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什麼是rtk網路版

什麼是rtk網路版

發布時間:2022-10-22 14:49:27

1. rtk是什麼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實時動態)載波相位差分技術,是實時處理兩個測量站載波相位觀測量的差分方法,將基準站採集的載波相位發給用戶接收機,進行求差解算坐標。

這是一種新的常用的衛星定位測量方法,以前的靜態、快速靜態、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後進行解算才能獲得厘米級的精度,而RTK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它採用了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方法,是GPS應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現為工程放樣、地形測圖,各種控制測量帶來了新的測量原理和方法,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

(1)什麼是rtk網路版擴展閱讀:

原理

RTK(real time kinematic)是以載波相位觀測值進行實時動態相對定位的技術。其原理是將位於基準站上的GPS接收機觀測的衛星數據,通過數據通信鏈(無線電台)實時發送出去,而位於附近的移動站GPS接收機在對衛星觀測的同時,也接收來自基準站的電台信號,通過對所收到的信號進行實時處理,給出移動站的三維坐標,並估「其精度。

利用RTK測量時,至少配備兩台GPS接收機,一台固定安放在基準站上,另外一台作為移動站進行點位測量。在兩台接收機之間還需要數據通信鏈,實時將基準站上的觀測數據發送給流動站。對流動站接收到的數據(衛星信號和基準站的信號)進行實時處理還需要RTK軟體,其主要完成雙差模糊度的求解、基線向量的解算、坐標的轉換。

RTK技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厘米級的定位精度,廣泛應用於圖根控制測量、施工放樣、工程測量及地形測量等領域。但RTK也有一些缺點,主要表現在需要架設本地參考站,誤差隨移動站到基準站距離的增加而變大。

2. 網路rtk的實現方法

所謂網路RTk,也就是用網路信號傳輸方式代替傳統的數字傳輸電台方式 傳輸差分信號,這樣在儀器使用壽命,傳輸距離,以及抗干擾性上有很大的提高。
現在實現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利用建成的CORS網發布傳輸信號,另外一種是自建基站發送差分電文。
CORS-Continuing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System,即連續運行參考站網系統;
集成了GNSS技術、通信網路技術、計算機軟體技術等;
CORS實現了GNSS基準站集中化、自動化、規范化管理;
新一代CORS中引入了網路RTK演算法模型——VRS/FKP/MAC,提供網路RTK差分數據服務;
詳細信息可以查詢詞條 CORS
裡面你會了解更多

3. 網路RTK的作用

RTK的工作原理決定了RTK測量至少需要兩台儀器,一台基準站,≥1台流動站;基準站對衛星進行觀測,並實時將數據通過數據鏈傳輸給流動站,流動站結合基準站的數據進行計算,從而得到厘米級的定位坐標。傳統RTK模式中基準站與流動站之間通過電台傳輸數據,在不同的時段信號都相對穩定。但每次作業換址或基站被意外移動,都需要重新架設基站,並且誤差隨著流動站的距離累積,作業距離受到限制。網路RTK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距離受限和基準站多次架設的問題。
在網路RTK中,有多個基準站,用戶不需要建立自己的基準站,用戶與基準站的距離可以擴展到上百公里。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個較大的區域內稀疏地、較均勻地布設多個基準站, 構成一個基準站網, 那麼我們就能借鑒廣域差分GPS和具有多個基準站的局域差分GPS 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來設法消除或削弱各種系統誤差的影響, 獲得高精度的定位結果。
網路RTK由基準站網、數據處理中心和數據通信線路組成,基準站網實時採集觀測數據,並通過數據通信鏈將數據傳送給數據處理中心;數據中心根據流動站的近似坐標判斷流動站所在區域,然後將系統誤差信息播發給流動站,流動站根據收到的誤差信息修正觀測數據,從而得到精確的觀測數據。
以往傳統模式RTK工作至少需要兩台接收機,外業工作中搬來搬去很是麻煩,而網路RTK只需要一台帶有GPRS模塊的接收機,通過連接軟體登入當地cors系統,即可獲取厘米級定位坐標,大大減輕了外業工作的勞動強度。

