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廊坊19中學怎麼樣
還是挺不錯的,學校的校風也很好
校園內部教學設施齊全,擁有按標准化配備的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電化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等
學校和新加坡南僑中學圍繞「合作開展推薦中國初三學生赴新加坡學習項目」進行了研討,並達成合作意向,學校成為福建省教育廳指定的福州地區唯一一所與新加坡南僑中學進行這一學習項目合作的市屬初中學校。
㈡ 泉州晉江都有幾個初中、高中、大學 學校.請回答詳細點!
初中:晉江華僑中學、晉江市實驗中學、南區中學。
高中:泉州五中、晉江市第二中學。
大學: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泉州師范學院、泉州輕工大學。
1、晉江華僑中學
閩南著名僑校—晉江華僑中學,學校創辦於建國之初,與晉江一中聯合辦學。
2、泉州五中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學,簡稱泉州五中,是福建省首批重點高中。學校創辦於1902年(清光緒28年),是八閩大地最早創辦的公立中學之一。學校於解放初即被確定為福建首批重點中學,1994年成為全省首批通過的第四所一級達標中學,2003年9月被省教育廳確認為首批示範性高中。
3、晉江市第二中學
晉江市第二中學為福建省文明學校、綠色學校、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學校創辦於1993年,學校先後獲得了「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綠色學校、福建省「先進教工之家」等30多個省、市榮譽稱號。
4、晉江市實驗中學
晉江市實驗中學,福建省示範初中校。原名南區中學,創辦於1995年,學校以「創建最好的初中校」為辦學目標,是首批福建省示範初中校。
5、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Qua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是福建省泉州市的民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系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
1986年,晉江摩托培訓學校創辦。1994年發展為福建省摩托汽車培訓學校。2002年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獨立設置的民辦高職院校泉州中營職業學院。2006年,經教育部備案更名為泉州理工職業學院。2019年5月,正式更名為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㈢ 泉州市所有的一級、二級達標中學有哪些
市區現在沒有二級達標中學了。
以前的二級達標中學城東中學剛剛升級為一級
三級達標中學有泉州九中。
晉江一級達標中學的最低分數線為:晉江一中,9A395分,8A1B378分,8A1C383.5分,7A2B394.5分;養正中學,9A398分,8A1B398.5分,7A2B401分;季延中學,9A397分,8A1B397.5分,8A1C405.5分,7A2B398.5分;僑聲中學,9A384.5分,8A1B372.5分,8A1C382分,7A2B394.5分。
另外,晉江三所二級達標中學南僑中學、毓英中學、英林中學的分數線也已劃定。
另據了解,晉江一、二級達標中學在計劃數內自主招收的擇校生也與同日劃定,一級達標中學最低控制線為5A4C(不含D級),且語數英總分360分,二級達標中學最低控制線為5A3C1D,語數英總分337.5分。考生可通過「晉江教育信息網」的「中考查詢」專欄查詢錄取結果。
2006年晉江市一、二級達標中學投檔情況
泉州市區一級達標中學
學校名稱 統招計劃數 投檔數 最低分 備注
泉州一中 7 7 9A 420分 優
培元中學 5 5 9A 415分 優
泉州五中 7 7 9A 431分 良
泉州七中 6 7 9A 422.5分 優
晉江市一級達標中學統招
學校名稱 統招計劃數(保送生除外) 投檔數 最低分 備注
養正中學 640 641 一志願:9A 412.5分 良
晉江一中 650 652 一志願:8A1B 388分 優
季延中學 641 648 一志願:8A1B 409分 優
僑聲中學 620 622 一志願:8A1B 387分 優
南僑中學 543 543 一、二、三志願:8A1B 384.5分 良
毓英中學 552 552 一、二、三志願:8A1B 384.5分 優 降分錄取第一志願249人6A3B 368分 優
一級達標中學統招最低控制線 8A1B 384.5分 良
晉江市二級達標中學統招
學校名稱 統招計劃數(保送生除外) 投檔數 最低分 備注
英林中學 493 493 一志願:6A3B 378.5分 優
晉江二中 471 471 一志願:6A3B 354.5分 良
平山中學 567 567 一、二志願:5A4B 349分 良 調劑志願6A1B2C 339.5分 良
二級達標中學統招最低控制線 5A4B 348分 優
晉江市一級達標中學擇校
學校名稱 擇校計劃數 投檔數 最低分 備注
養正中學 292 293 8A1B 409分 優
晉江一中 292 230 5A4B 376.5分 優 餘62人
季延中學 292 292 8A1B 376分 良
僑聲中學 292 292 6A2B1C 340.5分 優
南僑中學 189 100 5A4B 376.5分 優 餘89人
毓英中學 189 15 5A4B 383.5分 優 餘174人
一級達標中學擇校最低控制線 5A4B 376.5分 優
晉江市二級達標中學擇校
學校名稱 擇校計劃數 投檔數 最低分 備注
英林中學 189 189 2A2B5C 310.5分 良
晉江二中 189 152 3B6C 295.5分 良 餘37人
平山中學 189 105 6B3C 328分 良 餘84人
二級達標中學擇校最低控制線 3B6C 295.5分 良
1、一級達標中學在計劃數內自主招收的擇校生,晉江一中語數英總分必須在376.5分以上(不含D級),南僑、毓英語數英總分必須在360分以上(不含D級)。
2、二級達標中學在計劃數內自主招收的擇校生,必須在3B6C 295.5分以上(不含D級)。
3、未被一、二級達標中學錄取且分數在一、二級達標中學自主招生最低控制線的考生,可於7月15日前到相應等級尚有餘額的學校申請擇校。
4、考生可通過「晉江教育信息網」「中考查詢」專欄查詢錄取結果。
這樣看可能有點模糊,因為都對不齊...
