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孩子沉迷網路游戲怎麼辦
孩子沉迷網路游戲可以通過做好表率,幫助孩子制定計劃,增加親子互動和陪伴,轉移孩子注意力等方法來解決。
1、做好表率
研究發現:如果家長愛讀書看報,孩子的成績也會很優秀。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以父母為榜樣學習。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玩游戲,孩子也會跟著效仿。因此,想要孩子理性對待網路游戲,家長要做好表率,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2、幫助孩子制定計劃
人都有惰性,大人和孩子都不例外。但相較於認知不足、自律能力差的孩子,大人更具邏輯和理性。所以家長要輔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和玩游戲的計劃,如果孩子認真執行要有所獎勵。也可以像主持人董卿學習,不把電子設備帶進卧室,能防止孩子睡前玩游戲損害視力、影響睡眠,也能利用在這個時間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戲促進親子關系。
3、增加親子互動和陪伴,轉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沉迷游戲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缺少父母陪伴、感到無聊」是很關鍵的一點。父母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進行簡單的交流,分享彼此的趣事和煩惱;帶孩子做一些親子運動,如跑步、打乒乓球等;假期組織家人戶外旅遊或者野炊,引導孩子走出遊戲,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
❷ 孩子沉迷上網怎麼辦
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正確、適度地使用網路,要學會貼近並融入孩子的網路生活。
一、引導孩子學會利用網路。
家長可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表現出對孩子上網能力的贊許,對上網內容的好奇,對學習新技術的興趣,甚至可以誠心誠意地拜孩子為師,從而對孩子使用網路的情況感同身受。引導他要正確適當的使用網路而不是沉迷網路。
二、家長融入孩子的網路生活。
除了平時的交流外,還應特別抽出時間與孩子一同上網,了解他們常去的網站、在網上交流的對象和內容、發表的文章或言論等具體情況。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教他們在浩如煙海的網路信息中學會選擇、鑒別和判斷,並與他們一起建立關於上網時間、上網內容方面的約定,幫助孩子形成有品位的追求和健康的上網生活方式。
三、家長還可以和孩子共建網上精神家園。
讓孩子在虛擬的網路生活中享受到家庭生活的快樂,體悟到親情的溫暖。家長還應把家庭生活也當成一項「事業」來「經營」 ,在百忙之中不忘豐富家庭生活內容,營造積極溫暖的家庭文化氛圍,以此吸引孩子心靈的回歸現實。
❸ 孩子沉迷網路游戲怎麼辦
建議家長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親子溝通。家長嘗試和孩子像朋友般交流協商,開展關於沉迷游戲問題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內心,例如可以了解孩子在玩什麼網路游戲,可以和孩子分析這類游戲是否真的好玩。促使家長認清孩子存在的問題,認清自己在子女網路依賴形成和戒斷過程中的作用。
2、辨識危害。辨識由於過度沉迷游戲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如荒廢學業,損害身心健康等,使其對沉迷游戲的危害有本質的認識。
3、嘗試控制。家長和孩子協商制定計劃,在一定時期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若孩子在玩游戲長時間不肯停下來時,可嘗試提前5-10分鍾與孩子商量任務結束後就不再玩了,千萬別強行終止游戲,以免引發孩子的抵觸情緒。
4、培養新的愛好和習慣,轉移注意力。在戒除某種習慣時,這種習慣仍有很大的誘惑力,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我們需要用一種新習慣來替代老習慣所產生的滿足感。
注意培養新的愛好和習慣,家長可以通過鼓勵孩子培養其他興趣,參與各類有趣又有意義的活動(前提是孩子感興趣),以此來轉移孩子對游戲的注意力。讓孩子了解到生活還是有很多層面的,自己的生活不用局限於游戲。
5、尋求專業幫助。如果孩子對於游戲的依賴過於嚴重,認為孩子或者患者自身認識到了游戲成癮的症狀,家長也可考慮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尋求心理醫生或者是成癮醫學人員的幫助,判斷是否成癮,以及是否存在其它相關問題,來進行專業的心理干預治療。
❹ 孩子沉迷網路怎麼辦
網路是把雙刃劍,可以促進一個孩子成長,同時,也可以摧毀一孩子的靈魂。那麼面對孩子沉迷網路,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沉迷網路,家長該怎麼辦?
