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安全的五個特徵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網路安全解決措施的信息。例如網路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可控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審查性:出現安全問題時提供依據與手段。
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在網路空間中,管理、運行以及擁有者、用戶等主體間的責任難以完全劃清,維護網路安全,不是一個部門、某些機構的「份內事」,而是全社會、各部門共同的責任。
㈡ 營造網路文明新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讓我們以什麼為范
文明禮儀
以文明禮儀為范、丈量文明差距、強化文明意識、提升文明境界、規範文明行為。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治理體系、人類文明進程影響深遠。
㈢ 對網路安全的認識
網路安全,通常指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實際上也可以指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安全。計算機通信網路是將若乾颱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及傳輸媒體互連起來,在通信軟體的支持下,實現計算機間的信息傳輸與交換的系統。而計算機網路是指以共享資源為目的,利用通信手段把地域上相對分散的若干獨立的計算機系統、終端設備和數據設備連接起來,並在協議的控制下進行數據交換的系統。
一、 網路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是什麼?
1、正確認識網路這把「雙刃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調整心態,提高抵制誘惑的能力。
3、利用好網路虛擬交流平台。
4、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正確對待網路娛樂資源。
二、網路安全的意義有哪些?
1、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
2、在信息時代,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著密切關系。
3、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路空間不是 「法外之地」。網路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路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大家都應該遵守法律,明確各方權利義務。
4、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 在信息時代,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著密切關系。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5、要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防護,加強網路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台建設,加強網路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積極發展網路安全產業,做到關口前移,防患於未然。
6、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
7、從老百姓衣食住行到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安全,互聯網無處不在。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路空間,對一國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越來越具有重大意義。
三、網路安全常識有哪些?
1、日常生活中保護個人信息。
2、注意預防個人信息泄露。防止瀏覽行為被追蹤。
3、網上購物時確保你的信息安全。
4、防止黑客攻擊。防止電腦中毒。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一條
為了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網路,以及網路安全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㈣ 如何規范網路秩序
1、互聯網企業應該堅持依法辦網、文明辦網、誠信辦網,正確處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關系,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認真開展行業自律,進一步嚴格內部管理,完善制度規定,規范信息發布流程,切實維護網路信息安全和公共利益。
2、積極開展從業人員網路法制和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網站編輯和版主行為規范,提高從業人員道德操守,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提倡網上理性思考、文明發言、有序參與,營造積極健康的網上輿論環境。
3、相關部門依法加強對網路公關行為的監督,嚴厲打擊非法網路公關行為。同時提醒公眾,如果個人和單位網上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應及時通過正常渠道向相關網站提出投訴,網站經核實無誤後有責任及時處理。
(4)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什麼擴展閱讀:
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對每一位公民來說,在使用網路的時候一定要牢記法律底線、道德底線,做到誠實守信,並加強個人信息的保護,自覺維護良好的網路秩序。
無論是普通網民,還是網路名人,無論是網路媒體企業,還是政府機構,在參與網路公共討論時都應自覺增強規則意識、法律觀念,努力建設網路文明生態,共創網路空間「秩序之美」。
㈤ 有人認為互聯網是個虛擬空間沒有人會把它當成現實,因此沒有必要講誠信(辨析題)
錯誤,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交流、經濟等各方面都離不開網路,網路已經成為公共社會經濟生活的一個重要領域和場所。
互聯網的確是一個虛擬空間,但它也是一種重要的信息平台與交流工具,使用它的則是現實生活中的個體;在網路生活中不講誠信等也會對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產生危害;為了維護正常的網路公共秩序,也需要提倡誠信等網路道德。
(5)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什麼擴展閱讀
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路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罵的空間。互聯網既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失信之所,只有讓網路空間充滿信任、積極健康,才能使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互聯網越是向前發展,「雙刃劍」效應越是引人注目,就越需要揚長避短、興利除害,把互聯網的正向效應發揮到最大。就誠信建設而言,網路帶來了信息傳遞的便捷性、即時性和互動性,但同時虛擬空間的匿名性和隱蔽性,也容易產生「負外部性」,為失信行為提供了客觀上的可乘之機。
㈥ 網路安全教育的標語
1) 網路創造幸福時代,安全守護綠色家園
2) 網路服務各行各業,安全保障改革發展
3) 網路社會也是法治社會
4) 多一份網路防護技能,多一份信息安全保證
5) 文明上網引領時尚,強化安全成就夢想
6) 網路安全始於心,安全網路踐於行
7) 守護網路安全,呵護精神家園
8) e言e行見素養,e點e滴築安全
9) 乘信息快車,請系好安全帶
10) 便利生於指尖,安全牢記心間
11) 網路如山勤思為徑,信息似海安全作舟
12) 網安則國安,國安則民安
13) 網路連著你我他,安全防範靠大家。
14) 安全上網,健康成長。文明上網,放飛夢想
15) 網路是把雙刃劍,安全使用是關鍵
16) 網路穿行利害間,帶上安全益無邊
17) 爭做網路「達」人,修身兼「安」天下
18) 修網德,勤網思,明網安,善網行
19) 網上「送禮」很多,真的沒有幾個
20) 免費wifi不要蹭,賬號密碼不要登
21) 「眾」視網路安全,「指」為幸福一點
22) 白送的「禮包」不收,幸運的`「中獎」不領
23) 築牢網路安全基石,成就網路強國夢想
24) 網安,民安,國家安
25) 提倡誠實守信,摒棄弄虛作假,促進網路安全可信
26) 凈化網路空間,杜絕網路謠言
27) 掌握網路安全知識,保護個人安全信息
28) E線連南北,一鍵知天下,安全記在心,網上任我行
29) 注意網路詐騙,保護個人隱私
30) 網路社會法治社會,網路空間網警保衛
31) 網路創造幸福時代,安全守護綠色家園
32) 網路服務各行各業,安全保障改革發展
33) 切實增強網路安全意識,共同提高識騙防騙能力
34) 打擊互聯網違法犯罪,共同抵制網路謠言
35) 網路社會也是法治社會
36) 注意網路安全,保護個人隱私
37)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
38) 增強社會網路安全意識,提高全民網路安全知識水平
39) 有一種方便叫上網,有一種責任叫愛國
40) 網上大中華,安全靠大家
41) 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
