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授時精度怎麼測

網路授時精度怎麼測

發布時間:2022-10-10 06:51:50

Ⅰ 為了實現更高的時間測量精度,國家授時中心使用哪種產生和保持標准時間

為了實現更高的時間測量精度,國家授時中心使用長短波授時系統產生和保持標准時間。短波授時台建成後,滿足了毫秒量級用戶的需求。

但是,隨著我國空間技術飛速發展和戰略武器試驗的需要,需要更高精度的授時手段。長波授時台應運而生,它的精度是微秒量級,比短波台授時精度提高了1000倍。該項成果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此後,長短波授時系統又經多次改造升級,始終保持著國際先進水平。

(1)網路授時精度怎麼測擴展閱讀:

國家授時中心總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在西安航天產業基地、渭南蒲城設有分部,另有授時發播台、授時監測站、測定軌站分布在全國。主要開展量子頻標、時間保持、守時理論與方法、高精度時間傳遞與精密測定軌、時間頻率測量與控制、時間用戶系統與終端、導航與通信等研究工作。

國家授時中心擁有國內第一、世界第四規模的守時原子鍾組,負責確定和保持的我國的原子時標准和協調世界時標准,並代表我國參加國際原子時合作,產生和保持的國家標准時間與國際協調世界時UTC的偏差數值保持在10ns以內,時間頻率保持的穩定性以及對國際原子時計算的權重貢獻均位列全球前四位。

Ⅱ gps 可以用來對時,並且比較准時,精度多少原理是什麼

GPS授時是利用GPS衛星搭載的高精度原子鍾,產生基準信號和時間標准,提供覆蓋全球的時間服務,其授時精度高達20億分之一秒。

GPS授時系統主要是利用GPS精確對時的特點來實現裝置的統一對時。GPS接收器在任意時刻能同時接收其視野范圍內4~8顆衛星信號,經解碼和處理後從中提取並輸出兩種時間信號:

(1)時間間隔為1s的脈沖信號PPS,其脈沖前沿與國際標准時間(格林威治時間)的同步誤差不超過1μs;

(2)經串列口輸出的與PPS脈沖前沿對應的國際標准時間和日期代碼。

GPS授時對時方式

主要有3種對時方式:硬對時(脈沖對時)、軟對時(即由通訊報文來對時)和編碼對時(應用廣泛的IRIG-B對時)。

1、硬對時一般用分對時或秒對時,分對時將秒清零、秒對時將毫秒清零。理論上講,秒對時精度要高於分對時。硬對時按接線方式可分成差分對時與空接點對時兩種。硬對時僅能實現站內裝置對時。

2、軟對時採用通訊報文的方式,傳輸的是包括年、月、日、時、分、秒、毫秒在內的完整時間。此種對時方式受距離限制較大,且存在固有傳播延時誤差,所以在精度要求高的場合不能滿足要求。

3、編碼對時目前常用的是IRIG-B對時,分調制和非調制兩種。IRIG-B碼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綜合對時方案,因為在其報文中包含了秒、分、小時、日期等時間信息,同時每一幀報文的第一個跳變又對應於整秒,相當於秒脈沖同步信號。

(2)網路授時精度怎麼測擴展閱讀:

GPS特點:

(1)全球全天候定位

GPS衛星的數目較多,且分布均勻,保證了地球上任何地方任何時間至少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GPS衛星,確保實現全球全天候連續的導航定位服務(除打雷閃電不宜觀測外)。

(2)定位精度高

應用實踐已經證明,GPS相對定位精度在50km以內可達10-6m,100-500km可達10-7m,1000km可達10-9m。

在300-1500m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時以上觀測時解其平面位置誤差小於1mm,與ME-5000電磁波測距儀測定的邊長比較,其邊長較差最大為0.5mm,校差中誤差為0.3mm。

實時單點定位(用於導航):P碼1~2m ;C/A碼5~10m。

靜態相對定位:50km之內誤差為幾mm+(1~2ppm*D);50km以上可達0.1~0.01ppm。

實時偽距差分(RTD):精度達分米級。

實時相位差分(RTK):精度達1~2cm。

(3)觀測時間短

隨著GPS系統的不斷完善,軟體的不斷更新,20km以內相對靜態定位,僅需15-20分鍾;快速靜態相對定位測量時,當每個流動站與基準站相距在15KM以內時,流動站觀測時間只需1-2分鍾;採取實時動態定位模式時,每站觀測僅需幾秒鍾。因而使用GPS技術建立控制網,可以大大提高作業效率。

