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接觸網路的歷程怎麼說

接觸網路的歷程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2-12-15 11:49:38

1. 網路的發展歷程

互聯網發展歷程
互聯網產生於1969年初,它的前身是阿帕網(ARPA網),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管理局為准軍事目的而建立的,開始時只連接了4台主機,這便是只有四個網點的「網路之父」; 到了 1972年公開展示時,由於學術研究機構及政府機構的加入,這個系統已經連接了50所大學和研究 機構的主機;1982年ARPA網又實現了與其他多個網路的互聯,從而形成了以ARPANET為主幹網的互聯網。
1983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提供巨資,建造了全美五大超級計算中心。為使全國的科學家、工程師能共享超級計算機的設施,又建立了基於IP協議的計算機通信網路NFSNET。 最初的NFS使用傳輸速率為56Kbps的電話線通信,但根本不能滿足需要。於是NFS便在全國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他們與超級計算中心相連,最後又將各超級計算中心互連起來,通過連接各區域網的高速數據專線,而連接成為NSFNET的主幹網。1986年,NFSNET建成後取代了ARPA 網而成為互聯網的主幹網。期以ARPANET為主幹網的互聯網只對少數的專家以及政府要員開放, 則而以NFSNET為主幹網的互聯網向社會開放。 到了九十年代,隨著電腦的普及信息技術的發展, 互聯網迅速地商業化,以其獨有的魅力和爆炸式的傳播速度成為當今的熱點。商業利用是互聯網前進的發動機,一方面,網點的增加以及眾多企業商家的參與使互聯網的規模急劇擴大,信息量也成倍增加;另一方面,更刺激了網路服務的發展。 互聯網從硬體角度講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互聯網路,它連接了全球不計其數的網路與電腦,也是世界上最為開放的系統。但這並不確切, 它也是一個實用而且有趣的巨大信息資源,允許世界上數以億計的人們進行通訊和共享信息。互聯網仍在迅猛發展,並於發展中不斷得到更新並被重新定義。
互聯網在中國起步時間雖然不長 , 但卻保持著驚人的發展速度 。全國目前已有中國科學技術網路(CSTNET)、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路(CERNET)、ChinaNET、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四大互聯網和眾多的ISP,中文網站也不斷涌現。
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在現代人的眼中,它已經潛移默化地附入我們的生活,雖然現在網路還存在一定問題但是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的功能一定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

2. 互聯網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互聯網發展史
互聯網發展史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發 展
互聯網發展史是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按編年體的形式,詳細歷數了互聯網一步步走向成熟的發展過程,由美國國防部編制。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互聯網發展史

時間
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

所屬國家
美國

單位
美國國防部

50年代
1957 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Sputnik。作為響應,美國國防部(DoD)組建了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開始將科學技術應用於軍事領域(:amk:)。

60年代
1961 MIT的Leonard Kleinrock發表Information Flow in Large Communication Nets,(7月)

1961
第一篇有關包交換(PS)的論文。

1962 MIT的J.C.R. Licklider和W. Clark發表On-Line Man Computer Communication,(8月)

1962
包含有分布式社交行為的全球網路概念。

1964 RAND公司的Paul Baran發表O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1964
包交換網路;不存在出口。

1965 ARPA資助進行分時計算機系統的合作網路研究。

1965
MIT林肯實驗室的TX-2計算機與位於加州聖莫尼卡的系統開發公司的Q-32計算機通過1200bps的電話專線直接連接(沒有使用包交換)。隨後APRA又將數據設備公司(DEC)的計算機加入其中,組成了實驗網路。

1966 MIT的Lawrence G. Roberts發表Towards a Cooperative Network of Time-Shared Computers,(10月)

1966
第一個ARPANET計劃。

1967 在美國密西根州Ann Arbor召開的ARPA IPTO PI會議上,Larry Roberts組織了有關ARPANET設計方案的討論。(4月)

1967
在田納西州Gatlinburg召開ACM操作原則專題研討會。(10月)

Lawrence G. Roberts發表第一篇關於ARPANET設計的論文Multiple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computer Communication。