保持冷靜
有些家長一發現孩子去網吧上網,就不分場合、時間,將孩子劈頭蓋臉一頓罵,甚至拳腳相加。
也有些家長會採用“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式來懇求孩子。
但這些可能會適得其反。
因此,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切忌沖動行事。
02
耐心引導
孩子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容易沉迷上網。
這就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家長應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其目的是問清孩子上網的緣由,好對症下葯。
同時,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03
從興趣入手激勵志向
孩子沉迷網路,是因為網路可以滿足某種需求,讓孩子不知疲倦。
那麼家長不妨以這方面入手,找到孩子的興趣點,激勵孩子的志向。
可以介紹一些網路成功人士,如馬雲、李開復等,用他們的事例來激勵孩子。
04
鼓勵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如:跑步、登山、旅遊、滑雪等。
一方面能放鬆孩子的心情,另一方面能減少孩子上網的時間。
05
舉辦“學生上網利弊的辯論賽”
有時候單給孩子講道理是不會有很好的效果,不如讓孩子自己發現上網的利與弊。
可以與家人一起參加辯論,各持觀點,再交換觀點,說不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6
約法三章
父母可以與孩子共同制定安全上網的規則,內容可以包括上網的時間、場合以及完成規定得到的獎勵等。
如果孩子忘記時間,可以在電腦上安裝調控時間的軟體。
07
家校合作,共同引導
學校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家長可以積極主動找學校溝通,共同來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08
尋求心理教師的幫助
如果是心理原因導致沉迷上網,家長可以尋求更加專業的.心理教師的幫助,糾正孩子認知的偏差,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並讓他帶動同伴減少網路的沉迷。
孩子沉迷網路,家長該怎麼辦?
首先,幫助孩子先恢復規律,再去想學習。
許多父母強迫孩子立刻回到學校,以幫助他們逃離網路。
事實上,孩子學業落後一大段,冒然把他們拉回學校當中,只會更加深他們的挫折感,往往會讓他們逃離的更快。
所以父母親這時候應該採取漸進式的做法。
首先幫助孩子建立正常的生活作息,因為有能力過規律的生活,就代表擁有自製能力,當孩子有了自製能力,他們就更有心理籌碼擺脫網癮。
所以,父母親這時應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溝通,問孩子自己希望能夠怎麼樣安排正常作息,跟孩子打個商量:
“這樣吧,你這個年齡正在長個兒,如果能睡眠充足,正常作息,那就會有好的體格,以後才更討女孩喜歡。”
第二,鼓勵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
網癮的孩子最缺乏的是自信跟自製力。
父母可以建議孩子找時間做體能鍛煉,甚至陪孩子一起鍛煉。
心理學研究發現,持續不斷的體能鍛煉,不但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大有幫助,對孩子的自信和自製力也會大有提升。
原因是,能夠日復一日地做同一件事情,它本身就需要超高的自製力。
(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沒有辦法持續鍛煉的原因)。