4. 什麼是網路RTK

RTK的工作原理決定了RTK測量至少需要兩台儀器,一台基準站,≥1台流動站;基準站對衛星進行觀測,並實時將數據通過數據鏈傳輸給流動站,流動站結合基準站的數據進行計算,從而得到厘米級的定位坐標。傳統RTK模式中基準站與流動站之間通過電台傳輸數據,在不同的時段信號都相對穩定。但每次作業換址或基站被意外移動,都需要重新架設基站,並且誤差隨著流動站的距離累積,作業距離受到限制。網路RTK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距離受限和基準站多次架設的問題。
在網路RTK中,有多個基準站,用戶不需要建立自己的基準站,用戶與基準站的距離可以擴展到上百公里。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個較大的區域內稀疏地、較均勻地布設多個基準站, 構成一個基準站網, 那麼我們就能借鑒廣域差分GPS和具有多個基準站的局域差分GPS 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來設法消除或削弱各種系統誤差的影響, 獲得高精度的定位結果。
網路RTK由基準站網、數據處理中心和數據通信線路組成,基準站網實時採集觀測數據,並通過數據通信鏈將數據傳送給數據處理中心;數據中心根據流動站的近似坐標判斷流動站所在區域,然後將系統誤差信息播發給流動站,流動站根據收到的誤差信息修正觀測數據,從而得到精確的觀測數據。
以往傳統模式RTK工作至少需要兩台接收機,外業工作中搬來搬去很是麻煩,而網路RTK只需要一台帶有GPRS模塊的接收機,通過連接軟體登入當地cors系統,即可獲取厘米級定位坐標,大大減輕了外業工作的勞動強度。

5. RTK及網路RTK的應用

(一)RTK和網路RTK的基本原理

常規的GPS測量方法,如靜態、快速靜態、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後進行解算才能獲得厘米級的精度,而R TK 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它採用了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Real-timekinematic)方法,是GPS應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現為工程放樣、礦業權實地核查等各種控制測量提供了便利,極大地提高了外業作業效率。

高精度的GPS測量必須採用載波相位觀測值,RTK 定位技術就是基於載波相位觀測值的實時動態定位技術,它能夠實時地提供測站點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並達到厘米級精度。在RTK 作業模式下,基準站通過數據鏈將其觀測值和測站坐標信息一起傳送給流動站。流動站不僅採集GPS觀測數據,還要通過數據鏈接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並在系統內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處理,同時給出厘米級定位結果,歷時不到一秒鍾。流動站可處於靜止狀態,也可處於運動狀態;可在固定點上先進行初始化後再進入動態作業,也可在動態條件下直接開機,並在動態環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末知數解固定後,即可進行每個歷元的實時處理,只要能保持四顆以上衛星相位觀測值的跟蹤和必要的幾何圖形,則流動站可隨時給出厘米級定位結果。

RTK 技術的關鍵在於數據處理技術和數據傳輸技術,RTK 定位時要求基準站接收機實時地把觀測數據(偽距觀測值,相位觀測值)及已知數據傳輸給流動站接收機,數據量比較大,一般都要求9600的波特率,這在無線電上不難實現。R TK 是在自己建立控制網以後可以使用,而網路RTK則不需要自己建立控制網。

網路R TK 集GPS、無線通訊、計算機技術和網路管理等高新技術於一身,在測繪技術方面正在顯示著巨大優越性。整個系統由若干個GPS連續運行站CORS(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和一個控制中心組成。一個CORS站的成本50萬左右,一個省級系統一般由40~70個基站組成。整個網路系統由固定參考站系統、網路控制中心、數據傳輸系統、數據發播系統和用戶系統五部分組成,固定參考站負責採集衛星數據,傳輸給控制中心;參考站與控制中心的數據鏈接可以通過光纜、Inter網路、或普通電話線路;控制中心由VR S(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虛擬參考站管理軟體、計算機和通訊系統組成,接收固定參考站發來的數據,也接收用戶發來的概略坐標。根據用戶所在位置計算機算出一組最佳數據,改正衛星軌道誤差,電離層、對流層以及大氣折射所帶來的誤差,將高精度的差分信號傳給用戶,這樣就等於在流動站(用戶)幾十米附近建立了一個虛擬參考站,解決了傳統RTK 作業距離問題,使用戶可以得到穩定的厘米級精度的測量成果。