三個獨立的包交換網路(RAND、NPL、ARPA)開發人員的第一次會議。

位於英國Middlesex的國家物理實驗室(NDL)在D. W. Davies的主持下開發了國家物理實驗室數據網路,D. W. Davies是首先使用包(packet)這個術語的人。NDL網路是一個包交換的實驗網路,它使用了768kpbs的通信線路。

1968 向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演示包交換網路。

1968
8月遞交有關ARPANET的建議書,9月受到回應。

10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獲得建立網路測量中心的合同。

Bolt Beranek and Newman、Inc.公司(BBN)獲得建立介面消息處理機(IMP)中的包交換部分的合同。

美國參議員Edward Kennedy向BBN公司發出祝賀電報,祝賀他們從ARPA處獲得百萬美圓的合同來建造 Interfaith(他的筆誤,應為Interface介面)消息處理機,並感謝他們的努力。

以Steve Crocker為首的鬆散組織,網路工作組(NWG),開始開發用於APRANET通信的主機一級的協議。

1969 美國國防部委託開發ARPANET,進行聯網的研究。

1969
使用BBN公司開發的介面消息處理器IMP建立節點(配有12K存儲器的Honeywell DDP-516小型計算機);AT&T公司提供速率為50kpbs的通信線路。

節點1:UCLA(8月30日,9月2日接入)

功能:網路測量中心

主機、操作系統:SDS SIGMA 7、SEX

節點2:斯坦福研究院(SRI)(10月1日)

功能:網路信息中心(NIC)

主機、操作系統:SDS940、Genie

Doug Engelbart有關Augmentation of Human Intellect的計劃

節點3: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11月1日)

功能:Culler-Fried互動式數學

主機、操作系統:IBM 360/75、OS/MVT

節點4:Utah大學(12月)

功能:圖形處理

主機、操作系統:DEC PDP-10、Tenex

由Steve Crocker編寫第一份RFC文件Host Software(1969年4月7日)。

REC 4:Network Timetable

UCLA的Charley Kline試圖登錄到SRI上,發出了第一個數據包,他的第一次嘗試在鍵入LOGIN的G的時候引起了系統的崩潰。(1969年10月20日或29日,需查實)

密西根州的密西根大學和懷俄明州立大學為他們的學生、教師及校友建立了基於X.25的Merit網路。(:sw1:)

3. 人們是什麼時候接觸網路的

不知題主的「人們」是指我們中國還是世界,如果指世界,那可以網路一下「互聯網」。
我記憶中應該是1998年前後開始看到有網吧,那時候家裡有電腦的鳳毛菱角,一個網吧也不超過10台計算機,只有個別網吧有網路,而且有網的機子也往往只有一兩台,費用是沒網機子的三四倍,主要還是把電腦當街機玩。
2000年左右QQ和UC開始盛行,網吧開始真正有網路,網路和電腦的主要用途還是玩游戲和聊天,此後這種局面長達10年,家長和社會對網路可謂是談虎色變。
2006年開始零星的網路購物現象,我在2007年第一次網購,是一部摩托羅拉的翻蓋手機。
真正對網路有重新認識還是從2008年進入大學。
網路改變生活已經是2010年以後的事了,電商,論壇,門戶興起,網路辦公也已經非常成熟。
2012年智能手機開始普及,入手一款蓋世兔,移動互聯網的概念也越來越火,2G、3G、4G相繼問世
網路無所謂不能也就近幾年的事,小到訂餐打車,大到買車買房

4. 網路發展史是什麼

網路發展史簡介

Internet(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以大略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試驗階段。在此期間中國一些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開始研究InternetInternet技術,並開展了科研課題和科技合作工作,但這個階段的網路應用僅限於小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

第二階段為1994年至1996年,同樣是起步階段。1994年4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工程進入Internet,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Internet的國家。

之後,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個Internet絡項目在全國范圍相繼啟動,Internet開始進入公眾生活,並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至1996年底,中國Internet用戶數已達20萬,利用Internet開展的業務與應用逐步增多。

第三階段從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國快速最為快速的階段。國內Internet用戶數97年以後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長速度。增長到今天,上網用戶已超過1000萬。

據中國Internet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為6800萬人。這一數字比年初增長了890萬人,與2002年同期相比則增加了2220萬人。

