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滾刀是什麼意思
滾刀,網路詞彙,指某人蠻橫不講理,不遵守規則等行為。
在直播中,滾刀是指兩個主播pk(兩個主播連麥互動,然後直播間的人送禮物,誰收得多就是贏了,一般輸了的一方都會接受彼此商量好的懲罰)的時候,其中一方收了禮物,不接受懲罰就跑了。
其他網路流行語
寄
G的諧音,就是GG(Good game)的意思,代表這局游戲結束了,沒了。
該梗出自主播otto,他打不過要投降的時候就會說寄/寄了,後經炫狗發揚光大,經常在彈幕中出現。
2. YY上面的滾刀是啥意思
「滾刀」指某人蠻橫不講理,不遵守規則等行為。
YY中的「滾刀」常用於聊吧接待和連麥手之間,不過遊客也常常會說某個接待或者某個連麥手滾刀了。比如說:接待和連麥手玩游戲,其中一個人耍賴或者蠻不講理,那麼我們就說他滾刀。所以經常游戲之前,大家會聲明,不許滾刀。如果有接待玩游戲輸了,不認賬或者不接受懲罰,那麼遊客就會在公屏刷她滾刀。
「滾刀肉」是東北人的一句俚語,指那種切不動、煮不熟、嚼不爛的哈拉皮帶板筋和劣質肉。引申義則是指社會上、單位里那種極端自私、蠻不講理、胡攪蠻纏、不要臉皮的人。
yy常用術語
1、plmm:漂亮美眉
2、xdjm:兄弟姐妹
3、pfpf:佩服佩服
4、bc:白痴
5、bd:笨蛋
3. 下罵上邊滾刀是什麼梗
「滾刀」指某人蠻橫不講理,不遵守規則等行為。
1、YY中的「滾刀」常用於聊吧接待和連麥手之間,不過遊客也常常會說某個接待或者某個連麥手滾刀了。比如說:接待和連麥手玩游戲,其中一個人耍賴或者蠻不講理,那麼我們就說他滾刀。所以經常游戲之前,大家會聲明,不許滾刀。如果有接待玩游戲輸了,不認賬或者不接受懲罰,那麼遊客就會在公屏刷她滾刀。
2、「滾刀肉」是東北人的一句俚語,指那種切不動、煮不熟、嚼不爛的哈拉皮帶板筋和劣質肉。引申義則是指社會上、單位里那種極端自私、蠻不講理、胡攪蠻纏、不要臉皮的人。
4. YY上的「滾刀」是什麼意思
YY上的「滾刀」一般指的就是耍賴或者蠻不講理的意思。
下面就給大家解釋一下:
YY 中的滾刀常用語聊吧接待和連麥手之間。當然遊客也常常會說某個接待或者某個連麥手滾刀了。比如說: 接待和連麥手玩游戲,其中一個人耍賴或者蠻不講理,那麼我們就說他滾刀。
所以經常游戲之前,大家會聲明,不許滾刀。如果有接待玩游戲輸了,不認賬或者不接受懲罰,那麼遊客就會在公平刷她滾刀。
5. 網路用語「滾刀」是什麼意思
1 、滾開;
2 、不要臉;
3 、不怕死;
在QQ中的解釋:
1 、Q;
2 、靠;
3 、財迷。
6. 抖音滾刀是什麼意思
滾刀的含義是指某人蠻橫不講理、不遵守規則等行為,也可以引申為不要臉、軟硬不吃、糾纏不清、難以應付的人。
例如:接待和連麥手玩游戲的時候,其中一方蠻不講理,我們還說她滾刀,如果在游戲開始之前,大家會說明,不許落刀。如果有接待玩游戲輸了不認賬或者不接受懲罰,那麼遊客就會公平的刷她滾刀。一般滾刀多為貶義,常用來罵人,比如玩游戲輸了不接受處罰,就可以用滾刀一詞說對方。
網路用語產生原因
20世紀90年代誕生初,網蟲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詼諧、逗樂等特定需要而採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語言了。進入21世紀的10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革新,這種語言形式在互聯網媒介的傳播中有了極快的發展。
網路語言越來越成為人們網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網路語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縮寫。含有某種特定意義的數字以及形象生動的網路動畫和圖片,起初主要是網蟲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種特定的需要而採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語言了。
網路上冒出的新詞彙主要取決於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滿活力的網路語言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約定俗成後我們就可以接受。
7. 網路上的滾刀、散扣、詞彙、語音、MC是什麼意思
滾刀:指那種難以應付的人。這樣的人,軟硬不吃,糾纏不清,以滾刀筋比喻。
散扣:謝謝。
MC:MC就是最能帶動氣氛的那個人,但這不一定是黑人。「MC」的原義Micphone Controller,也就是「控制麥克風」的人。
詞彙:是指詞語。
語音:指說話的人。
其他網路詞語的意思:
(1)給力:一般理解為有幫助、有作用、給面子。
(2)囧:被形容為「21世紀最風行的一個漢字」,它的本義為「光明」,從2008年開始在網路社群成為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成為網路聊天、論壇、博客中使用最頻繁的字之一,被賦予「尷尬、郁悶、悲傷、無奈」等意義。
(3)神馬都是浮雲:「神馬」並非一匹馬,而是「什麼」的諧音。網友打字飛快,常在用拼音打「什麼」時,打出「神馬」來。「浮雲」的意思即虛無縹緲,轉瞬即逝,意為「都不值得一提」。它的流行源於紅遍網路的「小月月」事件。
(4)你out了:其意思等於你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out是簡寫,原為「out of time」(時間之外),即不合時宜。
(5)織圍脖:微博是2009年的產物,但在2010年因為明星喜愛微博而大火特火,織圍脖就是寫微博。
(6)杯具:因與「悲劇」一詞諧音,成為網路流行語,詞性多變,可作形容詞、名詞等等。
(7)雷人:這是個非常有名的網路詞,在現代網路語言中,「雷」可以說成是驚嚇、被嚇到了或被震撼的意思。
(8)PK:即Player Killing的縮寫,原指在游戲中高等級玩家隨意殺害低等級玩家的行為,後引申發展為「對決」等含義,並且用法更加廣泛。
(9)我勒個去:「嗚呼哀哉」。
(10)鴨梨:壓力。
(11)織毛衣:源自一首網路歌曲《織毛衣》。後來就是指在微博上提出建設性和批評性意見。
(12)羨慕嫉妒恨:恨源於嫉妒,嫉妒源於羨慕。
8. 網路用語滾刀和扣字是啥意思
滾刀有三種解釋:
1、滾開
2、不要臉
3、不怕死
扣有三種解釋 :
1、Q
2、靠
3、財迷
9. 滾刀是什麼意思
「滾刀」指某人蠻橫不講理,不遵守規則等行為。
在YY中「滾刀」常用於聊吧接待和連麥手之間,不過遊客也常常會說某個接待或者某個連麥手滾刀了。比如說:接待和連麥手玩游戲,其中一個人耍賴或者蠻不講理,那麼就可以說他滾刀。
所以在游戲之前,大家會聲明,不許滾刀。如果有接待玩游戲輸了,不認賬或者不接受懲罰,那麼遊客就會在公屏刷滾刀。而且滾刀是由「滾刀肉」衍生而來的,是東北人的一句俚語,指那種切不動、煮不熟、嚼不爛的哈拉皮帶板筋和劣質肉。引申義則是指社會上、單位里那種極端自私、蠻不講理、胡攪蠻纏、不要臉皮的人。