正面的經驗,會導致自信的感受,當孩子的鍛煉規劃能夠不斷地實行的時候,他就每天累積了一些自信感受。
第三,教導孩子疏壓的技巧。
每個人都會面臨壓力,孩子面臨的學習壓力並不亞於成人。
面對壓力而適應不良,往往就會導致他們再次逃離現實生活。
情商專家發現,最有效的疏壓呼吸方式,是用1:4:2的方式進行吸氣:屏氣:吐氣。
(例如2秒吸氣、8秒屏氣、4秒吐氣)這樣持續做上5分鍾,壓力感就會大幅疏解,而找回了解決問題的創意思考能力。
當孩子知道他有能力放鬆自己的時候,面對壓力他就更輕松自在。
第四,肯定及鼓勵孩子的正面改變。
只要孩子做到了他們自己原先的規劃,每天鍛煉,正常作息,父母親這時得逮住機會大大的獎勵。
它可以是口頭上的稱贊,“孩子你太棒了!你說到做到,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有時候也可以量力而為地給一些物質上的獎品,例如孩子心儀已久的運動鞋、CD等等。
萬一孩子沒做到承諾的事,也可以適時地做一些懲罰,而這個懲罰最好是孩子事前就同意的。
過去的研究發現,如果讓孩子自己決定獎勵或懲罰,他的做法往往會出人意料,願意付出的代價比父母親想像得高得多,而更能達到激勵及懲罰的效果。
第五,幫助孩子安排其他的生活重心
接下來就慢慢地引導他們安排其他的生活重心,包括了人際互動的機會,嗜好的培養等等。
自然就慢慢壓縮了上網的時間,當生活重心從網路,擴展到了其他層面,孩子就會感興趣做些其他的改變嘗試。
這需要一些過程,父母親千萬不能太著急。
第六,提升孩子學習動機和自信。
接下來的任務,協助孩子找回學習上的興趣及自信心。
最好的方式之一是,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找一個家教,在家裡幫孩子把落後的功課補上,讓孩子對回學校和同學一起學習,感到較有把握而充滿信心。
告訴孩子,什麼時候他想回學校讀書,父母都會提供他所需要的協助。
當有一天孩子若無其事地說,他想回學校上課的時候,我建議父母親保持冷靜,千萬不要欣喜若狂,最好的做法,就是學周傑倫裝酷。
孩子說:“爸,我下禮拜想回學校看看。”
老爸就可輕描淡寫地回答:“行啊,有什麼事我們能幫上忙的?”讓孩子覺得這是由他做主的,而不是什麼喜獲重生的天大轉變。
回到學校才是孩子要面臨挑戰的開始,因此父母親應陪著他一起輕松自在地面對這個轉型。
網路是孩子暫時的心靈避難所,當家庭關系及情緒氛圍有所改變時,孩子就不需要到網路上去尋求庇護,慢慢地就會擺脫網癮,回歸真實生活!
❺ 孩子沉迷於網路游戲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沉迷於網路游戲家長可以和孩子成為朋友、多陪伴孩子、多誇孩子、培養孩子新的的愛好和習慣來轉移注意力。
1、和孩子成為朋友。
家長可以試著玩孩子玩的游戲。然後,找一個共同的話題,先進入孩子的世界,然後才有可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如果家長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孩子可能會很自然地聽從你的一些建議。
2、型配多陪伴孩子。
對於一些孩子來說,玩網路游戲是有原因的,比如父母特別忙,忙得沒時間照顧孩子,這時候孩子會用手機打發時間,時間一長的話,孩子就會對手機產生依賴,從而沉迷其中,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讀書學習,在孩子面前嚴格自律,孩子受所見所聞的影響,肯定會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在學習上,減少玩手機打游戲的次數。
3、多誇孩子。
孩子玩游戲上癮往往是他能主宰的游戲世界,他能在游戲中找到成就感,現實世界中往往孩子在父母嘮叨的聲音中慢慢侵蝕自尊,所以他寧願沉迷於游戲,當然,贊美也是一門藝術,有人會贊美有人不會,家長要自己體會!