42) 網路是把雙刃劍,國家安全記心間
43) 增強網路安全意識,提高識騙防騙能力
44) 同心共築中國夢想,合力共建網路強國
45) 打擊互聯網違法犯罪,共同抵制網路謠言
46) 網路便捷人人享,網路安全共維護
47) 共建網路安全,共享網路文明
48) 網路安全同擔,網路生活共享
49) 網路安全同擔,網路生活共享
50) 同心共築中國夢想,合力共建網路強國
㈦ 對網路安全的認識和理解
網路安全,通常指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實際上也可以指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安全。計算機通信網路是將若乾颱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及傳輸媒體互連起來,在通信軟體的支持下,實現計算機間的信息傳輸與交換的系統。而計算機網路是指以共享資源為目的,利用通信手段把地域上相對分散的若干獨立的計算機系統、終端設備和數據設備連接起來,並在協議的控制下進行數據交換的系統。
一、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1、計算機存儲和處理的是有關國家安全的政治、經濟、軍事、國防的情況及一些部門、機構、組織的機密信息或是個人的敏感信息、隱私,因此成為敵對勢力、不法分子的攻擊目標。
2、隨著計算機系統功能的日益完善和速度的不斷提高,系統組成越來越復雜,系統規模越來越大,特別是Internet的迅速發展,存取控制、邏輯連接數量不斷增加,軟體規模空前膨脹,任何隱含的缺陷、失誤都能造成巨大損失。
3、人們對計算機系統的需求在不斷擴大,這類需求在許多方面都是不可逆轉,不可替代的,而計算機系統使用的場所正在轉向工業、農業、野外、天空、海上、宇宙空間,核輻射環境等等,這些環境都比機房惡劣,出錯率和故障的增多必將導致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降低。
4、隨著計算機系統的廣泛應用,各類應用人員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教育和培訓卻往往跟不上知識更新的需要,操作人員、編程人員和系統分析人員的失誤或缺乏經驗都會造成系統的安全功能不足。
5、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涉及許多學科領域,既包括自然科學,又包括社會科學。就計算機系統的應用而言,安全技術涉及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存取控制技術、校驗認證技術、容錯技術、加密技術、防病毒技術、抗干擾技術、防泄露技術等等,因此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合問題,並且其技術、方法和措施都要隨著系統應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6、從認識論的高度看,人們往往首先關注系統功能,然後才被動的從現象注意系統應用的安全問題。因此廣泛存在著重應用、輕安全、法律意識淡薄的普遍現象。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是相對不安全而言的,許多危險、隱患和攻擊都是隱蔽的、潛在的、難以明確卻又廣泛存在的。
二、網路安全常識
1、日常生活中保護個人信息。
2、注意預防個人信息泄露。防止瀏覽行為被追蹤。
3、網上購物時確保你的信息安全。
4、防止黑客攻擊。防止電腦中毒。
三、網路安全的意義
1、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
2、在信息時代,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著密切關系。
3、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路空間不是 「法外之地」。網路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路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大家都應該遵守法律,明確各方權利義務。
4、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 在信息時代,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著密切關系。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5、要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防護,加強網路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台建設,加強網路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積極發展網路安全產業,做到關口前移,防患於未然。
6、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
7、從老百姓衣食住行到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安全,互聯網無處不在。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路空間,對一國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越來越具有重大意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一條
為了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網路,以及網路安全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㈧ 如何構建天朗氣清的網路空間
聯合整治炒作明星緋聞隱私和娛樂八卦、約談直播短視頻平台、將違規網路主播納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單……2018年以來,國家主管部門協同發力,對當前社交媒體及網路視頻平台上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打出一系列「組合重拳」。
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部門大力推進網路空間法制化,有效規范網路行為,維護網路秩序,凈化網路環境,億萬網民共有的精神家園日漸清朗。
㈨ 網路安全漫畫手抄報
網路安全漫畫手抄報的文案:
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意義
第一,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是進一步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法制保障的客觀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制定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網路安全法、電子商務法、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立法工作中,確立了個人信息保護的主要規則;在修改刑法中,完善了懲治侵害個人信息犯罪的法律制度;在編纂民法典中,將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作為一項重要民事權利作出規定。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逐步建立,但仍難以適應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現實情況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應當在現行法律基礎上制定出台專門法律,增強法律規范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形成更加完備的制度、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第二,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是維護網路空間良好生態的現實需要。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家園,必須在法治軌道上運行。違法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行為不僅損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而且危害交易安全,擾亂市場競爭,破壞網路空間秩序。因此,應當制定出台專門法律,以嚴密的制度、嚴格的標准、嚴厲的責任,規范個人信息處理活動,落實企業、機構等個人信息處理者的法律義務和責任,維護網路空間良好生態。
第三,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是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當前,以數據為新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據的競爭已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領域,而個人信息數據是大數據的核心和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建設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任務要求。按照這一要求,應當統籌個人信息保護與利用,通過立法建立權責明確、保護有效、利用規范的制度規則,在保障個人信息權益的基礎上,促進信息數據依法合理有效利用,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