5. 社交網路的起源,發展歷程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越詳細越好啊,多謝了各位

社交網路源自網路社交,網路社交的起點是電子郵件。互聯網本質上就是計算機之間的聯網,早期的E-mail解決了遠程的郵件傳輸的問題,至今它也是互聯網上最普及的應用,同時它也是網路社交的起點。BBS則更進了一步,把「群發」和「轉發」常態化,理論上實現了向所有人發布信息並討論話題的功能(疆界是BBS的訪問者數量)。BBS把網路社交推進了一步,從單純的點對點交流的成本降低,推進到了點對面交流成本的降低。即時通信(IM)和博客(Blog)更像是前面兩個社交工具的升級版本,前者提高了即時效果(傳輸速度)和同時交流能力(並行處理);後者則開始體現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理論——信息發布節點開始體現越來越強的個體意識,因為在時間維度上的分散信息開始可以被聚合,進而成為信息發布節點的「形象」和「性格」。比如從RSS、flickr到最近的YouTube、Digg、Mini-feed、Twitter、Fexion、Video-Mail都解決或改進了單一功能,是豐富網路社交的工具。 隨著網路社交的悄悄演進,一個人在網路上的形象更加趨於完整,這時候社交網路出現了。 交友只是社交網路的一個開端,就像Google的開端只是每個網頁的backlinks那麼普通一樣,社交網路的開端只是獲取你的個人資料和好友列表。社交網路大體經歷了這樣一個發展過程:早期概念化階段——SixDegrees代表的六度分隔理論;結交陌生人階段——Friendster幫你建立弱關系從而帶來更高社會資本的理論;娛樂化階段——MySpace創造的豐富的多媒體個性化空間吸引注意力的理論;社交圖階段——Facebook復制線下真實人際網路來到線上低成本管理的理論。整個SNS發展的過程是循著人們逐漸將線下生活的更完整的信息流轉移到線上進行低成本管理,這讓虛擬社交越來越 網路說吧
與現實世界的社交出現交叉。 人類歷史上,大凡重要的技術革命都伴隨媒介革命,人類任何活動本質上都是信息活動,信息流的傳遞介質、管理方式的不同將決定你接受信息的不同,所有有關信息流媒介的變革一定是底層的變革——網路社交也是如此。從網路社交的演進歷史來看,它一直在遵循「低成本替代」原則。網路社交一直在降低人們社交的時間和物質成本,或者說是降低管理和傳遞信息的成本。與此同時,網路社交一直在努力通過不斷豐富的手段和工具,來替代傳統社交來滿足人類這種社會性動物的交流需求,並且正在按照從「增量性的娛樂」到「常量性的生活」這條軌跡不斷接近基本需求。 如果說在網路社交的起點——電子郵件時代,網路僅僅可以滿足人們5%的社交需求,那麼今天豐富的社交網路已經可以把這個數字至少提升了10倍,除了「接觸型」的社交行為,或者說是「接觸型」信息的收集和發布之外,網路社交已經開始承擔大部分傳統社交的作用。實際上,「非接觸型」的社交原本就占據了人類社交的80%以上,這意味著網路社交對傳統世界必然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說到底,網路社交不僅僅是一些新潮的商業模式,從歷史維度來看,它更是一個推動互聯網向現實世界無限靠近的關鍵力量。目前,社交網路含蓋以人類社交為核心的所有網路服務形式,互聯網是一個能夠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參與的互動平台,互聯網的發展早已超越了當初ARPANET的軍事和技術目的,社交網路使得互聯網從研究部門、學校、政府、商業應用平台擴展成一個人類社會交流的工具。現在網路社交更是把其范圍拓展到移動手機平台領域,藉助手機的普遍性和無線網路的應用,利用各種交友/即時通訊/郵件收發器等軟體,使手機成為新的社交網路的載體。 社交網路,也就是網路+社交的意思。通過網路這一載體把人們連接起來,從而形成具有某一特點的團體。
編輯本段產品
UCenterHome
UCenterHome是一套採用PHP+MYSQL構建的社會化網路軟體(SocialNetworkSoftware,簡稱SNS)。通過UCenterHome,建站者可以輕松構建一個以好友關系為核心的交流網路,讓站點用戶可以用迷你博客一句話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方便快捷地發布日誌、上傳圖片;更可以十分方便的與其好友們一起分享信息、討論感興趣的話題;輕鬆快捷的了解好友最新動態。UCenterHome強調「家」的理念,充分認可每一個站點用戶的個人隱私重要性。提供強大豐富的隱私設置功能。每一個人都有許可權設置自己的個人主頁、資料、日誌、相冊等是否公開、或只好友可看、或指定特別好友可看、或僅自己可看、或者需要輸入密碼才可看;並可完全控制將自己的哪些動作可以產生動態推送到好友面前。UCenterHome強調只提供用戶願意關注的信息,在信息噪音方面有著多級篩選控制。每一個人都可以將自己的好友進行分組,並選擇屏蔽哪些用戶組的動態;同時,可針對特定的好友、特定的動態進行單獨屏蔽,確保因好友增多帶來的信息噪音問題。
