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冷靜的面對社交網路上一些扭曲的價值觀
怎麼冷靜的面對社交網路上一些扭曲的價值觀?在如今飛速發展的社會中,很多人都會通過網路來發布一些自己的觀點,但不一定所有人的觀點都是正確的,也有很多價值觀是十分扭曲的。而我們在看到這種扭曲價值觀時,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不受其影響,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保護自己。
3.進行持續的知識攝入,而不是快餐式的瀏覽。互聯網信息就像快餐,可以讓你吃飽,但缺乏適合成長的營養。因此,每個人都需要進行不斷的知識吸收,讓自己的視野和思維更加豐富,而不是經常沉迷於網路,用鍵盤表達自己的觀點,更要通過知識的厚度,達到人生的高度。以促進個人在互聯網領域的發展,更好地面對復雜的網路環境。
Ⅱ 《社交無用: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交網路》
第一部分:傳統社交無用
1、 參與的人員魚龍混雜,參與活動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 。
2、 「 情場老手 」 的陷阱
一般情況下,事業發展的順風順水的的人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社交。你真正想要在社交活動中認識的人,他們都太忙了,根本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
3、 很多人把社交當推銷 。
我們鞍前馬後的巴結客戶,但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是輸家,其實我們提供的東西他們並不需要,但我們的時間又浪費了。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已有客戶的需求上,反而從客戶那裡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推薦客戶,當然這些推薦的客戶比他打電話推銷的那些客戶,成功率高多了。
4、 美的不真實 。
如果說把傳統的只是想尋求幫助的社交稱為社交1.0,那麼上面所說的給別人提供幫助可以暫且稱為社交2.0。
但是,社交2.0就真的完美無缺嗎?
作者得出一個經驗: 在向客戶引薦你並不完全了解的人時,永遠記得不要把你的聲譽押上去。作者認為 「先給別人好處」這個社交原則並非一無是處,但這僅限於你對社交對象知根知底,或者很有信心他會知恩圖報的情況下。
第二部分: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交網路
一、
關於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交網路,作者總結了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就是:讓自己成為終極制勝者
不僅自己要為客戶服務的很好,而且一定要對客戶有附加價值,讓自己成為終極制勝者。 你想要戰勝競爭對手,那你就必須做些讓自己與眾不同的事兒,並且方法還要足夠獨特。作者說,最好的使自己鶴立雞群的方法就是: 給你的客戶介紹客戶,為他們建立有價值的合作關系,提供各種便利, 當然這個的前提是你必須先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第二種方法:成為終極參謀者。
通過增加帶給客戶的價值 , 在客戶的心中建立終極參謀的形象的方法 。
不要急功近利,你必須能夠有效識別,並且只推薦頂級優質的生意和人,不一定是你的客戶,也可以是別人向你介紹的他們認為不錯的人。
第三種方法:創建自己的社交群圈,將自己打造成終極連接器。
什麼意思呢,說白了就是: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打個比方,以你為中心,集合一群人(比如說20~30人),其中可以包括你的客戶,他們的核心關系人群,另外一些你希望可以合作的專業人士,通過你把所有不認識的人連接起來,這樣你就成了一個終極連接器,也擴展了人脈。
其實,上面的三種方法,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就是「連接人」,通過打造屬於自己的圈子,給別人介紹優質的人,幫別人拓展人脈並解決問題。一個圈子裡最好是各行各業的都有,醫生、律師、形象顧問、理財顧問、教師、健身教練等等。
二、
針對上面提到的三種方法,作者講了5個可以落地的技巧:
1 、明確你的社交對象
具體哪些人可以是你重點關注的對象呢?作者給了一個判斷標准,依次是:
第一, 他們的業務是否能為你現在或者未來的客戶帶來價值。
第二,對於和其他專業人士建立關系,你和他們的觀點是否一致?
第三,他們目前有哪些棘手的問題你可以幫忙解決的?
