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現在反駁別人就會被當成杠精
經常能聽到人說杠精如何招人煩,多麼不可理喻無法溝通,不少人身邊也確實存在「杠精」這類人。這類人的特徵是,不管你說什麼,他先否定,然後找理由辯解,而且找的理由還經常讓人覺得不可理喻。比如你說這蘋果挺甜的,正常人會附和「確實挺甜」之類的回答。換「杠精」回答大概就是「甜?能有蜂蜜甜?」和這樣的人溝通起來也確實容易產生不爽的情緒,用通俗的詞彙來形容他們,就是喜歡抬杠,這也大概是杠精這個詞的由來。
在杠精這個詞出現之前,對於這類人並沒有明確的人群標簽定義,一些人可能都沒有意識到對方喜歡抬杠這個屬性,卻一直「深受其害」。所以這個詞出現之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和認可,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濫用。
比如當你明明很認真的和人探討一個問題,正客觀的講述你的觀點,對方毫無徵兆的甩過來一個杠精的帽子給你扣上。可實際上你是對的。
又比如一個人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之後,末尾加上一句,誰反駁就是杠精。可你發現他的觀點錯的離譜。
和一個人討論問題,若是發現對方的觀點是正確的而自己是錯誤的,認可對方並承認自己的錯誤就可以了。喜歡辯論,知錯就改,從中學習提升也是好事。可惜的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錯的,甚至會因為對方指出自己的錯誤而產生敵意,盡管他知道自己錯了,寧可臉紅脖子粗的狡辯下去也不承認自己的錯的。或許是出於這個原因,才出現了誰最先反駁對方的觀點就說誰是杠精的情況。
杠精這個詞出現之前,那些無法接受別人指出自己錯誤反駁自己的人,沒有簡單有效的反擊手段,也不好直接開罵,只能強行辯解,最後辯無可辯惱羞成怒或許就忍不住罵臟話了。現在好了,一個杠精的帽子就堵住對方的嘴的,我先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不管我是不是錯的,你不許反駁,反駁了你就是杠精。用杠精這個詞把你先罵了,他舒服了,你還一時找不到反制手段。
其實純正的杠精不可怕,少和對方說兩句就好,這類人也就喜歡抬杠,內心通常不壞。煩人的是那些沒事就說別人是杠精的人,這類人的內心大概率充滿了優越感、強到極致的自信,非常良好的自我評估(我是個聰明人、我是個很有修養的人、我知識面很廣、我是對的那個)。而這些可能是出於無知。
認知偏差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當中,達爾文說過,無知比知識更容易讓人自信。
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戴維•鄧寧和賈斯廷•克魯格,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達克效應。能力越低的人,由於自我認識不足,越容易過度自信,錯誤的高估自己。
所以,在稱呼別人為杠精的時候,先認真想想自己是不是對的,雖說這樣可能沒啥用。
既然有杠精,那些沒事就喜歡說別人是杠精的,又何嘗不是某種精呢。
2. 你和異性發生過的最尷尬的事情是什麼
在公共場合,不經意和異性朋友發生的尷尬的事情真不少,但當時都極力掩飾,過後又不好意思誇誇其談,時間一長也就淡忘了。記憶猶新的是發錯信息,和同齡異性朋友開玩笑的信息卻誤發名字只差一個字的晚輩異性同事,且是剛剛參加工作,和我在一個辦公室里工作。因為輩分的差距,我只能說發錯了,有當面解釋這個信息是發給誰的和我是什麼關系。但還是有很長時間見面時有點臉紅,總覺得自己有點為老不尊!
3. 學歷低除了進廠還能幹什麼
如今在進入社會以後,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年輕人他們都會有較高的學歷,而那些從高中畢業以後或者是職專畢業以後,有很多年輕人,他們根本就不可能通過學歷去找到高薪工作,可是大家又不想進入工廠打工,那麼對於這些沒有技術沒有學歷的年輕人來說,他們適合什麼工作呢?