㈣ 關於陳嘉庚的事跡
陳嘉庚是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 教育 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生前曾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陳嘉庚 事跡 ,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陳嘉庚人物簡介
1.華僑世家
陳嘉庚,原名陳甲庚,1874年10月21日出生於福建省同安縣集美社(現屬廈門市集美區)的一個華僑世家。祖父陳簪聚(1795年-1856年)一生中並未出洋,僅在集美社「儉朴自守,勤謹克家,處於海瀉,耕漁自給」。陳簪聚育有三子,長名纓忠,次名纓斟(1836年-1876年),三名杞柏(即陳嘉庚父親,字纓如松)。此兄弟三人,都曾到南洋星洲經商。纓斟少壯時曾在叻(新加坡舊簡稱,下同)開設米鋪。陳嘉庚父親出生年月無記載,推斷應在鴉片戰爭之後,1909年逝世於集美。陳杞柏何時出洋尚不可知,其與孫厝孫夫人結婚應在19世紀70年代初期,1874年生陳嘉庚,1889年生陳敬賢。
至於陳杞柏南渡後如何在叻創立順安米店,如何累集資本而創業的問題,因資料缺乏,難以詳悉,據學者推斷,陳杞柏幼年來叻在其兄長的米店工作,從勤儉中累集資金,因而在19世紀70年代創立順安。除經營米業以外,長袖善舞的陳杞柏還兼營地產,辦理碩莪廠,開辟黃梨園數百頃,創辦黃梨廠以製成品外銷歐美各國。1900年是陳杞柏實業的頂峰,其各業各產等資產共40餘萬元(叻幣)。陳杞柏實業上的成功為陳嘉庚後來自己獨自創業提供了重要的條件和基礎。
2.商業佳話
陳嘉庚17歲(1891年)時渡洋前往新加坡謀生,起初主要在他父親經營的順安米店服務,共做了13年。陳杞柏晚年實業失敗,順安於1904年停業,欠債權人20餘萬元。陳嘉庚接手衰敗的家業後,於1904年創建菠蘿罐頭廠,號稱「新利川黃梨廠」;承接了一個也經營菠蘿罐頭廠的日新公司;自營謙益米店。是年,陳嘉庚之弟敬賢來新加坡習商,管理謙益米店財務,主理新利川菠蘿廠業務。1905年,陳嘉庚創辦「日春黃梨廠」(兼製冰)。1906年,陳嘉庚入股恆美熟米廠,在福山園套種樹膠。經過兄弟二人同心努力,自1905年起三年間各年分別獲利(實利)5萬多元、4萬多元、13萬元。
新加坡當時的法律規定「父債子免還」,但以信譽為重的陳嘉庚雖然經濟拮據,卻宣布「立志不計久暫,力能做到者,決代還清以免遺憾也」。面對家道中落,陳嘉庚艱苦奮鬥了4年時間,終於有些盈利,他便不顧親友反對,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找到債主,到1907年為止,連本帶利還清了父親所欠的債務。此事成為新加坡華人商業史上一大佳話。當然,當時也曾有人說他「傻」,但他說:「中國人取信於世界,決不能把臉丟在外國人面前!」「我們中國人一向言必信,行必果。」陳嘉庚「一諾萬金」的信譽迅速傳遍了東南亞。此後,人們十分相信陳嘉庚的商業道德和信譽,都願意與他做生意。可以說,陳嘉庚之所以能在家業衰敗後艱苦創業10年左右成為百萬富翁,與他「一諾萬金」的誠信商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3.入同盟會
1906年,孫中山由法國到日本,中途逗留新加坡,抵日後又重返新加坡。同年6月,孫中山在晚晴園主持成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在此期間,孫中山曾與陳嘉庚初次會面。同盟會新加坡分會成立後,新加坡成為革命黨人在南洋的活動中心。陳嘉庚是經朋友林義順介紹才結識孫中山的,受孫中山革命思想的熏陶,陳嘉庚熱情投身於民主革命,還參加了新加坡同盟會會員的秘密會議,與孫中山共商制訂了黨旗方案。這次聚會,激發他踏上了革命征途,給陳嘉庚一生難以磨滅的印象。
1910年春,陳嘉庚在孫中山革命思想的啟迪下,痛感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嚮往進步,與胞弟陳敬賢雙雙剪掉發辮,同一批有志之士脫離清廷關系,在中國同盟會盟書上發誓簽名:「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有權,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有渝此,任人處罰。」加入中國同盟會,成為陳嘉庚政治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從此,他遵照孫中山的革命宗旨,喚醒僑胞,支持民主革命和振興中華的一系列活動。
4.橡膠大王
當橡膠第一次從巴西移植到馬來西亞,他即用2000元購了種子,播種在菠蘿園中,進而大面積 種植 ,到1925年,他已擁有橡膠園1.5萬英畝,成為華僑中最大橡膠墾殖者之一,被稱為新加坡馬來西亞橡膠王的四大開拓者之一。之後他開辦橡膠製品廠,生產橡膠鞋、輪胎和日用品。先後在國內各城市、南洋和世界各國大埠設立分銷店100多處。他還經營米廠、木材廠、冰糖廠、餅干廠、皮鞋皮廠等,廠房達30多處。鼎盛時期(1925年)營業范圍遠及五大洲,僱傭職工達3萬餘人,資產達1200萬元(叻幣,約值黃金百萬兩)。
他首創橡膠製品大規模生產,促進了僑居地民族工業的發展;他開辟了橡膠製品和其他製品直接輸出的國際市場,在華僑中第一個打破英國壟斷資本的壟斷局面;他還培養了成千上萬的企業家和技術人才。後來因日本膠製品在東南亞削價傾銷,加上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沖擊,他的企業如江河日落,終於在1934年全部結束。