4、培養孩子新的的愛好和飢轎習慣來轉移注意力。
家長可以通過鼓勵孩子發展其他興趣,參與各種有趣和有意義的活動(前提是孩子對這些活動感興趣),轉移孩子對游戲的注意力,讓孩子意識到生活的趣味。
❻ 孩子沉迷網路怎麼辦
一,這樣的孩子有不少。
二,擺事實講道理,讓孩子樹立正確理想三觀。有上進心。
三,嚴格規定游戲時間,並加以敦促。
四,適當用獎罰法。網路游戲減少的話,可以承諾並兌現,其它孩子喜歡的事、物。
五,帶孩子戶外活動,體育運動,打打球,游游園。用別的有趣的有益的事,分散注意力。
❼ 孩子沉迷網路怎麼辦該如何讓孩子走出來
制定一些計劃,讓孩子少碰關於網路的東西,這樣孩子才會慢慢的改掉這個壞習慣。
孩子沉迷於網路是有很大的危害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好好的改正孩子這個壞習慣。這時候家長應該制定一些計劃,這樣才能讓孩子慢慢的更改掉這個壞習慣。當然不能一次性斷掉所有的網路,因為這種改正方法是不合適的,而且孩子也會產生叛逆的心理,會繼續的沉迷網路,要通過計劃慢慢的減少孩子在網路上的時間,這樣子到了後面就不會太過於沉迷於網路,才知道其他生活的樂趣。
一:不要責怪孩子。
當發現孩子沉迷於網路時,也不要輕易的責怪孩子,要和他進行良好的溝通,建議他改掉這個壞習慣,可以跟孩子說要合理的使用網路,這樣子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不要責怪孩子,也不是要過分溺愛孩子,要給出合理的建議,讓孩子合理的使用網路,這樣子孩子才知道網路應該怎麼用,才能更正確的利用好網路。
❽ 假期孩子總是沉迷網路怎麼辦
假期孩子總是沉迷網路怎麼辦
沉迷網路不僅不利於孩子身體發展,而且對心理影響很大,社會上沉迷網路的新聞那麼令人心驚,家長們都關心如何才能將孩子拉出網路的旋渦呢?接下來我整理了假期孩子總是沉迷網路怎麼辦的相關內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1、尋找孩子沉迷網路的原因。
①游戲、視頻、社交娛樂性強,而孩子自控力弱。
②學習生活壓力大,希望在虛擬世界得到發泄。
③成績不好,在游戲中能得到現實得不到的認同和肯定。
④無聊,缺少親人的陪伴。
⑤為了和同學朋友們有共同話題,跟風玩游戲看電視劇等。恰當引導孩子吐露心聲,耐心傾聽,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葯」:壓力大的讓他傾訴,成績不好的和老師多交流鼓勵他進步。
2、家長要承擔起第一關口的責任,幫助孩子確認識網路。
網路不是一個娛樂世界,創立初衷是為了便利生活、工作。家長應該扭轉孩子們對網路錯誤的觀點,帶領他們真實體驗到網路帶來的便利,挖掘出網路除娛樂以外的功能,使得孩子能正確合理地使用網路,發揮網路的正確功能。
3、加強網路素養,學會虛擬世界的生存法則。
現在網路傳輸的信息五花八門,對未成年人而言,更應該學會接受適當的信息。虛擬世界和現實一樣,都存有陰暗面,要教導孩子注意個人信息的保護。孩子玩的游戲是否有未成年人保護措施?看的視頻是否健康三觀正?這些都需要我們家族去做一個把控,保證孩子網路環境的純良,從而保護孩子的健康發展。
4、建設和諧的家庭環境。
據調查顯示,90%沉迷網路的孩子都有家庭關系緊張的情況,由此可見家庭環境、父母相處態度、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模式都會將孩子推向網路。不少家長選擇把3c產品當做孩子的保姆,從孩子一哭一鬧就掏出手機平板讓孩子玩,使得孩子對網路產生依賴性,一無聊就想上網。家長的陪伴是必須的,最好的保姆就是我們自己,構建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氛圍,父母的愛,是親人聚集在一起的溫暖,而不是一人一隻手機各自上網的「貌合神離」。
5、鼓勵孩子多交朋友,轉移注意力。
不少孩子沉迷網路不是沒有時間玩,而是空閑時間沒有人陪伴,才會打游戲、看視頻打發時間,在其中找到滿足感後才沉迷。如果現實生活充足,孩子在網路上投放的精力就減少了,鼓勵他們多和朋友交流,周末一起出去玩或者學習,有什麼心事也可以有人傾述。自己有空就多多陪陪孩子,運動、旅遊、看電影,充實孩子的生活,減少孩子一個人獨處無聊的.場景,將他們的注意力從網路轉移到現實。