與傳統的RTK相比,網路RTK具有明顯的優勢。雙星系統(GPS+GLO NASS雙系統導航定位)是GPS RTK發展的熱點,它可接收14~20顆衛星左右,是常規RTK所無法比擬的,該技術使GPS設備具備最短時間達到厘米級精度的能力與最強的抗干擾遮擋能力;VRS(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虛擬參考站)正在改善著RTK 定位的質量和距離,增強RTK的可靠性,並減少初始化的時間,VRS技術可以在50千米左右時使RTK定位平面位置精度為1~2厘米,並無需設立自己的基準站;傳統的RTK必須每次架設自己的基準站,網路R TK 避免了因多次架站造成精度不均和架站產生誤差;經濟上節省人力、物力,只要在管理部門登記,繳納費用開通後隨時可以得到理想結果。

(二)網路R TK的應用

本次礦業權實地核查,對於能夠收到長期GPS運行站點信號的測區可以不進行地面控制測量,直接用快速靜態定位和網路R TK 獲取控制點信息。有網路R TK的地區,可以優先考慮使用網路R TK 系統,提高工作效率。

網路R TK 使用的前提條件是:測區內有通過驗收的網路R TK 基準站,接收機能持續穩定的接收到良好的衛星信號和網路信號。數據轉換交由網路RTK管理部門處理。

網路R TK使用的記錄格式見附錄G。

一般規定網路R TK是不能做控制點的。根據本次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的精度要求,允許在礦區引入控制點的工作。校準差是指在已知點上幾個測回平均值與已知點較差的結果。

6. RTK是什麼,RTK技術簡介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實時動態)載波相位差分技術。

實時處理兩個測量站載波相位觀測量的差分方法,將基準站採集的載波相位發給用戶接收機,進行求差解算坐標。

這是一種新的常用的衛星定位測量方法,以前的靜態、快速靜態、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後進行解算才能獲得厘米級的精度,而RTK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

它採用了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方法,是GPS應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現為工程放樣、地形測圖,各種控制測量帶來了新的測量原理和方法,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


(6)什麼是rtk網路版擴展閱讀


RTK技術優點:

RTK作業自動化、集成化程度高,測繪功能強大。RTK可勝任各種測繪內、外業。流動站利用內裝式軟體控制系統,無需人工干預便可自動實現多種測繪功能,使輔助測量工作極大減少,減少人為誤差,保證了作業精度。

降低了作業條件要求。RTK技術不要求兩點間滿足光學通視,只要求滿足「電磁波通視」和對天基本通視。

因此,和傳統測量相比,RTK技術受通視條件、能見度、氣候、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和限制較小,在傳統測量看來由於地形復雜、地物障礙而造成的難通視地區,只要滿足RTK的基本工作條件,它也能輕松地進行快速的高精度定位作業。

定位精度高,數據安全可靠,沒有誤差積累。不同於全站儀等儀器,全站儀在多次搬站後,都存在誤差累積的狀況,搬的越多,累積越大,而RTK則沒有,只要滿足RTK的基本工作條件,在一定的作業半徑范圍內,RTK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達到厘米級。

作業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勢下,高質量的RTK設站一次即可測完10km半徑左右的測區,大大減少了傳統測量所需的控制點數量和測量儀器的「搬站」次數,僅需一人操作,在一般的電磁波環境下幾秒鍾即得一點坐標,作業速度快,勞動強度低,節省了外業費用,提高了測量效率。

操作簡便、數據處理能力強。南方測繪RTK的基準站無需任何設置,移動站就可以邊走邊獲得測量結果坐標或進行坐標放樣。數據輸入、存儲、處理、轉換和輸出能力強,能方便快捷地與計算機、其它測量儀器通信。

7. CORS 與 網路RTK 是一樣的意思 還是CORS是網路RTK的一種升級

簡單地說,CORS就是固定的永不斷電的基站,優點就是作用距離遠,作業方便,缺點是費電,維護費用高,局限某個地區;RTK就是可移動的基站作業,優點是機動性強、可以跨地區工作,缺點是做點校正繁瑣。