5.支援抗戰
1937年10月,他發起成立「馬來亞新加坡華僑籌賑祖國傷兵難民大會委員會」,任主席。1938年10月,在著名閩僑菲律賓的李清泉(他致函陳嘉庚,稱南洋華僑應該在香港或新加坡,組一籌賑總機關,領導募)印尼的庄西言(他
亦致函陳嘉庚,囑托他在新加坡組南僑總會,所言目的與李清泉同)倡導和勸說下,又經國民政府行政院(庄西言致函陳嘉庚後,致電行政院建議陳嘉庚領導南僑組織籌賑總機關)致電要求,陳嘉庚出面聯絡南洋各地華僑代表在新加坡開會,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陳嘉庚被推舉為正主席(李清泉、庄西言為副主席)。他帶頭捐款購債獻物,精心籌劃組織,使南僑總會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內便為祖國籌得約合4億余元國幣的款項。此外,他組織各地籌賑會為前方將士捐獻寒衣、葯品、卡車等物資,以及在新加坡和重慶投資設立制葯廠、直接供應葯品等。
1939年,他應國內之請代為招募3200餘位華僑機工(汽車司機及 修理 工)回國服務,在新開辟的滇緬公路上搶運中國抗戰急需的戰略物資。
1940年,他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慰勞團歷訪重慶、延安等地。特別是訪問延安之後,陳嘉庚正統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據實發表關於延安觀感的演講,盛贊陝甘寧邊區的新氣象。通過對國共兩黨轄區的訪問,陳嘉庚認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6.歸國服務
1949年,他應毛主席電邀,回國出席全國政協,參加開國大典。他看到偉大祖國站立起來了,決心定居祖國,為祖國建設服務。他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他已耄耋高年,馳驅祖國南北大地,舟車勞頓,席不暇暖,致力於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並對推動華僑愛國大團結、鼓勵華僑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起到積極作用。他生前叮囑「把集美學校辦下去,把300萬元存款捐獻給國家」,並一再呼籲祖國統一,彌留之際還對台灣的回歸深表關切,體現了一個愛國者的赤誠之心。國家還為此設立了陳嘉庚科學獎。
陳嘉庚的教育事業
1.重視教育
陳嘉庚不僅是偉大的愛國者、著名的實業家,而且也是一位畢生熱誠為國興學育才的教育家。陳嘉庚事業達致頂峰時,不過擁資一、二千萬元左右,在當時的華人企業家中,比他富有的人為數不少,但為國家和民族興學育才始終如一地慷慨輸捐而自己一生過著非常儉朴的生活的,唯有陳嘉庚。正因為如此,黃炎培先生曾說:「發了財的人,而肯全拿出來的,只有陳先生。」他辦學的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毅力之堅,為中國及世界所罕見。
陳嘉庚說:「民智不開,民心不齊,啟迪民智,有助於革命,有助於救國,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萬代的事業,是提高國民 文化 水平的根本 措施 ,不管什麼時候都需要。」本著上述辦學目的和動機,他不惜傾資辦學。
2.興學動機
陳嘉庚致富後首先想到的是興學報國。他說:「國家之富強,全在於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於教育,教育是立國之本。」早在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他就捐獻2000銀元,在家鄉創辦惕齋學塾。民國3年3月創辦集美高初兩等小學校,此後又相繼創辦女子小學、師范、中學、幼稚園、水產、商科、農林、國學專科、幼稚師范等,並逐步發展,在校內建起電燈廠、醫院、科學館、圖書館、大型體育場。在昔日偏僻的漁村裡建設起舉世聞名的集美學村。陳嘉庚興學的動機和愛國情懷,可以從如下他在1918年「致集美學校諸生書」中得到反映:
「教育不振則實業不興,國民之生計日絀,……言念及此,良可悲已。吾國今處列強肘腋之下,成敗存亡千鈞一發,自非急起力追難逃天演之淘汰。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數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舉不足攖吾念慮,獨於興學一事,不惜犧牲金錢竭殫心力而為之,唯日孜孜無敢逸豫者,正為此耳。諸生青年志學,大都愛國男兒,尚其慎體鄙人興學之意,志同道合,聲應氣求,上以謀國家之福利,下以造桑梓之庥禎,懿歟休哉,有厚望焉。」(按:「致集美學校諸生書」,錄自《陳嘉庚先生紀念冊》)
3.創辦學校
1913年,陳嘉庚在家鄉集美創辦小學,以後陸續辦起師范、中學、水產、航海、商業、農林等校共十所;另設幼稚園、醫院、圖書館、科學館、教育推廣部,統稱「集美學校」;此外,資助閩省各地中小學70餘所,並提供辦學方面的指導。1923年孫中山大元帥大本營批准「承認集美為中國永久和平學村」,「集美學村」之名就是由此而來。規模這樣宏大,體系這樣完整的「學校」,全國還找不到第二個。
4.籌措校費