要想獲得別人的推薦,不要告訴別人你做的是什麼,因為一般人對自己所在行業之外的領域並不熟悉,你要告訴他們你可以為哪些人解決什麼問題 。
2、 擴展社交圈的質與量
作者給出了三種方法,
一是通過你的客戶引薦;
二是與初步相識的朋友建立更深入的關系;
三是結識陌生人。
3、 作為社交圈的核心而存在
在建立這個圈子的起步階段,你需要通過三個方面,仔細甄別合適的人,一是他們的業務質量,二是他們有幫助別人,或者與別人建立聯系的能力,三是他們做事的樂意程度。
告訴他們,這些你聚集在一起的人都願意真誠的交朋友,都抱著「為別人做點事」的心態經營彼此的關系,而不是想著「他對我有什麼用」。
4、 實戰經驗:有效地利用活動
有效的利用一些活動,你才能實質性的深化你與朋友之間的關系。作者根據自己的經歷發現,舉辦午餐會是把一大群人召集到一起最完美的方法。主持完首次午餐會後,你要持續關注,有哪些人在私下又見面了?跟蹤他們的聯絡情況,可以幫助你安排下一階段的午餐會。
5 、持續跟進,攜手共贏
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讓人們記住你。
需要隨時保持跟進,用什麼樣的方法使這個跟進更有意義呢?比如說在參加午餐會的時候,用心的做筆記,在上面標明你認為誰有可能對誰有幫助,然後再發郵件把相互有點關系的兩個人再次聯系起來,郵件的內容大概是:「XX,我寫這封郵件是想看你是不是跟XX聯系了,他在吃飯的時候說過,要向那家你想加入的XX公司的CEO引薦你對嗎?後來怎麼樣了?等等」
社交圈主要是為成員提供附加價值。 要想持續的互惠互利,需要有一些技巧,比如通過電子郵件相互介紹客戶、通過博客分享專業知識從而跨越信任障礙、在參加外出活動時,將另一名圈子裡的人也帶進來、舉辦晚餐派對等等。
不要覺得太過功利,這個世界本來就很現實很殘酷。
想打造專業的圈子,唯有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先成為別人的貴人。
做更好的自己,你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我們一起加油!
Ⅲ 如何正確使用社交網路
如何正確使用社交網路?
如何正確使用社交網路網路架起了一座人們充分溝通的橋梁,人們可以沖破不同的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地位、不同國籍的重重隔閡,聯系在一起,建立起網路時代新型的朋友關系。好多人卻把網路當作了逃避現實的方式,為他們逃課提供了借口,以至於沉溺於虛擬的世界,危害了身體,甚至連心理都扭曲變態了。
所以要正確的使用社交網路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養成道德自律。網路負面影響,雖然有其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但一些人對是非、善惡的辨別能力不強是一個重要的內因。要利用高校思想教育陣地,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對網路道德的正確認識,增強道德判斷力,學會選擇、識別良莠。
2、如果時間和其他條件都許可,上網聊天可以交友,可以寄託精神,也至少可以作為一種別致的休閑活動。網路聊天具有快捷、及時、平等、自由的特點,通過網路聊天可以和許多互不相識的人交談、來往,互相幫助、互相傾訴。切不可沉迷與網路虛擬的感情中。
3、進行科學健康的網路社交學習。使用網路做作業、學外語、了解課外知識,同時要針對普遍感興趣的問題,在網上進行討論、講解或開展健康的網路比賽,將注意力引到健康的網路軌道上來。
如何看待和正確對待社交網路服務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雖然很繁雜,各種關系充斥其中,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明顯的感覺疏遠了。我小時候住的是爺爺的筒子樓,一個樓道好多家那種,鄰里之間很和睦,也很熱鬧。真是感覺遠親不如緊鄰。現在呢,我住的是高層小區,對面住的誰,我都不知道,即便是同一個小區的人見面也很少打招呼。所以這群沒事憋家裡的人就從網路上找這種感覺,應允而生的就是各類社交網站。人與人的不同目的,道德層次,文化底蘊,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和後果。很多時候,產生負面影響。並不是這種社交網站的原因。就好比拿刀子捅了人,卻怨刀子的生產廠家生產的刀子太過鋒利。作為一種社交工具,我們要正確對待他。他只是一種工具,而實用的後果取決於使用人,這就要求社會層面的教育問題,和素質問題。並不是單單改這個模式就可以做到的。開發者盡量不要做低俗的宣傳,讓使用者誤入歧途。多一些陽光點的正面點的宣傳。
