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道德素質怎麼樣

網路道德素質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1-21 12:02:43

『壹』 網路生活中應遵循哪些道德規范

網路生活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

1、網民應遵守的基本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

要遵守網路法規,遵守職業道德,尊重民族感情,遵守國際網路道德公約。

(2)、健康進行網路交往

網路已成為一種人際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們可以通過網路收發郵件、實時聊天、視頻會議、網上留言、網上交友等。網路交往要做到誠實無欺,不應該通過網路進行色情、賭博活動,更不能在BBS或論壇上侮辱、誹謗他人。

應通過網路開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動,在網路交往中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受騙上當。

(3)、自覺避免沉迷網路

適度的上網對學習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長時間沉迷於網路對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損害。現實中存在著一些人上網成癮,沉迷於網路而不能自拔,進而導致耽誤學業、甚至放棄學業或家庭破裂的現象。

(4)、養成網路自律精神

網路的虛擬性以及行為主體的匿名隱蔽特點,大大削弱了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使得道德規范所具有的外在壓力的效用明顯降低。

在這種情況下,個體的道德自律成了維護網路道德規范的基本保障。「慎獨」是一種道德境界,信息時代十分需要,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監督的網路空間里,自覺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2、網站應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

(1)、不以任何形式傳播內容有害或不健康的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

(2)、不提供不文明聲訊、簡訊等服務;不運行帶有暴力、色情內容的游戲。

(3)、嚴格管理社區、論壇、博客、評論、聊天室等互動欄目,及時清理與文明辦網、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相違背的不健康信息,大興樹新風、促和諧的網路文明風尚。

(4)、自覺健全、細化網站管理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強化監督機制;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加強社會責任感,形成行業自律意識。

(5)、開設舉報電話、舉報郵箱,建立全天候舉報制度,對網民反映的問題認真整改,加強溝通,不斷提高網路媒體的社會公信力,自覺接受行業管理與社會監督。

(1)網路道德素質怎麼樣擴展閱讀:

網路道德規范是網路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

針對網路中存在的問題,為了維護國家的網路和信息安全,國家制定了《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這些法規明確規定了利用互聯網實施的各種違法行為及其處罰辦法。

但是,由於網路社會的全球性、隱匿性、開放性、自由性和異化性,決定了不可能完全依賴法律來約束網路行為,因為即便有了非常詳盡和嚴密的法律,面對眾多的邊緣行為和網上犯罪,法律往往鞭長莫及,防不勝防。

由於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經過長期實踐自然形成的,並依靠社會的輿論、傳統的習慣力量和人們的信念來維持,而且道德規范所調整的范圍要比法律所調整的范圍廣泛,所以網路行為更多的更為重要的是必須由道德這個更具有普遍約束力和影響力的行為規范來調整。

因此,網路道德規范就成為了網路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維護網路安全和保障網路的健康發展。

『貳』 為什麼網民素質那麼差

網上發言的大多素質差,素質高的不怎麼發言,特別涉及民族主義,政治,道德的,你不能表達不同意見,否則一來就被罵屎尿屁,性器官,痔瘡,添狗,漢奸什麼的........說白了就是自我中心,不會尊重別人,在別人看不見的網路世界就表現無遺.

『叄』 大學生應具備怎樣網路素養

檢索需要信息的能力

網路是一個龐雜信息的超大集合,信息質量良莠不齊,真假混淆,一個問題一搜索往往有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條結果鏈接,在這如此龐大數量的結果中找到自己 需要的信息,要求大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檢索能力,能夠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和數據。這也是最基本的網路素養。

藉助網路學習的能力

「網路學習」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學習方式,各種網上教程視頻、各種類型的課堂、各種教學直播隨處可見,作為大學生,應該適應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並 能從網路上學習自己需要的知識。

具有一定的網路安全常識

隨著各種信息泄密、資金被盜現象的發生,「網路安全」的重要性現在越來越突出,在網路上沖浪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隨便打開郵件和陌生人發來的鏈接, 不要輕信中獎信息等,大學生一定要具備一定的網路安全常識。