iweb SNS
作為一款大型高並發高負載的開源SNS軟體,iwebSNS功能強大,易於擴展,具有良好的伸縮性和穩定性。 它基於iweb SuperInteraction(簡稱iweb SI)框架開發。藉助iwebSI平台,站點可以輕松獲得支持熱插拔及快速增加新節點的集群計算與處理能力(分布式計算與存儲/高可用性/負載均衡),以方便管理web2.0類站點持續增長的數據量。SI的web層、db層負載均衡,基於內存的分布式緩存系統、dfs(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數據存儲等可以輕松支持站點擁有服務於百萬甚至千萬級龐大用戶群的能力,並且不管這些互動式服務的請求是來自計算機還是移動終端。另外,Jooyea技術團隊還提供了一個輕量級的支持庫,這使iwebSNS也可以輕松部署在虛擬主機上。 iwebSNS為站點用戶提供一個友好易用的個人信息和消息管理ajax界面。通過它,建站者可以輕松構建一個以好友關系為核心的交流網路,讓站點用戶可以通過空間、日誌、動態、好友圈、群組、相冊、站內信、留言板、心情等功能模塊記錄、展示和分享生活;了解好友動態。 如果你已經擁有大用戶群,想向SNS方向擴展;或者你想部署一個能滿足用戶持續快速增長,並且平滑實現規模化的SNS站點,那麼iwebSNS正適合你。
Elgg
Elgg是一個開源社交網路平台。擁有:個人用戶信息管理。Blog功能。文檔管理。通過各種方式(如Email、內部消息等,允許利用插件擴展通知方式如通過手機簡訊)了解你的朋友當前正在做些什麼。創建圈子,支持圈內討論,文件共享等。 Elgg原來是為教育設計, 但它的功能卻讓它成為很不錯的社交平台。
ThinkSNS
ThinkSNS基於許多優秀的開源軟體開發,提供全方位的社交網路(SNS)解決方案。 ThinkSNS全部基於開源項目,同時也作為開源項目,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項目框架都有完善的文檔和實例,非常適合二次開發。國際化支持:多模版,多語言支持。基於ThinkPHP框架優秀的設計,ThinkSNS生來就具備優秀的國際化能力,支持多語言,多模版。 ThinkSNS不僅僅是個web端的程序,伴隨著ThinkSNS成長,我們還會開發相關的IM和客戶端支持。 ThinkPHP內置支持WordPress式插件開發,我們還會提供完善的API,和其他系統無縫集成。
OpenPNE
OpenPNE是株式會社手嶋屋主持開發的開源sns引擎,搭載了豐富的sns機能,在PC和手機上都可以免費使用。作為公司內部和各種社區的交流工具,『OpenPNE』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 涉及到手機服務、視頻服務、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招聘、交友/婚介、商品搜索購物、行業SNS商務人脈擴展、健康/美容、教育等服務領域。
編輯本段安全
據來自安全軟體公司Webroot的一份最新調查顯示,社交網站用戶更容易遭遇財務信息丟失、身份信息被盜和惡意軟體感染等安全威脅,而且其嚴重性可能超乎用戶自己的想像。 該調查發現,三分之二的受訪者並沒有對自己的社交網站個人信息採取嚴密保護措施,其它人可以通過Google\Bai等搜索引擎查看這些敏感信息,另外有半數以上受訪者不知道誰能查看他們的個人資料。大約三分之一受訪者表示,其社交網站個人資料中至少包含三種個人身份識別信息,而且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在多個網站上使用同一個密碼。另外,三分之一的人接受來自陌生人的好友請求。 Webroot消費者業務的首席技術官邁克·克朗貝格(Mike Kronenberg)表示,「社交網站的增長已經成為黑客的一個巨大目標。去年人們花費在Facebook等社交網站上的時間以整個互聯網增長速率的三倍進行增長。」克朗貝格表示,「我們調查的人中有十分之三在社交網站上經歷過安全攻擊,包括個人身份信息被竊、惡意軟體感染、垃圾郵件、未經授權的密碼修改和釣魚欺詐。實現安全保護的第一步是認清安全威脅類型,然後了解如何防護它們。」計算機犯罪分子使用不同類型的騙術和惡意軟體來利用風險行為。一個比較常見的策略是釣魚,黑客欺騙用戶下載一個被感染的文件、訪問社交網站之外的風險網站或匯錢給一個「處於困境的朋友。」Webroot表示,最近幾個月社交網站上的此類攻擊呈上漲趨勢。黑客在劫持了某個社交網站用戶的賬號後,向其聯系人發送消息,欺騙對方進行不當行為

