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紅越來越多,那些打賞的人是什麼心理
近年來,網路主播越來越受歡迎,知名主播的高收入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加入了網路主播。據了解,主播的收入除了平台的工資之外,大部分來自粉絲的獎勵,主播需要付出來換取這些錢。只是幾句沒營養的話,比如謝謝老鐵,那問題來了,給這些網路主播。
有一次無聊的時候,看到一個著名主播的直播畫面。圖片上的巨額懸賞讓人感覺這些粉絲家裡好像有金山銀山,而主播卻在不停的推波助瀾:大佬們該出牌了,不認懦弱,刷我……諸如此類,在主播的鼓勵下,有很多粉絲獎勵並不斷賺錢!其實仔細分析,我覺得主播的話翻譯得很直白:我的粉絲要趕緊送錢,不要讓對面主播的粉絲送他比送你多。而且這些粉絲還願意把錢兌換成所謂的禮物刷出去!
獎勵五塊錢,你還不如在路上買個烤紅薯;如果獎勵十塊錢,還不如在大排檔吃個熱氣騰騰的雞蛋炒飯。獎勵100元,還不如和朋友去燒烤攤,喝一點酒;獎勵一千元,你還不如給自己加一件正常的衣服;獎勵10000元以上。如果不能全額返還,那真是腦子進水了。
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裡,喜歡他可以靜靜地看他一會兒,不喜歡就把他帶走。你不必花錢去得到幾個贊美,也不必捲入責罵中去獲得一些快感。做一個安靜的旁觀者,把剩下的錢和精力和周圍的人分享。那麼,這不是很好嗎???
『貳』 看直播瘋狂打賞的人都是出於什麼心理
一位13歲的女孩玩直播,一個月時間內從媽媽的銀行卡里轉走近18萬元。女孩說,「因為自己現實生活中沒朋友,打賞多了進粉絲榜前5名,就可以加主播微信和他聊天了。」
這些人引發廣大網友們的熱議。直播行業真是有待整頓,很多事情都是太不規范了。小女孩十三歲了應該懂了金錢的價值和意義了。
這種通過炫耀性地消費、有的甚至是不犧用偷竊貪污等不正當皮手段來獲取錢財,透支性的刷禮物來表達對主播的喜愛,就是一種心理疾病了,更是道德價值觀的扭曲。
勸戒朋友們,當發現自己沉迷主播平台的時候,一定要懸崖勒馬。我們可以多讀一些書,多出去走走交些朋友,參加一些現實活動,選擇一個健康的娛樂方式,讓自己充實起來。養成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避免陷入直播的陷阱。
『叄』 打賞主播的人主要是出於什麼心理
打賞主播的人主要是出於兩種心理:一是通過打賞這種行為表示自己對主播的喜愛和認同,拉近自己與主播偶像的距離,表達了自己被需要的這種心理;另一方面是通過打賞行為,增長了個人的虛榮心。
成年人的生活也許是單調無趣,充滿壓力的,但在直播的世界中,你可以找到那種萬種敬仰的虛榮感,粉絲的呼喊,主播的甜言蜜語。這種氛圍下讓他們迷失,忘卻了現實生活的抑鬱和不得志,直播的世界中,打賞主播就像所有的不快和不滿都得到了出口。
打賞主播也是個人的一種喜好,就是普通人追星一樣,也有正向的一面。對於打賞還是應該保持理智,適當的參與,不要為了那種虛無的存在感和虛榮心,導致自己的生活受到影響那就得不償失了。
『肆』 你對網路打賞有什麼看法
面對網路打賞的日漸流行,人們對此也是議論紛紛。有的人表示,網路打賞是一種鼓勵手段,也有市民認為,一些年輕人瞞著家裡人,幾萬元、幾十萬元打賞,這種現象如果得不到控制,損失的不僅僅是金錢,更影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我的一個朋友介紹,她看過很多在校生給網路主播打賞的報道,其中有不少是學生拿著父母的錢購買價值不菲的虛擬禮物,這些虛擬禮物少則幾十元、上百元,多則上千元甚至上萬元。說到對網路打賞的感受,她說:「我覺得打賞根本沒有必要,而且過度打賞還會引起攀比心理。一些年齡小的孩子通過炫耀性消費、透支性消費來表達對女主播的喜愛之情,把打賞從最初的『你情我願』轉變成純粹的金錢關系,甚至有些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因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不看直播,有時會關注微信公眾號。」做食品生意的朋友談及網路打賞時表示,通常如果遇到喜歡的文章,他會選擇用5元到10元的禮物進行打賞。在他看來,閱讀微博、微信文章之後的網路打賞是一種相對理性的消費,只要文章能引起共鳴,以打賞作為鼓勵的手段值得推廣,「而且,動動手指就能支持原創,何樂而不為呢?」
經常在「全民K歌」平台上傳翻唱歌曲的朋友,自從之前被別人打賞過後就更加熱心上傳自己的翻唱歌曲了,朋友們如果覺得歌曲好聽,便會打賞「一元」「兩元」。當然,每天除了收錢外,他們也會在平台上查看朋友的動態,然後送出賞錢。「歌曲唱得好,難道不值得花錢來表示認同嗎?」他們如此解釋自己打賞的行為。
『伍』 根據消費者行為學分析為什麼有的人花重金打賞視頻主播
出於人們不同的消費心理所決定的。
打賞主播的人主要是出於兩種心理:一是通過打賞這種行為表示自己對主播的喜愛和認同,拉近自己與主播偶像的距離,表達了自己被需要的這種心理;另一方面是通過打賞行為,增長了個人的虛榮心。
