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果位是什麼意思網路

果位是什麼意思網路

發布時間:2022-10-11 16:40:35

① 佛教的果位是怎麼認定的

佛教果位認定是自我修持成就的一種表現,是由修證斷惑的程度,不由他悟,在於自心證悟。不由外人認定。

小乘佛教共有四個果位,分別是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

大乘佛教共有三個果位,分別是佛、菩薩和阿羅漢。

小乘佛教認為現世界只能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不可能有第二個佛,可見佛在小乘佛教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大乘佛教認為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1)果位是什麼意思網路擴展閱讀

果位,謂修行得道已證正果之位。與「因位」對言。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五:「今人動自負道家真伯,釋氏果位,恐悉過矣,得不勉旃!」《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今生更復勤修精進,直當超脫玄門,上證大覺,後來果位,當勝前生,這是正理。」

清魏源《聖武記》卷五:「且於宗喀巴微行解衣時,見有山神奉衣護衛,知已證果位,遂共禮拜稱弟子。」

參考資料

網路-果位

② 什麼是 證得果位怎樣才能證明證得了果位

出世間心(lokuttaracitta):出世間心是超越由五取蘊組成的世間之心。此心導向脫離生死輪回及證入涅盤:苦的止息。一共有八種出世間心。這些心屬於證悟的四個層次:一、須陀洹(入流);二、斯陀含(一還);三、阿那含(不還);四、阿羅漢。每一層次皆有兩種心:道心(maggacitta)與果心(phalacitta)。一切出世間心所緣取的目標都是無為究竟界,即涅盤。但依各自不同的作用,而分別為道心與果心。道心的作用是斷除(或永遠地減弱)諸煩惱;果心的作用是體驗相符的道心所帶來的某種程度解脫。道心是善心;果心則是果報心。
須陀洹道心(sotapatti-maggacitta):進入趣向解脫的不退轉之道是為入流,而體驗此道之心則名為入流道心或須陀洹道心。「流」(sota,音譯:須陀)即是八聖道分: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恆河之水不斷地從喜瑪拉雅山流向海洋,出世間八聖道分亦從正見之生起不斷地流向證悟涅盤。須陀洹道心的作用是斷除首三結:(一)身見或我見;(二)對三寶的懷疑;(三)執著地相信實行儀式能趣向解脫(戒禁取)。它也斷除了一切足以導致投生四惡道的貪瞋痴,而且永遠地根除了其它五心,即四個與邪見相應的貪根心以及與疑相應的痴根心。已證得入流者肯定會在最多七世的時間內證得最終的解脫,而且肯定不會投生至任何惡道。
斯陀含道心(sakadagami-maggacitta):此心是與八聖道相應而屬於一還界之心。此心沒有斷除任何「結」,但滅除了較粗的欲欲(對欲樂的欲求)與瞋恚。已達到此境者最多隻會再回到人間一次即證得最終的解脫。
阿那含道心(anagami-maggacitta):已證得第三道者將不會再次投生到欲界。若這類人在今世不能證得阿羅漢果,他即會在來世投生到色界天以及在其地證得最終的解脫。阿那含(不還)道心斷除了欲欲與瞋恚二結,也永遠地根除了兩個瞋根心。
阿羅漢道心(arahatta-maggacitta):阿羅漢是已完全解脫者;他已破除煩惱敵。阿羅漢道心是令人直接證得阿羅漢果、完全解脫的心。此心徹底斷除了五個微細「結」,即對色界生命之欲求、對無色界生命之欲求、我慢(驕傲)、掉舉與無明。它也斷除了剩餘的不善心:四個邪見不相應貪根心以及一個掉舉相應痴根心。
果心(phalacitta):每一個道心都會令與之相符的果心自動地緊接其後在同一心路過程里生起。過後,當聖弟子進入果定時果心即會連續地生起許多次。如前所述,果心是屬於果報心(vipakacitta),是出世間道之果。
-----------------------------------------------------------------

須陀洹道是邪見、疑、戒禁取見、嫉、慳這五種結最終滅盡的原因;斯陀含道是粗的欲界貪與瞋恨二結最終滅盡的原因;細的欲界貪與瞋恨二結最終被阿那含道滅盡;阿羅漢道則是導致我慢、有欲與無明三結永遠滅盡的原因。

--------------------------------------------------------------------
問78:修行者必須斷哪些煩惱才能證初果?證入初果時需要老師印證或是能夠自知?

答78:根據某些經的說法,修行者必須斷身見、疑及相信儀式能凈化心的戒禁取見。根據另一些經的說法,他必須斷五種煩惱,即剛說過的三種及嫉和慳。如果他精通經教,他就可能知道自己是須陀洹。但是如果他並不精通的話,他就未必會知道,例如佛陀的親戚大名居士(Mahanama)就不知道自己斷除了些什麼煩惱。

問128:聖者是否能夠觀到其它聖者證悟了什麼道果?