不發表捕風捉影的言論

網路上的言論自由,導致很多網路用戶,往往聽說一點點消息,馬上聽風就是雨, 甚至自己腦補了整個事件的過程,還滿網路的亂發表,一副生怕別人不知道是他/她發表的樣子。作為大學生,做事一定要謹慎負責,決不可隨意發表沒有事實依據的言論,以免誤導他人。

珍惜時間,不沉迷於網路游戲

現在的網游可以說是一種相當熱門的行業,網路上隨處可見游戲廣告,各種游戲各種請明星代言。只有需求才能帶動生產,既然有這么多的游戲產出,可想而知網游用戶有多少,對網游的需求有多麼強烈。不是不可以玩游戲,只是凡事都有一個「度」,越過了「度」就是錯誤。大學階段是即將走向競爭激烈的社會的過渡階段,大學生應該珍惜時間,全方位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說話文明,不言語攻擊他人

網路上和現實世界中一樣,時常交流難免對某件事產生看法上的分歧,這種分歧是不同人生、不同經歷的人自然而然產生的分歧,屬於正常的討論范圍,不要 強求別人認同自己,更不可因一言不合就言語攻擊他人。

綠色上網,果斷處理不健康內容

不健康的內容有哪些,大家都心知肚明,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主動地的掐斷這些不健康內容傳播的途徑,為「凈網行動」貢獻一份力量。當下一些打擦邊球的網站,為了吸引來訪者和留住已有的用戶,常常在網頁中插入一些「少兒不宜」的內容,作為大學生,應該具有一定的自製力,遇到類似的網站應立刻關閉 網頁並退出網站,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果斷正確的處理這些不健康內容。

理性對待網路事件

網路的普及使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廣泛的進入大眾視野,尤其是明星的生活更是成為眾粉絲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於是「炒作」一詞應用而生,各種「門」事件 闖入人們的視野,大學生對於網路事件不可人雲亦雲,以訛傳訛,要保持理性,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肆』 為什麼現在上網的人素質越來越低了呢

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學習壓力巨大,語言大一點,而網路是個適合發泄的平台,別說非認證用戶,就是認證用戶也會說一些讓人大跌眼鏡的言論。

『伍』 網路道德的定義

新華網四川頻道1月27日電 網路道德,是一種以「慎獨」為特徵的自律性道德。「慎獨」意味著人獨處時,在沒有任何外在的監督和控制下,也能遵從道德規范,恪守道德准則。
��在傳統社會的道德範式以服從為主,而網路社會的道德範式,只有上升至道德習慣和道德信念的高層次上才具有自律性,才能有效地規范個體的網路行為。

��更多的「本我」放到了這個虛擬空間

��記者:在今天,不少人在互聯網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去年,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的「木子美」事件,引發了關於社會道德和網路道德的爭論。虛擬世界的各種信息、思想左右著一些人道德和信仰的方向。你覺得在網路這個虛擬世界究竟需不需要講道德?

��唐永進:肯定需要。道德的自律特點,要求人們不僅在現實生活中,而且在虛擬世界裡,都要控制自己的行為,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不能妨礙其他人。

��記者:我們已經看到,網路這個「虛擬社會」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盜版、誹謗、色情、詐騙等犯罪現象,可以說,網上陷阱數不勝數、防不勝防。據說,國際上幾乎每20秒就有一起黑客事件發生。好像在網路世界,人們的道德水平更低一些?

��唐永進:在虛擬空間,人的社會角色和道德責任都與在現實空間中有很大不同。人們可以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社會角色、制約,揭掉「面具」,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意味著,在傳統社會中形成的道德及其運行機制在信息社會並不完全適用。面對面、錯綜復雜的人際交往變成了互不見面的虛擬交往;網友之間難以進行身份鑒別,網上交流可以完全無所顧忌,使傳統道德的規范作用顯得比較弱化。

��記者:那與傳統道德相比,我們怎樣定義網路道德?