1921年陳嘉庚認捐開辦費100萬元,常年費分12年付款共300萬元,創辦了廈門大學,有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個系,這是一所華僑創辦的唯一大學,也是全國唯一獨資創辦的大學,於1921年4月6日開學,陳嘉庚獨力維持了16年。後來世界經濟不景氣嚴重打擊華僑企業,陳嘉庚面對艱難境遇,態度仍很堅定地說:「寧可變賣大廈,也要支持廈大」。他把自己三座大廈賣了,作為維持廈大的經費。
陳嘉庚傾資興學,他希望有志之士,聞風繼起,振我中華,故雖企業收盤,仍多方籌措校費,艱苦支撐,百折不撓,估計他一生用於辦學的款項,約達美金一億元以上。在他的倡導下,許多華僑紛紛捐資興學,蔚然成風,影響極為深遠。
5.海外辦學
在新加坡,陳嘉庚對於當地華僑子女的教育也非常熱心,1919年創辦了規模宏大的「新加坡南洋南洋華僑中學」,是當時南洋地區華僑的最高學府。在抗日戰爭結束後,他又創辦水產航海學校,南僑示範和南僑女中等學校。當時有教會請陳嘉庚捐款10萬元創辦一所大學,陳嘉庚慨然答應,但提出要以兼設中文課程為條件。
在承擔集美、廈大兩校龐大開支的同時,陳嘉庚還於民國10年聯絡新加坡華僑,組織同安教育會,支持同安縣創辦40多所小學。民國13年,陳嘉庚把同安教育會改為集美學校教育推廣部,至民國24年,先後補助本省20個縣市的73所中小學,補助總額達193227銀元,全部由陳嘉庚承擔。在僑居地,陳嘉庚竭力倡辦華文學校,曾任新加坡道南學校。民國4年在新加坡捐資創辦崇福女校,民國8年又捐資3萬元創建南洋華僑中學,後來又捐40多萬元作為該校基金。民國36年3月,創辦南洋女子中學。
6.教育思想
陳嘉庚不僅是一個教育事業家,而且不愧為一個教育家。在長期辦學的實踐中,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第一、他提倡女子教育,反對重男輕女。大力倡辦女子學校,讓女子能上學,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開了風氣之先,是難能可貴的;第二、強調優待貧寒子弟,獎勵師范生。他反對辦學分貧富,盡力幫助貧寒子弟上學。同時,他非常注意師范生的培養,嚴格選擇和物色師資人才,對於好的加以獎勵;第三、講究教學質量,注意全面發展。陳嘉庚從辦學開始,就一直注意「德、智、體三育並重」,強調全面發展;第四、主張「沒有好教師,就沒有好學校」,強調要確立教師在學校的主導地位,他認為要辦好學校,關鍵在於領導和教師,「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提高教學質量,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選教師」,因此,他十分重視選擇校長和教師;第五、為了振興實業,培養生產技術人才,倡辦職業技術教育;第六、要求普及教育,並訂下同安「十年普及教育計劃」,設立同安教育會和教育推廣部。他為教育事業奮鬥了一生。
7.生活簡朴
陳嘉庚為集美和廈門大學興建數十座雄偉的高樓大廈,自己的住宅卻是一所簡朴的二層樓,既小且暗,辦事不便,但他十分怡然。他的生活艱苦樸素,自奉菲薄。床、寫字台、沙發、蚊帳等都是古老的。外衣、褲子、鞋子、襪子全都打補丁。他家有數百萬財產,晚年卻為自己規定低的伙食標准即每天五角錢,經常吃番薯粥、花生米、豆乾、腐乳加上一條魚。他身體力行的座右銘是:「應該用的錢,千萬百萬也不要吝惜,不應該用的錢,一分也不要浪費。」
盡管陳嘉庚曾是南洋成功的華人大實業家之一,但他的個人生活卻始終十分簡朴。他的個人自傳中寫到,「我之個人家庭,年不過數千元,逐月薪水足以抵過。在集美建一住宅,不上一萬元,他無所有。」但是他極具公益心,尤其對於興辦教育,非常熱心。早在1913年,他就在家鄉創辦小學,1918年又創辦師范學校,並設立中學,附設男女小學和幼兒園。隨著他的企業的興旺發展,他又繼續在集美開辦水產航海學校,商業學校,農林學校,幼兒師范等,同時也設立了科學館(現集美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圖書館和醫院等,使集美成為了系統完整的學村。
陳嘉庚投身政治
1.早期活動
陳嘉庚雖身處南洋,但一直心繫中國,積極支持中國國內的革命活動。他結識了孫中山,在1910年加入同盟會並積極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辛亥革命後,陳嘉庚擔任福建「保安會」會長,籌款支援福建,穩定了當地局勢。
陳嘉庚對於文化事業,也是積極支持。他支援了范長江、夏衍等人主辦的「國際新聞社」和《華商報》等,還匯款支持鄒韜奮復辦《大眾生活》周刊。
1928年中國濟南慘案發生後,南洋華僑掀起了聲勢浩大的聲援運動,陳嘉庚擔任「山東慘禍籌賑會」主席,積極籌款救濟難民,還發起抵制日貨運動。
2.堅決抗日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在新加坡成立,陳嘉庚被推選為主席。他自己帶頭捐款,還組織各類活動。近1939年一年,南洋華僑就向祖國匯款3.6億多元,從盧溝橋事變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4年半期間,共計捐款約15億元,極大地支援了中國國內的抗日力量。