6. 你自從接觸網路以來,經歷過最難忘的事情是什麼

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在互聯網上,我認識到了自己人生中的老鐵。

是這樣的,在高考前的一個月內我因為在學校里邊比較淘氣所以被學校領導勒令在家復習半個月。而在這個期間,我迷上了玩貼吧。當時1天只要不刷一下貼吧,我都覺得這1天好像少點什麼。然後在我注冊賬號的第1天,我就遇到了我的好朋友,大鵬哥哥。我們兩個是在高考吧里邊認識的。那個時候他也被勒令,在家復習,所以,我們兩個就認識啦。他說我是她人生當中第一個主動加微信的女生。他是廣東人,而我是河南人,我們兩個之間相隔著,兩三千公里的距離,但是我們兩個每天晚上都要聊天聊天,從1天聊到第2天的,不止凌晨哦,第2天清晨,四五點。都不知道每天都在聊些什麼啊!

仔細想想,緣分這件事真的很奇妙啊!我經歷了她人生的轉變,而他也,跟隨我,從我大一開學到現在,我馬上要上大三。我們兩個之間的友誼越來越深厚,而且她是一個特別善良,正直,然後在很多方面能夠幫助到我的一個人。我不敢想像我此生會擁有一個這么好的朋友,而且我們兩個還是網友,雖然經過了兩年,我們兩個還沒有見過面,但是在我的心目當中,我真的覺得認識他是我很大的一個幸運。從一五年到一七年,我們兩個已經認識兩年多了,然後每天會在一起討論自己的理想,然後互相加油。我覺得這件事真的是這輩子最難忘的一件事情。我跟她約好啦,等到我大四要實習的時候我就去他所在的城市裡邊實習,我們兩個要進行,三年網友的成功會晤。她跟我說,因為遇到了我所以他對河南人的偏見正在慢慢減少,而且他現在也特別的想要來到河南旅遊。挺感謝互聯網的啊,給我一個這么好的朋友。希望我們的友情在我們兩個見面之後會更加深厚。

閱讀全文

與接觸網路的歷程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哪裡可以學習泡茶 瀏覽:288
美國的社交網路是哪個情節 瀏覽:70
網路沒有光信號怎麼解 瀏覽:802
懷來網路營銷旅遊管理 瀏覽:154
移動網路機頂安裝視頻 瀏覽:352
自媒體網路共享 瀏覽:220
靠網路怎麼賺錢的 瀏覽:480
台式電腦網路共享器 瀏覽:26
dnf卡住就網路連接中斷 瀏覽:647
魔百盒網路設置網路 瀏覽:496
網路圖連接線 瀏覽:648
qq顯示無網路怎麼回事啊 瀏覽:112
首都圖書館網路卡號和密碼 瀏覽:844
網路聯機怎麼玩紅警 瀏覽:514
映射網路連接器刪除 瀏覽:176
移動網路信號出現個g是什麼意思 瀏覽:537
手機用橋接網路不能刷視頻 瀏覽:418
網路輿情監測學哪個好 瀏覽:930
哇嘎網路設置超級節點 瀏覽:860
網路安全應用畢業設計一萬字 瀏覽:77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