��唐永進:學術理論上對道德的定義有兩種,一是調整人們以及個人和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二是實現人的全面自我完善和手段。倫理道德的產生與形成,是由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共同的約束,而網路的誕生,在現實社會之外又締造了一個完全沒有地域限制的虛擬社會。這樣,我們既不能為了維護傳統道德而拒斥虛擬空間闖入我們的生活,也不能聽任虛擬空間的道德無序狀態,或是消極等待其自發道德機制的形成,因為它將由於網路道德與傳統道德的密切聯系而導致傳統道德失范。

��記者:大多數青少年是按照社會要求的一種習慣模式成長,他們只有在虛擬空間才可能成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宇宙」。

��唐永進:對,很大程度上,網路變成人類的另一個生存世界,讓人們自由馳騁。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以「超我」面目出現;在虛擬空間里,人們更多地以「本我」體現。因為青少年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抵禦網路糟粕的能力較弱。青少年的社會生活經驗較少,對於經過偽裝的思想和言論的識別能力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獵奇心,他們會比較容易被誘導,進而產生錯誤的倫理道德傾向。久而久之,還會把錯誤的倫理道德傾向帶到現實生活中;更甚者,還容易對現實世界的倫理道德標准產生排斥心理。

��社會道德和網路道德成為同心圓時,社會文明高度發達

�記者:你覺得,網路道德與社會道德存在雙重標准?

��唐永進:網路道德與社會道德總體應該是一致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網路道德是社會道德的反映。一般而言,網民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樣的道德素質,在虛擬空間也會有相應的道德品質體現。

��記者:如果用一個邏輯符號來描繪網路道德和社會道德的關系,像什麼?

��唐永進:現在好比兩個圓,其大半部分交叉。由於網路的隱蔽性,網上的道德約束比現實社會弱。在網上,人的言行靠個人內心信念來維系,它不像現實社會中的道德更多的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共同維持。當社會道德和網路道德成為同心圓時,就標志著社會文明的高度發達。

��記者:10年後,「木子美」還會成為網路道德和社會道德所討論的問題嗎?

��唐永進:網路文明是指網路的進步和開化狀態;同樣,社會的進步和開化,是對所有社會、個體現象和行為的理解、接納。注意,理解和接納是兩個層次的事情。在今天,「木子美」現象有它存在的理由,我們可以理解,但不等於完全接納。

��研討網路道德問題,已成為全球普遍重視的前沿課題

��記者:信息的傳播是自由的。在虛擬世界,容許說任何話、作任何事,又不需承擔義務和責任,感覺有濫用自由的權利。

��唐永進:所以,倡導網路道德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網路成為這樣一個領域:後現代主義的道德相對主義提倡「你想怎樣就能怎樣」或「怎樣都行」、無政府主義等種種思潮適宜生長、繁衍的領域。這樣,研究形式多樣的網路道德問題已成為全球倫理學界乃至社會各界人士普遍重視的前沿課題。

��記者:伴隨網路發展趨勢以幾何速度遞增,網路道德正在迅速影響著網民。

��唐永進:是,網路空間是現實空間分化出來的一個嶄新空間。凡是網路空間有的各種倫理問題、道德矛盾,現實中都有。並且,還通過電子信息手段,在虛擬下將問題和矛盾加以放大,轉變成現實社會倫理道德規范甚至法律秩序難以調節的社會痼疾。

��記者:感覺像「黑客」入侵。

��唐永進:准確說,它改變著人們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現形式,但並未改變利益和需要本身。

��記者:怎樣理解?