Ⅲ 衛星授時的准確率到底有多高,如果錯一秒會怎樣

比起北斗導航系統的高精度定位功能,人們對於精密授時這一基礎功能相對的陌生。其實精密授時自古就有,從古時的打更報時到現在通過授時系統精密授時,我們對於精確可靠的時間的需求從未間斷。


時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至關重要。相比時間出錯,導航出錯導致的可能只是走錯路。如果授時系統出現誤差,哪怕差一秒,後果超乎想像!



平常在電影中或者新聞里都會看到飛船和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的畫面。就像是我國「天舟一號」以及「天宮二號」的交會對接,都是需要精密的時間同步,對兩個飛行器進行姿態的同步觀測,實時發出測控指令,才能保證對接成功,否則,「太空之吻」的美談就很有可能變為「太空車禍」。


現代戰爭中,比拼的,更多是網路作戰。而精準的時間系統作為網路作戰的關鍵,對於指揮系統的調度,武器系統的打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精度達到幾十納秒量級的原子鍾,對時間頻率的同步將會在未來的戰場調度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相差一秒,交易的狀態、結果將是天淵之別。在金融交易裡面,一秒鍾的時間會有著大量的交易和瞬息萬變的數字跳動,細小的誤差對於漲與跌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不僅僅是上面提到的領域,精密授時的重要性還可以在通訊領域、電力輸送、航空航海等等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目前北斗導航系統的單向授時精度已經達到幾十納秒量級,如果未來能夠建立我國的國家時間標准,通過法律定義國家的標准時間,將會使北斗的精密授時在各行各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Ⅳ NTP網路時間伺服器的精確度和穩定性如何

北斗時間頻率公司的NTP網路時間伺服器採用美國MOTOLORA公司的專業GPS授時晶元,時間精度高,信號捕獲能力強。經過國際認可的 USNO實驗室的廣泛測試認可的6 Sigma 授時水平的出色表現。

NTP時間伺服器- NTP網路時間伺服器採用摩托羅拉32位高性能單片機和商用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使產品的穩定性和運算速度得到可靠保證;

Ⅳ GNSS接收機的授時精度如何標定,PPS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和授時精度有何關系,脈沖寬度有何意義尋高手解答。

你好! 只是有GNSS接收機產品,不懂這個,也來佔位學習下。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Ⅵ gps授時設備和北斗授時設備哪個精度高

gps授時設備和北斗授時設備哪個精度高?

授時精度主要取決於開發平台的演算法,跟時間信息來源無關。

HR-901GB型號衛星時鍾伺服器產品技術參數如下(可作為參考):

1、產品特點:

◆ 高精度,串口/脈沖可達30ns,NTP客戶端優於2ms,時間同步快。

◆ 雙CPU同時工作,32位CPU雙核處理器,採用DSP/CPLD技術高速處理;

◆ 支持4路獨立10/100M網口(每個埠具有獨立的MAC地址)4路串口1U機架式設計,且網口可靈活配置;

◆ 作一級時間伺服器,可同時為上萬台客戶端、伺服器、工作站提供時間服務。

◆ 支持WINDOWS9X/NT/2000/XP/2003/vista、LINUX、UNIX、SUN SOLARIS、IBM AIX、HP-UX等操作系統及支持NTP協議的所有網路設備。

◆ 多種配置方法(SOFT/WEB),易於管理和升級,支持MD5加密和SNMP網管;

◆ 設備支持NTP和SNTP協議,且提供IBIG-B碼互備信號介面,要實現計算機網路及其網路設備無需額外編程便可自動精確同步時間。

◆ 專用嵌入式系統,無硬碟和風扇設計,防震設計,系統穩定可靠。

◆ 機箱經防磁處理,抗干擾能力強。

◆ GPS接收天線重點考慮了防雷設計、穩定性設計、抗干擾設計, 信號接收可靠性高,不受地域條件和環境的限制。

◆ 裝置具有多種串列信息輸出與交互方式,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 串口信號輸出可編程,操作方便。

◆ 裝置可通過LCD液晶屏顯示年月日時分秒和當前收星個數。

◆ 機架式結構,1U、19」標准機箱,安裝方便。

2、產品參數:

名 稱 技 術 參 數

捕獲

衛星

時間 裝置冷啟動時 ≤1—3min

裝置熱啟動時 ≤1min

瞬間斷電重啟 ≤20s

授時精度 30ns(UTC同步精度)

守時精度 7*10-9(0.42μS/min)

網路時間協議 NTPv1.v2.v3&v4、SNTP、TELNET、DHCP、UDP、SNMP

客戶端吞吐量 13000次/秒

LCD液晶顯示 顯示當前的衛星個數和年月日時分秒時間信息

串列口信息 波特率默認9600,數據位8,無校驗,1停止位

GPS授時天線 標配30米,根據實際環境可選50、100、200米

尺寸 1U:483×44×210mm

重量 2.8KG

電源 220V ±20%,47Hz~63Hz(三合一插座)

工作溫濕度 -200C~+700C;<95%無冷凝

貯存溫度 -400C~+850C

功耗 ≤15W

MTBF ≥180000

質量保證 產品3 個月包換,1年內免費保修

免費保障 產品出故障時由購貨方直接與本公司聯系替換品

技術支持 免費向用戶的電話、郵件等技術支持服務

軟體升級 終身免費向用戶提供系統時間軟體的升級

Ⅶ GPS授時系統的簡介

一、GPS時鍾及輸出
1.1 GPS時鍾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由一組美國國防部在1978年開始陸續發射的衛星所組成,共有24顆衛星運行在6個地心軌道平面內,根據時間和地點,地球上可見的衛星數量一直在4顆至11顆之間變化。
GPS時鍾是一種接受GPS衛星發射的低功率無線電信號,通過計算得出GPS時間的接受裝置。為獲得准確的GPS時間,GPS時鍾必須先接受到至少4顆GPS衛星的信號,計算出自己所在的三維位置。在已經得出具體位置後,GPS時鍾只要接受到1顆GPS衛星信號就能保證時鍾的走時准確性。
作為火電廠的標准時鍾,我們對GPS時鍾的基本要求是:至少能同時跟蹤8顆衛星,有盡可能短的冷、熱啟動時間,配有後備電池,有高精度、可靈活配置的時鍾輸出信號。
1.2 GPS時鍾信號輸出
目前,電廠用到的GPS時鍾輸出信號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1.2.1 1PPS/1PPM輸出
此格式時間信號每秒或每分時輸出一個脈沖。顯然,時鍾脈沖輸出不含具體時間信息。
1.2.2 IRIG-B輸出
IRIG(美國the Inter-Range Instrumentation Group)共有A、B、D、E、G、H幾種編碼標准(IRIG Standard 200-98)。其中在時鍾同步應用中使用最多的是IRIG-B編碼,有bc電平偏移(DC碼)、1kHz正弦載波調幅(AC碼)等格式。IRIG-B信號每秒輸出一幀(1fps),每幀長為一秒。一幀共有100個碼元(100pps),每個碼元寬10ms,由不同正脈沖寬度的碼元來代表二進制0、1和位置標志位(P),見圖1.2.2-1。
為便於理解,圖1.2.2-2給出了某個IRIG-B時間幀的輸出例子。其中的秒、分、時、天(自當年1月1日起天數)用BCD碼表示,控制功能碼(Control Functions,CF)和標准二進制當天秒數碼(Straight Binary Seconds Time of Day,SBS)則以一串二進制「0」填充(CF和SBS可選用,本例未採用)。
1.2.3 RS-232/RS-422/RS-485輸出
此時鍾輸出通過EIA標准串列介面發送一串以ASCII碼表示的日期和時間報文,每秒輸出一次。時間報文中可插入奇偶校驗、時鍾狀態、診斷信息等。此輸出目前無標准格式,下圖為一個用17個位元組發送標准時間的實例:
1.3電力自動化系統GPS時鍾的應用
電力自動化系統內有眾多需與GPS時鍾同步的系統或裝置,如DCS、PLC、NCS、SIS、MIS、RTU、故障錄波器、微機保護裝置等。在確定GPS時鍾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時間同步(目前通常做法),則在DCS合同談判前,就應進行專業間的配合,確定時鍾信號介面的要求。(GPS時鍾一般可配置不同數量、型式的輸出模塊,如事先無法確定有關要求,則相應合同條款應留有可調整的餘地。) 系統時鍾介面配合的難易程度、系統所在地理位置等綜合考慮。各專業如對GPS時鍾信號介面型式或精度要求相差較大時,可各自配置GPS時鍾,這樣一可減少專業間的相互牽制,二可使各系統時鍾同步方案更易實現。另外,當系統之間相距較遠(例如化水處理車間、脫硫車間遠離集控樓)時,為減少時鍾信號長距離傳送時所受的電磁干擾,也可就地單設GPS時鍾。分設GPS時鍾也有利於減小時鍾故障所造成的影響。 時鍾同步介面可選時,可優先採用。但要注意的是,IRIG-B只是B類編碼的總稱,具體按編碼是否調制、有無CF和SBS等又分成多種(如IRIG-B000等),故時鍾接收側應配置相應的解碼卡,否則無法達到准確的時鍾同步。 時鍾同步。RS-232時間輸出雖然使用得較多,但因無標准格式,設計中應特別注意確認時鍾信號授、受雙方時鍾報文格式能否達成一致。 時鍾同步信號在網路中有較大的時延,也應考慮分別各自與GPS時鍾同步。 TELEPERMXP時鍾同步方式 這里以西門子公司的TXP系統為例,看一下DCS內部及時鍾是如何同步的。
