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鍋飯網路用語是什麼意思
大鍋飯是對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義現象的一種形象比喻,大鍋飯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人民公社」的出現,同樣是與「大躍進」加速工業積累密切相關的。
大鍋飯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即企業不論經營好壞,盈利還是虧損,工資照發,企業工資總額與經營效果脫節,二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即在企業內部,職工無論干多干少,干好乾壞,都不會影響個人工資分配,工資分配存在嚴重的平均主義。
大鍋飯的出處:
廣東七星岩有座建於明代的佛寺——慶雲寺。由於佛殿建築古樸雄偉,被人們譽為「嶺南名剎」。慶雲寺中有一口十分引人注目的特大鐵鍋,它被安放在佛殿一角,四周圍著鐵欄桿。這個大鐵鍋如用來煮飯,可供數百僧人食用。
然而,這口特大鐵鍋卻不是用來為僧人煮飯的,而是用來向朝神拜佛的施主們化緣的。凡是進廟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們,在經過大鐵鍋旁邊時,都要投進幾個銅錢,一則是孝敬菩薩,以求降福滅災;二則是為了維持寺內僧人的生計。
因此,這口鐵鍋雖然從未真正煮過飯,卻是「撞鍾和尚」們的生活依靠和來源。因此人們稱之為「大鍋飯」。
2. 章丘鐵鍋是個騙局嗎
百分百是個騙局,不過,錯不在鐵匠,而是某電視台節目!
首先,看一下工藝,章丘鐵鍋的賣點之一是人工捶打,但如果你有點常識,同樣原材料,機器鍛壓,肯定比人手錘子敲打力量更大和受力更均勻,鐵鍋又不是工藝大師製作紫砂壺,人工技術也許會讓鐵鍋有藝術感和情懷,但並不會讓質量更好。
其次,難道是章丘鐵鍋原材料特殊嗎,難道是章丘鐵匠掌握著越王勾踐的冶煉技術嗎,從所有報道來看,都是鐵鍋廠購買的現成鐵板而已,所以,此條不成立。
然後,節目中,在鐵鍋里不加水不加油水追雞蛋的把戲,那隻是一個水蒸氣托浮物理現象,任何普通鐵鍋,在一定溫度下,都會產生同樣效果,飯店的大廚基本都是高溫烹炒加快速顛勺攪拌,家裡的燃氣灶,一般是達不到這個溫度效果的。這點,只能說明節目編導的無知或者為了節目效果的誇張。
還有,目前各種實驗證明,除非使用特殊塗層,如特氟龍,否則鐵鍋不沾,是不可能的,網路小視頻各種所謂開鍋,也不過是讓鐵鍋有層油脂而已。
最後,現代 科技 下多層材料復合鍛壓的金屬鍋,各項指標遠超普通鐵鍋。所以,章丘鐵鍋,並不比用普通鐵鍋更好,這不過是一個有意無意的騙局而已。
親測!!!購買使用兩年後,告訴你,真正的章丘鐵鍋,就一兩家,質量真是沒的說,價格是680元左右。賣鐵鍋的具體是姓什麼我就不說了,避免廣告嫌疑,你去了那裡,問一下村幹部,都會告訴你真實的那家,問村民,大概率不說或者隨意說,原因不清楚。
且聽我慢慢道來。
看完舍尖上的中國,我這顆饞嘴辣媽的心 ,天天砰砰亂跳,不會做 美食 ,原來不是我的技術問題,是沒有一個好鍋的緣故啊,找到根源了,走起!買鍋去!
一個秋風瑟瑟的上午,我和朋友歡聲笑語,帶著似乎聞到盈盈暗香的飯菜味道,出發了,大概兩個多小時,來到了章丘,位置是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章丘區在 歷史 上是有名的「鐵匠之鄉」,古有「章丘鐵匠遍天下」之說。沿著村裡不太寬的道路,我們聽到了叮叮當當打鐵的聲音,瞬間興奮了起來,找到啦!
1-進了一家打鐵聲比較好聽的人家,門口幾個人,看到來人了,更加積極的敲了起來,院子里,是水泥地面,擺了一個工具箱,幾個人拿著鐵錘,各自拿一張鐵板,節奏歡快的敲著,院里沒火沒灶,兩個婦女賣力的推銷產品,俺們是正宗章丘鐵鍋!旁邊放著包裝箱,就是淘寶常見的哪幾種產品,價格大概200以下。
看著那張我使勁一敲也能敲壞的薄鐵皮,我們不顧推薦婦女的熱情挽留,趕緊溜了。
2-又轉了五六家,幾乎都是一個樣子,甚至有一家還是幾個小朋友在敲著玩,我們對央視的節目產生了強烈的懷疑!這是什麼鬼!
