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十八大以來我國對信息建設的重視的原因
1、雖然我國的網路基礎設施水平應該在近期有一個較快的提升,能夠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但是由於我們國家寬頻基礎設施的區域發展是不平衡的,不平衡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網路演進升級的要求仍然非常迫切。網路各個環節的協同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海外網路設施的布局還不能完全適應我們國家下一步「一帶一路」整體戰略的需要。
2、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所以現代化發展過程中,信息化是處於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的地位,為了更好的推進信息化,我們國家實施了網路強國的戰略。
3、在實施網路強國戰略當中就明確提出了要有高素質的信息化人才隊伍,要有自己過硬的核心技術,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要有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只有達到了這一些要求,我們才能實現像從網路大國向網路強國的邁進。
㈡ 建設網路強國為什麼要緊緊牽住技術這個親高中政治
在經濟生活角度,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發展觀要求建立自主創新型國家。要調整產業結構,建立網路強國,必須重視技術。
在政治生活中,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以經濟與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因此,要建設網路強國,必須重視網路技術。
㈢ 以少年之名,共築網路強國夢作文300字
思路:首先提出要共築網路強國,講清楚網路發展的重要性,最後講述網路強國,我們應該怎麼做。講述要具體,引用總書記的話語,更具有可信性。
正文:
信息技術正在引領產業變革,網路發展不斷拓競生活空間。面對大時代、大變化,需要新戰略、新思維。在4月19日召開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針對融合發展、社會治理、內容建設、技術創新、網路安全、人才隊伍等問題逐一分析闡述,進一步明確了方向要求,作出了任務部署。
網路安全和信息化事關國家「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成長,也檢驗著國家治理能力的升級。我們要高度重視這一重大戰略方針,在總體布局下更好地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向著建設網路強國的目標加速前進。
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也越來越深。互聯網已經與行業發展、創業創新不可分離,信息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成為國民經濟的堅實支撐。
圍繞建設網路強國,需要找准以下發力點:擁有自己的、過硬的技術;提供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以網路良好生態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增強網路安全防禦能力和威懾能力;鼓勵互聯網企業自主創新參與國際競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
總之,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路礎設施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路安全保障有力的方向加快前進。
㈣ 如何把我國從網路大國轉化為網路強國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正處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我國互聯網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發展成就,網路走入千家萬戶,網民數量世界第一,我國已成為網路大國。同時也要看到,我們在自主創新方面還相對落後,區域和城鄉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人均帶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國內互聯網發展瓶頸仍然較為突出。
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要認清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認識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做好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做到協調一致、齊頭並進,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路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路空間清朗起來。
網路信息是跨國界流動的,信息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程度決定著信息化發展水平,要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信息採集、處理、傳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建設網路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路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路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術、網路技術研究發展戰略,下大氣力解決科研成果轉化問題。要出台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他們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成為信息產業發展主體。要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路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建設網路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路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
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要發揮集中統一領導作用,統籌協調各個領域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制定實施國家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不斷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㈤ 以少年之名,共築網路強國夢 」 我該怎麼寫
要點:
以少年之名,共築網路強國夢,其實就是以青少年的角度來講網路如何強國,怎麼強國。
開篇先介紹網路的優點,然後講述應該增強網路法治意識,網路應用能力,引生出增強網路強國責任。
正文:
建設網路強國,惠及網民、造福人民,同樣要求廣大網民「強大」起來;網民隊伍由數量「龐大」走向素質「強大」,發揮積極、能動、有力的助推作用,既是建設網路強國的必然要求,也是實施網路強國戰略的重要保證。
要增強網路法治意識。網路空間風清氣正、秩序優良,既是網路安全的前提和底線,也是網路強國的基礎和保障。網路虛擬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在全面依法治國時代,每個網民都要有守法上網、依法用網的意識和自覺,只有人人都堅守法規底線。
嚴格將網上言行約定在法規框架內,加強網路自律、開展相互監督、抵制不良內容和違法行為,網路空間才能成為我們清朗、文明的虛擬家園,才能能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提供更多便利、釋放更大正能量。
