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信網路欺凌怎麼處理

網信網路欺凌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2022-10-19 00:28:11

❶ 網路欺凌行為有哪些

1、對其他網民使用語言暴力。

2、對特定

網民或網路群體進行杯葛。

3、把受害人之個人資料(如真實姓名,容貌等)公開,俗稱「起底」。

4、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這些相片旁加上誹謗性文字,俗稱「改相(改圖)」。

5、在論壇中以言語用發帖甚至以洗版等方式公開侮辱受害人。

6、受害人當看見其他網友違反網規時管理員便置諸不理,但看見受害人違反網規時卻即時向警方舉報,使受害人感到欺凌者有雙重標准之嫌。

❷ 未成年人保護法新增網路保護,網路保護中有什麼亮點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10月17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給孩子們一個更安全、更溫馨的成長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心願。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哪些亮點?將如何進一步織密法治之網、築牢法律基石,提升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化水平?來看以下梳理。

此外,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還要求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應當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查詢應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發現其具有前述行為記錄的,不得錄用。

「從世界各國的相關數據和經驗來看,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的再犯率是比較高的。」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說,對於有過這些犯罪記錄的人員,應限制他們從事相關職業。

在防治校園欺凌問題上,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

❸ 中國法律網路欺凌是第幾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注意,這里表明—網路方式公開侮辱誹謗同樣可能構成犯罪)
以上只是刑法方面涉及的對網路暴力的規定。

❹ 我的一個朋友,在QQ群中被別人網路欺凌,怎麼舉報他們

首先你可以讓你朋友在QQ群裡面點擊舉報,一般QQ會對言語辱罵的人員進行警告或封號處理。或者讓你朋友直接退出QQ群,眼不見心不煩,退群後,群裡面的人也不會那麼無聊繼續進行網路欺凌。

❺ 網路欺凌屬於校園欺凌嗎

法律分析:實際上在實踐當中並不能完全的說所有的網路欺凌都屬於校園欺凌, 畢竟即使是成年人在面對網路欺凌時仍然難以處理, 但是在網路上對其他的未成年人進行打擊,或者是散播謠言等等都是構成校園欺凌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法》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❻ 什麼是網路欺凌

有些孩子通過簡訊,社交媒體網站,電子郵件和其他數字平台參與有害行為。在這里,互聯網安全專家揭示了有關網路欺凌的事實,並分享了阻止騷擾的方法。

數字技術多年來呈指數級發展 - 雖然這些進步為現代世界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知識,但它們也導致了網路欺凌的增加。「網路欺凌的定義因來源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定義是利用技術傷害或傷害他人,」 PACER全國欺凌預防中心協調員Bailey Huston說。網路欺凌可能發生在網上任何地方,涉及社交網路配置文件,視頻和圖像共享網站,博客,電子郵件,即時消息,視頻游戲或簡訊。

根據Huston的說法,雖然網路欺凌並不一定比親自欺凌更具破壞性,但它具有一些獨特的特徵:

網路欺凌通常是目標所知的人,但它也可能是一個陌生人。網路欺凌可以匿名行動。
網路欺凌可能會有更大的受眾 - 「因為帖子可以被看到,分享並且可能會傳播病毒,」Huston解釋道
校鈴響起時,網路欺凌不會停止。它並不局限於餐廳或走廊,因為數字技術無處不在。「網路欺凌的目標可能常常讓人覺得他們無法逃避正在發生的事情,」休斯頓說。
網路欺凌的類型

根據紐約州刑事司法服務司的說法,一些常見的網路欺凌類型包括:

詆毀:在線傳播有害,不真實或有害的謠言和言論,這將損害個人的聲譽。

排除:從在線組中故意排除某人。這被認為是網路欺凌的間接形式。

火焰:戰斗涉及在私人或公共在線環境中向一個人或幾個人發送憤怒,殘忍,粗魯和粗俗的信息。

快樂拍:將個人身體視為「惡作劇」或「笑話」,而其他人拍攝攻擊或拍照以在線發布/發布。

騷擾:發送一系列針對個人的有害,侮辱性的在線消息。

假冒:假裝並偽裝成其他人,然後在線發送或發布材料,意圖損害個人聲譽。

郊遊:在線發送或發布有關包含敏感,私密或尷尬信息的人的材料(如信息和圖像)。

文字大戰/攻擊:通過大量平均簡訊和電子郵件追捕目標個體。

詭計:從事欺騙手段以獲取令人尷尬的材料,然後在網上公開。

為什麼孩子們會網路欺凌?