他們的聯系就是,RTK是實時動態定位,而CORS是網路RTK的一種應用。

8. RTK是什麼,RTK技術簡介

rtk(real
time
kinematic),實時動態測量。rtk定位技術是基於載波相位觀測值的實時動態定位技術,它能夠實時地提供測站點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並達到厘米級精度。在rtk作業模式下,基準站通過數據鏈將其觀測值和測站坐標信息一起傳送給流動站。流動站不僅通過數據鏈接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還要採集gps觀測數據,並在系統內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處理。流動站可處於靜止狀態,也可處於運動狀態。rtk技術的關鍵在於數據處理技術和數據傳輸技術。

9. 網路rtk,單基站,rtk的區別

GPS和RTK區別在於:二者指代不同、二者作用不同、二者原理不同。

1、二者指代不同:

RTK是載波相位差分技術,是實時處理兩個測量站載波相位觀測量的差分方法。

GPS是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GPS起始於1958年美國軍方的一個項目,1964年投入使用。

2、二者作用不同:

RTK是將基準站採集的載波相位發給用戶接收機,進行求差解算坐標,它的出現為工程放樣、地形測圖,各種控制測量帶來了新的測量原理和方法,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

GPS是由美國國防部研製建立的一種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時段、高精度的衛星導航系統,能為全球用戶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維位置、速度和精確定時等導航信息,它極大地提高了地球社會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

3、二者原理不同:

RTK:基準站建在已知或未知點上;基準站接收到的衛星信號通過無線通信網實時發給用戶;用戶接收機將接收到的衛星信號和收到基準站信號實時聯合解算,求得基準站和流動站間坐標增量,站間距30公里,平面精度1-2厘米;

GPS:是測量出已知位置的衛星到用戶接收機之間的距離,然後綜合多顆衛星的數據就可知道接收機的具體位置。要達到這一目的,衛星的位置可以根據星載時鍾所記錄的時間在衛星星歷中查出。而用戶到衛星的距離則通過記錄衛星信號傳播到用戶所經歷的時間,再將其乘以光速得到。


(9)什麼是rtk網路版擴展閱讀:

RTK系統組成

RTK系統由基準站子系統、管理控制中心子系統、數據通信子系統、用戶數據中心子系統、用戶應用子系統組成。

基準站子系統是網路RTK系統的數據源,該子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將直接影響到系統的性能。基準站子系統的功能及特性有:

①基準站為無人值守型,設備少,連接可靠,分布均勻,穩定。

②基準站具有數據保存能力,GNSS接收機內存可保留最近7天的原始觀測數據。

③斷電情況下,基準站可依靠自身的UPS支持運行72h以上,並向中心報警。

④按照設定的時間間隔自動將GNSS觀測數據等信息通過網路傳輸給管理中心。

⑤具備設備完好性檢測功能,定時自動對設備進行輪檢,出現問題時向管理中心報告。

⑥有雷電及電涌自動防護的功能。

⑦管理中心通過遠程方式,設定、控制、檢測基準站的運行。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rtk網路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介面卡是怎麼解釋的 瀏覽:775
2019下半年網路甜寵劇有哪些 瀏覽:946
沒網路信號rtk能實時定位嗎 瀏覽:3
網路運輸共享計劃 瀏覽:736
從哪裡查數據網路 瀏覽:372
黑白網路安全手抄報 瀏覽:646
網路電視和天威電視哪個好用 瀏覽:650
dns怎麼設置網路更好 瀏覽:857
寮國哪個網路最好用 瀏覽:833
電腦網路自動連接 瀏覽:274
如何禁止網路並啟用 瀏覽:5
手機訪問電腦需要網路連接網路連接 瀏覽:665
您的網路已經欠費了去哪裡交 瀏覽:177
在廣東大專院校計算機網路哪個好 瀏覽:560
網路語普及貼是什麼意思 瀏覽:500
電腦顯示未識別的網路怎麼設置 瀏覽:924
有哪些情況會被限制網路 瀏覽:683
無線聯通卡沒有網路卡里有錢 瀏覽:63
網路電視可以看但是wifi連不上網了 瀏覽:214
大型的無線網路設計 瀏覽:41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