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失守後,我國對外交通瀕於癱瘓。新修建的滇緬公路成為最主要的軍運大動腦。不但需要大批軍運汽車,而且急需大批熟練的司機和汽車修理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西南進出口物資運輸總經理處商請陳嘉庚先生在南洋代招募司機和修理工(通稱「南僑機工」或「華僑機工」)。陳嘉庚領導的南僑總會遂於1939年2月迅速發出《徵募汽車修機、駛機人員回國服務》的第六號通告。陳嘉庚一方面號召華僑捐款捐物,購買大量汽車和軍需物品,另一方面還親自到南洋各埠演說動員,廣大華僑青年熱烈響應、紛紛報名參加。白清泉等在新加坡首先報名,當即批准30名;廖國雄、賴玉光等在巴株、巴峇帶頭報名,當即批准50名。同年2月18日,首批南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成員80名在新加坡集中出發,南僑總會舉行盛大歡送會。陳嘉庚勉勵大家:「你們是代表千萬華僑回國服務的,一定要堅持到底」。新加坡報紙出版歡送專刊,把首批回國機工贊頌為「八十先鋒隊」。
3.反對賣國
陳嘉庚堅持抗日到底,針對汪精衛等人的妥協方案,在國民參政會第二次大會上提出「敵未 出國 土前,言和即漢奸」的著名提案。電文提案經5次刪改,原意被歪曲,鋒芒被砍掉,盡管如此,仍產生日益廣泛的影響,振奮了全國人民和廣大海外僑胞的人心,對於當時重慶的主戰派亦起著很大的鼓舞作用。
(按:上述「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是盛傳的十一字之提案,和事實有出入。提案原文不止11字,而是三條、100多字。汪精衛一夥刪去其第二、三條提案,對第一條則幾經修改,想模糊提案的針對性,刪改為「公務員不得談和平案」。後經大會成員激烈討論,認為9個字的修改案含糊不清,不倫不類,形同兒戲,表示反對。最終定下的則是19個字,即「在日寇未退出我國土之前,公務員不得言和案」,成為國民參政會正式文獻記錄在案,在1938年11月2日重慶《中央日報》上公諸於眾。由於這是陳嘉庚提出的震動中外的堅決反對漢奸國賊、妥協分子投降賣國的著名提案,因此特摘錄原文如下:
陳嘉庚反對汪精衛投降賣國的著名提案
議長、秘書(長)公鑒:
東電悉。庚因事未能赴會,甚歉。
茲有提案二宗,乞代徵求參政員足數同意並提請公決。
一、日寇未退出我國土之前,凡公務員對任何人談和平條件,概以漢奸國賊論。
二、大中學校、在抗戰期間,禁放暑假。
三、長衣馬褂限期廢除,以振我民族雄武精神。
陳嘉庚叩首(10月26日)
4.訪問延安
1940年3月,陳嘉庚率領南僑總會組織的「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考察團」,慰勞抗日前線的將士與後方的軍民,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轉折。從1927年到1940年回重慶之前,他是堅決的「擁蔣派」,稱「蔣委員長乃中國國內外四萬萬七千萬同胞共同擁戴之唯一領袖」,「蔣委員長的意志,即中國全國國民的意志」。抗戰義捐款項悉數匯交國民政府行政院。訪問重慶與延安之後,他了解了中國抗戰的真相,分清了是非,思想認識產生了飛躍,斷定「共產黨必勝,國民黨必敗」。
陳嘉庚訪問延安是他政治生活的一個里程碑。他說,這次來延安慰問不容易,國民黨造謠言破壞共產黨的名聲,處處設障礙阻撓我們到延安。蔣介石捧他、拉攏他,並干擾他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接觸。陳嘉庚為了弄清國共摩擦的真相,勸說國共兩黨團結抗戰,於1940年5月31日抵達延安。他原定在延安停留三天,恰巧因隨行的李鐵民車禍住院,這樣陳嘉庚在延安多住了四天, 6月8日清晨,離開延安東行,前往山西戰區慰問考察。
「陳嘉庚當時訪問延安是需要一定的膽略的。當時延安臨近前方,經常受到空襲。延安城已被日機炸平,新建的窖洞也有被炸塌的,空襲警報的槍聲不時破空而起。就在陳嘉庚先生訪問延安之前的4、5月份,王震將軍剛率領三五九旅粉碎了日寇對晉西北河防的六路進攻,山西全境的八路軍配合晉西北戰場,大破日軍,殲敵5萬余名。在陝甘寧邊區,保衛延安的戰備大演習剛剛結束,留延安的200多名華僑青年,也在各自的學校、機關參加了演習,隨時准備行軍打仗。」
在訪問延安期間,陳嘉庚先生參加了四次群眾性集會,同毛澤東、朱德和其他黨政領導人多次會晤,深入交談;參觀了中國女子大學、抗日軍政大學、延安市容和安塞鋼鐵廠、印刷廠;與財政、公安、司法負責人談話;廣泛接觸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的校友;並同延安各界人士和歸國華僑青年進行了多次接觸和座談;出席延安各界的歡迎會和歡送會。
陳嘉庚這次訪問延安,經過實地考察,親眼看到邊區軍民一致,官兵一致,認為這是「克敵制勝之本」。反觀國民黨「大後方」官員腐敗,坐待外援,民眾疾苦無人過問,軍事節節失利。對比之下,感到中國共產黨深知民心僑心,國民黨無視民心僑心。陳嘉庚說,這次訪問延安最感滿意的是,真正看到中共堅持國共團結、堅持抗戰到底,立場堅定,態度誠懇;對邊區各界艱苦奮斗的精神尤為感動。通過這次訪問堅定了他對抗戰勝利的信心。他心中的「疑團」也解開了,破壞抗戰、投降賣國、貪污、禍國殃民的是國民黨,真正抗日救國、維護團結統一、廉潔奉公的是中國共產黨,斷定「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內戰時期活動1946年國共內戰爆發後,陳嘉庚反對美國援助蔣介石,以南僑總會主席名義致電美國總統和國會表示抗議。並且抵制蔣介石召開的國民大會,指出蔣介石「一夫獨裁,遂不惜媚外賣國以鞏固地位,消滅異己,較之石敬瑭、秦檜、吳三桂、汪精衛諸賊,有過而無不及。」1947年,又組織「新加坡華僑各界促進祖國和平民主聯合會」(簡稱「民聯社」),積極聲援民主黨派關於制止內戰的斗爭。
1940年毛澤東對陳嘉庚描繪未來的國家:一沒貪官污吏;二沒土豪劣紳;三沒賭博;四沒娼妓;五沒小老婆;六沒叫化子;七沒結黨營私之徒;八沒萎靡不振之氣;九沒人吃摩擦飯;十沒人發國難財。
5.晚年活動