「當涉及到欺凌行為時,並不是」孩子和青少年可能參與的'一刀切'的理由,「休斯頓說。「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個共同點就是欺負孩子 - 無論是親自還是在線 - 經常尋求表現力量並希望控制自己。」例如,學生可能喜歡網路欺凌帶來的信心和力量,或者他們可能會是試圖以配合他們的同齡人。

使網路欺凌特別有吸引力的一個因素是與受害者的物理距離。經常欺凌涉及面對面的對抗和口頭/身體暴力。另一方面,網路欺凌是以電子方式進行的,肇事者可以在閉門造車。「由於物理距離很遠而且沒有看到網路欺凌行為目標立即做出反應,因此使用技術更加殘酷,」Huston說。「因此,網路欺凌的學生可能不會認識到他們行為的嚴重危害。」
網路欺凌有多常見?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被引入手機和社交網站 - 這與網路欺凌的增加有關。以下是一些統計數據:

從數據中心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於2018年發現,高中學生的大約15%的人報告在過去一年內,網路欺凌
根據網路欺凌研究中心的統計,在2019年3月接受調查的人中,有36.5%的人在他們生命的某個階段經歷過網路欺凌。這是數字技術剛剛開始受到牽引的2007年(18.8%)經歷過這一數字的人數的兩倍
休斯頓參考了一項2015年的研究,該研究表明,網路欺凌的人可能會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欺凌。
雖然男孩和女孩都參與網路欺凌,但女孩更容易網路欺凌,成為網路欺凌的目標。
網路欺凌的後果

網路欺凌對受害者有許多負面影響。它可能導致情緒困擾,抑鬱,學校暴力和學校避免。許多參與欺凌行為的年輕人 - 無論是從事侵略行為還是受害者 - 往往都有情感和社會困難。孩子自殺的決定很少見,是許多因素的結果; 然而,有時網路欺凌可能是一個觸發因素。

我的孩子被詐騙了嗎?

兒童和青少年可能無法了解他們的網路欺凌經歷,但您應該注意行為的變化。「也許你的孩子不想去學校或正常的俱樂部和活動,他們可能會因為花時間在電腦或手機上而感到不安,或者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退出與家人或朋友的互動,」Huston說。但是,重要的是要注意每個孩子的反應都不同,有些可能不會表現出任何異常行為。這就是為什麼休斯頓說父母應該與孩子進行公開,誠實的對話網路欺凌。(也讓你的孩子知道,如果他報告網路欺凌,你不會限制他的互聯網訪問,Huston說這可能是他沉默的原因)。

如何幫助網路欺凌受害者

如果您的孩子成為攻擊目標,最重要的是表達您的支持。「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應該得到正在發生的事情,你們將共同努力制止欺凌,」休斯頓說。(始終鼓勵您的孩子與您交談,但如果他願意,也要尊重並尊重他獨立解決問題的決定。)

休斯頓說下一步是記錄情況。「截取任何包含欺凌行為的帖子,並保存文本,電子郵件,消息或照片,」她說。「一旦你有文件,請聯系你孩子的學校詢問他們的欺凌預防政策。確定聯系點,並向您孩子的學校提供欺凌記錄。「家長也可以與技術提供商合作,看看他們是否能夠舉報和/或阻止騷擾內容。大多數允許進行互動式通信的網站都有使用條款協議,禁止任何人參與有害通信。

以下是幫助您的孩子處理網路欺凌的其他提示:

建議您的孩子如果有人受傷,不要迅速作出反應。匆忙做出的憤怒和激進的反應可以使問題升級。
以冷靜和強烈的方式告訴欺負者「停止」。說「停止」並不意味著報復。
在提醒學校之前,請考慮聯系網路欺凌者的父母並堅定地聲明必須停止有害行為。提供電子證據,盡量不引發防禦性反應。
如果您的孩子有危險,請致電律師或警察。律師可以幫助您採取必要的法律行動,警方可以幫助您解決身體暴力和/或性剝削的威脅。
如果我的孩子是網路欺凌怎麼辦?

