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什麼是網路性能

什麼是網路性能

發布時間:2022-11-27 11:46:57

A. 網路性能包括哪些方面什麼是服務質量

網路性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網路應用程序確保安全,可靠。 2)網路應用程序和網路響應以及傳遞的時間,顯示應用程序某方面大量的處理、文件爭用或磁碟或網路訪問過度延遲是否達到要求。3)收集全面的分析數據並將其結合用於應用程序進程的端對端視圖和數據涉及的所有設備是否合格

B. 什麼是網路性能管理它有哪些典型功能

網路性能管理是指評價系統資源的運行狀況及通信效率等系統性能,包括監視和分析被管網路及其所提供服務的性能機制,性能分析的結果可能會觸發某個診斷測試過程或重新配置網路以維持網路的性能。

典型功能:性能監控,由用戶定義被管對象及其屬性;閥值控制,可對每一個被管對象的每一條屬性設置網值;性能分析,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和整理;可視化的性能報告,對數據進行掃描和處理,生成性能趨勢曲線;實時性能監控,可任意設置數據採集間隔。

(2)什麼是網路性能擴展閱讀:

網路性能分析

1、表現網元的負荷,如中繼鏈路平均話務量、信令鏈路平均話務量、忙時VLR用戶數、話音擁塞率、信令擁塞率,這類指標超標一般表示系統資源不足,對系統擴容將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2、性能指標,如語音信道掉話率、信令信道掉話率、交換機來話接通率、交換機去話接通率等,這類指標反映了網路某一方面的性能。對性能指標不僅僅是對指標本身的分析同時應包括對構成指標的各個計數器的分析以及對相關計數器的分析。

3、綜合指標,如呼叫成功率、長途來話接通率等。這是一些全局的綜合指標,它反映了網路的整體運行質量。特別是長途來話接通率,與交換機接通率、語音信道掉話率都有密切的關系。對這類指標分析是根據呼叫流程將綜合指標分解為小項,逐項統計分析,確定影響整體指標。

C. 網路性能包括哪些方面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網路性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應用程序確保安全,可靠。 2)網路應用程序和網路響應以及傳遞的時間,顯示應用程序某方面大量的處理、文件爭用或磁碟或網路訪問過度延遲是否達到要求。 3)收集全面的分析數據並將其結合用於應用程序進程的端對端視圖和數據涉及的所有設備是否合格。

D. 什麼是網路性能管理它有哪些典型功能

網路性能管理被定義為使用各種工具和技術對網路進行故障和性能管理以滿足業務需求的過程。網路管理的目標是實現無差錯網路。在今天的環境中,使用多種網路管理工具使得整個過程變得復雜。

網路管理軟體有四個關鍵方面:

故障識別

性能管理

網路配置

維護QoS

網路管理中的故障識別

當今網路管理解決方案的最大挑戰是在故障影響最終用戶之前主動識別故障。OpManager檢測、隔離和排除故障,並發出警報以快速修復故障。

OpManager,集成網路管理軟體,讓您:

1為性能指標設置多個閾值。

2通過電子郵件和簡訊主動獲取閾值違規和故障通知。

3處理SNMP陷阱和syslog並發出警報。

4自動將警報作為票據記錄到服務台軟體中。

網路性能管理包括通過手動或自動方法排除故障,使網路性能恢復到原來的或改進的狀態。OpManager提供基本的和高級的網路故障排除工具來修復降低網路性能的故障。

OpManager通過以下方式排除網路故障:

內置的工具——OpManager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工具,如ping、traceroute、MIB瀏覽器、遠程式控制制等,用於解決基本的性能問題。

OpManager包括一個網路配置管理模塊,用於管理配置更改。有了它,可以更容易地自動化配置備份、遵守法規遵循策略和實時檢測網路更改。

此外,網路評估可以幫助檢查IT基礎設施是否與業務目標一致,並有助於制定可靠的網路管理策略。

OpManager

E. 計算機網路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標

計算機網路常用性能指標有:
1、速率:連接在計算機網路上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送數據的速率。
2、帶寬:網路通信線路傳送數據的能力。
3、吞吐量:單位時間內通過網路的數據量。
4、時延:數據從網路一端傳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
5、時延帶寬積:傳播時延帶寬。
6、往返時間RTT:數據開始到結束所用時間。
7、利用率信道:數據通過信道時間。