TXP的電廠匯流排是以CSMA/CD為基礎的乙太網,在匯流排上有二個主時鍾:實時發送器(RTT)和一塊AS620和CP1430通訊/時鍾卡。正常情況下,RTT作為TXP系統的主時鍾,當其故約40s後,作為備用時鍾的CP1430將自動予以替代(實際上在ES680上可組態2塊)CP1430作為後備主時鍾)。見圖2-1。
RTT可自由運行(free running),也可與外部GPS時鍾通過TTY介面(20mA電流迴路)同步。與GPS時鍾的同步有串列報文(長32位元組、9600波特、1個啟動位、8個數據位、2個停止位)和秒/分脈沖二種方式。
RTT在網路層生成並發送主時鍾對時報文,每隔10s向電廠匯流排發送一次。RTT發送時間報文最多等待1ms。如在1ms之內無法將報文發到匯流排上,則取消本次時間報文的發送:如報文發送過程被中斷,則立即生成一個當前時間的報文。時鍾報文具有一個多播地址和特殊幀頭,日期為從1984.01.01至當天的天數,時間為從當天00:00:00,000h至當前的ms值,解析度為10ms。
OM650從電廠匯流排上獲取時間報文。在OM650內,使用Unix功能將時間傳送給終端匯流排上的SU、OT等。通常由一個PU作為時間伺服器,其他OM650設備登錄為是境客戶。
AS620的AP在啟動後,通過調用「同步」功能塊,自動與CP1430實現時鍾同步。然後CP1430每隔6s與AP對時。
TXP時鍾的精度如下:
從上述TXP時鍾同步方式及時鍾精度可以看出,TXP系統內各進鍾採用的是主從分級同步方式,即下級時鍾與上級時鍾同步,越是上一級的時鍾其精度越高。 三、時鍾及時鍾同步誤差 3.1時鍾誤差
眾所周知,計算機的時鍾一般都採用石英晶體振盪器。晶振體連續產生一定頻率的時鍾脈沖,計數器則對這些脈沖進行累計得到時間值。由於時鍾振盪器的脈沖受環境溫度、勻載電容、激勵電平以及晶體老化等多種不穩定性因素的影響,故時鍾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誤差。例如,某精度為±20ppm的時鍾,其每小時的誤差為:(1×60×60×1000ms)×(20/10.6)=72ms,一天的累計誤差可達1.73s;若其工作的環境溫度從額定25℃變為45℃,則還會增加±25ppm的額外誤差。可見,DCS中的時鍾若不經定期同步校準,其自由運行一段時間後的誤差可達到系統應用所無法忍受的程度。
隨著晶振製造技術的發展,目前在要求高精度時鍾的應用中,已有各種高穩定性晶振體可供選用,如TCXO(溫度補償晶振)、VCXO(壓控晶振)、OCXO(恆溫晶振)等。
3.2時鍾同步誤差
如果對類似於TXP的時鍾同步方式進行分析,不難發現時鍾在自上而下的同步過程中產生的DCS的絕對對時誤差可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3.2.1 GPS時鍾與衛星發射的UTC(世界協調時)的誤差
這部分的誤差由GPS時鍾的精度所決定。對1PPS輸出,以脈沖前沿為准時沿,精度一般在幾十ns至1μs之間;對IRIG-B碼和RS-232串列輸出,如以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的地鍾產品為例,其同步精度以參考碼元前沿或起始相對於1PPS前沿的偏差計,分別達0.3μs和0.2ms。
3.2.2 DCS主時鍾與GPS時鍾的同步誤差
DCS網路上的主時鍾與GPS時鍾通過「硬接線」方式進行同步。一般通過DCS某站點內的時鍾同步卡接受GPS時鍾輸出的標准時間編碼、硬體。例如,如在接受端對RS-232輸出的ASCII碼位元組的發送延遲進行補償,或對IRIG-B編碼採用碼元載波周期計數或高頻銷相的解碼卡,則主時鍾與GPS時鍾的同步精度可達很高的精度。
3.2.3 DCS各站點主從時鍾的同步誤差