��唐永進:這意味著網路對道德標准提出新要求。我們在解決各種各樣的網路倫理道德問題時,應從客觀分析現實生活中人的利益和需要著手。人類社會道德規范在歷史運動中有一個量的積累過程,並在適用范圍上趨於擴大。網路發展同樣也需要自律,網路行為也需要和其它社會行為一樣有一定的道德規范和原則。從這個意義講,網路道德標准對現存道德標准提出新要求,拓展出新領域。

��記者:有一天,網路的自主性、開放性、多元性與社會道德、價值觀念最終應該融合。

��唐永進:這也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每個網民都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覺實踐網路道德開始。(記者 許小念 陳科)

『陸』 大學生如何提高網路文明素質

爭做網路道德規范榜樣。我們要學習網路道德規范,增強網路道德意識,分清網上善惡美醜的界限,激發對美好網路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網路道德行為規范。

爭做網路文明使者。我們要認識網路文明的內涵,懂得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強網路文明意識,使用網路文明語言,倡導文明新風,營造健康的網路道德環境。

遵守《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爭做網路安全的衛士,我們要了解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網路的資源,增強網路安全意識,監督和防範不安全的隱患,維護正常的網路運行秩序,促進網路的健康發展。

正確處理好上網與工作、學習、生活的關系,自覺以工作、學習為重,善於利用網路資源提升自身素質,怡情怡趣,張弛有度,反對長時間沉迷於網路世界,反對沉迷於網路游戲、網聊。

提倡誠實守信,摒棄弄虛作假,促進網路安全可信;人類最珍貴的基本權利之一是思想與言論自由,但是並不意味著任何信息的發布都可以不受約束。要堅持客觀、公正、自由,發表客觀、真實的信息,拒絕虛假新聞和有害信息在網上傳播。

『柒』 怎麼感覺現在網路上的水軍太多了,一些東西自己根本不了解,也在那瞎說,在網路上一些人道德素質,太差了

這個,怎麼說呢。
現實生活中都有很多不懂裝懂的人,不要說網路這種虛擬世界上了。
網路上的話,只能是「僅作參考」,別太較真。
說實在的。有用的信息還是不少的!

『捌』 網路道德的特點有哪些

比如:罵人,不誠信,造謠,發表迷信、恐怖信息

『玖』 怎樣踐行網路道德 網路道德的特點

一.1、是開展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網民的思想政治素質。網路道德問題的治本之道,是要用科學理論武裝人們的頭腦,使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是開展網路道德素質教育,提高網民的道德素質和道德修養。由於網路道德運行機制受阻,社會輿論的作用減弱,因此,加強網路道德主體以「自律」為特徵的道德教育尤為重要。同時,要提高網民的善惡鑒別力,分清那些行為是合法的、善的,那些行為是非法的、惡的。

3、是要大力開展網路法制教育,著力提高網民遵守網路游戲規則的法律意識,做遵紀守法的網民。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根治網路不道德行為,使網路社會在有序中實現發展。

網路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畫面,同時,美好的網路生活也需要我們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創造。讓我們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響應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的號召,作為新世紀大學生,我們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網,文明上網。

4、所謂網路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路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網路道德是時代的產物,與信息網路相適應,人類面臨新的道德要求和選擇,於是網路道德應運而生。網路道德是人與人、人與人群關系的行為法則,它是一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行為規范,賦予人們在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標准。

5、網路道德作為一種實踐精神,是人們對網路持有的意識態度、網上行為規范、評價選擇等構成的價值體系,是一種用來正確處理、調節網路社會關系和秩序的准則。網路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法則創造性地完善社會關系和自身,其社會需要除了規范人們的網路行為之外,還有提升和發展自己內在精神的需要。 網路道德的基本原則:誠信、安全、公開、公平、公正、互助。網路道德的特點是:自主性 、多元性 、開放性。

信息時代的網路媒介是傳播先進思想理念的重要平台,這種特殊的平台在信息交流方面占據著很大的優勢,能夠形成一種史無前例的網路信息環境。網路環境中的信息知識是不分國界、不分地區的,與人們的傳統認識、道德觀念也大不相同。網路環境對大學生的 學習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國許多高校紛紛加強校園網路建設,並將網路環境下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來對待。因為,網路像一把「雙刃劍」,給思想品德教育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網路環境下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復雜性,做好調查研究,不斷探索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新對策。