一.小貨車司機
如果你本身有駕駛證的話可以選擇去從事貨車司機這個職位。一般來講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決定了這個城市的地位,而很多的經銷商也是需要開車送貨的,所以說貨車司機也是每個城市都需要的。
只需要擁有C1的駕照就可以駕駛小型貨車,一般來講都是麵包車居多,畢竟麵包車的空間更大一些,一般來講小型貨車司機的薪資也不算少,所以說倒不如去選擇做這個工作,至少比進廠打工要舒服那麼一點。
二.路邊小吃攤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目前,特別是在大城市,有許多年輕人,因為工作太緊張,自己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做飯。或者說,很多人根本就不會做飯。他們一般都是選擇在路邊買點吃的。
所以,如果我們是一個城裡的普通人,那麼,去選擇做一個路邊小吃攤生意,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只要我們不怕吃苦,每月純收入一萬,甚至是二萬都很可能。
比如,我們在城裡到處都可以見到的路邊小吃攤,有賣煎餅果子的,有賣油炸食品的,賣涼皮或者肉夾饃的,等等,種類是非常多的。
做路邊小吃攤生意,一般都要在學校門口、人流量大的小區附近,或者寫字樓附近。做這個生意,一般是很辛苦的。必須要經得起風吹日曬,甚至還要起早摸黑。另外,還要放下面子,對顧客要客氣,還要學會吆喝等等。
三.做自媒體
自媒體門檻不高,無年齡限制,男女老少都可以做。而且做自媒體可以做電商直播帶貨,可以在網上將自己家鄉的特色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比如網上上很多三農自媒體人,「鄉村小喬""巧婦九妹"已經是大V了!自媒體變現渠道也很多,寫文章,拍視頻,電商,直播帶貨,項目合作,做得好,收益也是很不錯的!
4. 想成為一名操盤手,不知從何做起
在金融交易這行,成功者總是極少數,因此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絕大多數人腦子里的想法基本上都是錯的,他們的行動通常也都是錯的!成功交易家都是些異於常人的人,關於這一點他們與其它行業的成功人士並無不同。成為成功交易家還必須具備13項人格特質,一個交易者也許不能具備這些特質或者說優點的全部,但一定得具備其中的絕大部分,且他所不具備的那些不能對其交易成功構成重大障礙。下面將借幾位華爾街傑出交易家之口,一一說明這些特質的重要性。下面的引言大多出自傑克·D·施威格【JackD.Schwager】所著的《華爾街操盤高手》【MarketWizards】一書(直譯為《市場魔法師》,又譯為《市場奇才》或《金融怪傑》)。在此感謝原作者和中文譯者,是他們讓我們在今天得以一窺當代偉大交易家的成功理念。必須指出的是,即便一個交易者具備如下全部特質,也不一定能夠保證成功——除非他掌握了交易技術。換言之,如果沒有掌握交易技術——准確地說就是徹底讀懂K線圖的技術——您無論怎樣做或做什麼都是錯的!所謂的13項人格特質包括:
1、獨立人格
即獨立決策、並勇於對決策的後果承擔全部責任。熱衷於打探所謂的「小道消息」、依賴他人的吃奶思維、不負責任的小孩型人格,絕無成功的半點可能。吉姆·羅傑斯:「你們天生就有能力為自己的最大利益下最好的決策,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經過自己的思索比違背自己的意願而聽從他人的決定,更能做出正確的決策並採取正確的行動。事實是,這世界上從不曾有哪個人是只靠從眾而成功。」威廉·歐奈爾:「大部分投資人靠耳語、謠言、故事以及一些業餘人士的建議投資股票。換句話說,他們等於是把自己的血汗錢交給別人投資、而不願意費神確定自己真正要投資的是什麼。他們寧願相信別人的耳語,也不願相信自己的決定。」交易心理學專家范塔普博士:「如果你要求一般人列出他們操盤失敗的原因,你大致可以將答案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不認為自己有問題,而是抱怨市場,抱怨經紀人,抱怨內線交易,甚至抱怨技術指標或操作方法出了差錯。一般人的確都有抱怨別人而保護自己的傾向。但是,如果你只抱怨別人,你就可能會一再犯錯,因為你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無法掌握的。了解自己必須對自己的成敗負責時,你便能掌握投資成功的關鍵。成功的人知道要對自己操作的結果負責,而失敗的人卻並不如此。」傑西·利物莫:「一般人不希望別人告訴他現在是多頭還是空頭市場。他要別人明確地告訴他應該買進、賣出特定的個股。他想不勞而獲,他甚至希望不必思考,就算讓他從地上撿錢他都嫌太麻煩。」
2、客觀精神