DCS主時鍾與各站點從時鍾通過網路進行同步,其間存在著時鍾報文的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表現在:(1)在主時鍾端生成和發送時間報文時,內核協議處理、操作系統對同步請求的調用開銷、將時間報文送至網路通信介面的時間等;(2)在時間報文上網之前,還必須等待網路空閑(對乙太網),遇沖突還要重發;(3)時間報文上網後,需一定時間通過DCS網路媒介從主時鍾端傳送到子時鍾端(電磁波在光纖中的傳播速度為2/3光速,對DCS區域網而言,傳播時延為幾百ns,可忽略不計);(4)在從時鍾端的網路通信介面確認是時間報文後,接受報文、記錄報文到達時間、發出中斷請求、計算並校正從時鍾等也需要時間。這些時延或多或少地造成了DCS主從時鍾之間、從從時鍾之間的時間同步誤差。
當然,不同網路類型的DCS、不同的時鍾通信協議和同步演算法,可使網路對時的同步精度各不相同,上述分析只是基於一般原理上探討。事實上,隨著人們對網路時鍾同步技術的不懈研究,多種復雜但又高效、高精確的時鍾同步協議和演算法相繼出現並得到實際應用。例如,互聯網上廣為採用的網路時間協議(Network Time Protocol,NTP)在DCS區域網上已能提供±1ms的對時精度(如GE的ICS分散控制系統),而基於IEEE1588的標准精確時間協議(Standard 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能使實時控制乙太網上的主、從時鍾進行亞微秒級同步。 四、時鍾精度與SOE設計 雖然DCS的普通開關量掃描速率已達1ms,但為滿足SOE解析度≤1ms的要求,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一直都遵循這樣的設計方法,即將所有SOE點置於一個控制器之下,將事件觸發開關量信號以硬接線接入SOE模件,其原因就在於不同控制器其時鍾存在著一定的誤差。關於這一點,西門子在描述其TXP系統的FUN B模件分散配置的工程實際情況來看,由於時鍾不能同步而無法做到1ms SOE分辯率,更有甚至因時鍾相差近百ms,造成SOE事件記錄順序的顛倒。
那麼,如何既能滿足工程對於SOE分散設計的要求(如設置了公用DCS後,機組SOE與公用系SOE應分開,或希望進入控制器的MFT、ETS的跳閘信號無需經輸出再返至SOE模件就能用於SOE等),又不過分降低SOE解析度呢?通過對DCS產品的分析不難發現,通常採用的辦法就是將控制器或SOE模件的時鍾直接與外部GPS時鍾信號同步。例如,在ABB Symphony中,SOEServerNode(一般設在公用DCS網上)的守時主模件(INTKM01)接受IRIG-B時間編碼,並將其產生的RS-485時鍾同步信號鏈接到各控制器(HCU)的SOE時間同步模件(LPD250A),其板載硬體計時器時鍾可外接1PPM同步脈沖,每分鍾自動清零一次;再如,MAX1000+PLUS的分散處理單元(DPU 4E)可與IRIG-B同步,使DPU的DI點可同時用做SOE,由於採用了1PPM或RS-485、IRIG-B硬接線時鍾「外同步」,避開了DCS時鍾經網路同步目前精度還較差的問題,使各受控時鍾之間的偏差保持在較小的范圍內,故SOE點分散設計是可行的。
由此可見,在工程設計中應結合採用的DCS特點來確定SOE的設計方案。不可將1ms的開關量掃描速率或1ms的控制器(或SOE模件)時鍾相對誤差等同於1ms的SOE解析度,從而簡單地將SOE點分散到系統各處。同時也應看到,SOE點「分散」同「集中」相比,雖然解析度有所降低,但只要時鍾相對誤差很小(如與1ms關一個數量級),還是完全能滿足電廠事故分析實際需要的。
GPS授時系統的特點:
1.時間精度高,達30nS。
2.守時精度高。裝置內部守時單元採用了先進的時間頻率測控技術與智能馴服演算法,晶體選用高精度恆溫晶體振盪器,使裝置守時准確度優於7*10-9(0.42μS/分鍾),即在外部時間基準異常的情況下,每天時鍾走時誤差不超過0.6mS。
3.支持單GPS、單北斗、雙GPS、雙北斗、 GPS/北斗雙系統衛星接收機配置。
4.應用GPS授時技術/北斗授時技術/B碼基準解碼接收技術/高穩晶體振盪器守時技術授時,實現多基準冗餘授時,能夠智能判別GPS信號、北斗信號、外部B碼時間基準信號的穩定性和優劣,並提供多種時間基準配置方法。
5.採用精準的測頻與「智能學習演算法」,使守時電路輸出信號與GPS衛星/北斗衛星信號/IRIG-B時間基準保持精密同步,消除因晶體振盪器老化造成的頻偏帶來的影響。
6.具有外部時間基準信號時延補償功能,能夠補償外部時間基準信號(IRIG-B)的傳輸延時,從而保證了時間基準信號的精度。
7.由於裝置輸出的1PPS等時間信號是內置振盪器的分頻秒信號輸出,同步於GPS/北斗系統但並不受GPS/北斗秒脈沖信號跳變帶來的影響,相當於UTC時間基準的復現。
8.GPS授時系統採用雙電源冗餘供電,並選用高性能、寬范圍開關電源,工作穩定可靠,裝置電源供電自適應。(按訂貨技術協議配置,預設為單電源。)
