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費率的含義是什麼以及「費率」這個詞的由來,什麼時候出現這個費率,又是根據什麼定這個數值的
含義:繳納費用的比率。
如保險業的費率指投保人向保險人交納費用的金額與保險人承擔賠償金額的比率。也指電話在一個計費單元內收取的費用,如:國內長途 0.3元/分鍾等
費率分很多種,具體你要問哪種
⑵ 費率是什麼意思 就是利息嗎
費率指繳納費用的比率。不是利息。如保險業的費率指投保人向保險人交納費用的金額與保險人承擔賠償金額的比率。也指電話在一個計費單元內收取的費用。
費率的構成:
純保險費率:保險額損失率+穩定系數:(保險額損失率=保險賠款總額/總保險金額×1000‰)
附加費率:(保險業務經營的各項費用+適當的利潤)/純保險收入總額
拓展資料:
根據央行的歷史數據,新中國從1949年至2019年的70年時間里,央行對居民的儲蓄存款利率先後一共調整了60次。 其中,1990年以來的歷次存款基準利率調整如下:
其中,從2014年11月22日起,央行不再公布金融機構人民幣五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 自2015年10月24日利率調整後至今,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未再作過調整。
其中,1993年7月11日至1996年5月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達到10.98%的90年代以來最高水平(1989年是11.34%)。
當然,年輕的讀者們也不需要去羨慕90年代初期那高達兩位數的定存利率,因為有它特殊的歷史背景原因。 當時,我國的通脹率也非常高,消費物價高速增長,甚至還不時地出現排長隊搶購鹽、油、米等生活必需品的場景。
即使高達10.98%的年利率,也無法完全跟上消費物價的漲幅,所以後面政府還曾推出「存款保值貼補率」,就是在上述央行定的基準利率之上,再根據物價上漲情況給予一定的「保值貼補」,令到一年期或以上的定期存款實際利率水平多年內都保持在超過10%/年水平。 這么做的目的,就是吸引居民積極參與儲蓄。
當年將壓歲錢拿去存定期,就曾經拿過14.98%年利率的年息。 隨後,隨著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逐步回落,人民幣存款的利率水平也相應地不斷下降,一直降到現行的2015年10月24日調整後1.5%的近30年來最低水平。 而前幾天剛公布的2018年12月CPI同比上漲1.9%,2018年全年上漲2.1%(CPI指數並不包括很多人關心的房價)。
在CPI近幾年保持在2%左右較低水平的情況下,大家就不要指望1.5%的基準存款利率近期內會大幅上調了。
⑶ 費率是什麼意思
費率是指繳納費用的比率。如保險業的費率指投保人向保險人交納費用的金額與保險人承擔賠償金額的比率。也指電話在一個計費單元內收取的費用。
純保險費率:保險額損失率+穩定系數:(保險額損失率=保險賠款總額/總保險金額×1000‰)
附加費率:(保險業務經營的各項費用+適當的利潤)/純保險收入總額
基本原則
1、充分性原則
指所收取的保險費足以支付保險金的賠付及合理的營業費用、稅收和公司的預期利潤,充分性原則的核心是保證保險人有足夠的償付能力。
2、公平性原則
指一方面保費收入必須與預期的支付相對稱;另—方面被保險人所負擔的保費應與其所獲得的保險權利相一致,保費的多寡應與保險的種類、保險期限、保險金額、被保險人的年齡、性別等相對稱,風險性質相同的被保險人應承擔相同的保險費率,風險性質不同的被保險人,則應承擔有差別的保險費率。
3、合理性原則
指保險費率應盡可能合理,不可因保險費率過高而使保險人獲得超額利潤。
4、穩定靈活原則
指保險費率應當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穩定,以保證保險公司的信譽;同時,也要隨著風險的變化、保險責任的變化和市場需求等因素的變化而調整,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5、促進防損原則
指保險費率的制定有利於促進被保險人加強防災防損,對防災工作做得好的被保險人降低其費率;對無損或損失少的被保險人,實行優惠費率;而對防災防損工作做得差的被保險人實行高費率或續保加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