1949年5月,陳嘉庚應毛澤東的邀請,回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當年9月,以華僑首席代表身份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此後,陳嘉庚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華東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第一屆全國人大會委員,政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
1961年8月12日,陳嘉庚病逝於北京,享年87歲。後安葬於福建集美鰲園。
看了「 陳嘉庚事跡」的人還看了:
1. 陳嘉庚的事跡材料
2. 陳嘉庚的故事讀後感3篇
3. 陳嘉庚的故事讀後感
4. 關於弘揚嘉庚精神徵文作文大全7篇
5. 關於嘉庚精神的徵文範文4篇
㈤ 汕頭有幾個中學
汕頭市各類中等學校328所。
一、汕頭市第一中學
汕頭市第一中學(ShanTou No.1 Middle School),汕頭市教育局直屬重點中學,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
前身是華英中學堂;1904年由澄海富商陳雨亭捐資創辦;1925年學堂改名為南強中學;1927年秋改為汕頭市立第一中學;抗戰時期先後遷到潮安琪園、普寧三都、流沙圩等地;1949年10月,人民政府接管了學校,定名為汕頭市第一中學。
二、汕頭市華僑中學
廣東汕頭華僑中學坐落於廣東省汕頭市,是一所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市重點中學、省一級學校。
全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32年的汕頭市私立海濱中學1950年改為汕頭市華僑中學;1952年改為省立「廣東汕頭華僑中學」(簡稱「省僑」),是全國最早的省立僑校之一,1965年遷入現址;之後數次易名;1986年經省教育廳批准,恢復現校名。
三、汕頭市潮陽南僑中學
學校秉承先輩的優良傳統,在上級的領導和支持下,已發展成為一所校風嚴謹、管理規范、師資優良、設施較完備、質量較高、環境整潔的完全中學。學校分為南僑總校區和力嘉校區,佔地總面積達120畝,力嘉校區於2012年7月11日正式投入使用。
四、汕頭市金園實驗中學
汕頭市金園實驗中學於2000年經汕頭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是一所全日制中學,現有52個教學班。金園實驗中學歷經十二年的不懈努力,已經積累了優秀的師資力量和豐富的民辦學校辦學經驗。
2003年獲得「廣東省首屆十佳民辦中學」光榮稱號,2009年獲得首屆「全國優秀民辦中學」光榮稱號,成為汕頭市初級中學的名牌學校,打造出汕頭市民辦教育的優質品牌。
五、汕頭市六中
汕頭市第六中學是由創辦於1904年的正始中學和創辦於1948年的嶺海中學於1953年合並改稱為「汕頭市聯合中學」,校址位於福平路67號。1956年改稱「汕頭市第六中學」,1958年為完全中學建制。1965年學校遷至現校址(同益路32號)。
1991年改為職業中學,校名易稱「汕頭市海濱職業中學」。1999年校舍全面改建,並改為普通完全中學,校名恢復為「汕頭第六中學」。2000年被評為區一級學校,2002年被評定為「全國教育統一考試定點考場。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汕頭
網路—汕頭市第一中學
網路—汕頭市華僑中學
網路—汕頭市潮陽南僑中學
網路—汕頭市金園實驗中學
網路—汕頭市六中
㈥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頭鎮南僑中學南安市南僑中學郵編多少
【地址】:福建省 泉州市 南安市 水頭鎮
【郵編】:362342
㈦ 泉州有哪些中學(所有初中)
泉州市高中名單及地址:
泉州市
鯉城區
泉州一中 362000 泉州學府路31號
泉州培元中學 362000 泉州市鯉城區新華北路花棚下
泉州三中 362000 泉州市鯉城區東街菜巷20號
泉州五中 362000 泉州市桂壇巷49號
泉州七中 362000 泉州天後路40號
泉州現代中學 362000 泉州市田奄南路
泉州科技中學 362000 泉州學府路原泉州師院內
泉州十五中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浮橋仙景
泉州外國語中學 362000 學府路33號
豐澤區
泉州市城東中學 362000 泉州豐澤區城東前林村
泉州市第九中學 362000 泉州豐澤區津淮街中段
泉州市東海中學 362000 泉州市豐澤區東海鎮法石村
泉州市劍影武術學校 362000 泉州市北門普明305省道邊
泉州市實驗中學 362000 泉州市豐澤區聖湖小區
北京師范大學泉州附屬中學 362000 泉州豐澤區東海街道雲山社區
洛江區
第十一中學 362011 泉州市洛江區萬安開發區南部
南少林武術學校 362011 洛江區萬安街道杏宅開發小區
馬甲中學 362014 洛江區馬甲鎮永安村
羅溪中學 362015 洛江區羅溪鎮柏山村
仰大附中 362014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仰恩大學附屬中學
泉港區
泉港區第六中學 362816 泉港區塗嶺鎮松園村
泉港區第五中學 362803 泉港區後龍鎮柳亭村
泉港區南埔中學 362804 泉港區南埔鎮太白峰
泉港區惠華中學 362804 泉港區界山鎮東張村