9.機箱經防磁處理,抗干擾能力強。
10.GPS/北斗接收天線重點考慮了防雷設計、穩定性設計、抗干擾設計, 信號接收可靠性高,不受電廠/變電站地域條件和環境的限制。
11.裝置可輸出一路特殊的供主時鍾間互聯的IRIG-B(DC)碼信號,該信號作為互聯主時鍾的「後備」外部時間基準,當主時鍾的「主」外部時間基準故障時,該信號停止輸出。消除當主時鍾互聯時「主」外部時間基準發生故障所引起的工作狀態不確定性。
12.裝置具有自復位能力,在因干擾造成裝置程序出錯時,能自動恢復正常工作。
13.裝置所有輸入、輸出信號均電氣隔離,抗干擾能力強。
14.裝置的某一路輸出信號短路,不會影響其它輸出信號。
15.裝置的某一路輸出信號允許短路5分鍾以上,不會造成對該輸出迴路的永久性損壞。
16.裝置前面板有「電源指示」燈、「秒脈沖指示」 燈、「GPS/北斗信號輸入」 燈、「B碼信號輸入」 燈、「GPS/北斗信號輸入異常」 燈、「B碼信號輸入異常」 燈多種工作狀態指示,便於運行值班人員的日常巡視。
17.裝置有電源中斷告警、GPS/北斗失步告警、外部「B碼輸入」(後備時間基準)消失告警多路報警(繼電器空接點)信號輸出,可接入電廠/變電站內的監控系統,在線監控裝置的運行狀況。
18.裝置可通過數碼管顯示跟蹤到的有效衛星個數,直觀地反映裝置的收星狀況。
19.裝置提供一路可編程的TTL脈沖信號(1PPS/1PPM/1PPH)供時鍾的准確度指標測試。
20.GPS授時系統採用全模塊化即插即用結構設計,支持板卡熱插拔,配置靈活,維護方便。為將來其它信號基準源(珈俐略衛星信號、上游地面鏈路的DCLS信號、PTP、NTP時間基準信號等) 的接入提供了方便,為今後建設三網合一的數字同步網打下基礎。同時為將來現場改造擴建時增加或更改對時信號介面提供了方便。
21.裝置不僅實現了板卡全兼容,還提供了豐富的信號介面資源和開放式特殊介面設計平台,具備優異的兼容能力。裝置可提供多路脈沖信號(1PPS、1PPM、1PPH、事件,空接點、差分、TTL、24V/110V/220V有源、光)、IRIG-B信號(TTL、422、232、AC、光)、DCF77信號(有源、無源)、時間報文(RS232、RS422/485、光)、PTP、NTP/SNTP網路時間信號,可以滿足電廠/變電站內不同設備的對時介面要求。
22.完善的北斗和GPS信號的性能監測,自動或手動選擇主用衛星信號。支持本地和遠程網管,通過WEB方式對設備進行遠程管理,完成對設備的衛星接收狀況、設備工作狀態、參數設置等信息進行管理。
GPS授時系統詳細參數:1.時間源:GPS、北斗、CDMA、IRIG-B、恆溫晶振OCXO、原子鍾可選;
2.電源:220V/110V交、直流自適應,雙電源冗餘;
3.GPS接收頻率:1575.42MHz,接收靈敏度:捕獲〈-160dBW,跟蹤〈-163dBW。捕獲時間:裝置冷啟動時,〈5min;裝置熱啟動時,〈1min。正常狀態下可同時跟蹤8~12顆GPS衛星;裝置冷啟動時不小於4顆衛星;裝置熱啟動時不小於1顆衛星。內部電池:電池類型:鋰電池;電池壽命:≮25000h。
4.北斗接收器:通道:6;接收機靈敏度:-157.6dBW;冷啟動首捕時間:≤2秒;失鎖重捕時間:≤1 秒;1PPS精度:優於100nS。
5.平均無故障間隔時間(MTBF)≥150000小時;平均維修時間(MTTR):一般不大於30分,使用壽命不少於20年。正常使用條件下無須維護。
6.GPS授時系統授時精度:脈沖、B碼:0.1μS,串口:10μS ,NTP/SNTP:1-10ms;
7.時間保持單元守時精度:時間保持單元晶體振盪器選用OCXO,守時精度優於7*10-9(0.42μS/min)。
8.絕緣電阻:≮20MΩ。
9.功耗:≤20 W。
10.天線長度標配30m,可選50、60、70、80、100、120、150、200米。
11.外形尺寸:1U/2U、19英寸標准機架式機箱。 五、結束語 5.1 目前火電廠各控制系統已不再是各自獨立的信息孤島,大量的實時數據需在不同地方打上時戳,然後送至SIS、MIS,用於各種應用中。因此,在設計中應仔細考慮各種系統的時鍾同步方案和需達到的時鍾同步精度。
5.2 在DCS設計中不僅要注意了解系統主、從時鍾的絕對對時精度,更應重視時鍾之間的相對誤差。因為如要將SOE點分散設計的同時又不過分降低事件解析度,其關鍵就在於各時鍾的偏差應盡可能小。
5.3 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網路時鍾同步技術的不斷發展,通過網路對系統各時鍾進行高精度的同步將變得十分平常。今後電廠各系統的對時准確性將大大提高,像SOE點分散設計這種基於高精確度時鍾的應用將會不斷出現。