(5)什麼是網路性能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中的時延是由一下幾個不同的部分組成的:
(1)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是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因此發送時延也叫做傳輸時延。發送時延的計算公式是:
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bit)/發送速率(bit/s)
(2)傳播時延
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的距離需要花費的時間。傳播時延的計算公式是:
傳播時延=信道長度(m)/電磁波在信道上大的傳播速率(m/s)
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速率是光速。即3.0*10^5km/s。
發送時延發生在機器內部的發送器中,與傳輸信道的長度沒有任何關系。傳播時延發生在機器外部的傳輸信道媒體上,而與信道的發送速率無關。信號傳送的距離越遠,傳播時延就越大
(3)處理時延
主機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組時需要花費一定時間進行處理,例如分析分組的首部,從分組中提取數據部分、進行差錯檢驗或查找合適的路由等,這就產生了處理時延。
(4)排隊時延
分組在進行網路傳輸時,要經過許多路由器。但分組在進入路由器後要先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在路由器確定了轉發介面後,還要在輸出隊列中排隊等待轉發。這就產生了排隊時延。排隊時延的長短取決於網路當時的通信量。當網路的通信量很大時會發生隊列溢出,使分組丟失,這相當於排隊時延無窮大。
這樣數據在網路中經歷的總時延就是以上四種時延之和: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一般來說,小時延的網路要優於大時延的網路。

F. 計算機網路的計算機網路的性能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一般是指它的幾個重要的性能指標。但除了這些重要的性能指標外,還有一些非性能特徵,它們對計算機網路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影響。 性能指標從不同的方面來度量計算機網路的性能。
(1)速率
計算機發送出的信號都是數字形式的。比特是計算機中數據量的單位,也是資訊理論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單位。英文字bit來源於binary digit,意思是一個「二進制數字」,因此一個比特就是二進制數字中的一個1或0。網路技術中的速率指的是連接在計算機網路上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送數據的速率,它也稱為數據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速率是計算機網路中最重要的一個性能指標。速率的單位是bit/s(比特每秒)(即bit per second)。現在人們常用更簡單的並且是很不嚴格的記法來描述網路的速率,如100M乙太網,它省略了單位中的bit/s,意思是速率為100Mbit/s的乙太網。
(2)帶寬
「帶寬」有以下兩種不同的意義。
① 帶寬本來是指某個信號具有的頻帶寬度。信號的帶寬是指該信號所包含的各種不同頻率成分所佔據的頻率范圍。例如,在傳統的通信線路上傳送的電話信號的標准帶寬是3.1kHz(從300Hz到3.4kHz,即話音的主要成分的頻率范圍)。這種意義的帶寬的單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② 在計算機網路中,帶寬用來表示網路的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因此網路帶寬表示在單位時間內從網路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這里一般說到的「帶寬」就是指這個意思。這種意義的帶寬的單位是「比特每秒」,記為bit/s。
(3)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信道、介面)的數據量。吞吐量更經常地用於對現實世界中的網路的一種測量,以便知道實際上到底有多少數據量能夠通過網路。顯然,吞吐量受網路的帶寬或網路的額定速率的限制。例如,對於一個100Mbit/s的乙太網,其額定速率是100Mbit/s,那麼這個數值也是該乙太網的吞吐量的絕對上限值。因此,對100Mbit/s的乙太網,其典型的吞吐量可能也只有70Mbit/s。有時吞吐量還可用每秒傳送的位元組數或幀數來表示。
(4)時延
時延是指數據(一個報文或分組,甚至比特)從網路(或鏈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時延是個很重要的性能指標,它有時也稱為延遲或遲延。網路中的時延是由以下幾個不同的部分組成的。
① 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是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
因此發送時延也叫做傳輸時延。發送時延的計算公式是:
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bit/s)/信道帶寬(bit/s)
由此可見,對於一定的網路,發送時延並非固定不變,而是與發送的幀長(單位是比特)成正比,與信道帶寬成反比。
② 傳播時延。
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的距離需要花費的時間。傳播時延的計算公式是:
傳播時延=信道長度(m)/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m/s)
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速率是光速,即3.0×10km/s。電磁波在網路傳輸媒體中的傳播速率比在自由空間要略低一些。
③ 處理時延。
主機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組時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進行處理,例如分析分組的首部,從分組中提取數據部分,進行差錯檢驗或查找適當的路由等,這就產生了處理時延。
④ 排隊時延。
分組在經過網路傳輸時,要經過許多的路由器。但分組在進入路由器後要先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在路由器確定了轉發介面後,還要在輸出隊列中排隊等待轉發。這就產生了排隊時延。
這樣,數據在網路中經歷的總時延就是以上四種時延之和:
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5)時延帶寬積
把以上討論的網路性能的兩個度量—傳播時延和帶寬相乘,就得到另一個很有用的度量:傳播時延帶寬積,即時延帶寬積=傳播時延×帶寬。
(6)往返時間(RTT)
在計算機網路中,往返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它表示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方收到來自接收方的確認(接受方收到數據後便立即發送確認)總共經歷的時間。
當使用衛星通信時,往返時間(RTT)相對較長。
(7)利用率
利用率有信道利用率和網路利用率兩種。信道利用率指某信道有百分之幾的時間是被利用的(有數據通過),完全空閑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網路利用率是全網路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權平均值。 這些非性能特徵與前面介紹的性能指標有很大的關系。
(1)費用
即網路的價格(包括設計和實現的費用)。網路的性能與其價格密切相關。一般說來,網路的速率越高,其價格也越高。
(2)質量
網路的質量取決於網路中所有構件的質量,以及這些構件是怎樣組成網路的。網路的質量影響到很多方面,如網路的可靠性、網路管理的簡易性,以及網路的一些性能。但網路的性能與網路的質量並不是一回事,例如,有些性能也還可以的網路,運行一段時間後就出現了故障,變得無法再繼續工作,說明其質量不好。高質量的網路往往價格也較高。
(3)標准化
網路的硬體和軟體的設計既可以按照通用的國際標准,也可以遵循特定的專用網路標准。最好採用國際標準的設計,這樣可以得到更好的互操作性,更易於升級換代和維修,也更容易得到技術上的支持。
(4)可靠性
可靠性與網路的質量和性能都有密切關系。速率更高的網路,其可靠性不一定會更差。但速率更高的網路要可靠地運行,則往往更加困難,同時所需的費用也會較高。
(5)可擴展性和可升級性
網路在構造時就應當考慮到今後可能會需要擴展(即規模擴大)和升級(即性能和版本的提高)。網路的性能越高,其擴展費用往往也越高,難度也會相應增加。
(6)易於管理和維護
網路如果沒有良好的管理和維護,就很難達到和保持所設計的性能。