如何用一件小事引爆社交網路1、「不好玩的內容傳播不起來」
互聯網時代的內容營銷,要由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引出來,不再是以前那樣硬梆梆的。
最好就是用無指定品牌的事件。「DUANG」就是很好的例子,大家覺得很好玩,就會有興趣繼續關注,或者轉發給自己的朋友,病毒式、非線性傳播就出現了。
在這個過程中,品牌可以植入到這個內容當中的,消費者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接受。
再進一步,一個內容吸引了消費者後,可以通過保持長期互動來增加黏性,有助於提高品牌忠誠度。
2、「一個好玩的營銷是設計出來的」
在互聯網上火爆的「事件」,大部分不是偶然,其幕後的策劃團隊功不可沒,一個好玩的整合營銷可以用4個C來概括。
第一個C:創意。你得進行多人訪談,去找到那個撬動消費者行為的button。
第二個C:內容。將創意轉化成能被接受,聽得懂的話。
第三個C:傳播。運用起所有可被運用的渠道,大V、明星、微博微信、網站、電視新聞、報紙雜志等等,一件事在不同的渠道使用同樣的「基調」做傳播。
第四個C:商業化。最後才回到銷售本身,在話題中植入品牌,提升轉化率和口碑。
社交網路的利弊社交網站將志趣相投或有共同目的的人聚集起來,為人際交往提供了極大便利,開創了現實社會之外的全新社交方式。對社交網站的過度沉迷,不可避免地加劇了網民某些方面的社會疏離,而這種疏離更使部分用戶患上了「虛擬社交依賴症」,越來越多的交往從現實社會轉移到了網路上。但是,虛擬的社會交往不能替代現實社交,這種互相阻隔的交往方式不能成為人際交往的主流。否則,過度依賴會使降低人們社會交往的能力,這對處在社會化過程中的青少年人群傷害尤甚。
如何利用社交網路關系增強用戶興趣最重要的往往不是用戶的興趣,利用社交網路關系增強的,應該是用戶對你的產品的興趣。這就需要你對你的產品文案能夠引發用戶興趣並且掏出腰包為其買單了。而通過社交網路關系獲取的,不外乎流量了。而你的問題是,利用社交網路關系增強用戶興趣,口碑營銷是最好的。你的產品價值要突出,質量要過關這是最基本的。你也可以通過開發APP呀,從手機客戶端方面渠道入流,或者你可以擁有自己個人的網站,等等等等。辦法有很多,慢慢挖掘吧,祝你成功
現在的網路社交軟體都有哪些使用比較好?目前網路社交可以分為國內(微信、QQ、陌陌、GaGa、世紀佳緣、豆瓣等)與國外(Facebook、Twitter、Line等),由於一些限制中國用戶是不能夠使用國外社交軟體的,GaGa可以提供全球主流語言的翻譯,同時還有很多外國人在使用。
我們該怎麼對待社交網路和你有一樣的感覺,有時候就是故意在逃避人人網,感覺都是周圍的人有什麼意思啊?大家的興趣根本就不一樣,最多就是能開店玩笑。很迷戀圍脖,因為周圍都是和自己有一樣興趣的人。o()^))o唉,各有優劣吧、不能說社交網路有什麼問題,畢竟那是一個商業的東西。並不是為了文化而存在的。
如何利用社交網路做好電子商務利用社交網路做好電子商務:
BBS把網路社交推進了一步,從單純的點對點交流推進到了點對面交流。BBS是發起一個話題,大家進行交流,你可以選擇和大家互動,也可以不互動,在上面進行聊天,最後還可以發展成線下的關系。BBS是全開放的社交網路,很公開,沒有私密性。
第二種是QQ群、旺旺群等IM的群,缺點是刷屏快。群聊天,聊到最後,也會發展到線下去。QQ全封閉式的。
第三種是大家現在所熟悉的SNS。SNS是一種更主動的社交網路形式。你可以主動去找你想交往的人,可以是自己的朋友,感興趣的陌生人,在展示自己的時候,對方關注你。SNS是半封閉的狀態;展示自己的程度會更多。真正SNS的核心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溝通,是一種獲得動態的過程。
第四種是微博。微博是SNS、群、BBS的結合。群是阻隔了更多人的交流,BBS人多的時候瞬時帖子會被沉掉,不易保留,SNS需要雙方都主動,一方不通過就不能進行交流。
怎樣解決社交網路帶來的心理問題也許你只是不善交際,而不是「真正的社交恐懼」!