要增強網路應用能力。互聯網為各個領域的創新、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也為我們成就精彩人生提供了廣闊舞台,更為我們開展創業報國創造了極好機遇。每個網民都要善於加強自我學習,掌握應用互聯網能力。
充分發掘網路資源、用好國家政策,藉助「互聯網+」平台投身創新創業浪潮,不僅讓互聯網成為增長才智的「加油站」和事業成功的「孵化器」,而且在繁榮互聯網經濟、發展信息化產業的實踐中勇闖善拼,為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做出貢獻。
要增強網路強國責任。「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互聯網時代,國際社會的交流、競爭與博弈已經從現實社會延伸到網路空間,網路安全和信息化越來越成為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強盛、事關人民生產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
每個網民都要以致力於國家安全和強盛為己任,既要增強網路安全警覺,及時防止、抵禦任何試圖破壞網路安全秩序、威脅國家網路主權與利益的行為,又要注重發揮自身特長,積極參與網路應有、安全技術的革新研發。
努力在網路核心技術方面不斷謀求新突破,強化國家網路主動權、制動權和主動權,擔當起守護網路安全、實施網路強國戰略的重任。
㈥ 網路強國大學生應該怎麼做
論大學生在網路強國的建設中如何獨當一面 還記得 2015 年 11 月 9 日,教育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共 同舉辦的「網路文明進校園」暨高校網路文化建設推進會在中國人民 大學舉行。 「沒有網路,恐怕我就是漂流在海面的魯濱遜!」這是一位高校大 學生對於網路的感慨之言。網路為這個時代帶來革命性的推動力,這 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願失去的「黃金年代」。同時,它特有的多維空 間,也的確存有諸多環節的不可控因素。而對於中國而言,網路絕非 是大數據、雲計算以及 IP 協議所構成的虛擬概念,而是能夠進入到 各層次、各領域的關鍵要素,更是須臾都不能馬虎的安全抓手。在不 久前勝利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公報中,明確提出「網路強國」的 國家戰略。 網路強國戰略的提出,正是基於我國要提升自主創新的權重、突破 網路發展的瓶頸以及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諸多願景。 它吹響了時不我 待的集結號,它需要放大「人」這個最大因素,它更需要風清氣正的 外部環境。就此而言,高校作為科技生產力的橋頭堡,作為年輕科技 人才的入海口,作為引領社會風氣之先者,它對於網路的擁抱是可謂 是高效切入和無縫連接的。 試想, 如果忽略了這塊領域的建設和加強, 中國的網路真的很難有未來。 開展 「網路文明進校園」 主題教育活動, 推進高校網路文化建設, 是加強高校網路工作的重要內容。這種語境之下,一場以「傳遞網路 正能量、爭做校園好網民」為主題的活動在大學校園內如火如荼地開 展。對於正在校園的大學生群體而言,網路應該是這個時代最讓他們 欣喜的「禮物」。從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傳奇故事,到喬布斯的「蘋 果人生」,再到國內馬雲、馬化騰們的光環鼎盛,這些網路舞台上的 精彩演繹,讓大學生群體津津樂道,也引發了高校學子們對理想的最 初印象。而用辯證的角度來看,凡事都有它的兩面性。網路給予大學 生群體揮灑青春,卻不意味著「象牙塔」里的自我陶醉,而是該意識 到自己肩上也有一份不輕的擔子。言簡意賅地地說,就是「正能量」 的永不缺席,「好網民」的自我修行。 如何傳遞正能量, 怎樣成為好網民?在 9 日的 「網路文明進校園」 暨高校網路文化建設推進會上, 就給出了管斑窺豹、 言傳身教的案例。 在這天的活動中, 《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在校園網路文明建設 中的地位與作用》 作為網路文明校園巡禮的第一講, 讓聽眾耳濡目染, 受益匪淺。中國傳統文化的修身養德接力到網路文明的時代擔當,這 種傳遞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這樣的正能量也應當多多益善。而 一場《打擊網路謠言更應從造謠者還是傳謠者入手》的高校辯論賽也 讓大家大呼過癮。在正反雙方的機智辯答中,眾人辨明是非的雙眼和 保持清醒的頭腦得以 「功力大增」 。 而這, 正是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 有文明的網路素養、 有守法的行為習慣、 有必備的防護技能的 「四有」 好網民的基本功。 大學生們憧憬著網路世界的五光十色,但也應清楚地看到,浩瀚 無邊的網路世界作為世界多維空間的一角, 確實存有少量的蠅營狗苟。 安全漏洞、謠言風傳、欺騙誤導……現實生活中的負能量,網路世界 也照樣復制粘貼。大學生們作為未來世界的建設者,作為網路科技的 擁躉者,就當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擔當。樹立網路誠信 理念,養成文明上網好習慣,堅持不懈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這些都是時代青年的應有之義,也不負你「一網情深」的守土之責。 除此之外,「互聯網+」的風口足以吹起大學生活的五彩斑斕。通過 「網上網下齊動手,統籌線上線下校園媒體建設,統籌線上線下文化 活動開展,統籌線上線下學生社群社團建設。」再結合高校網路建設 的循序漸進,這些前沿性的新興模式,將根本性地帶動著千千萬萬大 學生的校園生活。 任何一種革命性突破,都離不開時代土壤。任何一種新興事物的 發展,都離不開年輕人的繼承。網路強國戰略實現的時間表,取決於 後備力量的質量和決心。而這種實現,不能脫離高校網路文化的建設 以及網路工作的加強。否則,就很可能成為無水之源、無土之木。高 校和大學生們當應主動響應時代的呼喚,不缺席網路建設的主戰場, 提供網路強國戰略人才生根發芽的厚實土壤。高校網路建設,也因此 有了時代的擔當。
㈦ 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對我國網路強國建設提出了什麼樣的規劃
《戰略綱要》提出的總目標正是建設網路強國。具體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信息消費總額達到6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38萬億元,核心關鍵技術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信息產業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為驅動現代化建設的先導力量;
第二步到2025年,信息消費總額達到12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67萬億元,建成國際領先的移動通信網路,根本改變核心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實現技術先進、產業發達、應用領先、網路安全堅不可摧的戰略目標,涌現一批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網信企業;
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信息化全面支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網路強國地位日益鞏固,在引領全球信息化發展方面有更大作為。
㈧ 國家為什麼要給人們提供網路是賺錢嗎
是賺錢。
互聯網+的目的就是讓老百姓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與自己的智慧可以做自己想做,能做,還能夠做好的事情來達到賺錢,改善生活,實現自己的價值。給我國開創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只要你有才,就可以實現 思維;沒有先進技術 問題和方案。
㈨ 網路強國的建設體現為什麼
網路強國的建設,體現為:
1、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2、網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
3、信息經濟全面發展
4、網路安全全面保障
㈩ 為何要建設打造網路強國
日前中國領導人表示,未來必須高揚建設網路強國的思想旗幟來進行網路強國建設,這是一次抓住歷史性機遇的歷史性會議,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機遇稍縱即逝,抓住了是契機,抓不住就是危機,未來必須明確網路強國建設的原則要求,明確互聯網發展治理的國際主張,明確做好網信工作的基本方法,為建設網路強國貢獻力量。
文章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