6、教育孩子疏壓的技巧,肯定他正面的表現。
孩子越大越了解現況,感受到的壓力也越大。專家指導最有效的疏壓呼吸方式就是1:4:2(時間)的方式進行呼氣、屏氣、吐氣。當孩子壓力大時,父母能幫忙疏解,孩子自己也能緩解情緒,那麼面對壓力就不會焦慮壓抑了。如果孩子在疏壓、減少時間玩游戲等方面有了正面的改變,家長也不要吝嗇的我們的誇獎,教育要立足於矯正和諄諄善誘,而不是懲罰。
7、自控力和時間觀念的培養。
很多孩子沉迷網路就是自控力不夠,明明知道有作業要完成,但是就是放不下手中的電子產品。這時候需要家長的幫助,監督孩子完成制定的計劃。比如和孩子約定好上網時間,平時1小時,周末2小時之類的,這段時間家長不要打擾孩子,在時間快到的時候提醒一下他,讓他慢慢做到自覺放下網路,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但是如果孩子不遵守規則,態度得強硬起來。過程中需要家長和孩子的磨合,堅持下去就能幫助孩子擺脫網癮。
❾ 孩子沉迷網路游戲 孩子沉迷網路游戲怎麼辦
1、增進與孩子的溝通。家長與孩子看待游戲的不同是我們可以尋找問題解決辦法的出口。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玩游戲的原因,清楚孩子的真正需求。如果面對孩子玩游戲,家長只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去批判,肯定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建議家長學會換位思考,走進孩子的內心,或許會發現你所不知道的孩子。
2、促進與老師的交流。通過與老師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交友等情況,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上網原因,並利用學校助力,預防網路成癮問題。
3、增加親子時間。家長總是在批判孩子一直玩游戲,但是否想過,如果孩子作業寫完了,尤其是假期,孩子不玩手機,待在家裡還能做什麼?其實一部分孩子是因為無聊才會去玩手機。那我們想要抑制孩子玩游戲這一行為,就需要別的項目去代替。比如在假期的時間增加親子時光,既促進親子感情,也減少上網時間。可能部分家長會說我工作都忙死了,哪有時間陪他玩,這就像前面所說,如果自己為了讓孩子不哭鬧,扔給孩子手機,那就不要再去吐槽孩子一直玩游戲。
4、家長要樹立好榜樣。家長在家閑暇時間一直玩手機,但是卻要批評勸導孩子不要玩手機,你覺得孩子會聽嗎?相信還有不少孩子會反駁道「你也天天玩手機,你憑啥叫我不玩」。是的,或許家長還會各種狡辯,惱羞成怒。但捫心自問,如果一個大人都不能/不願輕易改變的行為習慣,怎麼可能讓孩子輕易改變。
5、家長要明確好自身的責任。未成年游戲的預防保護需要多方的合作,未成年人、家長、學校、社會、游戲公司等。家長作為其中的一環,首先需要明確好自身的責任,履行好監管責任,而不是只指責游戲公司、國家相關監管部門。
6、家長要善於利用科學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前面第一節提到游戲的特徵之一是反饋,且這種反饋不僅是即時的還是持續的反饋。因為即時的反饋,游戲玩家才如此積極投入。而又因持續的反饋,玩家樂於去完成更高的挑戰。所以家長們可以利用行為主義中的獎勵與懲罰的方法,與孩子共同商討制定游戲契約,契約要明確具體,如每天/每周能玩多長時間的游戲,並確定獎勵和懲罰。獎勵是要孩子喜歡的東西或事情,且適量,但不建議把增加玩游戲的時間作為獎勵。而懲罰是孩子不喜歡的東西或事情,可以設置減少玩游戲的時間。家長要嚴格執行,及時給予獎勵與懲罰,不要間斷性執行或不執行,否則不利於孩子保持良好的行為。當然外部的獎賞只能起一定的推動作用,重要的還是孩子的內部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