「輕微的社交恐懼症」可能是由於我們缺乏社交經驗和技巧,還有成長環境、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導致的;也可能是因為你的性格內向,又或者你是個完美主義者,經常擔心自己表現的不夠好,所以才導致「恐懼症」的出現。
一、那麼,哪些人容易患上社交恐懼症呢?
一般來說,有膽小、自卑、內向、依賴等特徵的人群,以及自尊心強,比較在意他人評價,害怕被別人拒絕,對自己的外貌、能力等沒有太多信心的小夥伴,都是比較容易患上社交恐懼症的。
另外,社交恐懼症還與小夥伴們的家庭成長教養方式有關(比如:父母的教養方式過於嚴厲以,家長的過度保護等等),而有一些也很有可能是由生物原因造成的。
二、如何診斷你是否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呢?
1.先看看「輕度社交恐懼」的常見表現:
(1)在網上和別人聊得很嗨,面對面互動時卻「啞口無言」。
(2)老遠就看到了認識的人,但不知道是應該打招呼還是繞道走。
(3)大眾聚會時,手機離不開身,別人以為你是愛玩手機,其實只是怕尷尬。
(4)和別人說話時(特別是異性),不敢看對方的眼睛。
(5)去到新的場合會害怕認識新朋友,不敢上前打招呼。
(6)從來不會主動聯系以前的同學朋友,對別人的主動聯系也不知如何是好。
(7)和不熟的人交流時,容易成話題終結者,你問我答沒幾句,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2.再來看看「真正社交恐懼」的症狀:
關於真正社交恐懼症的判別,蝸牛哥參考「具有臨床意義的社交焦慮症診斷標准(DSM-5)」給出以下判別方向。
(如果小夥伴們看完後,發現自己並不是「真正的社交恐懼症」,那蝸牛哥就放心了!)
(1)在一種或多種社交情境下都感到「非常顯著」的恐懼或焦慮。不敢在人們的注視下操作、書寫或進食;害怕聚會,害怕與人近距離相處互動(談話、見一些不熟悉的人等),害怕被觀察、被注視(吃飯或者喝水等),更害怕組織以自己為中心的活動(如發言、表演等),甚至害怕與別人的視線相遇。
(2)極度擔心自己的表現會被冠上負面地評價,進而出現各種異常的心理狀態和舉動!比如:面紅耳赤,焦慮不安、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等等
(3)不敢進入商店、公共汽車、劇院、教室等公共場所和人群集聚的地方,或者是黑暗空曠的場所,擔心忍受不了那種場合下將要產生的極度焦慮和恐懼,因而主動迴避。甚至根本不敢出門,對配偶和親屬的依賴突出。
(4)某個情境下的害怕或焦慮感受是不合理的(比如說,恐懼一般是生命受到威脅時,才會激發的感受!而在和別人互動時產生了,那就是不合理的)
(5)以上所有的這種恐懼、焦慮、迴避給患者帶來了不可忍受的痛苦,而且這種恐懼、焦慮、迴避一直持續很久,並存在半年以上的時間。或者說這些狀態給自身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和困擾(例如:無法好好上班、工作、交朋友等)。
看過這些判別標准,小夥伴們有沒有覺得自己與「真正的社交恐懼症」還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就算你中槍了一兩條也沒有關系,按下面的方法去做,就可以慢慢改善!
強化社交核心思維,做最真實的自己。
在社交中,我們大都是希望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而且基本也都有希望被別人認可、被贊同的慾望!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才會表現得很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而這也是導致「社交恐懼的的原因」:內心安全感缺失,害怕受到指責和負面評論,進而影響到自己的社交位階!
所以你社交的核心就是:做最真實的自己。
1.降低社交需求,做真實的自己
首先,要明白一個事實:我們是在為自己的生命體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別人的贊同、認可,或是一味的讓別人開心而存在!只有你才能對自己存在這個世界的生命體驗完全地負責。
所以......
