中國遠程教育網基於網路的交互具有開放性。通過網路支持平台可以方便地設置討論區向學習者開放,可以允許只有瀏覽許可權或允許參與討論。
I. 網路空間安全的發展前景就業方向是哪些呢
從該專業的學科設置上來看,網路空間安全專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未來網路空間安全專業的發展前景將非常廣闊。網路空間安全畢業生能夠從事網路空間安全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運維、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其就業方向有政府部分的安全規范和安全管理,包括法律的制定;安全企業的安全產品的研發;一般企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護;國與國之間的空間安全的協調。
簡介
網路空間安全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基礎知識,具有扎實的網路空間安全領域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具有突出實踐動手與創新能力的網路空間安全專門人才。
本專業以網路空間安全專業理論和技術為主,還藉助新聞學、法學、情報學等學科的優勢,培養既具有扎實的網路空間安全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又具有一定網路信息傳播知識,且懂法律及管理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