3-路遇幾個村民,問了一下情況,有的指這家,有的指那家,還有熱心帶我們一起過去看看的,又看了五六家,一樣的淘寶同款!
4-懷著一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饞貓 心,我走進了村裡的黨員活動中心,一個村幹部在裡面,仔細咨詢了一下,又手工畫了個路線圖,左拐右拐的,來到了一個樹林旁邊的小路上。
這家門口有意思,牆外面有七八個台階,門很小,上台階也很窄,一個鐵門大概有五六十公分寬吧,高度也就180厘米左右,門沒鎖,推門而入。
5-瞬間心花怒放!
一口高度約3米的大爐子,立在院子里,一個滿臉滄桑的瘦削老鐵漢,帶著大大的厚圍裙,正在用長夾子拿著,煅燒一塊鐵板。旁邊一個稍微有點胖的40左右的男士,在協助他。
6-等老人停了火,我們去他屋子裡聊了起來,這老漢打鐵60多年了,因為查環保,全村就保留下來一兩口爐子,除了他和另一家,其他家賣的,都是進的義烏那邊的成品!那些院子里打鐵是給人看的,根本出不來成品。
7-老人的絕活,鐵鍋就不用說了,央視視頻做的沒錯,就是那個樣子滴[呲牙]用傳統方法,手工鍛造的鍋具,製造需經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在一千度左右的高溫錘煉,經受萬次鍛打,直到鍋如明鏡。鍛打好的章丘鐵鍋鍋型更符合中國菜翻炒的需求,具有天然無塗層,火候易掌控,不沾不糊,省油,使用壽命長等特點,關鍵是厚度,一個鍋2.7公斤!因為爐子有限,一天也燒不了幾個鍋,他家老人和他兒子負責煅燒,其他四五個人負責鍛打,一人一天出一個鍋,基本上都被外地客戶,托著當地人買走了,沒有存貨,淘寶更不可能有。
8-說完了鍋,老人的絕活,是鐵打的花朵,鐵花!有牡丹,菊花,件件精美,出品很少,一年也打不了幾個,因為擺出來也容易生銹,價格也不低,買的人也不多,基本就是做樣品看看。
9-清華大學建築設計專業的學生,有的畢業設計作品,找老人定製,有個照片圖冊,我沒拍,作品都很有現代氣息。
10-聊著天等了一個小時,因為是到了中午,他家蒸了包子,我也吃了兩個,面又厚發的又好,餡不大,可能家裡人干是力氣活,需要多吃點面吧,呵呵。等著剛打好了一口鍋,我也沒要包裝盒,用報紙 包上,我們就和老人告別了。走的時候是大門,寬大氣派,平時同行來看的人多,一般就不開了,我們來的那個門,是後門。
時間久了,照片留存的不多,有點遺憾。
這樣的老手藝,確實需要地方支持,比如環保給特殊政策,允許鐵爐存在,否則好東西真不好買。
說說後續,我在淘寶買了一個鍋把套,一個鍋耳套,解決了鐵鍋端鍋熱的問題,炒菜絕對是好吃,下油改小火,炸蔥花熗鍋面,成為了我的拿手菜,其他菜,呵呵。
如果從工藝穩定上來說,現在工業模板壓制出來的鍋的質量遠遠比人手打要好,純粹的就是炒作情懷導致價格高企,和電視銷售沒什麼區別。你認真看一下那些介紹,基本普通的鍋都是能做到,甚至比他做得更好,製造鐵鍋的真正核心是冶煉工藝,連鐵都不是特殊冶煉的,那基本沒什麼核心競爭力了。
不過如果從功能上來說,它是兼具所有鍋的功能的,也不能說完全騙你啦。
鐵鍋好不好,首先不是看工藝!
鑄造或者「打鐵鍋」用的鐵是什麼材質的鐵是至關重要的!造鍋用的鐵,在冶煉伊始就應該注重材料的成分,畢竟鐵鍋是用來炒菜做飯的!假如,做鍋用鐵的成分不明或者含有重金屬、微輻射元素等不 健康 成分,就是再千錘百煉也白搭!!就像有毒麵粉加工成精美的蛋糕……
如果鐵鍋在宣傳上忽略了「造鍋」用什麼鐵這個環節!一味地強調工藝如何如何,就無法調動日漸熟知科學知識消費者的購買欲啦!