答128:聖者必須擁有他心通才能觀到其它聖者證悟了什麼道果,但是他只能夠觀到與他自己所證悟的道果同等或較低的道果,不能觀到較高層次的道果。

③ 金剛經中提到:須陀洹果位,斯陀含果位,阿那含果位分別指

1、須陀洹果位:三乘菩提中最低、離凡夫最近的一個果位(修佛所達到的境界)。

須陀洹,譯為預流、入流,佛教術語,是南傳佛教中的修行位階,為沙門四果中的初果。意思是凡夫通過修行斷盡「見惑」,開始見到佛道,進入聖道之法流。

2、斯陀含果位:三果中的第二階成果成效。

斯陀含,意為一來,謂凡夫在斷見惑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欲界思惑。

3、阿那含果位:為聲聞乘之中的第三果,得證此果位的人將不再回還欲界,而證涅槃。此位須斷盡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證得之。

根據小乘佛教的教義,修行有四果位,分別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羅漢果,這四果是小乘佛教聲聞修道的階位。

(3)果位是什麼意思網路擴展閱讀:

小乘佛教共有四個果位,而大乘佛教共有三個果位:佛、菩薩和阿羅漢。小乘佛教認為現世只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佛; 大乘佛教認為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小乘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小乘聖者不求成佛,只求進入涅檠的境界,安住於涅檠,不再度化眾生,不能稱為菩薩,也不能成佛。

而大乘菩薩道雖入涅槃卻不住於涅檠,雖解脫生死仍不離生死,以便度化有緣眾生,所以稱為菩薩道。菩薩果位,共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階位。十地之前的四十個階位,為凡夫;初地以上的十二個階位,為聖人。

④ 神仙果位是什麼意思

是神仙的境界。
佛教用語 ,指的是修佛所達到的境界。
果位為佛教用語,在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中的內容有所差別,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指的是修佛所達到的境界。佛教用語,指的是修佛所達到的境界。佛教名詞。謂修行得道已證正果之位。

⑤ 佛說阿彌陀經里說的果位是什麼意思

果位是佛教有這么規定過:如:
阿羅漢有四個果位
菩薩有十個果位
還有佛果位,緣覺果位,等等.
這里要說一下,往生極樂世界者,沒有果位,如果一定安個果位,那叫:往生果吧.呵呵.

⑥ 佛教果位的意思是什麼

果位就是指修佛時能夠達到的境界。在小乘佛教中總共有四個果位,它們是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在大乘佛教中共有三個果位,即佛、菩薩和阿羅漢。
小乘佛教認為,在現世之中只有一個佛,這個佛就是釋迦牟尼佛;而大乘佛教卻認為眾生都有佛性,每個人都可以成佛,而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小乘佛教中的聖者不求成佛,只求能夠進入涅槃的境界,然後在涅槃中安住,不再去度化眾生,所以不能夠稱為菩薩,也不能夠成佛。而大乘菩薩道雖然入涅槃卻不住於涅槃之中,雖然能夠解脫生死但是仍然離不開生死,是為了能夠方便度化有緣眾生,所以稱為菩薩道。
菩薩果位總共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階位。十地之前的四十個階位是凡夫;初地以上的十二個階位是聖人。

⑦ 成佛的路上,果位是怎麼劃分的

一、佛、菩薩、羅漢的說法是按照大小乘做的簡單劃分。如按大乘圓教之義,則把成佛路上的果位分為五十二個階位。從低到高分別是;
1、十信:也叫「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法心、戒心、願心。
2、十住:也叫「十心住」,即發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貴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頂心住。
3、十行:也叫「十行心」,即歡喜心行、饒益心行、無嗔恨心行、無盡心行、離痴亂心行、善現心行、無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實心行。
4、十迴向:也叫「十迴向心」,即救護一切眾生離相迴向心、不壞迴向心、等一切佛迴向心、至一切處迴向心、無盡功德藏迴向心、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心、如相迴向心、無縛解脫迴向心、法界無量迴向心。
5、十地:也叫「十地心」,即四無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勝心、現前心、無生心、不思議心、慧光心、受位心。
6、第五十一位;稱為入法界心,即為等覺。
7、第五十二位:稱為寂滅心,即為妙覺。即是最高圓滿的果位——佛。
二、補充說明:
1、一般說的阿羅漢是小乘四個果位中的最高果位,其初果須陀洹斷惑的程度等同於圓教初信位菩薩,但是神通智慧與圓教初信位菩薩無法相比。同理,二果斯陀含斷惑程度等同於圓教三信位菩薩,三果阿那含斷惑程度等同於圓教五信位菩薩,四果阿羅漢斷惑程度等同於圓教七信位菩薩。辟支佛斷惑程度等同於圓教八信位菩薩,權教菩薩斷惑程度等同於圓教九信位菩薩。圓教初住以前的十信位菩薩沒有證得法身,也叫「假菩薩」,十信位圓滿則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進入圓教初住位,即是法身大士,才是「真菩薩」。
2、在佛教中,最低的果位是大乘初信位菩薩,即小乘初果,證得此果位,則已入聖流,不再是凡夫,雖然未出六道,但永不墮落三惡道,天上壽命終盡,降生人間,人間壽命終盡,上升天上,如此七次往返,即證得阿羅漢果位,出離輪回,永無分段生死。在此以下,皆是凡夫,隨其業力,升沉不定,輪轉六道。

閱讀全文

與果位是什麼意思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沒欠費無法連接網路什麼原因 瀏覽:826
計算機網路安全法的內容 瀏覽:45
濟南學網路營銷 瀏覽:797
永城網路推廣怎麼做 瀏覽:620
python基礎教程之網路安全 瀏覽:701
萊蕪網路費在哪裡交 瀏覽:983
網路工程專業哪個筆記本好 瀏覽:506
網路安全宣傳周手抄報的圖片 瀏覽:762
小米wifi放大器連接後網路非常卡 瀏覽:963
社區網路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788
蘋果藍牙網路很慢 瀏覽:499
小愛音響app如何連接網路 瀏覽:699
靜安區網路營銷技術服務電話多少 瀏覽:91
電腦沒網路怎麼辦wifi 瀏覽:22
社會網路分析密度怎麼計算 瀏覽:972
網路技術和多媒體哪個簡單 瀏覽:127
密碼學與網路安全第五版課後答案 瀏覽:11
中國網路安全委員是誰 瀏覽:651
網路制裁和開掛哪個好 瀏覽:787
網路消費怎麼停止 瀏覽:76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