如何用爬出來的微博用戶,構造一個社交網路關系作為一種聊天工具極為方便,但作為一種社交方式(比如刷動態,求贊),浪費時間和精力,容易讓人上癮。
Ⅳ 頻繁地刷「社交網路」讓人陷入低落的情緒中該怎麼辦
長時間沉溺於社交網路會使你產生盲目的崇拜和羨慕嫉妒恨的心理,導致自我迷失。每個人的見識總歸會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社交網路向我們展現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的天地萬物人文藝術以及不同人的life style,這個萬花筒般的半虛擬世界相比與現實無疑是無比精彩的,而只識其然的你如果花太多時間在裡面註定三觀不斷受到沖擊,需要不停重新自我認識,這會讓你失去方向。所以當自己覺得情緒低落的時候就不要再一直的沉寂在網路的世界裡面了,放下手裡的手機多去外面看一看散散心,會好很多的。
Ⅳ 在社交網路上我們該注意什麼
既然使用社交網站跟上網做許多事一樣都有危險, 我們該想想以下幾個問題:
1 上社交網站對我的隱私有什麼影響?
你在社交網站上的個人資料、照片、最新消息(給朋友名單里的人的貼文),以及回復(看了別人的貼文後所寫的話)都會透露出很多關於你的事,例如你住在哪裡、什麼時候在家或不在家、在哪裡工作、上什麼學校。如果有個小偷看到你的貼文寫「我們明天要去旅行了!」,又在你的網頁找到你的住址,那麼他就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到你家偷東西了。
泄露其他資料,例如你的電郵地址、出生日期、電話號碼,都可能使你被人騷擾、恐嚇,或被盜用身份資料。不過,很多人都會毫無顧忌地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上透露這些資料。
很多人都忘記自己的資料一放在社交網站上,其實就等於放在公共領域上了。即使他們設定只有「朋友」才能看自己更新的資料,卻無法控制這些朋友會怎樣使用這些資料。你該知道,任何資料一放在社交網站上,就要當做是公開的,什麼人都可以看,或者有可能被人公開。
2 上社交網站會浪費我很多時間嗎?
有時上社交網站會浪費你很多時間,也會使你分心無法做更重要的事。
南茜·威拉德在她的書《小孩安全上網,青少年聰明上網》中指出,花太多時間上社交網站可能是跟焦慮、壓力、缺乏自尊心有關。她說:「很多青少年都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受朋友歡迎。要是他們以自己在網上有多少朋友、跟朋友有多少網上的互動,來決定自己是否受歡迎的話,就會很容易上癮。」
唐·塔普斯科特在他的書《在數碼時代中成長》中指出,「諷刺的是,當家人分開很遠的時候,上網就很容易互相聯絡,但當家人一起住的時候,上網反而使彼此的關系疏遠」。
3 上社交網站怎樣影響別人對我的看法?
你在社交網站上所貼的話可能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你一旦有了不好的名聲就很難除去了。看來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事情會有多嚴重。如果你在社交網站上的名聲不好,受到的影響可能很長遠。《在數碼時代中成長》指出:「據說有很多社交網站的用戶找工作時不被錄用或丟掉工作,原因就是他們在社交網站上貼了不好的話或照片。」
4 上社交網站交朋友要小心什麼?
你要知道 你的朋友會影響你的想法和行為。因此,在社交網站上你也要小心地選擇朋友。有些人會接受幾十個甚至幾百個人加入朋友名單,但他們其實並不熟悉或根本不認識這些「朋友」。有些人發覺名單中的朋友並非全都對自己有好影響。
醫學博士格溫·奧基夫在《網路安全》一書中指出,「最好的網上交友原則就是只加你認識的人做『朋友』,而且這些人是你在離線之後也會繼續接觸的」。
要記得登出網站!
如果你不在電腦前,又沒登出(退出)你的社交網站,會有什麼風險呢?其他人就可以上你的網頁貼任何資料了。羅伯特·威爾遜律師說,如果你沒登出自己的社交網站,「就像把自己的錢包或手機放在公眾的地方一樣危險,因為誰都可以坐下來貼資料在你的塗鴉牆上」。他有什麼建議呢?「一定要記得登出你的社交網站」。
自找麻煩?