即判斷與操作要盡可能地貼近市場的客觀實際,交易者越客觀成就越大。「華爾街操盤高手」麥可·馬可斯在評價另一位超級交易員布魯斯·柯凡納時說:「他之所以成功我想是因為他很客觀。一個好的交易員絕對不能沒有彈性。假如你發現某個人能以開通的胸懷接受世上的事,你就找到一個具有成為交易員條件的人。」他還說:「以前在交易賠錢時,我往往會大量加碼,希望反敗為勝,不過這種作法通常都不會成功。後來我改采減量經營的方法,直到完全出清為止。有時候也會硬拼,不過,乾脆中止交易結果可能更好。我天性不服輸,因此要我認輸而中止交易並不容易。我每次賠錢的交易模式是:賠錢、硬拼,還是賠錢,減量經營或中止交易。我的特質是思想開明,願意接受任何與我本性難容的資訊。例如我見過許多相當不錯的交易員,最後是把賺到的錢全數吐出來,這是因為他們在賠錢時,都不願意停止交易。我在賠錢時會對自己說:『你不能再繼續作交易了。』另外,每當市場走勢與我的預測完全相反時,我會說:『我原本希望趁這波行情大賺一筆,不過既然市場走勢不如預期,我乾脆退出』。」威廉·歐尼爾:「大部分投資人都無法以客觀的角度來觀察股市。他們總會挑選自己心理上較為喜歡的股票,並一心希望這些股票會使他們獲利,而忽略了股市走勢所透露出來的訊息。」
3、熱愛交易
即對這行充滿「真正的興趣」和在這行取得成功的「熾熱的慾望」。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一個普通的願望是無法戰勝失望、沮喪、失敗、批評和各種困難的,只有當它是一種熾熱的慾望、一種痴迷、執著時,這一切才有可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做他感興趣的事,他的主動性將會得到充分地發揮。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勞,也總是興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難再大也絕不灰心喪氣,而是去積極地想辦法、反復總結經驗,堅決地予以克服。愛迪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愛迪生幾乎每天都在他的實驗室辛苦工作長達18個小時,在裡面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此為苦。「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工作,」他宣稱,「我每天其樂無窮。」難怪他會取得這么大的成就。事實上,每個從事他無限熱愛的工作的人,都能成功。相反,沒有任何人能夠在他不感興趣的領域取得令人稱道的成就。「如果工作是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德國詩人歌德的說法實際上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4、專注求勝
如果你沒有天才的天賦,但你做事時比天才更專注,你的成就會遠遠的超過天才。面對這個浮躁喧囂滿眼誘惑的花花世界,請牢牢坐穩你的冷板凳。大衛·瑞安:「我熱愛這份工作。雖然每天工作8到9小時,但是下班回家還會再花幾小時時間研究股票。此外,周六我還會收到許多股市的統計圖表,而我總會在周日花3到4小時專研。我認為,如果一個人熱愛自己的工作,成功的機會一定比較大。」范塔普博士:「成為傑出交易員最難克服的有兩大困難。一是缺乏從事金融交易的強烈意願。除非一個人自己心甘情願要成為傑出交易員,否則誰也沒辦法引導他。我從未見過一個缺乏意願的人能成為成功交易員。第二個難題是一個人始終不覺得自己的操作犯了錯。這種人從不承認自己犯錯,因此他的錯誤會不斷地重復出現。」艾德·斯柯塔:「求勝意志強烈的人,一定會尋求各種方法來滿足其求勝的慾望。」
5、潔凈精微
「潔凈精微」語出孔子在《經解》中對《易經》的評價:「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凈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原為內心清靜、頭腦冷靜、思維縝密之意。這里是指交易者要具備從宏觀大方向和微觀細節兩方面精確把握行情的能力,同時保持內心的開放性與靈活性。細節是最容易忽視的東西。吉姆·羅傑斯:「投資和生活一樣,細節往往是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所以你不能忽略任何細節,不管它看似多麼的無關緊要,你必須搜尋、驗證每個訊息,只要與你的投資決策有關,都不能掉以輕心。任何讓你覺得不安的問題或感覺,都要找出答案來。大部分人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往往出在研究不夠徹底,只看他們隨手可拿到的資訊。」在期貨交易中,判斷宏觀大趨勢往往不是最難的,因為是杠桿交易,細節問題變得極其重要。
6、誠實求真