Ⅷ NTP網路授時伺服器的穩定度是怎麼保證的呢

網路時間協議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是用於互聯網中時間同步的標准互聯網協議。NTP的用途是把計算機的時間同步到某些時間標准。目前採用的時間標準是世界協調時UTC(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

NTP時間伺服器是針對自動化系統中的計算機、控制裝置等進行校時的高科技產品,NTP時間伺服器產品它從GPS衛星上獲取標準的時間信號,將這些信息通過各種介面類型來傳輸給自動化系統中需要時間信息的設備(計算機、保護裝置、故障錄波器、事件順序記錄裝置、安全自動裝置、遠動RTU),這樣就可以達到整個系統的時間同步。

網路時間協議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是用於互聯網中時間同步的標准互聯網協議。NTP的用途是把計算機的時間同步到某些時間標准。目前採用的時間標準是世界協調時UTC(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NTP的主要開發者是美國特拉華大學的David L. Mills教授。

NTP時間伺服器採用SMT表面貼裝技術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以高速晶元進行控制,具有精度高、穩定性好、功能強、無積累誤差、不受地域氣候等環境條件限制、性價比高、操作簡單等特點,全自動智能化運行,免操作維護,適合無人值守且廣泛應用於電力、金融、通信、交通、廣電、石化、冶金、國防、教育、IT、公共服務設施等各個領域。