以上僅為個人拙見,不構成買鍋建議[捂臉]
章丘鐵鍋就是一個大大的騙局。
前年搬新家,添置傢具時花了四百來塊錢買了一口章丘鐵鍋,代烤蘭的那種,還號稱開過鍋的,天然不沾鍋。
用到現在已經滿兩年了,銹的滿目創傷,鍋裡面黑一塊,黃一塊,白一塊的,用豬皮擦,用食用油抹,裝一鍋油泡上十天,什麼辦法都用上了,該銹還是銹,該花還是花。更可怕的是,我發現章丘鐵鍋特別軟,用鍋鏟就可以把鍋劃出很深的印記,我懷疑鍋的材質應該是什麼合金之類的東西,因為材質軟容易成型,可以節省很大的製作成本。
鐵銹(氧化鐵)洗不幹凈食入過多可能造成人體重金屬沉積傷害身體。假如它的鍋體成分是合金,要看摻進入的是什麼,假如這種合金是有毒的,不 健康 的那就太可怕了!
實在是弄不好了,就把這口章丘鐵鍋扔了,畢竟, 健康 是第一位的,因為我們每頓飯都要和鍋打交道!
章丘鐵鍋,普普通通的地方產品,成名於某 美食 節目,但是,自己沒有數,感覺就是稀世珍寶了,又是擴產又是漲價,現在落得無人問津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弄清楚鐵鍋的「鐵」是個什麼概念。嚴格來說這個「鐵」指的就是鑄鐵,鑄鐵的成型工藝只能是鑄造,也就是說把經過高溫融化後的鐵水倒進事先做好的模子裡面,待鐵水冷卻後取出進行打磨,再安裝上鍋柄,這才是基本的工藝,以前的老百姓用的鍋都是這個工藝,還有俗稱的生鋁盆和生鋁鍋也是這個工藝——鑄造。
鑄鐵的性能是結構比較穩定,不容易生銹,而且鐵鍋中的鐵元素對身體也十分有益。正宗鐵鍋的缺點是比較脆很容易被摔裂,基於這個特點,所以說是絕對不能敲打的。要說是經過敲打而成型的鍋的話,那肯定就不是鐵鍋了,那麼這樣成型的鍋應該叫什麼呢?嚴格的說應該叫「鋼」鍋。雖然二者的主要構成元素都是鐵原子,但是鋼和鐵的機械性能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
我們現在常用的鍋的材質99%以上都是鋼,在工業化空前發達的今天,做一個鋼鍋其實是很簡單的,沖壓就可以,而且效率很高,幾秒鍾的時間就可以。如果說是手工用錘頭擊打而成的話,效率就很低了,一天也打不了幾個,這個活兒本人曾經親手做過,所以說應該有發言權。那麼沖壓而成的鍋和手工捶打而成的鍋有什麼區別嗎?絕對沒有任何差別!因為其材質在根本上是不會發生任何改變的。
基於以上所述,即便如今所說的章丘鐵鍋真的是用手工捶打而成的,也頂多隻是多了個賣點可以而已。那麼 歷史 上曾經真的有過真正的章丘鐵鍋嗎?我認為應該還是有的,不過那肯定是經過鑄造工藝而成的鐵鍋,而不是現在經過捶打而成的鋼鍋。
《舌頭上的中國》有播放過用「章丘鐵鍋」炒制的菜餚,不粘鍋的效果比真正的「不粘鍋」還勝一籌,並配有用人工打鑄鐵鍋的景頭,於是就名燥起來,最火時線上能賣出上萬口鍋,價格從200元 400元不等。
傳統說法,真正的章丘鐵鍋,都要錘打36000下,如果真的人工打36000下,那麼光人又費也是值得400元 500元,但由於利益驅動下,章丘幾乎所有的人都從事這個鍋的生產,也就開始「張冠李戴」,以次充好的現象,有些人乾脆用冷壓技術來充鍛打鐵鍋,本來要36000下的人工打造,一下子來個一次性成型,就這樣把章丘鐵鍋的牌子給砸了。
所以,真正的章丘鐵鍋,已經很少了,體力活的活,很少有人會幹了,只有投機取巧,快發財的事情才會有人去做,其結果可想而知
不是騙局,這鍋可以炒菜可以燒水,可以頂頭上做頭盔。。。。
為了好賣做點包裝做點炒作沒啥毛病,買不買在你自己,只要人家這鍋是真鐵做的就不是騙你,LV都可以用空氣袋做服裝,賣天價,就不能讓鍋賣高點?
反正我是不會去買這鍋,所以賣貴點就貴點,我會努力支持這鍋的!
純手工打造本身就是個騙局 永遠沒有機器製造的精準,這只是個生活日用產品 , 只有工藝 藝術品 手工才有價值
3. 網路語言「鍋」是什麼意思啊
"哥"的意思.
來自 四川方言. 哥為Guo(鍋)的讀音.
舉例:電影<天下第二>中.女主角叫松三爺為:三鍋(哥).網路常用於:帥鍋(哥)等等.