二、網路環境下大學生思想品德的現狀

1、鑒別判斷能力下降,理想與價值觀迷失。當代大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強,這主要歸因於學校和社會上的各種培訓、各類媒體、計算機網路、通訊網路、各種社團等獲取知識的渠道。大學生獲取的知識量已遠遠超出了學校教育的范圍,而且超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想像,但是,無論學生家長、教師,還是學生本人,由於對知識「爆炸當量」的心理准備不足,造成了大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對知識鑒別、判斷能力的欠缺;同時,隨著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正確的價值選擇變得更加困難,直接導致大學生的價值沖突更加直接、更加劇烈;而世界各國、東西方價值觀念在學生頭腦中的碰撞也更加直接、更加激烈。 2、過度強調自我,社會公德失范。大學生的自我評價很高,他們自我意識的覺醒與日俱增,他們渴望獨立,期盼一個沒有約束、完全屬於他們自己的足夠大的時空;由於長期生活在大家庭中,他們的獨立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培養和鍛煉,心理素質滯後於身體素質,心理年齡落後於生理年齡,這使社會和家庭難以完全接受其渴望獨立的期盼。這就導致學生與學校、家庭、社會發生沖突,以及代溝的擴大,有些學生心胸狹隘,不懂得寬容和妥協;有些學生思想偏激,對學校的管理制度反感;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自我約束與自我管理能力差,對社會道德的約束產生抵觸。 3、思想網站功能缺乏,內容簡單,難以發揮思想教育的功能。雖然我國許多高校都已建立了思想品德教育網站,但是,這些網站還未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存在多種問題:如教育模式落後、教育方法簡單化、教育過程形式化,網站面目呆板,沒有感染力與親和力;網站上相關內容簡單羅列,信息面狹窄,或內容泛化,缺乏個性,影響力不大;功能簡單,針對性弱,有效性差,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甚至有些高校至今沒有開設思想品德教育的網路平台。 以上這些現狀與問題,都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亟待探索有效對策。

此外,要加強網路文化建設,優化網路育人環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時也要做好心理咨詢輔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網路上與生活中為學生解決思想中的難題。最後,要設立網上思想品德教育問卷調查、學生信箱等,及時與學生交流、溝通,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5.加強祖國傳統文化教育與信念教育。要堅持從正面教育入手,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要通過中國文化傳統教育,培養師生對祖國濃厚的民族情感,提高愛國覺悟,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堅定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的信心和決心;要始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不斷研究新情況,探索新途徑,努力開創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

『拾』 什麼是網路道德素質

網路道德是信息網路社會的時代產物,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路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網路道德是人們對網路持有的意識態度、網上行為規范、評價選擇等構成的價值體系,是一種用來正確處理、調節網路社會關系和秩序的准則。伴隨網路的迅速發展,我國網民數量急劇增加,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已經成為網路的生力軍,上網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互聯網已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和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網路生活直接影響大學生的認知、情感、心理和學習生活,也影響到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養、行為規范。互聯網在帶給大學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直接後果就是網路道德失范問題在大學生群體中不斷顯現,已經成為當前大學生德育建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閱讀全文

與網路道德素質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網路延時特別高怎麼辦 瀏覽:539
日本蘋果4網路設置 瀏覽:722
天童美語網路上課軟體 瀏覽:254
網路合夥人如何找 瀏覽:168
帶無線路由器網路信號弱 瀏覽:382
如何用電話知道對方網路密碼 瀏覽:116
九江公安局網路安全支隊 瀏覽:992
無線網路連接密碼錯誤 瀏覽:428
隨身wifi沒有網路怎麼用 瀏覽:36
如何切換至廣電網路信號 瀏覽:312
網路收款助手在哪裡 瀏覽:300
移動網路設置接哪個位置 瀏覽:20
網路安全宣傳語錄簡短 瀏覽:308
網路上虛擬視頻用哪一個軟體 瀏覽:463
蘋果xsmax網路天線在哪裡 瀏覽:692
移動網路無法使用電信dns解析 瀏覽:663
4g網路如何解析信號 瀏覽:137
移動的網路台式電腦掉線 瀏覽:952
注冊微信網路打不開什麼原因 瀏覽:543
王者榮耀手機網路模式怎麼設置 瀏覽:36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