NTP的設計充分考慮了互聯網上時間同步的復雜性。NTP提供的機制嚴格、實用、有效,適應於在各種規模、速度和連接通路情況的互聯網環境下工作。NTP以GPS時間代碼傳送的時間消息為參考標准,採用了Client/Server結構,具有相當高的靈活性,可以適應各種互聯網環境。NTP不僅校正現行時間,而且持續跟蹤時間的變化,能夠自動進行調節,即使網路發生故障,也能維持時間的穩定。NTP產生的網路開銷甚少,並具有保證網路安全的應對措施。這些措施的採用使NTP可以在互聯網上獲取可靠和精確的時間同步,並使NTP成為互聯網上公認的時間同步工具。

目前,在通常的環境下,NTP提供的時間精確度在WAN上為數十毫秒,在LAN上則為亞毫秒級或者更高。在專用的時間伺服器上,則精確度更高。

Ⅸ 北斗導航衛星授時,精度單向十納秒。單向十納秒是什麼意思這咋看出北斗導航衛星授時服務提供的是時刻

中國北斗衛星二代的授時精度是10納秒。納秒,時間單位。一秒的10億分之一,北斗授時精度即等於10的負9次方秒。在當前北斗三號共視可視衛星比北斗二號數少一半的情況下,達到共視比對授時精度1.2ns,北斗三代授時精度比北斗二代授時精度提升幅度約19%。那北斗和GPS授時精度相差多少呢?目前是北斗授時精度高還是GPS授時精度高?我們應該選用北斗授時還是選擇GPS授時?還是北斗和GPS雙模授時?

從對比結果來看,使用北斗系統開展動態PPP,收斂時間明顯慢於GPS系統,且收斂之後精度較GPS差,這可能與北斗GEO衛星軌道精度稍差有關,也可能與北斗相關改正模型有關。同時,使用本文模型融合解算獲得的實時鍾差產品開展的北斗動態PPP較使用GBM鍾差的北斗動態PPP,水平、高程精度相當,該結果與鍾差精度統計結果互為驗證。


所以目前國內的市場應用,我們大多是選用北斗和GPS雙模授時的方式,這樣在GPS信號差或者GPS授時精度受到干擾的情況下,產品就會自動切換到北斗授時模式下,北斗授時精度受影響的情況下會自動切換到GPS授時模式下。這樣GPS授時和北斗授時是互補的,兩者都沒有衛星信號的情況下,還可以選擇內部的恆溫晶振或者銣原子鍾去守時,這樣可以保持授時設備的持續穩定運行。

Ⅹ ntp:時間同步的精度怎麼測

真要實際比較的話,與gps授時設備或者原子鍾之類的外部時間源進行比較肯定沒錯。從理論上推導也是個辦法,www.ntp.org ,ntp的官方網站,看懂它的原理也差不多了,t1,t2,t3,t4,四個時間推下來也差不了太多。最簡單的辦法:文檔上說的,按他做就是,技術文檔又不會騙人。

閱讀全文

與網路授時精度怎麼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dms怎麼設置 瀏覽:625
連接網線網路連接鑒定失敗 瀏覽:319
全軍出擊網路錯誤安卓手機 瀏覽:848
小米4怎麼開4g網路 瀏覽:364
網路適配器里的ptp是什麼 瀏覽:366
手機互聯網路和電視能一起用嗎 瀏覽:901
聯想無線網卡不顯示網路 瀏覽:876
蘋果手機沒有熱點如何共享網路 瀏覽:846
手機沒欠費無法連接網路什麼原因 瀏覽:828
計算機網路安全法的內容 瀏覽:45
濟南學網路營銷 瀏覽:797
永城網路推廣怎麼做 瀏覽:620
python基礎教程之網路安全 瀏覽:702
萊蕪網路費在哪裡交 瀏覽:983
網路工程專業哪個筆記本好 瀏覽:506
網路安全宣傳周手抄報的圖片 瀏覽:762
小米wifi放大器連接後網路非常卡 瀏覽:964
社區網路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789
蘋果藍牙網路很慢 瀏覽:500
小愛音響app如何連接網路 瀏覽:70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