泉港區第一中學 362801 泉港區港二街
泉港區第二中學 362801 泉港區山腰街368號
惠安縣
惠安一中 362100 惠安螺城鎮建設南路294號
惠安三中 362100 惠安螺城西苑路100號
惠安四中 362133 惠安縣塗寨鎮頂郭村
惠安五中 362121 惠安縣洛陽鎮萬安路
荷山中學 362141 惠安荷山村
惠南中學 362122 東園鎮文山村
嘉惠中學 362100 螺陽鎮霞光村
高級中學 362100 惠安縣螺城建設北路88號
輞川中學 362103 輞川鎮峰崎村
惠安二中 362100 螺陽鎮廖厝前
崇武中學 362131 惠安縣崇武鎮台灣街
廣海中學 362100 惠安縣螺城鎮建設南路
海濱文武學校 362100 惠安縣螺城鎮
安溪縣
安溪一中 362400 福建省安溪縣鳳城鎮毓秀路
銘選中學 362400 鳳城鎮北石河濱西路
沼濤中學 362400 鳳城鎮大同路益民街253號
安溪六中 362400 安溪縣鳳城鎮大同路513號
第八中學 362402 福建省安溪縣蓬萊鎮蓬溪村
梧桐中學 362402 安溪縣蓬萊鎮聯中村
俊民中學 362411 湖頭鎮湖四村
安十一中 362413 感德鎮洪佑村
藍溪中學 362400 官橋鎮赤嶺村
龍門中學 362442 安溪縣龍門鎮
崇德中學 362421 安溪縣長坑鄉長坑村
培文高中 362442 安溪縣龍門鎮山美村
恆興中學 362400 安溪縣火車站開發區
永春縣
永春第一中學 362601 永春縣五里街鎮華岩村
永春華僑中學 362600 永春縣桃城鎮翠路43號
永春三中 362609 福建省永春縣蓬壺鎮壺中村324號
永春四中 362608 泉州永春湖洋清白村
永春五中 362612 永春縣達埔鎮
永春六中 362602 永春縣岵山鎮和塘東路82號
永春第二中學 362600 永春縣桃城桃溪
永春美嶺中學 362618 永春縣一都鎮美嶺村
德化縣
德化六中 362500 德化縣潯東路241號
八中 362500 德化縣潯中鎮東頭坂
二中 362506 德化縣上涌鎮上涌街1號
一中 362500 福建省德化縣城關鳳凰山1號
三中 362500 城關湖心路177號
石獅市
石獅市第一中學 362700 石獅市湖濱辦事處長福埔
石獅市第三中學 362700 石獅市寶蓋鎮龜湖5片區61號
石獅市第五中學 362700 石獅市鴻山鎮西墩村
石獅市第八中學 362700 石獅市第八中學
石獅市石光中學 362700 石獅市群英北路142號
石獅市永寧中學 362700 福建省石獅市永寧中學
石獅石光華僑聯合中學 362700 石獅市東港路
晉江市
晉江市第一中學 362200 青陽街道青華社區煙邊巷82號
晉江市平山中學 362200 晉江市梅嶺街道辦事處梅嶺路
晉江市第二中學 362212 晉江市池店鎮
晉江市陳埭民族中學 362211 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烏邊港
晉江市磁灶中學 362214 晉江市磁灶鎮
晉江市季延中學 362216 晉江羅山山仔
晉江市養正中學 362261 晉江市安海鎮海八路
晉江市僑聲中學 362271 晉江市東石鎮僑聲路
晉江市內坑中學 362268 晉江市內坑鎮內坑南街1號
晉江市英林中學 362256 晉江市英林鎮
晉江市南僑中學 362241 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
晉江市永和中學 362235 晉江市永和庄宅村64號
晉江市首峰中學 362246 晉江市深滬鎮首峰
晉江市毓英中學 362251 晉江市金井鎮中興中路472號
晉江市子江中學 362261 晉江市安海鎮興安路
晉江嘉輝中學 362261 泉州晉江市安海鎮
中遠學校 362000 晉江刺桐大道
南安市
南安一中 362300 福建省南安市溪美新華街文苑巷40號
柳城中學 362300 南安市溪美辦事處彭美路186#
鵬峰中學 362300 南安市區鵬峰路99號
國光中學 362321 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鎮東街0021號
藍園高級中學 362321 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鎮
僑光中學 362314 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鎮下圩街
華僑中學 362333 南安市豐州僑中路
南星中學 362343 福建省南安市水頭鎮橫街1號
新營中學 362342 福建省南安市水頭鎮新營村1號
南安三中 362305 南安市英都鎮
新僑中學 362331 南安市洪瀨鎮新僑路
詩山中學 362311 南安市詩山鎮山二村
成功中學 362312 南安市碼頭鎮大壩埔
南安二中 362324 南安市羅東鎮埔心村
南安六中 362300 美林街辦西美村
華美中學 362313 南安市蓬華鎮
寶蓮中學 362302 南安市霞美鎮杏埔村
五星中學 362341 南安市官橋鎮共建街184號
延平中學 362343 南安市石井鎮
體育學校 362300 南安柳城路77號
南安五中 362308 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鎮省東村
龍泉中學 362304 南安市侖蒼鎮園美村456號
鵬峰第二中學 362311 南安市詩山鎮梧埔山村128號
爐邨中學 362324 福建省南安市樂峰鎮爐山村
洪梅中學 362331 南安市洪梅鎮新聯村
玲蘇中學 362332 南安市康美鎮康富路36號
奎霞中學 362343 南安市石井鎮奎霞村