美國《消費者報道》雜志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使用社交網站的人中,「有百分之15會貼上自己目前身在哪裡或旅遊的行程;百分之34的人會寫上自己出生的年月日;百分之21的人會貼上孩子的名字和照片。他們這么做會有風險,例如被人跟蹤、入室盜竊或被盜取身份資料」。
Ⅵ 我在社交網路上聊天上癮了怎麼辦
想辦法克制自己,或者找點別的事情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聊天上癮是現在很多人都會有的情況,手機的普及,繁多的社交軟體,很容易讓人聊天上癮,每天就是抱著個手機不停的聊聊聊,根本停不下來。這樣是不行的,把大把的時間都耽誤了,而且不可能有說不完的話題,無非每天都是點無聊的問題,什麼吃飯了沒啊,或者做了點什麼。一旦一個人聊天上癮了那麼他就好沒話題也要找話題的,總之不願意放下手機,不停的聊。
另外就是現在的社會有這么一種現象,就是有的人性格內向,不善於面對面的社交跟交友,有些話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說出口,導致自己身邊幾乎沒有朋友。但是手機上的社交軟體給了這種人可以放心聊天的機會,通常網友之間沒有見過面,誰也不認識誰,也不用擔心聊天的尷尬,可以很隨意的聊天。這就吸引了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在現實里憋了很久的話,都可以在社交軟體上傾瀉,甚至達到了手機里的陌生人才是真的朋友的地步。
這種人也是有的,所以聊天上癮真的也屬於一種不好的陋習,生活雖然枯燥,聊天盡管可以打發時間,但是始終不是長久之計,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放下手機,讓自己忍忍,慢慢的習慣了放下手機的日子,全身心的把時間投入到工作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裡面去,這樣的做法,才是你應該去做的,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Ⅶ 你理想中的社交網路是什麼樣的
社交網路其實有很多種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社交網路也是越來越豐富多樣化,我自己談談我會期望中的社交網路的一些想法。
1、社交網路我感覺是用於大家在一起交流溝通和認識新朋友的,不希望社交中帶有色情,暴利或者誘導性的行為因素,但是往往很多人都會控制不了,越是不讓做的事情越感興趣,所以很多時候,我會看到一些很反感的小視頻、圖片或者動畫,這讓我很不理解。
但是每個時間段,我們的期望的社交需求肯定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時候我可能會有不同的需求,也希望有不同的內容能夠推送給我,這樣的社交溝通才會高效快捷,你希望的社交網路是什麼樣子的呢?也可以分享交流哦。
Ⅷ 如何正確使用社交網路
在互聯網時代,作為家長要怎麼知道孩子正確使用社交網路,以及家長又要怎麼影響孩子呢?下面我整理了家長正確使用社交網路的 方法 ,供你閱讀參考。
家長正確使用社交網路的方法:堵不如疏
當得知孩子有自己的社交賬號,並且公開使用時,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會和李亞鵬一樣,採取極端的方式:封掉賬號。這種堵截的做法並不是十分明智,大多數孩子在成長階段沒有太多社交的需要,即便使用社交平台也是為了與朋友們更好的互動,即便有些家長如臨大敵,封得了QQ、微信、微博,也許明天還能冒出美拍等更多社交化工具。
與其如此,不如引導為主,主動成為孩子們在網路世界的好友,默默地在一旁擔任守護者的角色,一定比一味地“禁止”來得更有成效。
家長正確使用社交網路的方法: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進行不同對待
圝圝對於孩子使用社交平台這回事,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家長們不妨將孩子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採取不同的 措施 :
◆小學及之前的階段,孩子們不大適合有自己的社交平台,特別是虛擬平台,要鼓勵孩子們主要通過面對面的交往去培養自己的人際關系;
◆在初中階段,鼓勵孩子們在熟人的范圍內建立這樣一種虛擬交往平台,改變一下之前的交往方式,但局限在熟人社會比較合適;
◆從高中生開始,孩子們可以適當地與同等身份的一些外校人士或者社會人士有所接觸。
家長正確使用社交網路的方法:告訴孩子在社交媒體發布信息的原則