了解你的孩子是一個網路欺凌者可能會感到驚訝和傷害 - 但現在扭轉局面還為時不晚。「首先與孩子談論他們欺凌的原因。這種公開的對話應該讓他們能夠探究他們的感受以及可能導致他們行為的因素,「休斯頓說。強調網路欺凌是殘酷的,對他人的傷害會損害友誼和聲譽。同時重申每個人都應受到尊重,尤其是那些被認為在任何方面「不同」的人。

❼ 防沉迷用了逃犯的怎麼辦

法律分析:1.網頁中搜索防沉迷,點擊進入實名注冊和防沉迷系統2.輸入自己的QQ賬號和密碼。3.進行實名認證,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聯絡地址,完成實名認證即可。

法律依據:《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通過虐待、脅迫等非法手段從事預防和干預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活動,或者對未成年人實施網路欺凌,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網路游戲服務提供者違反本條例規定,未進行身份注冊或未採取防沉迷措施的,由文化部門依據職責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可責令暫停或停止網路游戲服務;情節嚴重的,吊銷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第三十四條 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建立舉報制度或不及時受理、處置舉報的,由網信、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等部門依據職責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五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可責令暫停或停止相關服務。

❽ 今年,國家網信辦在整治網路暴力網路欺凌等網路亂象方面的成果怎麼樣

對網路亂象蔓延的嚴厲管控成效顯著。“通過專項行動,扎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網上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賭博詐騙信息屢禁不止,還有一些自媒體賬號為了獲取流量,製造虛假謠言和惡意營銷炒作;部分未成年人網路課程包含低俗色情、血腥暴力等有害信息;部分平台泛娛樂化傾向,“三低”問題出現反彈,網路海軍、流量詐騙等,這些問題對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經濟利益和網路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

強調,網路空間是億萬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園。網路空間是天晴、生態良好的人民利益所在。網路空間陰雲密布、生態惡化不為了人民的利益。”“堅持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依法管理網路,構建良好的網路生態。”近年來,要瞄準清晰的網路空間,穩步推進網路管理和網路生態工作。

❾ 發現孩子沉迷網路或遭受網路欺凌時該如何應對

如何教育好孩子是家長們非常關心也非常頭痛的一個問題,尤其是現在的網路世界特別發達,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接觸到網路。而網路上面各種各樣的信息讓人眼花繚亂,在接受的新鮮事物的同時肯定也會接觸到一些不好的東西。比如說游戲或者是一些不良網站,這些都很有可能會讓孩子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多關心孩子

盡管並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但是這樣的情況對於孩子的心理打擊也是非常大的。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不要等到出事了以後再去追悔莫及。總之想要斷掉這一切的根源,就是讓孩子少去接觸網路,更要從小的時候做起。如果他們從幾歲開始就一直玩電腦玩手機,那麼等到20多歲想要改掉這個習慣就會非常的困難。

❿ 如果遭到校園欺凌和網路欺凌行為應該撥打什麼進行求助

如果發生這個情況,盡快的撥打110報警電話,讓公安局來處理

與網信網路欺凌怎麼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客戶管家顯示網路異常 瀏覽:105
網路上買產品不發貨打什麼電話 瀏覽:731
開機輸入無線網路密碼 瀏覽:476
想買個手機但是網路太差 瀏覽:18
乙太網絡電纜拔出wifi能連嗎 瀏覽:405
爾雅網路課程怎麼注冊 瀏覽:191
如何發現網路上被舉報 瀏覽:589
蘋果5s搜不到網路怎麼辦 瀏覽:494
網路轉賬要不回來怎麼辦 瀏覽:659
小米網路制式怎麼看 瀏覽:742
問卷星提交時顯示網路異常 瀏覽:360
wifi網路怎麼設置限時斷網 瀏覽:388
蘋果6s怎麼不顯示網路 瀏覽:990
網路密碼追蹤器 瀏覽:279
機場附近的網路信號差 瀏覽:457
長虹牌39寸的網路電視多少錢 瀏覽:381
電視機網路連接 瀏覽:533
君威4g網路怎麼連接 瀏覽:745
台式電腦網路測速軟體哪個好 瀏覽:547
蘋果手機網路鎖圖片 瀏覽:89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