國光第二中學 362321 南安市梅山鎮光前東路
東方學校 362300 南安市美林街道辦事處柳美路東側
紅星高中 362302 南安市霞美鎮
僑鄉高中 362321 南安市梅山鎮
泉州市私立中學名單如下:
泉州外國語中學,
北師大附屬中學,
泉州實驗中學泉州七中分校,
泉州私立新世紀中學,
泉州市私立培青中學
㈧ 晉江中考錄取分數線
晉江中考錄取分數線在654到681之間。
2022泉州晉江中考一級達標高中錄取分數線:晉江一中最低控制分數681.1分,養正中學最低控制分數677.5分,南僑中學最低控制分數654分。
招生注意。
2022年晉江市二級達標中學、東石中學及民辦高中切線投檔工作於7月22日下午結束。七所二級達標中學及東石中學均已投足計劃數;三所民辦學校子江中學、中遠學校、荊豐中學已投足計劃數,拔萃雙語學校計劃數投檔不足,尚有57個余額;養正國際班已於普通高中第一批次投足計劃數。
平山中學計劃數400人,投檔錄取400人(其中已自主招生15人),已完成招生任務。
磁灶中學計劃數500人,投檔錄取500人(其中已自主招生24人),已完成招生任務。
首峰中學計劃數400人,投檔錄取400人(其中已自主招生11人),已完成招生任務。
內坑中學計劃數500人,投檔錄取500 人(其中已自主招生25人),已完成招生任務。
陳埭民族中學計劃數500人,投檔錄取500人(其中已自主招生23人),已完成招生任務。
永和中學計劃數400人,投檔錄取400 人(其中已自主招生20人),已完成招生任務。
紫峰中學計劃數400人,投檔錄取400 人(其中已自主招生17人),已完成招生任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晉江市第一中學
㈨ 哪位好心人能告訴我南京好一些的民辦中學都有哪些啊,初高中不限啊,還有南京有哪些城區啊,謝謝啦~~
樓上抄了一份很全的資料,我引用一下,然後告訴你哪所比較好。因為本人是南師附中的老師,如果你了解一下的話,會知道南師附中在南京的地位,我結合這些民辦學校在高考和中考的成績,給你一個完美的答案。
第一檔次:
高中: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仙林大學城學院路 85899653 210046
南師大附中江寧分校 江寧開發區吉印大道 52724603 211102
金陵中學河西分校 河西夢都路 60 號 86476001 210012
初中:
南京玄武外國語學校 太平門街 79 號 84820810 210016
南京育英第二外國語學校 大廠楊庄南村 29 號 57791225 210044
南京育英外國語學校 福建路 25 號 83426540 210003
第二檔次:
高中:
南師大附屬實驗學校 仙林大學城文苑路 1 號 85891329 210046
初中:
高淳外國語學校 淳溪鎮鎮興路 175 號 57331598 00
南京鄭和外國語學校 富麗山莊 40 號 84852266 210017
南京秦淮外國語學校 雨花路 166 號 52416807 210006
附:南京民辦中學一覽表
所在區 學校名稱 地 址 電 話 郵 編
玄武區 南京玄武外國語學校 太平門街 79 號 84820810 210016
南京開明外國語學校 紅山路 197 號 85423336 210028
白下區 南京鄭和外國語學校 富麗山莊 40 號 84852266 210017
秦淮區 南京秦淮外國語學校 雨花路 166 號 52416807 210006
建鄴區 金陵中學河西分校 河西夢都路 60 號 86476001 210012
南京實驗學校(一中承辦) 鳳台南路 28 號 52412818 210012
金陵國際語言學校 湖西路 19 號 86444779 210017
鼓樓區 南京育英外國語學校 福建路 25 號 83426540 210003
下關區 南京南僑高級中學 中央門外東井亭 100 號 85617844 210028
南京育英第三外國語學校 中央北路 82 號 85623023 210037
棲霞區 南師大附屬實驗學校 仙林大學城文苑路 1 號 85891329 210046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仙林大學城學院路 85899653 210046
南京外國語實驗學校 馬群街 169 號 84361942 210049
南京南江中學 戴家庫棲化新村 8 號 85767734 210033
江寧區 南師大附中江寧分校 江寧開發區吉印大道 52724603 211102
21 世紀雙語學校 江寧上峰鎮 84140365 211134
華廈實驗學校 中華門外雙龍街 6-1 號 52433081 211101
南京東方中英文學校 江寧東山天元中路 68 號 52160666 211100
南京英華學校 江寧開發區將軍中路 118 號 52108506 211100
浦口區 南京實驗國際學校 浦口南京高新技術
開發區火炬南路 1 號 5884288 210032
南京江浦中學 江浦珠江鎮文昌路 2 號 58187402 211800
六合區 南京育英第二外國語學校 大廠楊庄南村 29 號 57791225 210044
六合區勵志中學 六合雄州鎮西門 57112301 211500
高淳區 高淳縣淳輝中學 淳溪鎮寶塔路 239 號 57336700 00
高淳外國語學校 淳溪鎮鎮興路 175 號 57331598 00
㈩ 泉州的北師大附中會比晉江的南僑中學和毓英中學好嗎
應該還是泉州的好,不說師資硬體怎麼樣,校園風氣肯定會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