圝圝當下,是一個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會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別說孩子,很多成年人都無法正確使用網路、無法甄別網路上信息的真偽。很多家長把網路當成洪水猛獸一般,希望孩子遠離,其實在當下時代,任何人都無法遠離網路,包括社交平台。
圝圝那麼,作為家長,首先需要讓孩子懂得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發布者,所以我們發布的內容首先要遵紀守法,言行與身份相符,然後還要注意是否尊重主流價值規范,是否會給他人帶來傷害。
家長正確使用社交網路的方法:對社交內容的引導監管不能少
圝圝成年人與非成年人是有區別的,就看能不能負責任,法律規定18歲以下的孩子需要家長的監管。特別是當好友人數或關注人數達到一個公眾賬號的數量的時候,更需要家長監管。
圝圝當孩子父母在引導之下形成交際圈之後,父母要放他自由,不要過多強加干涉,但應該關注小孩交流的范圍和內容,當發現苗頭不對要及時干涉,第一步很重要,引導小孩確定他的交友范圍,從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留意孩子在這方面的變化,及時地給他們引導和啟發。
家長正確使用社交網路的方法: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小號”
圝圝在城市孩子所處的 文化 環境中,網路社交占很大比重,孩子們通過網路交流,並在現實中談論網路話題。換言之,如果封閉了孩子的網路賬號,但不給她另外的、安全的小號,那麼,她和同學也許會少了很多話題。
家長正確使用社交網路的方法:多陪陪孩子
圝圝和網友互動也是尋求陪伴的一種方式,家長們可以 反思 一下自己是不是總是在忙工作而沒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才使得他們不得不在網上發布一些信息來尋求別人的關注。如果想要孩子自己自覺地少用社交網路,就該多陪陪孩子,讓他們能把心裡話和自己說。
圝圝如果強制關閉了孩子的社交網路,就更該多陪陪孩子,不然孩子把話都憋心裡的後果可是不太好。
如何正確使用社交網路相關 文章 :
1. 怎樣正確使用社交網路
2. 社交網路讓我們更近了嗎 閱讀理解答案
3. 社交網路創業解讀
4. 青少年如何正確利用社交網路
5. 5個步驟,助HR利用社交媒體招到人才
6. 社交網路時代的市場營銷模式探索
7. 如何開展移動社交營銷
8. 創業者的社交網站
Ⅸ 如何解決社交網路的壞處
現代人喜歡在微博、空間上秀美食、秀照片、秀恩愛,其實都是對深入關系渴求的體現,因為關系的層次淺薄,很難找到真正關注你的人,因此,信息社會里,人們更希望通過社交網路來尋求虛幻的存在感。社交網路本身無害,但是人們錯誤的利用了社交網路,扭曲的滿足內心的空虛,勢必會造成心理問題,因為,存在感是自信基礎上建立的而不是別人點個「贊」就能給予的。
當然不否認社交網路同樣有真正的分享,將自己喜歡的事物展示給朋友們,可惜這種源於共同體驗的分享很少很少。
所以,我覺得,社交網路將社交圈擴大化、導致交際深度越來越淺,的確會讓人越來越孤獨,因為任何人需要的都是親密關系而非泛泛之交,而親密關系不是刷個微博評論兩句就可以建立的。
但我不覺得社交網路會讓人喪失真實世界交際能力,人是群體性動物,網路是溝通方式而非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所以線上交流會減弱線下溝通,造成真實世界裡人與人的交流更少,但不會導致喪失,一旦喪失了真實交流那還怎麼存活呀?社會在進步,在國外,線上交流是輔助工具,主要的溝通還是線下活動,將來,我們社會形態必然也向這個成熟的形態發展。
Ⅹ 如何緩解現存社交網路帶來的社交壓力
這可以作為一個課題來講。真的深究起來,話題量將會非常大。
淺顯點說。社交網路其實只是一種工具。
我們是工具的使用者,如果我們不用社交網路,那麼他將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
比如手機,你拿著手機,你需要用微信,用QQ,需要刷微博,看快手等等。但你放下手機,微信和QQ就不存在了。社交網路就暫時從你生活中被移除了。
所以,沒什麼緩解不緩解的。壓力是來源於自己的心理。只要調整好心態,換一個想法,壓力也就沒有了。
因為社交網路本身就不是必需品。沒有社交網路,我們在現實里一樣可以社交。
當你覺得壓力很大,覺得自己發的沒人看,沒人點贊的時候,你把手機放一邊,不去看他,轉移注意力到其他地方就好。
當很多人經常拉著你點贊評論的時候。你也把手機放一邊,不要理會就是了。假裝沒看到,其實並不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