G.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指標有哪些簡述其概念。

對網路性能分析的方法有三種:測量監測技術、數學分析方法、計算機模擬模擬分析。

因此,我們可把網路性能評估模型分為三大類:

(1)測量模型

(2)模擬模型

(3)分析模型

H. 亞馬遜aws網路性能 高是什麼概念

網路性能是指虛擬機對外的網路吞吐能力,SLA為高的,使用PV網卡或SRIOV VF直通(Intel 82599),實測TCP性能在1Gbps左右,UDP性能在970Mbps左右。

I. 網路性能參數有哪些怎麼解釋具體的信息

網路性能可以這樣定義:網路性能是對一系列對於運營商有意義的,並可用於系統設計、配置、操作和維護的參數進行測量所得到的結果。可見,網路性能是與終端性能以及用戶的操作無關的,是網路本身特性的體現,可以由一系列的性能參數來測量和描述。
對網路性能的評價與度量,常用如下參數:

1、 IP 包傳輸延遲(Packet Transfer Delay,IPTD)
2、 IP 包時延變化(IP Packet Delay Variation,IPDV),也叫抖動
3、 IP 包誤差率(IP Packet Error Rate,IPER)
4、 IP 包丟失率(IP Packet Lass Rate,IPLR)
5、 虛假IP 包率(Spurious IP Packet Rate,SIP)
6、 流量參數(Flow related parameters)
7、 業務可用性(IP Service Availability) IP網路性能參數與指標要求: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GJB200105008.htm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網路性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網路延時特別高怎麼辦 瀏覽:539
日本蘋果4網路設置 瀏覽:722
天童美語網路上課軟體 瀏覽:254
網路合夥人如何找 瀏覽:168
帶無線路由器網路信號弱 瀏覽:382
如何用電話知道對方網路密碼 瀏覽:116
九江公安局網路安全支隊 瀏覽:992
無線網路連接密碼錯誤 瀏覽:428
隨身wifi沒有網路怎麼用 瀏覽:36
如何切換至廣電網路信號 瀏覽:312
網路收款助手在哪裡 瀏覽:300
移動網路設置接哪個位置 瀏覽:20
網路安全宣傳語錄簡短 瀏覽:308
網路上虛擬視頻用哪一個軟體 瀏覽:463
蘋果xsmax網路天線在哪裡 瀏覽:692
移動網路無法使用電信dns解析 瀏覽:663
4g網路如何解析信號 瀏覽:137
移動的網路台式電腦掉線 瀏覽:952
注冊微信網路打不開什麼原因 瀏覽:543
王者榮耀手機網路模式怎麼設置 瀏覽:36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