4. 大鍋飯網路用語是什麼意思
大鍋飯網路用語指不管勞動態度好壞、勞動質量優劣、對社會貢獻大小都享受同樣待遇、拿同樣報酬的情況。
大鍋飯是對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義現象的一種形象比喻,大鍋飯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人民公社」的出現,同樣是與「大躍進」加速工業積累密切相關的。
名稱由來
在上世紀50年代以後的中國,「大鍋飯」一詞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於是,很多人便認為,「大鍋飯」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產物,其實,它的由來更為久遠。人們常用「大鍋飯」來形容在工作中「干好乾壞一個樣,干與不幹人人有份」的現象。
「大鍋飯」源於廣東慶雲寺,七星岩上建於明代的慶雲寺中有一口特大的鐵鍋。倘若用這口鐵鍋煮一鍋飯,足可供數百名僧人食用。然而,這口大鐵鍋卻並非真正用來煮飯,而是用來向那些朝神拜佛的施主化緣。它安放在佛殿的一角,四周圍著鐵欄桿。
凡進廟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在經過大鐵鍋旁邊時,都要投進幾個銅錢,一則是為了孝敬菩薩,以求降福滅災;二則是為維持寺內僧人生計。因此,這口從未煮過飯的大鍋是和尚的生活依靠,裝的是地地道道的「大鍋飯」。這便是「大鍋飯」一詞的由來。
5. 網路用語鐵鍋什麼意思
鍋:哥
鐵鍋:鐵哥們
6. 網路用語不粘鍋是什麼梗
不粘鍋指無論如何,都不背鍋的人。
不粘鍋原意是做飯不會粘鍋底的鍋,因為鍋底採用了不粘塗層,常見的、不粘性能最好的有特氟龍塗層和陶瓷塗層。
後來變成網路流行語,意思是指無論如何,都不背鍋的人,只想做一個不粘鍋,但有時候事與願違,鍋從天上來。
英雄聯盟中的不粘鍋定律
在英雄聯盟中,本局裡面你個人本身中規中矩發育,隊友前期發育良好,拿到優勢及一些人頭,卻因為在你帶線期間,有優勢隊友不溝通的情況下三番兩次主動找對方打架,總被對方以多打少,造成雙方隊伍優劣形式逆轉,進而輸掉本局。
輸掉後,隊友卻因為自己拿到己方主要人頭,諷刺無責隊友單帶,不跟團。自己不反思輸掉對局是因為自己無腦求戰(俗稱「浪」)的愚蠢行為造成的。
7. 砸鍋賣鐵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把炒菜鍋砸成稀巴爛,
砸鍋賣鐵,字面翻譯為砸了鍋去賣廢鐵。表示窮途末路,不留後路。也比喻把所有的都拿出來了。
出 處 劉紹棠《蒲柳人家》八:「老人家真當是兒媳婦有了喜,滿街滿巷奔告親朋好友,說她只要抱上孫子,哪怕砸鍋賣鐵,典盡當光,也要請親朋好友們吃一頓風風光光的喜酒。」
示 例 欠你的賬,即使~我也要給你還上。
英 文 break pot and sell scrap -- not hesitate to sacrifice one's all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
含貶義:一般情況下來說,鍋比廢鐵要值錢!這里有個小故事,一當爹的說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學,結果一路人指出賣鍋要比賣鐵劃算。
8. 賣鐵鍋是什麼意思
摘要 在農村有句俗話,叫做「人情不比債,頭頂鍋來賣」,這句話說得很實在。意思就是說:人情比不上債務,欠下的債務是有個能緩和的餘地的,但是受了人家的人情,必須要及時的還上,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更沒有緩期。在別人家裡有什麼事情的時候,自己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頂上人情,一點都不能少。
9. 網路流行語肝鍋啥意思
肝是指對於某件事情花費很大精力,通常帶有熬夜這一行為的出現,而鍋則是代表錯事的原因歸屬,那麼肝鍋這個可能是花費很大精力去製造錯事的歸屬人??可能是你打錯了吧,應該是干鍋,類似於乾杯🍻,就是慶祝的意思。
10. 頭戴鐵鍋什麼梗
背鍋俠。
俗稱背黑鍋的人。背鍋俠,背鍋,字面意思是背上背著一口鍋」,原本形容駝背的人,網路語背鍋則是背黑鍋的簡稱,指為他人承受過錯的意思,因此常常被大家調侃的稱之為「背鍋俠」。
稱他人為背鍋俠用於表示對某人的同情,認為事情另有他因。網友總結當代社會中某社會實踐主角為躲避社會譴責或法律懲罰常用的三大背鍋俠:精神病、未成年、臨時工。除此之外關於「背鍋」一詞的用法還包括了「實力背鍋」、「這鍋我們不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