一個成功的交易家必須對人對己誠實,以追求真理和真相為畢生要務。他應該具備透過假象看本質的洞察力、不為漂亮無用的理論所欺騙的直覺力,以及直奔主題提煉客觀事物內部規律的歸納能力。馬可·威斯坦:「交易策略必須具有彈性,以反應市場的變化。大部分交易員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交易策略總是一成不變。他們常常會說:『他媽的怎麼市場情況與我所想的完全不同?」為什麼要相同呢?生活不總是充滿了未知數嗎?」保羅·都德·瓊斯:「我會先預測市場的走向,然後以低風險的方式試探。如果一直不成功,我會改變我對市場的看法。」麥可·史坦哈德:「成功的交易必須取得兩項條件的平衡,這兩項條件是:堅持自己對市場的看法以及承認自己錯誤的彈性。要達到兩者之間的平衡,則需錯誤與經驗的累積。另外,你應該對交易對手保持戒心。你應該經常自問:為什麼你要買進,他卻要賣出?他知道哪些你不知道的事?最後,你必須對自己或別人誠實。就我所知,成功的交易員都是事實真相的追求者。」
7、勇於行動
在金融交易這行,信心和勇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買進需要勇氣,賣出需要勇氣,止損需要勇氣,持長需要勇氣,等待適宜的交易機會需要勇氣,形勢暫時對己不利堅持原來的判斷需要勇氣……所有的決策都需要勇氣,執行決策更需要勇氣,離開勇氣,交易者寸步難行。傑西·利物莫:「投機客的勇氣就是有信心根據自己的決定行動。」麥可·馬可斯:「勇氣非常重要。任何專業交易員都不能沒有勇氣。成功的交易員必須要有勇氣嘗試、接受失敗,以及不畏艱難地攀上成功的顛峰。」蓋瑞·貝弗德:「成功交易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第一,也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果斷力,我想很多人都是如此告訴你的;第二,你必須有耐性,如果你手上有筆不錯的交易,就應該好好把握;第三,你必須要有進場的勇氣,勇氣則是來自於資金充裕程度;第四,要有認輸的勇氣,這種勇氣也是以資金作為後盾的;第五,你必須要有強烈的求勝慾望。」但是勇氣不等同於魯莽。賴瑞·海特:「別與市場鬥狠,你一定會輸的。」
8、勇於自律
凡是與耐心或情緒管理有關的一切事都需要自律,沒有自律就沒有成功。大虧之後需要自律。馬丁·舒華茲:「我最難忘的一次交易是發生在1982年11月4日,當時我一天就賠了60萬美元。無論你在何時遭受挫折,心中都會很難受。大部分交易員在遭逢重大損失時,總希望立即扳回來,因此越做越大,希望一舉挽回頹勢。可是,一旦你這么做,就等於註定要失敗。我在遭逢那次打擊之後,立刻減量經營。我當時所做的事,並不是在於要賺多少錢以彌補虧損,而是在於重拾自己對交易的信心。我將交易規模縮小到平常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這種策略後來證明是正確的。盡管我一天之內就虧損60萬美元,可是在該月份結束時,我總共只虧損5萬7000美元。」大贏之後需要自律。保羅·都德·瓊斯:「每次遭受打擊,總是在我洋洋自得的時候。」艾德·斯柯塔:「有時候我才對自己的能力感到自豪,接下來所面臨的就是一筆慘不忍睹的虧損。」節制慾望需要自律。馬丁·舒華茲:「如果有人想成為交易員,我的忠告是學習如何接受虧損。要賺錢就必須學會控制虧損。另外,除非你的資本增加兩倍或三倍,否則不要擴大你的部位。大部分的人一旦開始賺錢,就立刻擴大自己手中的部位,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嚴重得足以便你傾家盪產。」
9、勇於認錯
馬丁·舒華茲:「為什麼大部分的交易員最後總是輸錢?因為他們寧願賠錢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大部分交易員在面對虧損時的反應是:『只要我不虧錢就出場。』為什麼一定要等到不賠才出場呢?這只是面子問題。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名成功的交易員,就是因為我終於能把面子拋在一邊。去他的自尊心與面子問題,賺錢才是最重要的。從我能把自尊與是否賺錢分開來時,我才開始成為贏家。也就是說,從我能接受錯誤開始。在此之前,承認自己失敗要比虧錢還難受。我以前總認為自己不可能犯錯。在我成為贏家之後,我會告訴自己:『假如我錯了,我得趕緊脫身。因為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總得為下筆交易留些資本。』在這樣的觀念下,我總是把賺錢擺在維護自尊之前,如此,面對虧損也不會太難過。我犯了一次錯,又有什麼大不了呢?交易最引人入勝之處就在於自己永遠具有改善自己能力的空間。從事其他行業的人也許可以用其他方法彌補自己原先的錯誤,但是身為交易員必須直接面對錯誤,因為數字是不會騙人的。」蓋瑞·貝弗德:「所謂認輸的勇氣,就是面對失敗的交易,你必須提得起,放得下,你絕不能因為一筆交易失敗,而被攪得心神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