這主要看你打賞主播的,支持節目類型是什麼了,聽什麼樣的內容,註定你所打賞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比如給教育類主播大賞,多半是因為對內容上的認可。而想通過打賞對創作者表達自己收獲的感謝。這算是為知識付費的一種方式。如果你打賞的只是一些無聊的美女聊天內的主播,而那隻是對美女顏值上的欣賞。想通過打賞的方式獲得女孩子的注意和感謝。這樣既可以獲得內心的滿足感,另外也可能想達到一些不可明示的目的。
『陸』 為什麼有的人寧可自己吃泡麵也要把錢打賞給主播呢
中國人是有著自己的一個弊病,他們都非常喜歡看熱鬧。雖然說在大多數的傳統文化裡面,都是講究一個謙虛低調。但是實際上也是敵不過人們太多的,從眾心理在主播的直播間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人在直播間裡面大肆的打賞禮物,但是自己卻吃著泡麵。
3.滿足觀眾心理。
直播的互動,其實對於觀眾也是一個雙向滿足的過程。給那些美女直播打賞的過程類似於一個追星的心理了,而且比之於追星有單向的溝通,變成雙向的功能。也是讓整個觀眾的積極性更加的高漲的,為了能夠表達自己的熱情,唯一的方法就是都是刷禮物,而且很容易形成攀比。
『柒』 為什麼人們願意為直播的主播送錢
小孩子現在因為偷拿家長的錢打賞主播的新聞越來越多,把父母的血汗錢幾天的功夫就搭進去了!小孩子缺乏判斷力和誘惑力,對金錢的概念還不了解,只覺得好玩才那麼做的!
寂寞的男人,就因為女主播一句「愛你么么噠」並喊上你得名字,虛榮心得到巨大的滿足,看著粉絲貢獻榜,更是激動莫名!有些甚至偷電瓶車養女主播的奇葩也不在少數!每次看到這個都忍不住想笑!
攀比心理和虛偽心,網路上很多人給網路主播打賞錢,自己打賞的錢少了,虛偽心強,覺得錢打賞的越多越好,自己才有面子。網路上的ID才會顯示,主播才會注意到自己,會覺的倍兒有面子。這樣讓自己的父母如何相信,自己含辛茹苦送到學校,還等待你光宗耀祖,出人頭地。他們擔心自己孩子會因為家庭貧窮而有自卑感,他們勒緊褲腰帶,將節省出的錢給你送到學校,就是希望你能夠吃的好一點,安穩度過學校生活,但等待他們的不是你學成歸來,而是現在最可怕的校園貸。他們的心無疑已經像死灰一樣。
『捌』 為什麼有些人給主播打賞會上癮
因為在打賞的過程中滿足了他的虛榮心。
這確實不可思議,也難以讓人理解,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虛榮心就可以解釋過去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打賞女主播的男人大多都有非分之想。其次,女主播會竭盡所能的誘惑和挑逗打賞大方的男粉絲,從而讓他們失去分寸,如走火入魔一般。
在我們普通的正常人確實有些看不懂,那些家庭經濟並不寬裕,連生活都省吃儉用的人,卻十分捨得打賞女主播。而且這打賞的數目還不少,往往是數萬數十萬的。在去年就有一個小伙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把100多萬都慷慨的送給了女主播。
這些女主播不但沒有一點架子,還巧笑焉兮的奉承討好,更是哥哥長哥哥短的無底線挑逗。這就很容易讓一些男人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並且極大的放大了他們隱藏在心底深處的某些陰暗念頭,使得他們滋生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從而徹底的淪陷。
一方面是想支持自己喜歡的主播希望得到主播的注意,和主播聊天啥的,他們會有一種成就感,另一方面看直播的人很多,那些人會說哇,又是一個土豪,對他們這些打賞的人來說,這種虛擬的榮譽感和滿足感是正常生活中體會不到的,自然覺得花錢買快樂是劃算的。
『玖』 為什麼有很多人給網路主播刷禮物
首先,這些人真的很喜歡網路主播,在看直播的過程中,這些人感受到快樂,於是願意打賞;其次,更多人是帶著虛榮心,想要用禮物來獲得主播和其他網友的關注,聽到主播念到自己的名字,虛榮心得到滿足,甚至不惜借錢打賞,想得到肯定。
『拾』 在直播間瘋狂打賞主播的人都是怎麼想的
在直播平台上,沒有人知道其背後究竟是寒門還是豪門,主播們只通過打賞數額來判斷其是不是富家子,選擇對待其的態度,直播的互動性和虛擬性讓人產生錯覺,寒門「貴」子成為阿Q精神在網路時代的一種真實展示。有人為了打賞女主播不惜借貸十幾萬的行為令很多網民憤慨「病的不輕」,這種心理病態形成的原因正是在直播中獲得的存在感。
據媒體報道,現在生活節奏太快,生活壓力大,而很多上班族與同事之間很難成為真正的朋友,又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交朋友,就導致空閑的時候會很孤獨。而在刷禮物時,能感覺到女主播對自己的重視,所以當事人就會通過不斷打賞去強化這種感覺,時間久了,就會依賴上這種感覺。
對於直播平台這種,都說要法律來制約,但也同時需要這類人自己開始清醒,不要沉迷於這種快感,同時身邊的朋友要對他們多一些關心和關注,這樣他們才不會去找尋虛擬世界去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